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东北,抗战救国 第16章

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咳咳。。。他呀,也该休息休息了。”杨夫人自己的情况还不好,还一直挂念着丈夫“上个月忙的时候,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一睁眼睛,不是我这边,就是工作那边,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找他。。。这个厅长要请示,那个处长要请示。他还是个事无巨细的人,当然就瘦了。”

“咋又咳嗽上了。”于凤至帮着杨夫人垫了垫枕头“这病咋还一直不见好呢。”

杨宇霆这时候也坐在了旁边“医院说了,得慢慢静养,肺上的事急不得。”

第46章 采菊东篱下

于凤至看见杨宇霆到了跟前,见到屋里没有外人于是说道“姐夫,你俩吵架那天我是不方便出面的。。说到底我是个女人家,汉卿这个人脾气又倔,不撞南墙不回头。”

杨宇霆摆摆手“凤至啊,没有的事。你和夫人是姐妹,咱们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当时就是你在也没用,辅帅汤帅他们都劝不住汉卿呢。”

“晚上在家的时候,我是狠狠的骂了汉卿一顿。”于风至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我跟汉卿说,你和宇霆平日里哥们长兄弟短的,你看看咱爸当年是怎么处理和兄弟之间矛盾的。遇到矛盾了,就是互相退让一点就过去了,哪能这么针尖对麦芒呢?”

“汉卿那脾气,怕是急眼了,连你也会一起吼的。”杨宇霆简直太了解少帅的秉性了。

于凤至默默点点头“我们女人家的也不懂男人的世界,当年我公公在的时候,看到我和汉卿闹别扭,他总会说一句,男人嘛,得让他自己经历,自己不在外面受点伤,惹点祸,就不会成长。”

杨宇霆本来还在给夫人削着苹果,听到于凤至说完这句话后,忽然手中的水果刀停了下来。

他忽然想起了前世网络上的一句名言,殿下是不是一定要有所失,才能有所悟吗?

杨宇霆看向于凤至的眼神瞬间敬佩了起来,他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女人居然有这样的眼光见地,自己这些天思考不破的问题,被她轻轻一句话就给化解了。

“凤至。谢谢了。”杨宇霆由衷的说道

“姐夫,这段时间你就好好陪着我姐。”于凤至说道“汉卿早晚会想明白的。”

被于凤至解开心结的杨宇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尽管他已经是在野之身不能管理东北的事情,但是除了照顾夫人外,杨宇霆在案牍之余,还写了一部话剧,名字就叫济南围城,讲述的就是前几年北伐军进入济南的时候被介入山东事务的日军攻击,济南城军民伤亡惨重的故事。

等到剧本一出炉后,杨宇霆就交给了刘雅楼,让他转交给了奉天几个大的京剧话剧社的老板。

这个名叫济南围城的话剧经过排练开始在东北各地演出。演出了几天之后就赚到了一个满堂彩,无数的东北人民看过话剧后,都忍不住悲伤落泪,民间的仇日情绪空前高涨。

而躲在幕后操控着民间对日情绪的杨宇霆,终于在七月初,将夫人接出了医院,病情好了许多的杨夫人回到了小河沿的宅邸。夫妻二人过起了退休般的甜蜜生活。

杨宇霆每天就是准时早起,然后和夫人一起吃早餐,之后夫人或者是和于凤至逛街,或者是在家中缝补衣物,或者打打麻将。而杨宇霆很少出门,可能是前世就比较宅的缘故,他更喜欢呆在家里,看看书,思考思考问题。虽然不在官场了,但是对于时局还是非常关注的,比如最近因为中东铁路的问题,中苏之间已经到了唇枪舌战的地步,南京又发来电文,要少帅对待中东路采取果断强硬的措施。

这一天的早上,杨宇霆正在自家的院子里,看着花花草草的时候,门房忽然报来,说是有客人来了。

杨宇霆到了前院一迎接,才发现来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同学,其中有一个更是一年不曾见到的胡兰春,其他还有常槐荫和于珍,丁超。

“哎呀,宇霆,你现在可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啊。”胡兰春把礼物递给了下人后,就开始调侃了起来。

“老胡啊。。黑了。。瘦了。”杨宇霆走上前来和胡兰春拥抱了一下。

“肇州那个地方鸟不拉屎的,能不黑吗?”胡兰春发自内心的笑着,忽然又看到了杨宇霆的腿“你被暗杀的时候,我在肇州急得团团转,但是走不开啊。

“都过去了,进屋吧。纳纳凉,吃点西瓜。”杨宇霆把四位都让到了客厅里去。

几个人都坐了下来后,杨宇霆问道“老胡,你怎么有闲心回奉天了呢?”

