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东北,抗战救国 第27章

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汉卿,宇霆兄,我可是听说了。”张廷枢凑了过来“李宗仁和白崇禧已经在广西誓师了,还说要拉上广东的陈济棠。冯玉祥的三十万西北军也都陆续在整装了。加上阎锡山的三十万晋绥军,这估计要有百万之众了。”

“你小子知道的还不老少?”少帅嗤笑一声“老叔对这个怎么看?”

“我爹就是一句话。”张廷枢说道“他说老帅几次入关都没讨得到什么便宜,不如经营东北,发展自身。”

听到这句话后,少帅明显是不满意的皱了一下眉,但是嘴上却是哈哈笑“老辈的思想和我们不一样。”

杨宇霆也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心中暗道,少帅还是对于开疆拓土有一种执念。就算日本人的压力在当前,他的这点可能自己都没察觉的小情绪一直萦绕着自己。

这时候在另一旁说说笑笑的王树常,臧式毅等人好像在说什么大事,一副八卦十足的样子。

“王厅长,臧省长说什么好玩的事呢?”杨宇霆有意岔开话题,于是点了一下他们两个人。

王树常听到杨宇霆点自己,于是转过头来说道“少帅,副司令,我们刚才在说褚玉璞呢,死的怪可惜的。”

杨宇霆一愣,忽然想起来了,原时空里,褚玉璞确实这个时间段被杀害了。于是他说道“他也算是为张宗昌尽心尽力了。”

杨宇霆这话一出,大部分人都是忍不住的点头,两个夫人却是一脸茫然,杨夫人问道“汉卿,褚玉璞咋回事啊,和我们说说呗?”

少帅也是高兴,于是就给两个女士讲起了褚玉璞的事情,说起来也简单。

褚玉璞算的跟着张宗昌一起起来的大将,两个人搭伴在山东好几年的时间,好比小号的老帅和辅帅,关系非常好。

后来南京北伐,张宗昌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被打的稀碎,一度跑到了热河边上当了游荡的土匪。

但是张宗昌对着富饶的山东总是念念不忘,于是打算召集旧部反攻山东,当时的褚玉璞其实已经对这次的行动不报什么希望了,但是面对大哥的召唤,他还是选择了前去,结果在胶东被以前的手下刘珍年打的大败,自己也做了俘虏,听说前几天被刘珍年杀害了。

“太可惜了。”杨夫人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觉得曾经的奉军大将落得这样凄惨结局,有点可惜。

少帅也点点头“这个刘珍年有点不是东西,一个月前他抓了褚玉璞后,褚玉璞的家人来找我哭诉,我看着实在不忍心就联络了刘珍年,说能不能放人。刘珍年说放人可以,拿五十万大洋。我看在老帅的情分上,就给了刘珍年五十万大洋,结果刘珍年还是把褚玉璞杀了。”

“啥?五十万?”

“这刘珍年这么不给总司令面子?咱们咋都不知道这个事啊!”

饭桌上的几个人听到都有点炸了。

杨宇霆听完也觉得不舒服,他说道“这个刘珍年早些年是跟着李景林起家的,后来在李景林那里惹了事,就逃到了山东,被惜才的褚玉璞任命为了旅长。后来张宗昌褚玉璞兵败逃出了山东,这个刘珍年仗着张宗昌留下的三千残兵,硬是整合了各方残部,在胶东站稳了脚跟,逐渐发展了两三万人,在胶东烟台十二县是横征暴敛,为非作歹,现在还弑杀旧主,确实可恨。”

“天高皇帝远,水浅相公多。”张廷枢补充了一句“刘珍年之所以能在胶东立足,一是山东现在名义上的主人是韩复渠,但是韩复渠的势力扩张不到胶东半岛,他和刘珍年打了几次也没占上风。二是日本占着青岛,韩复渠动起手来也是束手束脚,南京那边见到山东是这样两强争霸的局面,也乐于见到韩复渠被牵制。”

“我倒是不可惜褚玉璞。。”一直沉默寡言的于学忠忽然说道“我是可惜胶东十二县都是膏夷之乡,我估摸着整个胶东半岛人口怎么也得有个一千万。刘珍年这样吃喝玩乐,挥霍无度,还能养得起三万兵。胶东半岛的税收估计怎么也得一两千万大洋。尤其是盐铁和海运的贸易。”

