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东北,抗战救国 第4章

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杨宇霆环顾在场众人,连座位都是非常讲究的。能坐在沙发上的,都是奉军中一等一的大佬,少帅自不必说,其他几张沙发,杨宇霆自己坐一张,坐在了少帅的右手边,张作相坐一张,坐在了少帅的左手边,还有一张三人联排沙发,上面坐的是汤玉麟,张景惠和万福霖三位。

其他还有如奉天省长臧式毅,奉军总参谋长荣臻,吉林省军务副督办爱新觉罗熙洽,军法部长常荫怀等七八个人,但他们都只是坐在椅子上而已。

第10章 阻力

“你们可能也都听到风声了,我派遣了王树翰和邢式廉前往北平和谈的事情。”少帅起了一个头。

还没等少帅说完,汤玉麟就首先开炮“六子,不是四大爷说你,你这事干的,太着急了。我们前脚刚和老蒋的北伐军打完,后脚就议和,这哪是议和,这不成了投降了吗?”

“对呀。”张景惠用那独特细细嗓门接话道“这下子把日本人也得罪了。我可听说日本国内对于咱们和南京和谈相当不满,日本首相已经在起草一份名叫应付满蒙形势急剧变化的措施方案。打算到了必要的时候,用武力干涉我们东北啦。”

听到张景惠畏敌如虎,少帅的青筋立刻就蹦起来了,歪着脖子撇着嘴,尽量控制着自己的脾气没有爆发。

这时候张作相看出了少帅的脸色,于是他说道“汉卿这么做也是没错。我们东北目前的局势,要不就选日本人,要不就选老蒋,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听到辅帅这么说,少帅的才强压下一口气,继续说道“目前南京老蒋给到的条件,我并不满意,所以我指示王树翰邢式廉待时而动,暂时没有答应老蒋的要求。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件事,那就是我张汉卿,绝对不可以,也不可能和日本人媾和。”

“我可以和日本人谈判,甚至笑脸相迎。”少帅咬着牙说道“但那也是为了东北有足够的时间去经营,去发展,而不是真心给这群日本鬼子当孙子。”

一向沉默寡言的万福麟忽然开口说道“总司令的话有道理,但是仅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我们东北军是很难以个人的实力和日本人去对抗的。日本人的武器装备,大炮,海军,领先我们太多了。现在又在进行裁军,到时候剩下三十万东北军,依我看,怕是很难打得过五万日本关东军”

杨宇霆抬头看了一眼万福麟,心想自己倒是轻看了这位黑省新任的一把手,他对日本人的战力估算是比较客观的。在原本历史的中东路事件上,东北军和苏俄军队的战损比差不多达到了十比一,而后来苏俄和日本的诺门坎战役,又打出来了二比一的战损比,按照这种不太负责的战力推导计算,那么东北军的战斗力和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力为五比一,也算是有理可依。后续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和日军的作战伤亡比例也差不多是这样。

“万副司令,这种论调,也有些太伤东北军的士气了。”荣臻作为新任的参谋长,被万福麟当然这么说,仿佛在打自己的脸一样。

“我倒是觉得就应该用老帅当年的办法。”汤玉麟说道“和日本人玩虚的,和老蒋也玩虚的。让我们东北处于两边拉拢的不败之地。”

杨宇霆暗暗摇头,心想汤玉麟锐气已经没了,现在成了一个不敢打仗,甚至只能守成,不敢改变的老顽固了,如果老帅的办法一直管用的话,他又怎么会被日本人炸死呢?