胡兰春叹了一口气“还不是因为你宇霆啊。。。我在肇州都听说了,你反对中东路的事情,和少帅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最后直接闹辞职了。少帅也没听你的,我呢,以后主管肇州油田的经营和对美国人的合作事项,彻底转文职了。以后我的官方称谓就是黑龙江省肇州油田合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了。”

杨宇霆抿了一口西瓜,香甜脆爽的汁水进入口腔,冲淡了一丝夏季的炎热“怪我了。那现在肇州油田情况怎么样了?我也是有几个月没看油田的报告了”

胡兰春对于油田的事情,可谓是信手拈来“我离开前,油田刚刚做了上半年的数据报告,1929年1月1日到6月30日。肇州油田累积开采石油108万吨,平均下来一个月的出油量是18万吨,由于采油技术逐渐成熟和美国人新运来的开采设备是最世界最顶尖水平的,可以开采到地下1200米以下的石油。这个数字只会逐渐增加。”

“半年108万吨?那差不多要卖到950万美元了。”杨宇霆心算了一下。

胡兰春摇摇头“最近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特别严肃,已经开始逐步扩散到全世界了。石油的价格也在跳水,目前勉强维持在每桶1美元左右的价格。108万吨,换算下来790万美元。我们东北军自己入账395万美元,去除所有成本,净利润在350万美元左右。”

“可以购买一艘非常不错的军舰了。”一旁的于珍说道“要是武装陆军,够武装几个师了。”

“油田安全问题怎么样?”杨宇霆始终惦念着肇州油田的安全,因为随着日后战争阴云一步步笼罩,整个世界都会陷入到一种空前的能源危机,到时候石油别说是卖1美元了。卖到1.5美元,2美元都供不应求。

“这个你放心。”胡兰春打着胸脯,打起了包票“肇州油田这一年多以来,大大小小被所谓的山贼胡子土匪袭击了十几次,大部分都是他国雇佣的。尤其是搞破坏和搞侦查的日本间谍,一年以来,我们抓了不下一百个。现在整个肇州油田说是油田,外围已经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要塞,少帅对于肇州油田非常上心,不遗余力的拨款,我们肇州护卫旅,说是一个旅,现在麾下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高射炮团。侦查营,通讯营,还有十七个铁路护卫队。总兵力超过一万八千人,基本可以做到每一趟运输石油的列车都有一个护卫队守护。还有美孚公司也因为前段时间的袭击,非常愤怒,他们一再警告日本人,不要和美国的产业过不起,毕竟日本现在的石油百分之九十要从美国购买,所以他们也不敢太肆无忌惮。”

“那就好,那就好。”杨宇霆这才放心下来,作为未来可能支撑东北财政的顶梁柱产业,肇州油田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第47章 悠然见南山

“老常你在黑龙江待的好好的,怎么也回奉天了?”杨宇霆又看向了一言不发的常槐荫。

相比胡兰春,常槐荫对于少帅常年是不满的,甚至可以说意见非常大“少帅召见,我怎么敢不来啊。我可怕也落得个宇霆你一样的下场。。还不是因为中东路吗?少帅要和我磋商收回中东路后的人事任命,还有经营问题,这不把丁超这个东北铁路司令也给叫回来了吗?我俩今晚就要去帅府。”

杨宇霆一听这话,眉毛就皱起来了。。。好家伙,从黑龙江特意回奉天,晚上要去帅府觐见,下午先来见自己,这要是让少帅知道了。得怎么想我杨宇霆?不得说我杨宇霆以无职之身安中操控全局?或者按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

“少帅真的准备动手了?”于珍问道。

“就这几天吧。”丁超说道“应该是我带队去办,也不知道这个活是个功还是个雷。”

“本来万副司令也要来的。”常槐荫说道“但是寿山这个人未雨绸缪,他也觉得中东路这个事不会这么善了。所以在黑龙江调兵遣将呢。”

杨宇霆默默点头,万福麟确实是东北军将领中比较有战略眼光的,但他有个特点,比较会逢迎长官,所以当吴俊升被炸死后,万福麟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少帅,被少帅投桃报李,封为了黑龙江督军,在原时空里,在后面一系例的中东路事件和中原大战中,万福麟都紧跟少帅,一直到了九一八,万福麟当时为了支持少帅,率领黑龙江主力正在河北作战,也就就此丢了老窝,从一方诸侯变成了东北军的一个军长。后来xi安事变,万福麟也算是跟着少帅到了头,在抓到老蒋后,万福麟第一个宣布脱离东北军,不遵从少帅的逆命。但这也难改他身上东北军的底色,在后续老蒋清理东北军的时候,万福麟的53军也被派上抗日前线当炮灰,哪里危险去危险,损失兵员又不给补充,最后看实际差不多了,就把万福麟调理部队去了重庆,军中的骨干也都换上老蒋自己人,这支从吴俊升时代就纵横东北的黑龙江劲旅也逐渐中央军化,黄埔化,最后在辽沈战役中被我党全歼。

