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747章

作者:吃饺子蘸醋

  二狗:“不用,明儿我就放了。”

  宋江:“明天走,那是你等来的自由,但是你今天走,那是你争取来的自由。”

  第二个金句出现,搞笑的同时还把节目的逼格提了起来。

  徒弟们没有让他失望,包袱全都响了,一个接着一个。

  到这个时候,已经有敏锐的观众发现,今年赵本山的小品和往年的风格完全不同。

  以往老赵的小品,虽然也有金句,但可没这么文青。

  这时候,王小利饰演的狱卒再次出现,“吵什么,吵什么,嘿这谁在墙上题反诗?”

  宋江自告奋勇:“我写的~”

  却被狱卒一把推开:“以为我瞎吗,这不是有落款吗,二狗~”

  至此,观众的笑声达到第一个高潮。

  举凡小品这类搞笑节目,少有用伏笔这种形式的,一般都是一两句话立竿见影,笑就是笑,不笑就是不笑。

  小品一开始,宋江询问姓名,二狗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墙上,观众们都以为就是人物身份介绍,没想到却是‘反诗’这个包袱的伏笔。

  这种方式太高级了。

  所以现场的爆笑才能达到第一次高潮,实在是有点没想到。

  后面时迁和武松的出现,水浒卡和手里剑这些梗,老年人虽然不懂,但80,90后都听得懂,那可是的青春。

  最终一声‘高太尉到’,张辰闪亮登场。

  张辰不是王濛,没有奥运冠军的身份,所以张辰去掉了世界记录那些梗,但只保留的那些也足够让这个角色出彩。

  张辰一出场,立马引起一阵惊呼与掌声。

  毕竟是知名大导演,出现在小品中,观众们还是很给面子的。

  但很快,张辰就知道了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老赵饰演的高太尉一出场,立马就是如潮般的掌声。

  老赵什么都没说,一个包袱都没抖,只是往那里一站,许多观众已经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就是小品王的实力。

  老赵彷佛成了搞笑的代名词。

  剧情继续推进

  高太尉:“大胆宋江,见了本官,因何不跪啊?”

  宋江:“哼~”

  史官(张辰):“宋江,打心眼里瞧不起,高太尉~”

  观众爆笑,谁也没想过还能把潜台词这么直白的念出来。

  效果爆棚。

  高太尉有些破防,但史官的身份,让他暂时忍下了,继续摆官架子:“题写反诗,按律当斩~”

  宋江再次“哼”!

  张辰这个史官,又一次按照自己的理解记录:“宋江,骂了一声‘狗官’。”

  观众席上又一次发出爆笑,连赵本山都有点没憋住,差点笑场。

  此时,观众的关注点已经完全落在了张辰和高太尉这边,不得不说,史官这个角色真的出彩,虽然没几句台词,但句句都是点睛之笔,抢尽了风头。

  高太尉被搞得有些尴尬,只能放狠话,给自己找回面子:“你信不信,我只要动一个小手指头,即可荡平梁山,片甲不留,哼哼哼哼~”

  谁知道张辰立马就在本子上记录道:“高俅,吹了个牛逼~”

  哈哈哈~

  春晚观众席再一次爆笑不止,好多人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只觉得史官这个角色是真有意思。

  就连老赵的那些徒弟们也都羡慕不已,别看唐建军(宋江),杨树林(时迁),文松(武松),宋小宝(二狗)这几个角色上场更早,戏份也更多,但要论出彩程度,张辰的史官绝对是全场第一。

