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很多人觉得睡一下导演就算上位了,其实真不是,很多时候,导演只是打工仔,没有话语权的!”
“那怎么好莱坞还那么多红沙发的传说?”
“那都是中小成本电影,三五千万美元,甚至没超过一千万的,另外,也可能是北美独立电影圈,那个圈子非常乱的,上床就好像打招呼一样,都不用红沙发,你只要多看对方的胸脯两眼,对方晚上就会出现在你的宾馆中,不管男女……”
“哈哈~”
张辰也是说嗨了,大概率这段得消音,起码最后一句得消音。
窦文涛也意识到不能继续这个话题了,换了个新话题。
“网上说你准备移民,是真的吗?”
张辰愕然:“我什么时候准备移民了?”
“网友们说,影视圈混出来的最终都会移民,比如巩俐,李连杰……”
张辰摇摇头:“我不会,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移民,但我肯定不会,我才刚在中国混出点名堂,干嘛跑国外去当二等公民?”
“去国外不好吗?”
“当然不好,饭难吃,沟通起来也有障碍,文化得不到认同,最基本的一点,我想喝口热水都找不到地方……
说句实在话,我的朋友都在国内,我的事业也在国内,我能成功靠的是中国观众,所以我是肯定不会移民的,我死也会赖在国内……”
关于移民,张辰必须立场鲜明的表达立场,避免被人带节奏。
两人就好莱坞聊了半个多钟头,基本都是张辰的真实见闻。
窦文涛大概是被警告,别总盯着这些问题问,终于问了一些正经问题。
“咱们中国和国外的特效技术差别大吗?”
张辰做思考状:“大,也不大!
比如我手下的天工异彩,技术水平应该是国内排第一的,我整合了国内的几家特效公司,还从工业光魔挖了一整个团队过来,如果说特效技术,我敢很有底气的说,天工异彩的水平并不比好莱坞一流特效公司差……”
“我们的特效这么强吗?”
“当然,我从国外挖来的人员里就有《环太平洋》《2012》和《地心引力》的制作团队。
天工异彩现在有三百多个技术人员,其中一半都有海外工作经验,论技术储备和创作能力,我们比好莱坞差不了太多。
《环太平洋》800多个特效镜头,《2012》1100多个特效镜头、《地心引力》1300多个特效镜头,这可都是实打实的……
再说说我们的设备,我们的特效软件,还有摄影团队用的硬件机器,都是与全球同步的。
好莱坞用什么,我们用什么。
唯一的短板可能是产业生态,他们有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我们还在慢慢搭建,但我相信用不了五年,我们肯定能追上。
说差距大是因为国内除了我们,其他公司最多只能做二流特效,这个的确还需要继续追赶,什么时候他们可以像天工异彩一样承接到好莱坞A级项目的主要特效工作,就说明他们合格了~”
张辰说完这些,还顺便宣布了一下,天工异彩这次就拿下了《碟中谍4》的特效工作,不过这个没什么好吹嘘的,《碟中谍4》是动作片,在动作片领域,华夏的团队本来就很厉害。
最后以《碟中谍4》女主的问题结束这次访谈:“大家都很关心女主会由谁来演,现在有目标了吗?”
“有几个意向目标,”张辰没有透露具体名字,只是笑着说,“有好莱坞的演员,也有国内的女演员,她们各有各的优势。不过一切都要等试镜之后才能确定,毕竟演员和角色的契合度才是最重要的,我可不想因为提前定了人选,影响到电影的最终效果。”
……
月底了,求月票~
第628章 撕葱
《跑男》采用的是韩国综艺的拍摄模式,一次拍两集,用时三天,第一天和第三天拍摄,中间那天休息。
乌镇的第一集从晚上八点开始拍摄,足足拍到了凌晨三点才收工,虽然很累,但大家都很兴奋。
综艺节目,就是玩,录制起来比普通的影视要轻松许多。
当《跑男》乌镇站的最后一组镜头在晨曦中顺利杀青,喧闹的水乡终于恢复了往日的静谧。
第二天,张辰特意预定了当地口碑极佳的老字号饭店——那是一家藏在巷弄深处、临水而建的江南菜馆,木质门窗透着古朴韵味,窗外就是摇曳的乌篷船与闪烁的灯笼,氛围感十足。
他选在这里设宴,主要是为了感谢程龙。
程龙多少年都没上过这种节目了,还整整录制了一个通宵,撇开钱,张辰肯定要表示感谢的。
入座后,服务员端上了乌镇特色的酱鸭、清蒸白水鱼、蟹粉豆腐等菜肴,两人就着温热的黄酒,聊起了电影。
“新电影什么时候开机?”