杨宇霆知道自己再不说话,少帅的处境就更尴尬了,于是他说道“南京老蒋不可信,但是日本人更可怕。”

杨宇霆一说话,在场众人都熄了声音,静静的看着他。

少帅也是满怀期待,脸上露出了笑容。

只见杨宇霆站起身来,指向二楼“当年我每次草拟文件,然后拿着一厚摞的书信去找老帅签字,就是走过这个楼梯上的二楼,仿佛就在昨天一样。可惜,老帅没了,被日本人炸死了!诸位都是东北的股肱重臣,怎么不明白一个道理呢?和日本人合作只能是与虎谋皮,因为东北人最后看中的,就是东北这一块土地。南京老蒋固然算不上一个好的盟友,甚至到现在我都害怕他都背地里捅我们刀子,但起码我们都是中国人。”

“总司令。”杨宇霆说到激动之处,他看向少帅“总司令,我杨宇霆说句僭越犯上的话。那就是张家可亡,中国不可亡。”

说完这话,在场众人都惊呆了。。张作相双手拄着拐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汤玉麟抖着长长的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景惠锃亮的脑门在帅府的欧式大灯的映照下,甚至泛起了一丝反光。

“好,说得好。”

谁也没想到,少帅居然满脸通红的鼓着掌“宇霆这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我们和老蒋都是中国人,争来争去,不过是门户之见。而日本人是想要把我们亡国灭种的!”

众人一时之间都肃然无声。

杨宇霆继续说道“所以我主张东北必须易帜,时间可以讨论,可以和南京慢慢聊。我们甚至可以用日本人的压力去转嫁给南京,让南京给出我们更好的和谈易帜条件。”

“宇霆这话说的有道理。”常荫怀首相附议道。

“不错,不错。”熙洽也说道。

“我有个事请教一下杨副司令。”张景惠斜眼看着杨宇霆说道“如果我们真的易帜了。和谈了。日本人动用关东军来攻打我们。那么这位南京的蒋委员长要是不管我们,怎么办?像万副司令说的那样。我们三十万东北军怕是打不过五六万的关东军呀?”

“是呀,人不能总靠喊假大空的话活着吧。”汤玉麟又说道“说点实际的吧?我觉得张景惠说的情况,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出现啊。”

“唯有死战!”少帅胸口起伏,瞪大了双眼“咱们东北男儿没有孬种!”

杨宇霆则是继续解释道“起码三年之内不会。”

“哦?杨副司令是哪来的结论?”张景惠问道

“三点。”杨宇霆充满信心的说道“第一,经济。目前随着英美等国的经济危机日益加重,他们开始高筑关税壁垒,将损失强行转移给其他国家,其中日本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首当其冲。目前我得到的资料,1928年到目前为止的估算,日本今年的工业产值会萎缩10%左右。明年如果世界经济危机的大潮没有改变的话,日本的工业产值会萎缩至少30%。第二,外交,自从1922年九国公约履行以来,美国的在华利益日益加重,他们绝对不会坐看日本进攻侵占东北。第三,就是军事,目前日本陆军在册的有14个师团共计23万人,海军和空军加起来9万人。这23万陆军,要分别驻守日本本土,朝鲜,以及太弯等地。真正在东北驻军的只有日军第2师团的一万余人,以及五千人的关东军守备大队,算上南满铁路的日本警察和一些日本所谓的在乡军人,绝对不会超过两万人。而我们东北军,在奉天省驻扎有十五万的海陆空军部队,吉林省的六万部队也可以在三天之内驰援奉天,就算以万副司令所说的五比一的战力比,那么在短时间内二十万东北军也可以横扫日军的第二师团。”

第11章 决议

张作相砸吧着嘴,他是真的把杨宇霆的话听进去,于是提问道“宇霆呀,你这话第一点,第二点,我都觉得有道理,但是第三点有些太想当然了。你也是军中宿将了,打仗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情呀,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要看武器装备训练的。”

少帅这时候插话道“所以我们东北军要整军经武,训练整备,汰弱留强。我看就算现阶段我们东北军和日本的战力比是一比五的话,那么用几年的时间,把这个比例缩小,变成一比四,甚至一比三,一比二,也不是不可能。”

杨宇霆也同样听进去了辅帅的话“辅帅说的没错,所以我只敢保证三年,我们东北军需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脱胎换骨才行。如果三年之后,日本人真的如赌徒一般选择入侵东北,那么我杨宇霆会在这奉天城战斗到最后一刻,流干最后一滴血,也不枉自称为中国军人。”

