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就在古力娜觉得尴尬的无地自容的时候,手机铃声打破了尴尬。
张辰接起,然后惊喜的说道:“什么,你们在布拉格?”
电话那头:“是啊,就在你们剧组酒店门口。”
“等着我,我这就派人下去~”
挂断电话,张辰这才冲古力娜说道:“陆洋导演和陈导明老师来探班,你下去接一下~”
……
这个月的数据不太好,恐怕又得改名了,大家有没有推荐的书名,标题党那种,勾人的~
第673章 陈导名求剧本
吩咐古力娜去接人后,张辰转头又钻回了自己的房间,细细的检查了一遍,确保脖子上没有吻痕,领口也没有口红印。
等收拾完一切后,他这才急匆匆的下楼,刚到一层大厅,就看到旋转门处,古力娜正领着一行人进来。
看到熟悉的身影,张辰立马迎了上去,刚刚走近就听到一声亲热的称呼:“师兄~”
称呼他师兄的当然是陆洋,旁边的文牧业也跟着叫师兄,陈导名则笑呵呵招手:“张辰~”
“道明老师~”
张辰先是给了陆洋一个狠狠的拥抱,“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这不是想给你来个突然袭击嘛~”
轮到陈导名,同样是一个狠狠的拥抱,后者笑呵呵递上一个手提袋:“给你带了礼物,多伦多的特产枫糖和巧克力~”
“谢谢。”
张辰接过,递给古力娜收好。
然后是文牧业,文牧业跟陆洋一样喊他师兄,他也是北电的,还是田壮壮主任的研究生。
张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样,跟组《伸冤人》,有没有收获?”
文牧业连忙点头:“收获太多了,师兄教了我很多东西,现场调度的技巧,镜头的运用,如何与演员沟通,陈老师也经常给我讲表演上的门道,我都记在本子上了。”
说着还扬了扬手里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
张辰看着文牧业认真的样子,不禁想起了多年前的陆洋。
想当年陆洋刚入行时,还是个毛头小子,跟着自己跑前跑后当助理导演。
那时候的他也是这样,每天拿着个本子记个不停。
不管是镜头语言还是演员沟通,都学得格外用心。
如今也是独当一面的商业大导了。
这大概也算是北电的一种传承,陆洋给他做助理导演,文牧业则给陆洋做助理导演,一代一代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张辰抬头看三人,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情绪:“见到你们真好~”
异国他乡的片场连轴转了快一个月,每天面对的不是剧本就是镜头,耳边充斥着英语和各种设备运作的声音,此刻见到熟悉的同胞面孔,感觉还真是温暖。
几人正说着话,大堂另一侧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临近剧组开工,是来一楼集合的剧组人员。
“陆导,道明老师~”
人群中,一道中文响起,正是张晋。
看到真是这几人,张晋快走两步,来到众人身前。
“真是你们~”
“哈哈,我们是特意来探班的~”
张晋熟稔地与陆洋、陈导名拥抱,都是《飓风营救》的老人,彼此熟悉的很,而且名义上,陈导名饰演的老陈还是张晋那个角色阿布的师傅。
“你们,这是杀青了?”
“嗯,刚刚杀青,剧组直接回国,我们三个就绕个圈过来看看你们,其实在加拿大的时候我们就想去探班的,但那时候拍摄紧张,等忙过那阵,你们已经去了迪拜~”陆洋亲热的说道。
说起来,《伸冤人》和《碟4》两部戏都在加拿大取景。
加拿大在影视方面的优势真的非常大,有政策补贴,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工人,且人力成本比美国要低。
另外就是,加拿大的自然景观全覆盖,从温哥华的温带雨林、落基山脉的雪山湖泊,到魁北克的极光与冬季雪景,再到草原省份的广袤平原,可匹配探险、科幻、爱情等多种题材的自然场景需求。
城市场景适配度也高,温哥华、多伦多的城市建筑风格多元,既有现代摩天大楼,也有欧式复古街区,常被用作“替身城市”。
例如多伦多常替代纽约拍摄,温哥华则多次作为西雅图、旧金山的取景地,无需远赴美国即可还原相似都市氛围。
《伸冤人》就是发生在纽约的故事,所以他直接就在多伦多完成所有取景拍摄。
陆洋拍了拍他的胳膊:“在这边拍戏怎么样?”
张晋点点头:“挺顺利的,就是动作戏有点多,每天累得腰酸背痛。”
几人都是相交多年的熟人,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题。
场面一时间热闹非凡。
这时,电梯铃响,阿汤哥和朱莉也下楼来了,在助理的陪同下朝着大厅走来,看到张辰一行人,很自然的打招呼。
张辰顺便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阿汤哥,另一个是安吉丽娜·朱莉,我们这部戏的主演。汤姆,安吉,这几位是我的同胞和朋友,陆洋、陈导名、文牧业。”
阿汤哥笑着走上前,与众人一一握手:“我认识你们,《飓风营救2》,非常精彩~”
朱莉也跟着点头微笑。
众人寒暄,寒暄过后,阿汤哥和朱莉先走,将空间留给了众人。
陆洋才详细说起这次过来的缘由:“我们的《伸冤人》上周刚顺利杀青,后期制作交给团队了,我和陈老师聊起你,陈老师有事想和你聊,正好我也想过来学习学习,干脆我们就一起过来探班了。”
张辰挑眉:“还顺利吧?”
“顺利,《伸冤人》不比你们的《碟4》需要多国家取景,《伸冤人》就是发生在纽约的故事,全程都在多伦多拍摄就好。唯一的小麻烦是多伦多的气温比较低,有几场户外戏拍得特别辛苦。”
张辰又笑着看向陈导名:“道明老师怎么样?”