“哎。”杨宇霆心中万千言语,最后化为了一声叹息。“就黑龙江那几个旅在调兵遣将也无用。”

“宇霆,要我说,你就不应该辞职。”常槐荫气愤道“东北这些年来哪条军令不是出自你的手里,哪个政务不是你盖章签字,现在让这么个孩子给拿住了,这不是笑话吗?”

“不能这么说。”杨宇霆赶紧堵住了常槐荫接下来的话“少帅就是少帅,总司令就是总司令。我们吃着张家的饭,就得效力,老帅当年对我什么样?十几载的恩遇啊!连一句重话都没和我说过,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给我最高的权力,咱们不能忘了本。”

“害,榆木脑袋。”常槐荫也不避讳,就这么说道。

于珍因为常年在奉天,所以接触少帅和杨宇霆比较多,于是他打了个圆场道“总司令还是离不开宇霆的,我可听说了,宇霆离职这一个多月以来,总司令天天忙的是脚打后脑勺,也没有时间打网球,会洋人,去海边了,一个月瘦了七八斤呢。”

“这话没错。”常槐荫接话道“就小张那点体力精神,接不住那么一大摊子事,之前是有宇霆顶着,现在让他自己来吧,看他累的不行的时候,就想起宇霆的好了。”

“话糙理不糙。”丁超说道“别人不知道,但我是留学过日本,也出使过苏俄,当年老帅派遣团队去苏俄谈奉苏中东路条约的时候,我就在啊。苏俄人我是太了解了。少帅收回中东路,绝对是一步臭棋,怪不得宇霆以辞职相威胁。”

“你们都不了解宇霆的真实用意。”于珍忽然深奥的说道“依我看宇霆是以退为进,总司令那种性格,如果不吃个大亏,摔个大跟头,是不会知道谁对谁错的。只有他在中东路上被苏俄人狠抽一下,才知道怎么回事。”

杨宇霆听完不由得认真看了一眼于珍,没想到这个小子还真猜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他不能说出什么赞同的话,而是模棱两可的说道“只是可惜了要在这次冲突中牺牲的人们了。”

“我要说宇霆你就应该自己做这个主。”常槐荫三句话不离拥护杨宇霆“现在我在黑龙江当着半个家,你宇霆又深耕东北多年,我们士官学校的同学没有一百也有几十,都是在各自岗位上贡献力量的,不说别的,老胡他现在,还有你手下那个陈耿,在肇州就有小两万人。丁超这个铁路司令手下也有个几千人。还有你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我看现在东北三分之一的兵马都会听你调动!”

扑棱,杨宇霆猛地站了起来“老常,你要是再说这种话,我就要送客了!我和汉卿虽然在这件事情上有矛盾,但那是在国家大事上的分歧,我和汉卿在个人情感就是手足兄弟,我夫人和他夫人还是干姐妹,我儿子和汉卿女儿是定了婚约的。我们是一家人!”

“老常你也是的,这话也是能瞎说的吗?”于珍起身拉着常槐荫往外走“宇霆啊,你自己好好休息吧。不用送我们了。”

丁超,胡兰春闻言,也只能跟着往外走。

杨宇霆站在会客厅门口,看着这些人悻悻而去,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憋闷,干脆一拐杖把还剩下的西瓜都打碎在了地上。

——————————————————————————————————————————————————————

夜晚,帅府。

少帅坐在办公室的座位上,刚刚看完文件的他,脖子酸疼的厉害。而少帅身前站着一个人,这个人竟然是杨宇霆府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家仆。

这个仆人平静的叙述着下午在杨家的时候,胡兰春,常槐荫,丁超,于珍和杨宇霆的会面对话。

“杨宇霆真是这么说的?”少帅听完讲述后,深呼吸了一口气。

“是的,总司令,您交代过,只要有军中大员去杨家,我就要设法偷听和记录,”这个仆人将记录着他们对话的纸张放在了桌子上。

“行,你回去吧,这个月多给你加100块大洋,回去之后你就辞职吧,不用在杨家干了,回你的老家去,我到时候会再给你1000块大洋,够你安稳过下半辈子了。”少帅仰着头,缓解着脖子的酸痛,他摆摆手,让这个家仆离开了。