第84章 谋划胶东

于学忠的话一下子将杨宇霆给点醒了!本来有些沉闷的杨宇霆直接坐直了身子接话道“胶东半岛三面环黄渤海,海岸线曲折,拥有烟台、龙口、威海等天然良港,是北方海运枢纽。气候湿润,小麦,玉米都可以一年两熟,是个天然的粮仓。荣成县,文登县的盐场一年可产数万吨海盐,远销天津上海,蓬莱县商业繁华,有句老话说,十个东北商人,有五个是蓬莱人。别看只有胶东只有半岛十二县,其人口和财富绝对不亚于吉黑热任何一个省。”

少帅有些狐疑的看着杨宇霆“宇霆倒是这胶东很是了解啊。”

杨宇霆知道在座的没有一个外人,都是少帅的心腹,于是说道“我只是觉得胶东半岛这种天赐之地,让刘珍年给糟蹋,太浪费了。而且全国最大的金矿招远金矿就在胶东,探明的储量在亚洲也排名第一!还有掖县的银矿,光是这两个矿,每年都能给刘珍年提供六七百万大洋当军费。如果我们东北军能有这两座矿山,每年可以多武装七个万人大旅了。”

杨宇霆的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内里的小心思都在高速的旋转。

有的人在想杨宇霆怎么在饭桌上提这个?是不是少帅有意染指胶东,让杨宇霆在饭桌上提出来演双簧?

有的人在想这杨宇霆想干什么?要打着替褚玉璞报仇的旗号去胶东?

更多的人在想这个事和自己的关系大不大?有没有什么好处?

而少帅的心思更加直白,全写在脸上,他在思考,显然他在非常认真的思考着胶东半岛的利益,和得到它的代价,取舍之间,计算千篇。

接下来的晚饭基本上进行了垃圾时间,少帅很少说话,大家最多也就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聊天,直到散场的时候,少帅才说道“宇霆,你留一下,陪我喝杯茶,去去油腻。”

众人也不意外,现在大家都知道杨宇霆才是少帅的第一心腹,于是纷纷告辞。

大家走后,于凤至拉着杨夫人去了自己房间品画谈心。杨宇霆则跟着少帅去了三楼书房。

少帅一边上楼梯,一边双手插兜的说道“宇霆,你说我们如果插手胶东,会有人反对吗?”

杨宇霆其实也是到了刚才才有这个对胶东的心思,他内心里大部分是赞成。一是因为胶东确实富饶而且地处险要,拿下胶东半岛等于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可以封锁整个渤海,使得渤海变成东北军自家的内海。二是刘珍年弱小又名声恶劣,不到三万人的旧军阀部队实在不够看,也许韩复渠打他费些力气,但如果换做如今的东北军打他,只需要一位大将提几旅偏师就做到了。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拿下胶东半岛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少帅的扩张和征服欲望,毕竟对东北军的发展有着积极正向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可以完美的和中原大战的时间线重叠起来,以胶东小战的参与度来弥补少帅不去参加中原大战,这是最优解了。

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会遭到日本人强烈的反对,甚至直接出兵青岛造成一定程度的干预。二是不管胶东半岛的战斗小到什么程度,起码也要分走东北军五万人左右的主力部队,战后驻守胶东。这对于即将到来的九一八也是一种小幅度的削弱。

所以当少帅问起来的时候,杨宇霆顿了一下“最大的反对者应该是日本人吧,毕竟他们在青岛虽然没有正规驻军,但是各种杂七杂八的部队加起来,也有一两千人。”

“如果只拿下胶东十二县,不去碰青岛呢?”少帅不死心的追问道。

“那么最大的反对者可能是南京先生吧。”杨宇霆耸耸肩“毕竟现在刘珍年虽然割据胶东,但是名义上顶的是南京政府的陆军21师的名头。”

二人说着话的功夫已经进了书房,少帅熟练的拿起茶叶点缀在杯中,叫佣人拿来热水冲泡起来。

杨宇霆接过茶杯,试探性的问道“汉卿真的有意胶东?”

