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娘子是山大王 第689章

作者:贫道爱烫头

  在场众人,若论对阴山天尊的熟悉程度,显然是练霓裳最为熟悉。

  练霓裳面露纠结之色。

  她认识的阴山天尊,先是趁机附身张翠山,随后又附身于张无忌。

  满清高手,八旗贵族,会是谁呢?

  “我觉得可能是多尔衮!”

  萧思衡淡定说出猜测。

第544章 请君入瓮,不得不去的阳谋!

  夜。

  萧思衡心烦意乱,夜不能寐。

  傍晚那次聚众会议,头脑风暴,似乎分析出很多线索,又似乎被人引导向某处死路,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这种感觉,就像一只蚂蚁走在莫比乌斯环上,无论蚂蚁如何坚持,哪怕有无限时间、无限体力、无限耐力,也只是机械绕圈,永远到不了终点。

  前路看似是宽敞的大路,实则是无限循环,看似活路,实则绝境。

  练霓裳感觉到萧思衡的纷乱,心知这是萧思衡武道即将突破,修为即将达到顶峰,导致精气神有些波动。

  “官人,你在想什么?”

  “霓裳,我有个有趣的问题。”

  “什么问题?”

  “你的记忆有没有偏差?”

  “妾身前二十年老老实实清修,力求不作出任何改变,官人到来后,立刻与官人成亲,此后数年时间,没接触过阴山天尊,应该不会有偏差吧?”

  “错,你的记忆出现过偏差。”

  “什么时候?”

  “我的父母!昆仑祖地!”

  萧思衡认真的说道:“你对我的父母近乎没有记忆,换而言之,我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质干扰了你的记忆。”

  练霓裳认真的回想此事。

  她对萧思衡的父母家人,确实没有深刻记忆,在练霓裳潜意识中,把这归于上辈子忙着争风吃醋,心思全都放在萧思衡身上,经过萧思衡提点,才知道此事有鬼,她的思维走向歪路。

  说句不好听的,争风吃醋,无所不用其极,以练霓裳的机智应变,怎么可能对萧思衡的父母一无所知呢?

  萧思衡淡淡说道:“我父母与阴山天尊的共同点是道心种魔大法!”

  邀月冷静的说道:“官人,咱们何必想这些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咱们想的太多,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

  双儿柔声道:“少爷,您最近处在突破边缘,思绪越发迷幻,精神有些不受控制,奴婢觉得,您短时间内不要参与分析情报,只负责与人动手。”

  萧思衡:o(╥﹏╥)o

  我就这么被赶出决策层了?

  细细想想,双儿的建议非常好。

  萧思衡确实不太适合分析情报,否则指不定会想到什么事情,与其乱七八糟的猜测,不如直接一槌定音。

  “双儿说得对,给你奖励!”

  萧思衡伸手把双儿抱在怀中。

  练霓裳:我的建议不好吗?

  邀月:似乎是我先提出来的!

  双儿: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

  翌日清晨,萧思衡神清气爽,兴致勃勃的逛早市,享受羊汤肉饼。

  满清那些威名赫赫的文武大臣就没有这般轻松惬意了,还未起床,便有如狼似虎的御林军冲进来,一手拿着枷锁绳捆索绑,一手闹哄哄的抄家。

  脑子活泛的,对此早有准备。

  康熙大概有三个目的。

  一、杀猪卖肉,赚取钱财;

  二、震慑奸佞,维持威严;

  三、削弱朝堂重臣的势力,趁着金国余孽造反作乱,把权势收回去,满清皇帝的权势,当真是金口玉言;

  无需编造罪名,这些被抄家的朝廷大员都是脑满肠肥的贪官污吏,只要给钱什么都敢做,私下贩卖军械粮草、战马伤药,与金国余孽多有交易。

  金国余孽能潜藏这么久,难道只是依赖劫掠?劫掠怎能维持长久?

  金慕夏有诸多隐秘产业。

  这些产业多是销金窟,以换取庇护的名义贿赂重臣,逐步把人拉下水,给予金钱美色,换取练兵的资源。

  康熙对此早就有所察觉。

  哈布陀这些年送回来的情报,康熙让数位重臣仔细分析,逐步排查与之有关系的大臣,派密探盯着他们。

  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大肥猪已经养肥,康熙磨刀霍霍向猪羊,要一口气吃个痛快。

  中午的时候,菜市口挤满了人。

  一批批文武大臣、纨绔子弟、富户豪商被斩首示众,由于人数太多,不得不分批进行,砍了大半个时辰。

  这些人均是“作乱逆贼”,满门抄斩已经是皇帝的“慈悲佛心”,收尸是不能收尸的,全都曝尸荒野,用鲜血淋漓的惨烈杀伐,震慑外来之敌。

  负责抄家的是户部尚书和珅。

  和珅平生最是擅长找钱,无论藏得多么隐秘,都会被和珅翻出来。

  由于任务太多,时间太紧,和珅不得不去皇宫请旨,让他的夫人长二姑分担部分压力,长二姑贪婪狠辣,对钱财有无限贪欲,做事比和珅更绝。

  长二姑本是和珅的小妾,虽然深得和珅信任,有管家之权,但终归比不得那些正室夫人,时常被人笑话。

  即便后来被扶正,在诰命夫人私下聚会时,依旧会被人打趣,表示长二姑太过贪财,做事太过小家子气。

  长二姑何许人也?

