综武江湖:我娘子是山大王 第462章

作者:贫道爱烫头

  见证少林惨案是残宗做的,还陆小凤一个清白,否则,就算明知陆小凤是清白的,为了门派名誉,也只能把陆小凤擒回少林,先羁押起来再说。

  长安周围也是有大寺庙的。

  比如……净影寺!

  当年神山上人上少林挑衅,邀请的四位高僧,便有净影寺融智大师。

  净影寺在江湖中名声不显,是因为他们主修佛法,甚少修行武功,几乎不会履足江湖,只有一两成武僧。

  武僧虽少,传承却是不弱。

  净影寺继承帝心尊者的传承,寺内祖传大圆满杖法,擅长外门炼体。

  有净影寺高僧作为见证,再加上楼观道全真教等大派一同见证,就算少林对此有些疑虑,却也只能作罢。

  首先,陆小凤不是好惹的,他本人是独行侠,但背后朋友太多,陆小凤和佛门关系不错,不能胡乱树敌。

  其次,脑子正常的就知道,陆小凤不可能杀苦瓜大师,两人不仅无仇,还是很好的朋友,怎会胡乱杀人?

  第三,少林僧人追捕陆小凤,一是因为受人蒙蔽,二是为了门派威严,并非真的怀疑陆小凤杀人,只要给他们过得去的借口,这件事就能过去!

  不得不说,这就是好名声的作用。

  隐形人想招揽陆小凤,便是因为这绝好的名声,换做某些杀星,怕是早就打起来了,怎么会有这些事情?

  ……

  萧思衡去净影寺找人做见证,少林僧人则是已经追逐到了长安。

  带队的是少林罗汉堂首座方正!

  罗汉堂是少林护法武僧,本职工作是护卫寺庙,作为罗汉堂首座,方正就算不是最能打的,也是经验丰富、战力极高的武僧,事实上确实如此!

  方正是少林“方”字辈高手中,唯一一个领悟《易筋经》的武僧。

  最关键的是,方正领悟的易筋经不是简化版本,而是原版易筋经,需要领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这样的和尚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他们并非蛮不讲理的老古董,也不是阴险歹毒的伪君子,而是佛法高深的大德高僧,随时可能顿悟佛法。

  这种高僧很善良,很勇悍,但他们独特的脑回路,让人很难理解。

  比如空见神僧。

  为了渡化谢逊,任凭谢逊殴打,甚至担心自己的护体罡气伤到谢逊,主动收回力道,被谢逊用毒计打死。

  然后,谢逊没有丝毫悔改……

第376章 三管齐下,石破天惊!

  高僧的脑回路是很难理解的。

  他们对功名利禄、钱权美色,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有独特的领悟。

  有的高僧崇尚“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有的崇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的“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还有的割肉喂鹰,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渡化妖魔鬼怪!

  都是高僧。

  有的能被更多人接受。

  有的似乎违背多数人的理念。

  比如当年的空见神僧。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空见都是佛法高深的僧人,为了渡化奸邪妖魔,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结果如何呢?

  谢逊仍旧是谢逊。

  滥杀无辜,恣意妄为,无恶不作。

  这种人是可以被渡化的吗?

  对于谢逊这种残忍恶佞之辈,需要的不是割肉喂鹰的慈悲心肠,而是要佛有怒火,金刚怒目,降妖伏魔。

  挥刀把他砍了,才是真正的慈悲。

  僧人杀人是犯了杀戒,死后会堕入十八层地狱,经受酷刑的折磨。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身入地狱,换取众生的安宁,岂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呃……

  这是萧思衡的理念。

  萧思衡显然是赞成“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的佛法理念,赞同对付恶徒应该如来神掌、大威天龙……

  方正似乎处在二者之间。

  既有割肉喂鹰的决心,也愿意拉着奸邪恶徒下地狱,并非迂腐之人,也不是浑浊迷愣,颇有几分大智慧。

  甚至很多人觉得,《笑傲江湖》最大的幕后黑手就是方正……

  根据“谁获利,谁是黑手”这种理念来分析,倒也确有几分道理。

  萧思衡在风铃阁见到了方正。

  方正并非自己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师弟方生,以及七八个徒弟。

  方生是传统的武僧模样,身材壮硕却不显得突兀,双目有神光闪烁,显然功力浑厚,内功有了八分火候。

  方正身材瘦高,容貌慈祥,颇有几分高僧风范,精气内敛,神光深邃,没有丝毫外泄,就算用吸星大法、北冥神功去吸摄,也不能动摇其半分。

  强行吸摄,很可能会真气倒灌。

  吸星大法这种有极大破绽的绝学,打个二三十招,就会被方正克制,动摇其本身根基,让真气自行反噬。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萧施主、陆施主、唐施主、骆施主、呃……”

  方正本想和众人都打个招呼,说到阿飞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不知道阿飞姓什么,不能叫“阿施主”吧?