张作相看出来少帅和杨宇霆两个人一唱一和,于是他也顺势说道“我老了,也没有什么进取之心了,本来就合计着帮着汉卿守住老帅这摊基业,将来就算到了地下去见了老帅,我也能问心无愧。但今天听到宇霆这么一分析,也确实没错,我们不能当瞎子自己糊弄自己了,还觉得可以和日本人这么稀里糊涂的扯下去,十年前我们可以这样扯,但是现在不行了。老帅都死在他们手里了。我现在是真觉得日本人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哎呀,辅臣,我比你大那么多,我还没觉得自己老呢。”汤玉麟哈哈一笑,也就着张作相的话说下去“说一千道一万,日本人是我们的敌人,我也觉得没错。但是我话说在头里。没有绝对的把握和实力,我们还是不要主动招惹他们为好,朱元璋那个话咋说的来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嘛。”

张景惠也只好点头称是,万福麟面无表情。

此时少帅忽然说出了总结性的言论“在场诸位都是东三省军政委员会的大梁砥柱,我觉得我们今晚这个会议,可以做出一个决议,可以不对外公布,要在内部形成共识,就是我们绝对不和日本人媾和,可以维持表面的和平,可以虚与委蛇,但是日本人就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在未来某事某刻,我们和日本必有一战。也请各位熄了劝我和日本交好的念头,自从我父亲被日本人炸死之后,我张汉卿和日本人就只有仇恨二字罢了。”

杨宇霆没有在说话,而是轻声鼓掌。

紧接着在场众人都或轻或重的鼓起掌来。

这一刻,少帅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心中积压已久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接下来还有一件事,需要和大家简单讨论一下,那就是宇霆牵头搞得整军事宜。”少帅表情明显轻松了不少,说话语气都欢快了起来“今天人都在,大家也该议决一下了。宇霆,你和大伙讲一讲你的计划。”

杨宇霆从手边的公文包中取出了一份文件,开始朗读“此次奉军裁军,只保留三十万人。军团级,军级,师级指挥机构全部撤销,所有部队缩编为旅,减少非战斗人员比例,充实战斗力。国防步兵旅分为三十个旅,每旅定额番6500到7000人。其中奉天省下辖13个步兵旅,吉林省下辖8个步兵旅,黑龙江省下辖6个步兵旅,热河省下辖3个步兵旅。骑兵六个旅,统归奉天省军务公署指挥,驻地分别为,通辽,开鲁,弓长岭,新立屯,泰来,新民。装甲兵一个旅,归奉天省军务公署节制,铁匠屯。炮兵十个团, 归奉天省军务公署节制。 海军部队1万人,空军部队1万人。另设有省防步兵旅10个,其中奉天2个,吉林4个,黑龙江3个,热河1个。以上共计三十万人。”

显然裁军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甚至于这份名单也早就流传了出去,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听到杨宇霆念完这些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老帅在的时候就曾经搞过一次整军经武。”张作相带头支持道“效果斐然,之后就把吴子玉曹锟之流打的落花流水了。汉卿和宇霆搞得这个裁军方案,我是支持的。”

“支持,我们都支持。。只是这。。。”张景惠说道“原来我手下一个军的部队现在缩编成了两个旅,那些军长,师长们天天上门来和我哭闹,有的甚至都下跪了。都是跟着自己十几年的老兄弟了,咱总不能看着他们没有活路吧?换句话说,让他们流落到社会里,搞不好也是不安稳的因素啊。”

少帅看了一眼张景惠“军事厅后勤处会给所有被裁撤的军人发够军饷和补贴。”

“哎呀,六子。”汤玉麟说道“张景惠的意思是,能不能给他们找点别的活路,比如说当个宪兵啊,保安大队什么的,毕竟都是见过血的老兵,别浪费了。”

杨宇霆拦住了话头“整军办事处对于这件事情也有考虑,我现在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被裁撤的二十万官兵,分为三层,将级军官进入军政参议院,这是少帅钦定的。中级军官发放足额军饷和补贴,遣散回家。普通士兵择体力优秀,家中无负担者,选择十万人左右,编为屯垦军团,在兴安一带建立屯垦区,交给他们去耕种,等到收获的时候,他们也有了生活来源,我们军队的粮草也得到了补充。”

“这样的话,我也同意,”汤玉麟点点头

“合情合理。”奉天省长臧式毅称赞道“这样可以极大缓解东北的收入赤字问题,少帅,杨副司令,我觉得不光可以让这十万退伍军人去屯垦。最近这一年光是因为战乱从关内逃亡东北的河北山东各地流民就不下五六万人。是不是也可以给他们设立一个屯垦区,分给他们土地耕作呢?”