“大概明年一月吧。”
《碟中谍4》和《盗梦空间》两片连拍,涉及在多国取景,有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而且,《环太平洋2》12月即将上映,这可是张辰今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张辰要全程参与宣传的,如果在这之前开机,张辰必然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剧组,这必然不是制片方愿意看到的。
酒过三巡,话题无意间转到了私人出行上,程龙随口提起:“前两天我庞巴迪的朋友通知我,老赵的那架挑战者850这两天就要交付了~”
张辰眼睛一亮:“这么快?那咱们的是不是也快了?”
程龙闻言点点头:“咱俩的还得再等一段时间,不过也不远了,你的下个月交付,我的下下个月~”
老赵买的是庞巴迪,交货要快一点,他俩买的是湾流,则要慢一些。
两人又聊了一会,饭局结束,程龙很忙,要赶明早的飞机,所以两人只是浅尝辄止。
晚上,躺在宾馆里,张辰想着赵苯山到手一架飞机,肯定非常高兴。
我得打个电话恭喜一下~
张辰说着摸出电话,可看看现在的时间,挺晚的了,也不知道老赵睡了没有,就发了个信息过去——赵老师,睡了没?
谁知道,赵苯山的电话马上就打了过来。
“小张啊,我正犹豫着要不要给你打电话呢,你的信息就过来了~”
“赵老师找我有事?”
“诶,还不是春晚的事,你给我那个小品剧本,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咋了?”
“咱去年的《不差钱》太成功了,大家都知道你写的本子好,听说今年你又给写了个本子,都争着抢着的想上,甚至师兄弟之间还闹了矛盾,诶,给我愁的,让谁上不让谁上我这也犯愁呢,我是师傅,得一碗水端平啊……”
张辰一听是这么个事,这是人家的家事,他一个外人也不好置喙。
哪知老赵却道:“剧本是你写的,要不你来定人选,你是作者,肯定最熟悉每个角色……”
张辰立马拒绝:“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说合适就合适,你定的,他们也怨不着我,别忘了,去年的文松,就是你定的~”
张辰一噎。
“就这么说定了啊~”
张辰勉为其难:“行,那我试试~”
当场,张辰就开动脑筋,本山传媒的那些人在张辰脑海中跑马灯一般的过。
“你扮演史官,我扮演高太尉,其他的人选,你帮着琢磨琢磨~”
赵苯山做师傅确实有担当,《越狱的夏天》这部戏里,高太尉并不算是戏眼,老赵主动担下这个角色,就相当于是将最搞笑的几个角色让给了徒弟们。
“宋江这个角色,我觉得谢广坤挺合适的~”
张辰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记得《乡村爱情》里的谢广坤。
“哦,建军啊,他可以,演技扎实,演宋江应该没问题。”
谢广坤的演员叫唐建军。
“二狗算是第一主角,我觉得可以由宋小宝来饰演,他自带喜感,能给小品增加不少笑点。
杨树林适合演时迁,他身手灵活,时迁那种机灵劲儿他肯定能拿捏住。
文松饰演武松,通过《武林外传》电影版,他已经树立起了武林高手的形象,演武松观众更容易代入。
还有牢头,让王小利来演,他那幽默的风格,演牢头能出彩。”
赵苯山一边听一边点头:“嗯,你这么安排还真挺合理的,每个人的角色都挺贴合他们的特点。”
张辰的人选方案,几乎将他手底下最出名的那几个徒弟都覆盖到了。
他不知道的是,张辰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其实张辰一开始是想推荐沈腾来出演二狗这个角色的,但想了想,觉得不合适。
沈腾是开心麻花的人,这项目却是本山传媒的,两者的风格一点都不搭,贸然组合在一起,没准会水土不服。
赵苯山的心病被张辰两句话解决了,心情大好,突然想起:“诶呦,看我这记性,你这么晚打给我,是有什么急事吗?”