陈导名笑着摆摆手:“我这老胳膊老腿真受不了,我现在后悔死了,当初怎么就好奇,接拍了《飓风营救》……”
这话一说,众人立马就笑了起来。
“咱们别在这站着了,走,到我的套房去~”
张辰当先领路,一行人走进电梯。
来到套房,张辰招呼众人坐下。
还好,他刚才收拾的时候顺便把战场也一并打扫了。
古力娜很有眼色,主动泡茶。
张辰帮着将茶水一一分发给众人,这才道:“刚才说,道明老师过来有事要和我聊,是什么事?”
聊到这个,陆洋和文牧业都闭上了嘴,默默喝茶。
陈导名放下茶杯,兴致勃勃的说道:“你最近有没有关注《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
“嗯~”
陈导名一看张辰的表情就知道他没关注:“《爆裂鼓手》在金马奖上成了黑马,周董拿了最佳男主角提名,电影则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两个奖,何冰那小子演得是真不错,把那个严厉又偏执的鼓手老师演活了。”
“不止金马,金鸡和百花,何冰也拿下了最佳男配角,直接来了个大满贯啊,这部片子现在在业内口碑好得不行。”
陈导名说的这些,张辰还真不知道,他这阵子太忙了,只是,这些和陈导名专程过来一趟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里,陈导名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听说,《爆裂鼓手》的剧本是你写的,你小子,我一直以为你是拍商业片的,没想到这种有深度的剧本你居然也写的出。
这次过来,我就是想问问,你手里还有没有差不多的剧本。
说真的,这两年我演了几部商业动作片,票房是不错,片酬也涨了不少,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还是惦记着演那种能深入探讨人性的艺术片。
你也知道,我从出道就喜欢演那种复杂的角色,能挖掘人物内心的戏,商业片虽然赚钱,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张辰恍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陈导名演烦了商业片,想回归艺术片了,而且还想找自己定制剧本。
差不多的电影剧本他有没有?
当然有。
别的不说,近几年奥斯卡和三大的获奖影片,他脑海里可不少。
陈导名这种人,肯定是想挖角人物深度,这样的剧本现成的刚好就有一个。
“稍等一下~”
张辰打开电脑,开始在自己的邮箱里翻找,半晌后终于找到,然后打印出来。
当最后一页纸打印完毕,古力娜将剧本拿过来。
“你看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陈导名好奇地接过剧本,只见封面上写着两个大字——《狩猎》。
从名字上看不出电影的任何信息,很符合文艺片的调性。
他抬头看了张辰一眼,张辰笑着点点头:“你先看看,这个本子我压箱底挺久了。”
陈导名没有说话,开始翻看,他看过的内容则在陆洋和文牧业二人之间传递。
三人看的都很认真,陈导名则翻看得格外投入,时不时会停下来,想着什么。
而且看完一遍还不算完,又从头看起第二遍来。
直到第二遍看完,才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个本子太绝了!故事张力太强了,把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偏见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主角从被信任到被孤立的过程,看得人心里发紧。”
张辰在一旁补充道:“这个本子其实和我之前拍的《搜索》很像,都是聚焦‘人言可畏’这个主题。《搜索》讲的是网络时代的舆论暴力,而《狩猎》更残酷,它把背景放在了一个看似和谐的小镇,通过一个孩子的谎言,引爆了整个社区的恐慌和恶意,主角就像一只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坦言道:“这本子本来是给一谋导演准备的,我觉得他最适合拍这种有深度的题材。”
陈导名点点头,赞同道:“张一谋导演确实擅长驾驭这种复杂的人性题材,他的镜头语言很有力量。”
陆洋也附和道:“我同意你的看法,《狩猎》这个本子的深度和复杂度,不是一般导演能驾驭的。”
文牧业也想说什么,但最终没说,这里没有他说话的份。
张辰点点头:“是啊,驾驭《狩猎》需要足够的功力和阅历,既能把握故事的节奏,又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
他靠在沙发上,心中却在想,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推算,老谋子现在应该已经在筹备《金陵十三钗》了。
《金陵十三钗》那种破烂玩意,立意本身就不对,拍那个惹得一身骚,还不如拍《狩猎》更有现实意义,《狩猎》反映的社会问题更贴近当下,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张辰再次说道:“而且这本子只有交给张一谋来拍,才能把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结合起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话,在场的三人都明白。
张一谋虽然当年因为《一个都不能少》和戛纳电影节闹掰了,但他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当年《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都在威尼斯拿过奖,威尼斯对他的风格还是很认可的。
《狩猎》如果能够参加威尼斯,拿奖的概率很高,最差也能拿个提名。
其实大家都明白,艺术片,就是小圈子游戏。
小钢炮在2007年带着《集结号》主创做客《鲁豫有约》的时候说过一句话:
全世界所有的奖项没有一个是规矩的,全部都有猫腻,全部都是人际关系。我举一例子,有某著名导演电影还没拍完呢,戛纳已经说,‘您这个是开幕式电影’。你说这是一严肃的事儿吗?这不是一严肃的事儿,这就是一关系。
他说的对不对?
当然对了。
欧洲三大其实就是圈子游戏。
七个人就能决定所有奖项归属,这不是小圈子是什么?
别管每次宣传时说的多么公正,什么几个评委为了奖项归属发生争执,但本质上,这就是圈子游戏。
要不然,江文也不会有那句‘谋事在我,成事在谋’了。
最高奖由评委会主席一人决定,主观性这么强,没有猫腻是不可能的。
上一篇: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下一篇:美利坚,开局获得美式居合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