  “他姓沈。”

  萧思衡体贴的传音入密。

  “贫僧见过沈施主。”

  “见过方正大师!”

  众人寒暄几句,说到正题。

  陆小凤举起右手:“我先说啊,我真的不是杀人凶手,是这么回事,那天我去找苦瓜蹭饭……吧啦吧啦……然后我就中毒了,觉生如今在何处?”

  方正苦笑道:“失踪了!”

  陆小凤摸了摸胡须:“这就证明此事绝对不是我做的,我闲着没事,抓老和尚有什么用?就算真的要抓,我也是抓苦瓜和尚,让他给我做素斋。”

  众人:((!!!-_-)-_-)-_-)

  方生打了个圆场:“这个……我们也是这么想的,陆大侠英雄侠义,与佛门关系极好,怎会胡乱下死手?

  被杀掉的罗汉堂弟子,身上伤势多是刀剑损伤,招数残忍歹毒,甚少有指法痕迹,不符合陆大侠的习惯。

  根据残存弟子的说法,围杀他们的是一群黑衣人,这些人大多有残疾,我们怀疑可能是天残门弟子所为。

  陆大侠,你有没有线索?”

  陆小凤道:“查清楚了,栽赃陷害我的势力共有两家,一家是残宗,另外一家是冥岳教,我现在明白,为何要拿觉生开刀了,你们肯定明白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方正叹了口气,口诵佛号。

  方生叹道:“都是孽缘啊!”

  萧思衡打趣道:“这种事儿,只有在中原会比较麻烦,因为中原佛门的戒律实在太多,和尚的束缚太大。

  如果是在东瀛,绝无丝毫问题!

  东瀛僧人是可以娶妻生子的,甚至能把寺庙做成家族世袭产业,可以让儿子继承寺庙,一代代传承下去。

  还有在暹罗国、蒲甘国等地,僧人地位比肩国王,谁敢束缚他们?

  远的不说,就说密宗佛法。

  算了,不说了,太过残忍!

  把那些所谓的密宗高僧聚起来,全杀了肯定有两三个冤枉的,如果隔一个杀一个,必然有很多漏网之鱼。

  只有中原佛门才有那么多戒律。

  你们可以偷偷骂萧衍两句!

  没事,少林僧人可以骂萧衍!

  你们是最有资格骂他的!”

  萧思衡这话倒也并非都是胡说,某些观点颇有可取之处。

  比如:可以偷着骂萧衍两句。

  原本的佛门戒律没那么多,直到出了萧衍这位超级狂信徒,萧衍把僧人视为神圣仙佛,觉得僧人都应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神仙,不能沾染红尘。

  于是乎,翻遍佛经,咬文嚼字,为僧人们制定出各式各样的戒律。

  佛法因萧衍而大肆扩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却也因此有了诸多戒律,不能再恣意妄为。

  少林祖师菩提达摩开导过萧衍,怎奈萧衍执念成魔,无法渡化,菩提达摩被迫离去,前有长江拦路,后有萧衍派来的追兵,菩提达摩纵身而起,借芦苇之力渡过长江,此为一苇渡江。

  所以,别的僧人骂萧衍,只能偷偷骂两句,少林僧人可以直接开骂,如果有人询问,就说是在怀念祖师。

  众人:(!!!-ω-)-ω-)-ω-)

  方生忍不住摸了摸光头。

  方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他最近武道有所精进,内心颇有几分动荡,无论听到什么话,都觉得是在打机锋,每句话都蕴含着禅理。

  越是思索,越觉得有道理。

  方正问道:“残宗是什么宗门?中原有名为‘残宗’的势力吗?”

  “残宗是天竺十三魔宗之一!”

  “他们的理念是什么?”

  “金钱、美色、权势!”

  “不追求别的了?”

  “人生在世,所求无过名利二字,更何况这是天竺的教派,他们喜欢直言不讳的表达对金钱美色的贪婪。”

  萧思衡语气中带着深深的鄙夷。

  天竺人是一群发情的牲口,哥斯拉从门口过,都要捂着皮燕子!

  方正闻言,深深的叹了口气。

  方生对此却颇为开怀。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西天取经,想学大乘佛法,只能来东天取经。

  “残宗在什么地方?”

  “三不沾!”

  “啊???”

  听到这话,方正继续叹了口气。

  “终南三不沾”的名号,在整个江湖都是非常有名的,这些名士就是一群臭癞蛤蟆,吵的你心烦意乱,你若是与他们置气,会被他们继续恶心。

  乍一看非常恶心。

  越看越是让人觉得恶心。

  “该怎么对付他们?”

  “三管齐下。

  其一,找几家世家大族,让他们举办诗词大会,最好找俩当官的作陪,这些人最擅长阿谀逢迎,为了当官简直不顾一切,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其二,以官府的名义,表示终南之地出现盗匪,需要暂时封山,如有违背封山令的,一律当做盗匪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