“啊,也没什么,晚上我和程龙一起吃饭,刚刚聊起来,他说你那架庞巴迪马上就要交付了~”
“哈哈,是啊~”
电话那头的赵苯山语气轻快不少:“已经说好了,明天在沈阳机场交付,你来不来,来的话咱们好好喝一顿~”
“我才不去呢,你的交付了,我的还得过个把月才能交付,去了看的眼气……”
“哈哈,那老哥我就先享受了~”
两人在电话里开着玩笑,张辰突然想起一件事——原始空关于“国内明星买私人飞机”的激烈争论。
貌似老赵是国内买私人飞机第一人,当时可是闹的沸沸扬扬,各种对明星过度奢华生活的批判什么的。
“赵老师,我突然想起个事儿,必须跟您说一声。”
张辰语气严肃起来,“咱们买私人飞机这事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国内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这么干过,没准会遭人非议,我觉得还是得尽量低调~”
“嘿,这事还用你说,我要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那这岁数不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吗?”
赵苯山哈哈笑道,随即感慨道:“不过你还真是心细,确实是这么个理儿,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点小事都能被放大。你放心,这私人飞机的事儿我肯定会低调的,我也不是那咋咋呼呼的人……”
“那我就放心了。”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老赵终归是没躲过。
几天后,张辰正在看拍摄计划的时候,助理突然敲门进来:“老板,你看一下热搜~”
张辰打开电脑,微博排第一的赫然是“赵苯山私人飞机”几个关键字。
后面还跟着一个鲜红的“爆”字,张辰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赵苯山不显摆,可不代表他的徒弟们不显摆。
有人拍了飞机的照发到了微博上,然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点进热搜词条,里面的讨论早已炸开了锅。
评论区里,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开水。
有人说:“这得花多少钱啊?明星真是赚钱容易,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人家却能买个飞机当玩具。”
还有人质疑:“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献给山区孩子,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吗?”
也有少数支持者辩解:“人家自己赚的钱,想买啥买啥,管得着吗?”
可这话刚发出去,就被一堆反驳淹没:“赚的钱也得考虑社会影响吧?这么张扬,不怕带坏风气?”
更有甚者,翻出了赵苯山之前的一些言论,断章取义地进行攻击,说他“言行不一”“虚伪”。
除了网友,各路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
有的媒体只是客观陈述了赵苯山购买私人飞机的事实,以及私人飞机的大致价格和用途。
有的媒体则开始深挖背后的故事,分析明星购买私人飞机的利弊,字里行间却透着对赵苯山“过度奢华”的批评。
还有一些八卦媒体,更是捕风捉影,编造出一些无中生有的消息,说赵苯山买私人飞机是为了“彰显身份”“耍大牌”,甚至还把他和其他明星进行对比,暗讽他“虚荣心强”。
一时间,无论是纸质媒体、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在讨论赵苯山买私人飞机的事,各种声音铺天盖地,压得人喘不过气。
其实,赵苯山并不是国内第一个购买私人飞机的人。
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家、富豪购买了私人飞机,用于商务出行或者个人旅行。
可那些人购买私人飞机时,并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也没有受到这么多的非议。
而赵苯山,仅仅因为他是名人,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就是因为他是公众人物,所以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应该低调行事。他这样做,就是不考虑公众的感受。”
也有人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企业家买私人飞机就没人说,明星买就这么多人指责?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可无论怎么说,赵苯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舆论风波之中,难以脱身。
上一篇: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下一篇:美利坚,开局获得美式居合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