少帅点点头“胶东富庶,可惜先是被张宗昌霍霍,又是被刘珍年糟蹋。当年拿下山东的时候,我爹非要让张宗昌当山东督办,我心中就是不满的,如果让茂宸。。”

少帅话说了一半,没有说下去,眼睛盯着茶杯,心中似乎非常怀念自己故去的老师。

杨宇霆倒是落落大方“如果是茂宸主政山东,必是一番全新的局面。”

听到杨宇霆这样公开的承认过去的政敌,少帅心里也坦荡了一些“往事暗沉不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

杨宇霆品了一口茶,没有说话。

少帅说道“宇霆觉得,胶东可取吗?”

杨宇霆将一口微热的茶水喝进腹中,只觉得从嗓子眼到肚子里都暖洋洋的的“我觉得,可取。胶东的人口,土地,财政和港口对于我们东北军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港口,上次我陪着您去剪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葫芦岛的港口虽然大,但是停靠过多的军舰,也显得逼仄。如果拿下胶东,那么威海,烟台,龙口这三位天然的良港,足以让我们所有军舰停泊!”

“你觉得派谁去领兵合适?”少帅问道。

杨宇霆知道少帅这是明知故问,少帅手下有能力统帅五万左右兵团级的大将目前也就王树常和于学忠两位。原时空里中原大战后期奉军入关的时候,少帅也是让王树常,于学忠分别统帅五万人马入关作战的。但是现在王树常还兼任着军令厅的厅长,根本脱不开身,所以于学忠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目前来看于学忠将军是合适的人选。”杨宇霆说道“有统帅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他手下的三个旅的直军部队也是能打硬仗的。”

不知道杨宇霆是不是有意的,他提到了直军两个字,让少帅不由得摆摆手“学忠早就不算直军了。他那三个旅就是正经八百的东北军。”

杨宇霆还没有继续回答,少帅又说道“统帅人选后续在讨论,毕竟要出兵胶东是个大事,得大家讨论讨论,再让军事厅凝定一个作战计划,必须得有海空军的配合。”

第85章 内部阻力

帅府晚宴上关于胶东的一席言论和饭后少帅杨宇霆单独密谈的事情,让沈阳城在春节过后的第一件大事变成了是否取胶东的讨论。

紧接着讨论变成了风暴,杨宇霆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电话,或者是外地将领的电报,询问是否春天过后就要对胶东动手,请求杨宇霆一定要派自己上战场。

甚至传闻越传越真,少帅还没定下来的事情,下面已经传的有鼻子有眼了,谁带兵,带哪个旅,从哪出兵都已经在民间有好几个版本了。

军政办公署内

“这个王剑安,在山沟沟里待不住了。”杨宇霆看着由马占山转呈来的王剑安的电报,一个劲的要求率领自己麾下的这个团去胶东。

“副司令。。如果真的要打仗的话,我想去前线?”韩先齐一边整理着文件,一边说道。

“好啊,你这倒是近水楼台了。”杨宇霆故意逗着这个16,7岁的孩子“你去前线的话只能当个小班或者排长。怎么我这里待的不舒服?”

韩先齐摇摇头,认真的解释道“不是,我就是觉得好男儿应该冲锋陷阵,这些天我也听到了好多传言,胶东的刘珍年是个恶棍,霸占那么好的土地,还不思进取,弑杀旧主,他原来还属于我们奉军麾下,我们攻打胶东,也算是清理门户了。”

旁边的洪学慧虽然没说话,但是眼睛一个劲的往这瞟,那态度也是不言而喻。

“就知道你们两个小子在办公室待不住。”杨宇霆哈哈一笑“学慧,你也想去胶东吗?”

