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第645章

作者:爱潜水的猫咪

  其他世界,或许他这点修为手段,顶多是螺狮壳里做道场,但在这个红楼世界,他就是神通无量,不可思议的的存在。

  在旁人眼里,罗浮是占据人间半壁江山的罗天大帝,而在妙玉眼里,他就是虔诚佛教徒眼中的在世佛陀,是狂信徒心中的救主基督,是信仰,是自身一切所追求的极致。

  会有如此表现一点也不足为奇。

  “小尼姑,你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罗浮似笑非笑的声音传到了妙玉耳中,顿时让惶恐不安的妙玉,连忙躬身参拜道:“弟子有眼不识世尊真身,还望世尊恕罪。”

  虽说罗浮俨然要集合三界之主的身份了,但在妙玉这个佛门弟子眼里,他却是真正的世尊佛佛陀。

  “免礼吧。”罗浮大手一挥,无形的力量,瞬间将妙玉搀扶了起来。

  随手一招,妙玉灵动的身形,不由自主的落入了罗浮的怀中。

  拥着这位清丽若仙的带发女尼,罗浮却是对一旁惊愕的仿佛有些失神的邢岫烟,道:“你二人当知晓,这次被送入宫中的目的何在,日后便留在宫中,等我正式称王建制,总会给你们一个位分。”

  一个激灵回过神来,邢岫烟连忙行礼道:“民女叩谢陛下恩典。”

  若是一般人间帝王,妙玉虽是不敢拿捏姿态,心中却是定然有几分傲然,但现在,被罗浮有意的让她看到了几分自己的跟脚,别说是让妙玉入宫为嫔了,就算是让她当个通房丫鬟,她都不会有半点不满。

  当晚,罗浮就毫不客气的收了妙玉和邢岫烟二人。

  而这个消息,罗浮也没有封锁,毕竟有了之前贾雨村的提醒之后,罗浮却是非常清楚,对于他这个开创之主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假惺惺的搞什么道德标杆,而是安下属们的心。

  谁让罗浮的根底现在已经天下皆知了呢?

  他的祖上虽然是前朝显贵,但奈何,罗浮之前遭到了贾家奴仆的欺压,宗族这边不但没能够提供任何助力,甚至反过来站在了贾家奴仆这一边。

  而罗浮起兵,麾下的根底,既没有宗族,也没有乡党,在一定程度上,靠着罗浮自身的实力和威望,那些后加入的像是林如海的亲眷同僚等等,自是只能团结在罗浮周围。

  但同时,罗浮的处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这个正处于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新势力,显得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差。

  毕竟,在任何人眼里,罗天军的处境,都是全都系在罗浮一个人身上。

  正如贾雨村的提醒一般,罗天军的当务之急,是整合江南一切人力物力,尽快完成北伐的筹备,为接下来天下一统做准备。

  具体到了罗浮的个人,他的当务之急,是广纳女眷,尽快开枝散叶。

  甚至都不需要有一个出生的儿子,哪怕是有女眷怀孕,证明罗浮的繁衍能力,也足以让无数罗天军势力下的众人,彻底放下最后的顾虑。

  除了那些被血脉元能影响,对罗浮忠心耿耿的存在,其他人之所以追随罗浮,像是贾雨村之流,为的可不就是什么天下万民,而是荣华富贵。

  这就注定,需要罗浮这个主心骨,让他大家安心。

  若是罗浮没有传承基业之人,试问,一旦出现风险,罗浮后继无人,那大家的荣华富贵怎么办?

  现在罗浮毫不客气的先是收了薛宝钗,紧接着又收了妙玉和邢岫烟,反而让江南那些还没有彻底归心的士绅,放下了最后的担心。

  金陵王宫内。

  当得知,罗浮留宿妙玉和邢岫烟时。

  刚刚得到罗浮允许,入了宫的薛宝琴和香菱二女,却是正在被薛宝钗耳提面命。

  “姐姐。”薛宝琴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大萝莉,但在心思上,却是丝毫不比姐姐薛宝钗逊色。得知罗浮留宿妙玉和邢岫烟的消息后,薛宝琴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担忧的神色来。

  薛家现在想要斩断和贾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不可能的,毕竟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说了这么多年,在大庆京城暂且不提。

  至少在金陵,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无法切割的。

  要知道,贾雨村赴任金陵之后,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金陵护官符。

  仅从这一点上,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何等的紧密了。

  这种紧密,现在随着罗浮的横空出现,却是成为了一条随时可能将薛家炸的恢复湮灭的导火索。

  “宫中再次多了两个女人。”薛宝琴一脸愁容,道:“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里,让陛下纳了我和香菱姐姐。”

  虽说香菱的这个薛姓,不过是薛家为了自保,搞出来的花活。

  但既然香菱冠了薛家的姓,那么薛宝琴就必然要和其姐妹相承。

  很显然,在不久前得知了罗浮拿了贾雨村送来的妙玉和邢岫烟之后,薛宝琴的心中顿时有些急了。

  现在她们姐妹,之所以这般不计代价的也要入金陵王宫,甚至恨不得立刻爬上罗浮的床,完全是因为薛家的生死存亡,俱都系在罗浮一念之间。

  而宫中妃嫔越多,那么薛家姐妹的话语权也就越少。

  若是不能趁着现在,罗浮刚刚立足金陵的关键时期,提前从罗浮这里讨一个能够保下薛家的承诺。

  随着时间推移,那么和薛家姐妹竞争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最终,薛家只会彻底沉沦再也没有挣扎的机会了。