等到家仆走后,少帅转动了一下脖子,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自言自语道“宇霆啊。你这番话,真让我有些惭愧了。从你下野开始,我就贿赂你的家仆监视你,结果你给我来了这么一出。”

这时候于凤至也走进了办公室,刚才的那些话她也全都听见了,只是没有出现,等家仆走后,她才走了出来“汉卿,你自己听见了吧,宇霆对咱们老张家,真是掏心掏肺了。”

少帅也觉得自己没理,于是红着脸不吭声。

于凤至裹着睡衣,坐在了少帅的旁边,挎着他的胳膊“你看你俩现在这么拧着,你自己又累,现在又有中东路的事情压着你,你都好几天睡不好觉了,为啥不服个软,让宇霆回来帮你呢?你看咱爸当年是怎么笼络回来汤玉麟,冯德霖的。”

“不是一码事。”少帅虽然知道自己监视这件事理亏,但他依旧认为中东路自己做的决定是对的“咱爸当年赶走了三大爷,四大爷,那是后来咱爸自己起来了,号令半个中国了,觉得身边缺人手了,才找回来了四大爷。现在让我直接去求他杨宇霆,那么我中东路还搞不搞了?我的脸往哪放?我的话以后说出去还有谁会听?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用辞职威胁我了?这个风气就不能惯着!”

“那咋整,你俩就这么僵着?”于凤至问道。

少帅撅着脸皮摇摇头“先晾晾他吧。他身体也不好,让他好好休息。等我把中东路的事情搞完了,证明我是对的。他杨宇霆是错的。到时候我,和你。带着吕英,咱们一家人上门去请他都行。”

“倔驴。”于凤至一甩手,就回自己的卧室去了。

于凤至走后,少帅拿起了眼前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给我接黑龙江万福麟!。。。。。。寿山吗?我意已决,武力收回中东铁路。你黑龙江部队应当立刻齐装满员,布置到中苏边界去,具体计划军令厅会有军令传达给你,你自己心里要先有个数。。时间?? 7月10号!”

第48章 各方反应

莫斯科 克林姆林宫

莫洛托夫一脸严肃的走入了总书籍的办公室,手中拿着的是一份刚刚收到的消息。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走到办公桌前,将这份文件恭敬的递了上去“很遗憾,这一个多月以来的外交努力都白费了。就在今天早些时候,中国奉系的首领,那位年轻的张少帅,下令武力收回了中东铁路,把我们驻扎在铁路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数百人全部驱逐了。”

正在抽着烟斗的斯大林抬起头来看了看莫洛托夫,他并没有说话,而是按响了办公桌的红色按钮,这是一个对话装置。

“请伏罗希洛夫同志来一下。”斯大林声音有些冰冷,他浓密的黑发梳成了一个大背头,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莫洛托夫。

“斯大林同志,请你听我解释。”莫洛托夫虽然身为最高苏维埃的政府首脑,但是在斯大林面前,他似乎就像是个乖乖被训斥的学生,只能小声辩解“南京蒋的政府对于这件事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到现在还在用非常强硬的外交辞令回应我们,说中东路是中国人自己的内政。丝毫不顾及我们苏联政府在远东的利益所在。”

斯大林双眸平静如湖水,他摇了摇拿着烟斗的手“莫洛托夫同志,你在紧张什么?难道斯大林同志会吃人吗?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中东路而已,中国人能有多少现代化的部队?我怀疑他们现在还用在标枪和大刀!任何企图攻击苏维埃联盟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都会被伟大的苏联军队无情的碾碎!”

莫洛托夫点点头“是应该给南京那个蒋先生一点颜色看看了!只不过我们在远东只有21师,35师,36师,71师和72师,外加一个骑兵旅,大约六万人的部队。”

“足够了。”斯大林将烟灰都敲进了烟灰缸中,每敲一下,都似乎都对这场战争敲响临近的钟声。“请布柳赫尔元帅挂帅,他是所有将军中最了解中国的,前几年刚刚从中国辅佐了那个南京蒋先生,帮助了他成功北伐。让他指挥21师,35师,36师.71师和72师,还有第六骑兵旅,组成远东特别集团军。现在就开始集结吧。”

“是,尊敬的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说道。

“外交方面该有的姿态要做足。”斯大林扬着高傲的头“先给南京政府送去最后通牒,如果不撤销这次行动,就立刻断交,采取果断行动!”