“想去!”正在烧水的洪学慧立刻打立正道“我之前就听说了,在副司令身边的副官个顶个的出去都是好汉!最开始的粟谷长官,林虎长官,现在都是团长了,后来刘雅楼长官也已经自己独立带兵了。所以我们也想下去锻炼锻炼。”

相比这两个小的,陈白仁和邓子复就显得沉稳多了,杨宇霆也觉得让这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天天圈在案牍之中是件浪费的事情,。于是说道“行吧,你们两个出去之后,不要给我丢人。一旦有了消息,我就会放你们走的,现在安心工作吧。”

韩先齐和洪学慧相视一笑,年少心气感染着彼此。

————————————

“这刚消停没几个月?又打仗?军费也吃不消啊。。”帅府一楼的大客厅内,汤玉麟两条寿眉飞舞,一个劲的摇头。

张景惠也是出言反对道“六子,咱不能这么穷兵黩武啊。再说那刘珍年离我们也隔着一个渤海呢?要是打的不顺利,人都扔在了胶东咋办呢?五六万人岂不是被人瓮中捉鳖?”

连一向支持少帅的张作相这次也是默不作声,这几年殚精竭虑经营吉林的军政,让辅帅显得愈加苍老,本来刚刚五十岁的年纪,长出来的胡子居然都是白的了。

“反对意见我都听到了,现在有没有赞同的意见。”少帅歪着身子翘着二郎腿,右手食指不经意的轻略过自己的胡须,扫视着在场众人。

身为黑龙江省长的常荫槐忽然站了起来。。

少帅一看见他要说话,眉头都揪成了一团,但是没想到的是。

“我赞同出兵胶东。”常荫槐顶着方块脑袋站了起来“我是个文官,搞经济出身的,不懂军队的事。但从经济上来说,胶东这个地方太好了!富得流油啊!人口密度大,十二三个县,上千万的人口。盐铁,金银矿产,渔业都非常发达,现在被刘珍年糟蹋的不成样子。如果我是胶东地区的行政长官的话,别的不敢多说。三年之内,我可以让胶东半岛的财政收入达到15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弱于辽吉黑热任何一个省。”

少帅听了常荫槐的话,止不住身子都坐直了一点,并且转头看了看一直默默不语的杨宇霆。

杨宇霆则是轻微摇头,表示不是自己安排的。

常荫槐说完后,财政厅厅长刘尚清接话道“常省长一直号称是王永江之后,东北最会搞经济的人,那么我请问你。要动员五万大军,远渡重洋去胶东打一场未知的仗,需要花费多少钱?”

刘尚清的问题显然难不住常荫槐,他说道“五万人的部队,按照士兵军官平均下来每人10块大洋的饷银,外加开拔费。差不多是70万大洋。弹药消耗和伤亡抚恤这一块,差不多要150万大洋,后勤补给要30万大洋。这些是单月的消耗量。陆军的总费用大约是250万大洋。铁路运输和消耗外加医疗器械也要50万大洋左右。陆军整体单月的作战费用在300万大洋左右。”

在座的许多中将上将听到常荫槐的军费分析,都忍不住暗挑大拇指,精准。不愧是黑龙江省长。

“那不就得了。现在财政厅没钱。”刘尚清双手一摊,无奈的对诸位说道“上次中东路战争,向民间商会的借款还没还完呢?常省长说一个月的军费300万。要是一个月打不完胶东呢?我老刘就算当掉裤子也供不起啊。”

“哈哈哈。”

刘尚清的话,引来了不少人的笑话,一直沉默的张作相也说道“汉卿,是不是在考虑一下。哪怕缓两年呢?”

少帅耐心的解释道“老叔,胶东这个地方,是我们东北海军的未来,现在在刘珍年手中,我们说拿就拿了,如果将来归了南京,我们再想动手就不好办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张作相看见少帅这样坚定,也就只好暗叹一声,不再说话。

“六子,我有个疑问。”张景惠说道“假如说,我们顺利取下了胶东,现在南方那么乱,韩复榘是跟着南京的,如果他们在山东地面打起来?我们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谨守中立。”少帅说道“我们出兵胶东,是为了给褚玉璞报仇,清理奉军内部的害虫,是我们东北军内部的事情。和任何人或者势力都无关。”

第86章 决心

“至于钱的方面。”少帅看了看帅府大管家谭海。

谭海也是非常无奈的摇摇头“少帅,府里面能立刻拿出来周转的钱也不多了。可能有个二百万大洋左右。”