  作为大庆老牌的皇商,无论是薛宝钗,还是薛宝琴,都很清楚,王宫大内,绝对不是什么善地。

  那看似荣华富贵的后宫,实则步步杀机。

  偏偏薛家又根本无法给她们姐妹多少支持,甚至还需要她们姐妹以色侍人,来博取薛家的一线生机。

  这种局面下,越早入了罗浮的眼,就机会越大,不然的话,随着新朝权贵反应过来,届时后宫之内,哪里还有薛家姐妹立足之地?

  于上,薛家是和贾家同气连枝的四大家族,本身就是被罗浮重点清算的对象,于外,薛家在新朝,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曾几何时,作为皇商,薛家本身就是四大家族最弱的一环,现在罗浮革故鼎新,薛家却是连皇商的招牌都要丢了。

  皇商虽然也是商,但好歹还挂着一个皇字,勉强算的上是新朝权贵士绅的阶层,可一旦新朝定鼎,薛家就彻底沦为商贾了。

  有钱无权,在革故鼎新的时候,会是什么下场,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够明白过来。

  很显然,薛家姐妹在这一点上,还是很通透的。

  薛宝钗苦笑一声,如果可能的话,她又何尝不想尽快安排堂妹薛宝琴和记在了母亲名下的香菱侍寝呢。

  但奈何,别看薛宝钗是第一个被罗浮吃掉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但实则在这金陵王宫之中,薛宝钗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罗浮有过关系的女人罢了。

  王宫大内,现在有多少女人,巴不得能够爬上罗浮的床?

  薛宝钗现在没名没分,又没有得到罗浮的宠爱,更关键的是,她还是出身让罗浮必然清算的四大家族。

  根本就没有能力,安排薛宝琴和香菱的侍寝。

  “姐姐。”敏锐的察觉到薛宝钗的为难,薛宝琴却是极其果决的说道:“现在不是矜持的时候,如今薛家生死存亡皆系你我姐妹二人身上。”

  点了点头,薛宝钗沉吟刹那,道:“宝琴,我会想办法,尽快邀请陛下,到时候,你和香菱要抓住一切机会。”

  相比起薛宝钗和薛宝琴之间,一点就透的聪慧来。

  香菱现在脑子都还没有转过弯儿来呢。

  那张俏丽的脸庞上,却是一脸茫然的神色。

  对于香菱来说,罗天军攻打江南,短短时间,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对她来说,人生可谓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惊天逆转。

  原本作为被薛蟠强行买下来的奴仆,香菱的未来,注定会成为薛蟠的房里人,尤其是以薛蟠的性格,一旦等到他玩腻了,就算是薛蟠没有娶夏金桂,香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但现在呢?因为罗浮的出现,香菱这个原本的奴仆,短短时间里,身份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之间,从奴仆成为了薛家的二小姐。

  尤其还是被记在了薛姨妈的名下,这可是相当于嫡女的出身了。

  当然了,出身是事实是两码事。

  香菱虽然愚钝,却也明白,自己被夫人记在名下,成为薛家小姐,可不是一点代价都没有的。

  而代价,就是需要她一切听从名义上的姐姐,薛宝钗的吩咐。

  只是薛宝钗和薛宝琴,为了薛家谋划的种种,显然对于香菱有些过于复杂了。

  在薛家姐妹,三言两语之间,决定了要主动出击,放下一切矜持,也要尽快爬上罗浮的床。好为接下来,新朝定鼎之后,能够让薛家留下一线生机而争取时。

  香菱却浑然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

  薛宝钗在和薛宝琴商量好了接下来的做法之后,也察觉到了香菱的茫然。

  “香菱。”薛宝钗亲昵的拉过香菱的手道:“你现在被记在了母亲名下,已经不是之前的丫鬟了,而是我的妹妹。作为姐姐,现在薛家的情况,我也不会瞒着你。”

  用最简单的语言,将薛家所面临的绝境,向香菱讲述了一番之后,薛宝钗道:“你本身虽然不是薛家的人,但现在既然被记在了薛家的名下,那么就是我的妹妹,现在我们姐妹三人的一切,都系在了陛下身上,若是陛下不喜我们姐妹三人,薛家自是只会在滔天大势之下烟消云散,但你我姐妹三人,怕是也在宫中挣扎不了多久,不管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现在我们都只能同心协力,来博取陛下欢心。”

  “我……我……”香菱懵懵懂懂,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小姐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满意的点了点头,薛宝钗道:“我会尽快邀请陛下,到时候,你一切听从宝琴妹妹的,她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总而言之,用尽一切手段,也要得到陛下的喜欢。”

第489章 祭天称王,建立国号!席卷天下的威势,贾府的心思!