少帅闻言看了看杨宇霆,随后说道“臧省长说的蛮有道理的,我觉得可以搞一下。”

杨宇霆也颇为意动,毕竟东北的土地太多太肥沃了,现在东北的三千多万人口的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连东北百分之二十的耕地都没有用到。原来的的时空里日本人在九一八之后侵占东北,得到的战争资源,涵盖了整个抗日战争资源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可以说得到了东北,让小日本从一个瘦狗一口气吃成了一个胖猪。

“同意。”杨宇霆立刻紧跟少帅“臧省长尽快拿出一个方案,安排得力的人实施下去,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能对难民吃拿卡要,为难这些无家可归的人。”

臧式毅眼珠子一转继续说道“后续事宜该如何处理,因为这个吸引流民难民的方案一旦公开实施,那么恐怕会有无数难民涌入东北,据我估算,甚至可以达到一年五十万到八十万。土地倒是好说,但是住房,农具,第一年未收获前的生活补助,恐怕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笔钱我张汉卿自掏腰包。”少帅摆摆手,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从帅府的私人财库中出,来多少难民收留多少,我们东北的土地养得起。”

第12章 东北新建设运动

帅府一场没有硝烟的会议结束之后,诸位高官大员逐渐散去,正当杨宇霆想要离开的时候,却被少帅留下,被少帅请到了二楼的书房去。

少帅的书房宽敞明亮,此时书房内坐着的只有几个人,杨宇霆斜眼一看,内中都是少帅的绝对心腹。

奉军总参谋长荣臻,奉天省省长臧式毅,帅府大管家,少帅的私人财神爷谭海,少帅卫队旅旅长刘多全,以及少帅最为倚重的军队左手王树常,除了驻守在山海关帮着少帅盯着部队的右手于学忠和身在北平参与易帜谈判的王树翰外。少帅的核心班底几乎都在这里了。

“宇霆呀,坐。”少帅拉着杨宇霆,和他一起坐在了主位的沙发上。

“刚才在楼下和叔叔大爷们开大会,现在把他们对付走了。咱们也该认真讨论一下东北未来的发展纲领了。”少帅说话间,拿起一杯茶递给了杨宇霆。

杨宇霆诚惶诚恐的双手接过“谢谢总司令。”

“做好熬夜的准备吧。”少帅呵呵一笑“我前几天搞了一些想法,今天大家讨论一下,众人拾柴火焰高,把这个施政纲领搞出来。”

杨宇霆也跟着笑道“那我就舍命陪君子了。”

“抽烟,抽烟。”谭海笑嘻嘻的拿出几包烟挨个人分了一包。

众人先是寒暄了一大阵,大概过了十几分钟,谭海也从桌子上拿来一份文件递给了少帅。

少帅清了清嗓子“这是我的一些想法,你们大概看看,听一听,给一些建议。”

“我想把这份计划叫做东北新建设运动。”少帅拿着文件开始侃侃而谈“涵盖经济,教育,军事,科学等领域。主要目的就是发展东北,打破日本人的垄断。具体分为几点。

第一,交通,交通是东北最致命的弱点,中东路和南满铁路被外国人把持,我们一旦有了战时,吉林黑龙江的士兵要想援助奉天,甚至要徒步行军,这简直非常离谱。所以修建铁路迫在眉睫,我打算筑一条从吉林到热河的贯通走廊,将之前修筑的奉海铁路和吉海铁路连接起来。