“如果是为了胶东大事,我黑龙江财政厅愿意挤出些钱来。”常荫槐说道“一百万大洋没有问题。大不了从中东铁路那边找补点回来,不会亏到省财政的。”

一直不言语的万福麟看了一眼常荫槐,没有说话。自从万福麟遇到这么个强势会搞经济的搭档后,万副司令在黑龙江的权力空间就在逐渐萎缩,政府的事情越发插不上手了。

张作相见到常荫槐这么说了,自己也只好咬咬牙“吉林不比黑龙江,我看看应该能挤出个五十万左右。”

张作相说完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热河的汤玉麟,但是没想到的是,汤玉麟居然躺在沙发上装着睡着了。

杨宇霆见状后说道“我个人还是有些积蓄的。我出资二十万大洋。”

“宇霆,你这就没必要了。”少帅摆摆手。

杨宇霆笑道“等我没钱了,就天天来帅府蹭饭了。”

“哈,行,我天天给你留饭。”少帅也是被逗笑了。

有了杨宇霆的起头,诸多大员陆陆续续都拿出了一些钱来,加上少帅的私库和吉林黑龙江的钱,凑出了四百万大洋的军费。

“这样钱就算够了吧。”少帅看向刘尚清“总不能让咱刘厅长当裤子啊。”

刘尚清尴尬一笑,默默点头。

全军参谋长兼任军事厅长的荣真这时候说道“如果要派兵,首先要确定哪些部队出战,军事主官是谁?”

荣真说完这话后,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就把目光投向了杨宇霆,连少帅也不例外。

少帅说道“要说呢,宇霆确实是最佳人选。”

杨宇霆则是连忙摆手“总司令别为难我了。上次海拉尔一战回来后,我就觉得身体大不如前了,这条瘸腿一直在和我较劲,怕是很难胜任了。”

其实杨宇霆内心的潜台词是,这种以全盛大军去打刘珍年的军阀部队,几乎是必胜的,这种刷军功的仗杨宇霆也想让让别人,总不能功劳都归自己吧?自己已经是四星上将了,封无可封了!功高盖主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打赢之后必定要趁势驻守在胶东,成为一方大员。杨宇霆现在是离不开沈阳的,九一八一天天接近,这时候他跑去胶东经营地方,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张作相倒是很理解杨宇霆“宇霆应该比我小个四五岁吧。。也是四十五岁的人了。也到了阴天下雨就腰酸腿疼的岁数了。汉卿你也别盯着宇霆一个人了,咱们东北军年富力强的大将有的是吗?你看看树常,学忠,薛岳,寿山,都是当打之年啊。”

听到辅帅提到自己,万福麟赶忙摆摆手“辅帅谬赞了,俺老万也是在苦寒之地呆惯了,让我冷不丁去南方,我呆不习惯。”

众人都明白,万福麟在黑龙江当得好好地督军,去胶东干嘛,又远,去了也算是个平级调动,没什么意思。

“于学忠各方面都非常符合。”张景惠念叨着“我和他爹还是故交,这小子自从来了咱们东北,那是肯吃苦肯卖力。又有大局观,他手下的那三个旅都是直军精锐的老底子,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

“要说学忠啊,确实可以独当一面。”张作相说道“就是他现在守着山海关呢,他如果走了,谁顶他的缺?”

“山海关那里何柱国可以顶上,问题不大。”少帅说道。

“少帅,我提议薛岳领兵。”一直没说话的王树常忽然说道“于学忠到底还是直系的人,带着全是直系的军队去胶东,拿着我们的钱打仗,这打完之后于学忠自己在胶东,不就等于是下个刘珍年了吗?”

唰的一下,王树常这话说完,场面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因为这话说的太诛心了。连少刷的笑容都僵在了那里。

杨宇霆没有说话,但是他知道于学忠和王树常向来是不和的,从两个人还在北平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因为驻守河北的先后交接任务起了矛盾,后来北伐军进入河北,于学忠撤退山海关的时候又和王树常因为撤退顺序大吵过一架,连少帅对他们俩两个都束手无策,仿佛天生的冤家。后来也只好把他们分开处理,一个扔在山海关守着,一个放在军令厅脱离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