————————————————————————————————————————————————

南京 憩庐

戴着一副深厚的黑色镜框的张群,风尘仆仆的拿着一份外交照会来到了憩庐,这里是南京先生平日里在南京生活和理政的地方。

南京先生的生活非常有规矩,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据说这是在日本留学期间留下的习惯,之后他会吃一些比较清淡的早餐,通常是豆腐,青菜和白粥。

“介公,苏俄的最后通牒来了!”张群来到了南京先生的办公室。

正好此时,办公室内还有财政部长宋子文,南京先生的亲信陈诚,以及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戴笠。

“哦?苏俄人真滴打算动武了吗?”南京先生表情依旧云淡风轻,仿佛说的不是自己家的事情一样。

张群将最后通牒交给了南京先生,结果南京先生看都没看,就扔在了桌子上“张汉卿那个小家伙怎么样,有消息吗?”

这时候宋子文接过话头“张汉卿今天早上就发来了电报,看来他对苏俄有这样的强硬态度,也感觉到了困惑和不安。请求和您在会面一次,讨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变化。”

“发电报给他鼓鼓劲,许诺的话都可以说一说,给钱,给粮食,给他武器和兵员,都在纸面上就好,不要落在实处。”南京先生负手看向窗外的金陵美景“告诉他,我最近正在搞编遣会议的事情,抽不出时间和他见面,告诉他放心,南京政府对中东路事件是绝对不会不管的。”

“戴笠。”南京先生忽然又看向了一旁不怎么说话的戴笠。

“是,校长。”戴笠是黄埔出身,所以一向管南京先生叫校长。

“听说张汉卿那个小家伙,把杨宇霆罢免了,有这个事吗?”南京先生问道。

戴笠点点头“回校长,这件事在东北几乎是人尽皆知了,两个因为中东路的事情闹得非常不愉快。杨宇霆在一次会议上,当面顶撞了张汉卿,并且威胁辞职。张汉卿也就同意了杨宇霆的辞呈。”

“自断一臂,着实可笑。”陈诚忽然说道。

“辞修(陈诚字)”南京先生看向陈诚,他这个最心腹的副手“你认为这个杨宇霆还有再被启用的可能吗?”

“绝无可能。”陈诚说道“在张作霖还在世的时候,这个杨宇霆就是大权独揽,而且在郭松龄反奉的时候,带领着一大批士官派军官造势一定要处死郭松龄。在这个事情上小张和杨宇霆结的恩怨非常深,毕竟郭松龄是张汉卿的启蒙恩师。加上张作霖死后,小张一心想要收回所有权力,在东北干一番大事,杨宇霆自然就显得碍手碍脚了。”

“学生认为不一定。”戴笠忽然给出了不一样的见解“我们情报处对于东北的渗透一向比较差,东北军军事厅的情报处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家伙,叫做张克农,据说爱新觉罗熙洽的总社党覆灭就是这个家伙的手笔。我们在奉天的情报人员举步维艰,但是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的消息,比如说张汉卿的大女儿已经和杨宇霆的三儿子定了婚约,张汉卿的夫人于凤至和杨宇霆的夫人也是义结金兰,成为了姐妹。尽管张汉卿和杨宇霆在许多政见方面有矛盾,但总体来说,他们的组织是相得益彰的,是非常有可能再合作的。”

“雨农(戴笠字),这方面的事情你要多上心。”南京先生说道“东北是全中国的大粮仓,更是工业聚集的重要区域,中央将来是要找机会,拿回来的。”

“是,校长。”戴笠立下了军令状“学生回去即刻成立专门的东北情报局。”

第49章 鸽派内阁

东京 首相府

一座安静的茶室之内,两位老者正安静的下着围棋。

执白棋的这位老者身穿传统的和服,背后的族徽是一只金喜鹊。

执黑棋的则不算是个老人,看起来最多五十岁出头,身材健硕,但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

这两位就是日本新组建内阁中最重要的两位成员,首相滨口雄幸和外相币原喜重郎。

这是滨口雄幸搬到首相府邸的第十天,他的上一任正是号称军阀首相的田中义一。

因为炸死张作霖导致东北局势动荡和糟糕的经济处理能力,田中义一被天皇所厌弃,选择了下野。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正在严重影响日本的经济发展,日本最引以为傲的缫丝出口生意,在一年之内萎缩了三分之二,许多百姓已经开始靠借钱,甚至挖野菜度日了,天皇在众多首相继任者中选择了滨口雄幸,不光是因为他有着经济专家的称号,最重要的一点是滨口雄幸是个日本政坛中难得的温和派,一直主张用调和主义处理国际纠纷。

现在的日本经济脆弱的像一堆纸牌堆起来的纸牌屋,但凡有哪一张牌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国内经济出大问题。

“首相大人听说中东路的事情了吗?”币原喜重郎在星位点了一字,随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