  但羡慕归羡慕,他们也知道这角色轮不到自己。

  剧本是张辰写的,甚至这小品能上春晚,都是因为张辰决定出演这个史官,换了其他人,能不能过审都未必。

  光一个恶搞名著的帽子就躲不掉,更别说台词里还有‘吹牛逼’这种词语,很容易就被指导组毙掉的。

  也就是张辰如今的名声如日中天,才能让指导组开绿灯。

  老赵的台词功底那是真的好,演技也好,演谁像谁。

  以前演农民,你以为他就是真的农民,现在演贪官,观众居然还觉得有点小可爱。

  高潮过后会稍微有点无聊,地名梗什么的,再加上水浒卡。

  即将来到最后的大高潮,高潮之前必然欲扬先抑。

  二狗被当做宋江的替身,一直喊着义气的宋江三人却转身而去。

  这一幕给欢乐的小品蒙上了一层悲伤之色,却在二狗即将被斩首前,三人又重新撞破墙壁回来救他。

  当二狗吹响唢呐,《水浒传》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小品彻底达到最高潮。

  “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在此~”

  “行者武松在此~”

  “鼓上蚤时迁在此~”

  “小喇叭二狗在此~”

  “黑旋风李逵在此~”

  “一丈青扈三娘在此~”

  “好汉歌刘欢在此~”

  即便是大高潮的高光时刻,张辰依旧没忘了抖机灵,一句‘好汉歌刘欢在此’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就连坐在台下的刘欢也跟着笑,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自己的事。

  在巨大的掌声中,众人谢幕。

  后台,赵苯山的其他徒弟们迎上来嘘寒问暖:“师傅,效果太炸裂了,咱这个小品绝对是全场最佳!”

  老赵也很满意这次的表演,笑着拍拍张辰的肩膀:“多亏了我们的张大导演,贡献了这么优秀的剧本~”

  “好了,赵老师,要不是你在旁边甘当绿叶,哪有我们发挥的余地~”

  张辰这还真不是胡说,就史官那几句台词,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高太尉在旁边铺垫的好。

  铺垫的越到位,张辰的台词说出来之后,表现的反差萌就越明显。

  老赵如果存着坏心思,他那几个包袱一个都响不了。

  这时候,董建强激动的递过来手机,张辰已经从对方的表情里知道了结果,然后,就看到了钟丽芳发过来的短信——反响良好,哈维完了~

  刚巧此时,下一个节目的音乐响起——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好日子》,春晚的必备曲目,张辰也忍不住跟着哼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

  第二天,2月14日,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也是华夏的正月初一,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哈维·韦恩斯坦的帝国在舆论的洪流中轰然崩塌。

  这位曾手握奥斯卡风向标、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制片大佬,此刻已彻底无力回天。

  随着越来越多受害者打破沉默,一场前所未有的声讨浪潮席卷了整个影视圈——几乎半个好莱坞的艺人纷纷打破缄默,站到了正义的一方。

  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到手握数座奖杯的资深戏骨,他们或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长文,或在公开采访中哽咽发声。

  有人字字铿锵地对受害者表示支持与声援,直言“你们的勇气照亮了黑暗”。

  有人果断与哈维划清界限,宣布终止所有未完成的合作,甚至将此前与他相关的荣誉奖项从陈列架上撤下。

  更令人揪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明星冒着被“二次伤害”和行业潜规则报复的危险,勇敢地向公众坦陈自己曾遭受哈维的侵害或骚扰。

  她们的证词细节触目惊心,拼凑出这位“好莱坞教父”光鲜外表下的丑陋面目。

  舆论的压力迅速转化为司法行动。

  纽约警方率先宣布,正式针对哈维·韦恩斯坦的多起性骚扰控诉展开刑事调查,调查范围涵盖近二十年来的相关案件。

  几乎同一时间,伦敦警方也跟进表态,对涉及英国境内的指控启动核查程序。

  司法利剑的落下,成为压垮哈维事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精心构建数十年的商业版图开始全面瓦解,穷途末路的迹象愈发明显。