第二就是工厂,奉天的兵工厂需要更新扩建,我们还要建造汽车厂,纺织厂,迫击炮厂,甚至自己的坦克工厂,飞机工厂,自己的造船厂,东北多而是优秀的爱国商人和有志之士,把他们发动起来。

第三,就是教育,奉天要新建大学,招揽优秀的师资人才,还有军事教育,东北陆军讲武堂要改为东北陆军大学,还要搞军官培训班,尤其主抓海军空军的人才。

第四,军港,我要在葫芦岛修建一座大型的吞吐港口,以削弱日本控制下旅顺大连的作用。

第五,建立东北的无线电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完全的通讯网络。

第六在奉天,哈尔滨和长春三地设立广播电视台,牢牢把宣传武器抓在手中。

第七体育文化,第八招揽人才,第九裁军,第十,这也是刚才宇霆提醒我的,戍边屯垦。”

这十条规划一说完,在场众人都沉默了,杨宇霆也有些震惊,他一直从军事层面思考将来的问题,但是万万没想到,少帅已经对东北的未来有了通盘的考虑,而且这些规划听起来都是靠谱的,积极的,怪不得原来的历史中,在九一八来临前,东北的文化,经济建设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这其实肯定是少帅的功劳。

“怎么?我说的不切实际吗?”少帅看见大家反应平淡,于是问道。

臧式毅首先为难的说道“少帅,主意都是好主意,但是省政府没钱支撑您同时启动这么多项目啊。目前四省财政都已经在踩着红线过日子了,前几年的战争消耗太大,今年财政厅估算,东三省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400万美元,支出超过1800万美元,超出部分动用往年财政盈余, 勉强算是抵消。热河省的财政情况更是恶劣,亏损超过百分之五十。”

“给我一个数字。”少帅非常独断的说道“让财政厅给我一个数字,我父亲在朝鲜银行,正金银行,天津汇丰,上海汇丰四家银行还存有1300万美元的存款,我都把他们统统拿出来,用在东北的建设上去。”

“少帅!”谭海作为少帅的私人大管家,他当然知道这笔钱对于张家有多重要,于是有些激动,他想要阻止“这是老帅在关内所有的存款了呀!”

“没关系。”少帅摇摇头。

臧式毅心算了一下“如果有这1300万美元作为东北新建设运动的资金,我想是够的了。”

杨宇霆则是差点把茶水洒在手中,心道,好一个富可敌国,老帅在关内的金库竟然比得上东北一年的财政收入了,这还不算别的,杨宇霆记得以前看新闻的时候,九一八当天,日本人光是从帅府就抢走了8万根金条,还有大量的古董字画瓷器玉器,加在一起,就要将近3亿美元,这几乎顶得上当时日本一年的财政收入了,还有张家在奉天的银行,金矿,工厂等等,一年也有几百万美元的收入。

真是的平亿近人张汉卿呀,杨宇霆苦笑一声,只不过用张家的钱也只能是解一时的困顿,真正想要实现东北富强,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才行。

“那这个计划,由我牵头,宇霆,臧式毅,谭海,你们几个负责具体安排事项。”少帅说道。

“总司令,我也有一个事情需要和你申请,如果也能加进这个东北新建设运动就最好了。”杨宇霆忽然说道。

“哦?宇霆,还有高论?说说?”少帅笑道。

“石油。”杨宇霆抛出了一个惊天的言论“我们东北地大物博,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只是可惜的是现在奉天地区的煤矿大部分都日本人把控,黑龙江地区的林业资源又被苏联人把控,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资源输出,而这个输出品最好的,就是石油。”

第13章 肇州

“哈哈。。”一直默不作声的刘多全忽然一笑“杨副司令说笑了,大家谁不知道石油就是流动的黄金呀,现在飞机大炮海军舰艇都需要石油,咱们东北是有几个小的石油产地,但是那点出产量自给自足都成问题,还怎么出口呀?”

“在一个月前,我见到了德国的一个不是很出名地质学家。”杨宇霆展开了胡扯“他曾经来东北勘探过数年之久,他曾经和我说,黑龙江的土地非常有可能出产石油,而且是那种世界级储量的超级油田,只是他的理论被德国人驳斥,没人相信他。我也只是偶尔听他说过一次,可惜他现在已经回国了。我是想说,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如果真的可以开采出油田,那么东北未来就不会在缺石油,甚至可以用石油换美元,将财政收入提高一大截!”