  石观音远房表妹“玉观音”。

  石观音临死之前,用长二姑来威胁萧思衡,表示我这妹妹武功不高,但心机深沉,阴险狠毒,睚眦必报。

  长二姑无愧石观音的评价。

  当年笑话过她的,哪怕是在背后偷偷打趣一句的,都被她记在心底,如今有了机会,自然是全都还回去。

  “呦~~这是谁家正室夫人?怎么落得这步田地?想不想有条活路?”

  “你当年对我的评价半点没错,我别无喜好,只是比较喜欢钱财,只要你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大发慈悲,饶你儿子一命,你可不要不识抬举。”

  “我说饶你儿子一命,没说让他手脚健全的离开,你的儿子很灵透,就把他送到宁古塔,伺候披甲人吧!”

  “别和我讨价还价,你要明白,流放宁古塔有活命的机会,如若不然,直接送到菜市口,让他死无全尸!”

  “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还是精通琴棋书画的才女,死了太过可惜,不如送到教坊司,肯定能够成为花魁!”

  长二姑看着跪在眼前,不断磕头求饶的诰命夫人、富家小姐,仰着脑袋猖狂大笑,厉声道:“别耍小聪明,你们是死是活,全都在我一念之间!”

  俗话说,抄家灭门富三代。

  长二姑这等贪婪之辈,误以为康熙只是在清除叛逆,趁机大捞特捞,一直忙了七八天,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揣着一大叠银票房契返回和珅府邸。

  刚刚到家,便看到一群御林军。

  统领这些人的是李德全。

  李德全使了个眼色,三个丫鬟端来三个硕大托盘,一条精美的白绫,一壶香醇的美酒,一把锋利的匕首。

  “二奶奶,请您选一样吧!”

  “我……我……老爷……”

  “和大人已经走了,他的两个妾室追随而去,您原本同样是妾室,却有管家的权力,足可见和大人深情厚爱,如今和大人离开,您不去陪着吗?”

  李德全指了指和府正堂。

  和珅饮毒酒自尽。

  苏卿怜和豆蔻悬梁自尽。

  十数个大内高手包围过来。

  为首的是大内侍卫统领多隆。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现在,轮到长二姑了!

  长二姑浑身无力的跪倒在地。

  李德全右手一挥,两个小太监掰开长二姑的嘴,把毒酒灌入其中,随后绑缚好白绫,把长二姑吊在上面。

  做完之后,李德全看向多隆。

  多隆浑身颤抖,不敢与之对视。

  抄家这种事儿,多隆当然是想分一杯羹的,已经做好捞钱准备,甚至找好洗钱途径,可惜,现在这种情景,就算吃了貔貅胆,决然不敢贪半点。

  多隆老老实实带人抄家。

  士卒们对此无所谓,悄悄揣点儿金银当做外快,没有人在乎,如果贪心不足想多拿一点,后果会非常惨。

  不是李德全想打破“潜规则”,实在是康熙最近几年太缺钱,在把大窟窿补上之前,谁也不能趁机发财。

  就连李德全也不行!

  李德全盯梢多隆。

  几个粘杆处密探盯梢李德全。

  太监往往是最贪财的,他们需要金银珠宝养老,如果连皇帝的贴身太监李德全都没有捞外快的路子,别的那些等着发财的,只能老老实实滚蛋!

  楚留香和陆小凤在暗中盯梢。

  他们觉得这件事不会如此简单。

  盯梢数日后,最终确认,这事就是如此简单,他们最近想得太多。

  铁手查到一条新的线索。

  粘杆处换了一位新的大统领。

  此人名叫石少锋,北少林叛徒,擅长斩马刀和白鹤追魂掌,麾下有八位精心训练的高手,合称“八虎将”。

  当年满清南下的时候,北少林对此有过分歧,一部分人带着经卷南迁,一部分人留在祖庭,这就使得南北少林对待满清异族,有着强烈的反差。

  北少林出了很多“叛徒”,这些人投靠满清,成为粘杆处爪牙,或者训练大内侍卫,是满清的武道供奉。

  南少林弟子大多“反清”,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反清义士,比如洪熙官、胡德帝、李士开、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等等高手,当初辽东武林大会,胡德帝悍然出手,以钢鞭围杀鳌拜。

  南少林有没有叛徒?

  当然有!

  此人名叫马福仪,排行老七,擅长梅花滚掌,带人突袭南少林,险些断掉南少林传承,如今在大内供职。

  马福仪同样聚齐了一批高手。

  陈文耀,精通辫子功,在鞭子末梢绑了一片利刃,擅长以鞭子卷人,有两位擅用钢拐的护卫,精通合击;

  包玉龙,精通飞斧,不是直接把斧子飞出去,而是类似于流星锤,也能把锁链解开,下方装配一根长棍,作为月牙铲使用,根基浑厚稳如泰山;

  张近秋,擅长螳螂拳,此人的螳螂拳比唐郎更胜一筹,杀伤力奇高,曾与李式开激战过三次,一次胜利,一次不分胜负,一次失败,侥幸逃脱;

  铅山,八旗子弟,嗜好武功,精通连环劈挂掌,双臂有万钧神力,曾把方大洪打的找不着北,方大洪在深山老林闭关两年,苦修地躺拳,以此破去铅山的马步,从下而上,一击制敌;

  另外,马福仪是少林叛徒,但不是五人组的首领,首领是陈文耀。

  这些人与胡德帝五人是宿敌。

  胡德帝五人刚刚出道时,在五打五的情况下吃过大亏,险些丧命,经过长时间苦修,终于击败五人,但他们五个同样苦修武功,双方各有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