  在又一次得到了香菱肯定的答复之后。

  薛宝钗这才用愈发亲近的语气说道:“你现在已经不是丫鬟了,而是薛家的二小姐,不要再称呼我大小姐,要叫我姐姐,还有,称呼宝琴也要为妹妹才对。”

  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香菱呆呆的看向薛宝钗,试探的小声开口道:“姐……姐姐?”

  “我的好妹妹。”薛宝钗宠溺的一笑。

  香菱像是得到了鼓励一般,又看向了薛宝琴,语气中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信心,道:“妹妹?”

  薛宝琴自也是第一时间称呼香菱为姐姐。

  就在薛家姐妹这边,为了挽救薛家的危亡,决定要抛下一切矜持时。

  罗浮这边,享受了两天妙玉和邢岫烟的温柔乡后。

  他却是终于开始在江南,正式称王建制。

  按照传统,称王建制,往往都是选择自己曾经的封号,故地来称王的。

  比如说,汉朝,就是因为刘邦曾经是汉王,三国时代,孙权位于吴地,曹操曾经为魏王,晋朝也是如此,因为司马懿受封晋王,唐朝则是因为李渊曾经为唐国公。

  这种传统一直到元朝才被打破,就像是朱元璋曾经称吴王,但时候所建立的朝代国号却是明一般。

  罗浮于金陵称王,在王号之中,自是会和朱元璋一样,有一个吴的选择,除此之外,罗浮祖居北直隶,曾经为燕国故地,但他的祖地,曾经也被赵国占据过,无论是燕还是赵,都算是备选的王号。

  当然,罗浮起兵,麾下为罗天军,罗浮更是自称为罗天大帝,如此一来,罗也是备选之一。

  在即称王建制,祭天立基的时候,罗浮麾下的班底,开始为罗浮王号的问题而争执了起来。

  吴王、燕王、赵王、罗王,这四个王号是最多朝臣上书建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葩的王号,比如乾、天,这两个王号,也是从罗浮罗天大帝的匪号之中而来。

  只是这些备选王号内,真正的焦点,还是燕王,赵王和吴王,无论是罗,乾或者天,在支持率上,是远远不如前面三者的。

  对于王号的问题,罗浮并不打算搞什么特殊,而是在朝臣各执一词的争执过后,直接拍板,选择了赵王。

  毕竟当年的赵国,可为七雄强国,是真正意义上,从头到尾都能够和秦国打的有来有回的强国,一直到四十万青壮,被白起坑杀,赵国才彻底一蹶不振。

  可饶是如此,赵国也是山东六国之中,抗的时间最长的,即使是邯郸都被攻占,赵国的公子赵嘉,还在代郡,立了算是赵国延续的代国。

  所谓的王号,不过是一个过渡罢了。

  一旦罗天军北伐,彻底覆灭庆朝,那么新朝国号才是真正的焦点。

  选择哪个对罗浮来说,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从称王建制这个仪式上,彻底确立自身的班底根基。

  毕竟罗浮称王了,才能够给麾下加官进爵,通过这一点,彻底完成人心的稳固,为北伐定下基调。

  当罗浮这个主心骨,一锤定音的选择了赵为王号后。

  一个黄道吉日之下,罗浮于金陵城外的紫金山祭天,正式称赵王,定下了和北庆,划江而治的暂时性基调来。

  接下来,设置内阁六部,彻底建立了自己的班底。

  整个过程快的异乎寻常,但却顺利的没有半点波澜。

  随着罗浮正式称王建制,北伐也提上了议程。

  以罗天军的强大战斗力,再加上不久之前,扬州城外王子腾的惨败,可以说北庆,已经被彻底打断了在主心骨了。

  要知道,即使是罗浮穿越之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一个大国,损失几万精锐,都是伤筋动骨的程度。

  而在眼下这个时代,王子腾之前的扬州之败,看似实际损失不大,可那却是真正撑起了北庆牌面的最后底蕴了。

  其中可是连各家权贵都掏出了棺材本来。

  全军覆没后,真正的打击,是让北庆一方,彻底对罗浮产生了恐惧感,甚至已经达到了,将罗天军视为不可战胜的程度。

  罗浮麾下一些乐观的臣属,甚至认为,就连北庆的基本盘,以现在罗天军的威望和实力,都能够做到传檄而定的程度。

  别忘了,罗浮可是北直隶人,而且,前朝的基本盘,就在北方,罗浮祖上又是前朝显贵。

  这种种原因的叠加,除非罗浮真的丧心病狂,搞类似于满清剃发易服,动辄屠城之类的手段,不然的话,北方的战斗意志,怕是比江南都不堪。

  无论是朝堂妙算,还是从北方搜集来的消息,无疑都证明了一件事情,北庆大势已去。现在就像是一栋破房子,只需要罗天军轻轻地踹上一脚,他自己就轰然垮塌了。

  在罗天军开始整军备战的时候。

  罗浮这个崭新出炉的赵王,却是陷入另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谁让罗浮不是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打天下的人呢?要知道,他麾下的权利,几乎尽在罗浮掌握之中,而且还像是锁定了忠诚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