  首当其冲的是他一手创办的韦恩斯坦公司。

  在舆论哗然的第三天,公司董事会紧急召开会议,最终以全票通过的决议开除了这位劣迹斑斑的创始人。

  即便哈维咆哮,即便他仍握有公司20%的股份,却仍旧被彻底剥夺了所有管理权与决策权。

  更致命的是,公司此前计划或正在推进的近十个合作项目,包括与迪士尼、福克斯和环球等美国顶级影视公司的联合制片计划,均在短时间内被对方以“品牌风险”为由叫停。

  部分已签订的合约甚至面临违约索赔,公司股价在数日内暴跌超过60%,濒临破产边缘。

  这场震荡迅速从美国蔓延至整个欧美影视行业,各大权威机构纷纷做出激烈反应。

  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称哈维的行为“严重违背电影艺术的精神与道德底线”,并宣布永久禁止其参与未来任何电影节活动。

  英国电影学院(BAFTA)不仅公开谴责其“卑劣且令人不齿的行为”,更第一时间启动程序终止了他的终身会员资格。

  法国政府也表示,已正式开启撤销哈维“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法律流程,要将这份曾赋予他的荣誉彻底收回。

  而最受全球关注的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尽管在事件初期因“需审慎评估”而稍显迟缓,但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乌比·戈德堡与凯瑟琳·肯尼迪等54名重量级组委会成员联名要求下,紧急召开了特别会议。

  最终,学院理事“远远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投票通过了一项罕见的严厉决定:立即取消哈维·韦恩斯坦的学院成员资格。

  这也是该学院成立90年来,首次对在世成员做出如此严厉的处罚。

  哈维的敌人太多了,他在奥斯卡的成功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之前或许因为爱惜羽毛不会对哈维发难,但当哈维身陷囹圄的时候,这些人不介意推他一把,甚至落井下石。

  哈维陨落的速度之快震惊了好莱坞,这些人在响起哈维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响起另一个名字——张辰。

  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影人居然真的在奥斯卡颁奖季来临之前,凭借着对真相的坚持和对受害者的支持,硬生生将哈维·韦恩斯坦这座“大山”扳倒。

  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扳倒了环球的一位副总裁和MPAA。

  果然是‘战斗辰’!

  此前曾受哈维指使、公开抹黑张辰的明星们,此刻早已噤若寒蝉,纷纷删除此前的不当言论,生怕被这场风波波及而惹祸上身,更怕自己成为‘战斗辰’的目标。

  尤其是《速激》那个光头,他是那些诋毁张辰的明星里最出名的,此时也是最尴尬的,被记者们追着问。

  但张辰对他没有半点同情,《速激》好像是环球的知名IP来着:“既然你们先动手,那就别怪我不留余地。”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抢下《速激》系列中所有的名场面,用更精良的制作、更紧凑的剧情打造一部全新的动作大片。

  用小沈阳的话说就是——走《速激》的路,让《速激》无路可走。

  ……

  最后一天,求月票啊~

第660章 魔改风波

  大洋彼岸哈维·韦恩斯坦倒台的消息,像一阵轻飘飘的风掠过国内互联网。

  财经版面角落登过简讯,娱乐论坛里偶有几条讨论帖,但现在正是过年期间,根本没人在意。

  大多数人扫过标题时甚至会愣一下:“哈维是谁?”

  反应过来是那个好莱坞制片人后,也只是随口一句“哦,国外的瓜”,便划走了页面。

  毕竟对普通民众而言,远在异国的影视大佬兴衰,哪有今晚吃什么、明天天气如何来得真切?

  唯有影视圈、媒体圈的少数人,会私下讨论这场“#MeToo”风暴的波及范围,猜测对国内行业是否有微妙影响,但这些讨论仅限于小圈子,从未形成公开热度。

  和哈维事件的“冷遇”比起来,这两天的《越狱的夏天》,简直火到离谱!

  社交平台、街头巷尾,全被这部小品承包了热度。

  从大年初一开始,这部小品里的金句就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聊天调侃之中,尤其是喝酒的时候都喜欢念叨一句‘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这部小品就像有魔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