少帅看了看杨宇霆,很认真的问道“那么宇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东北现在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没有大型的开采机械,就算找到了,又怎么开采呢?”

“找美国人合作。”杨宇霆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美孚石油公司,他们负责探测开采销售,我们负责运输和维护。如果真的有超级油田的话,那么美国人一定会把东北当做相当重要的利益点,这样对于牵制日本也是一件好事。”

“你有多大把握?宇霆?”少帅问道。

杨宇霆很想说,就在肇州(大庆)他有百分之一万的把握,但是他又不能这么说,不然自己就成了神棍了。

于是杨宇霆故作迟疑的说“两成吧。”

“好。”少帅站起身来了,拍了拍杨宇霆的肩膀“就凭你杨宇霆这三个字,这个项目我投了,我们成立一个石油公司,最好用个人的名头,不用引起日本人的注意,美国人那边我有许多好朋友,可以联系到美孚集团,但是人家愿不愿意来勘测,我就不敢打包票了。”

杨宇霆想了想说道“只要美孚愿意来,我们可以和五五分成他们合作,毕竟现在东北的国际地位和环境,想要单独出口石油也是千难万难,不如把美国拉下水。签订长期合同,甚至可以用石油换美国的武器,飞机大炮坦克和军舰。”

“那么宇霆,这件事就由你来安排人去办。”少帅说道“一切所需用度,都直接和谭海说。”

1928年8月末

听闻了东北有可能易帜的消息,日本国内政客们群情激奋,许多军官甚至高喊直接入侵满洲,用武力解决争端。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也是大感惊慌,于是派出了皇太子的老师林权助为大使,出访奉天。

几乎在林权助大使和少帅在奉天展开一轮轮外交交锋的时候,忙里偷闲杨宇霆在自己的办公大楼接见了两位他从南方千辛万苦托人说了无数次请求,才请回来的两位人才。

“薛岳薛将军,这边一定是孙立人孙先生,你们好。”杨宇霆对两位大才起身相迎。

要知道为了能劝服正在香港九龙蛰居的薛岳的出身,杨宇霆前后派出了三批说客带着自己的亲笔信才成功说服了这位日后的国民党第一战神,杀死日本人最多的战将来到东北。

相比之下,时年28岁的孙立人刚刚从美国军校回到大连,正处于事业选择期,杨宇霆只用了一封信就拐来了这位东方隆美尔。

“请坐,请坐 。 ”杨宇霆亲自给二人倒上了茶水,笑呵呵的问道“怎么样?东北的气候还适应吗?”

“有一些干燥,但是夏天不是很热,蛮舒服的。”薛岳话很少,是那种标标准准的军人形象,寸头圆脸,一双眼睛绽放着独有的光彩。

相比之下孙立人的性格就开朗了一些,可能是常年生活在美国的缘故,有一种来自美国独有的幽默。

“我们大家都是军人,喜欢快人快语。”杨宇霆掏出了两份任命书,他想拿起了第一份说道“兹委任薛岳将军为东北军奉天军务公署副总参谋长,兼任东北陆军第七旅中将旅长。”

杨宇霆将这份委任书递给薛岳并且颇为客气的说道“少帅得知你要来,高兴的好几天睡不着觉,一直在和我确认,真的是薛岳将军要来吗?是那位中山先生麾下最有名望的大将薛岳将军吗?所以少帅特意破格录用你为我们东北军副总参谋长,我和少帅说了,你喜欢带兵,可惜我们东北军现在正在整军,所有部队番号一律缩减为旅,所以只能委任你为第七旅旅长,你可不要小看这支部队,他的前身可以一直追述到老帅嫡系的巡防营时间,里面都是老辣果决经验丰富的战士。”

“是,杨副司令客气了。”薛岳敬礼后接过委任书“我今年以来因为反对老蒋,早已经算不上什么将军,只是一个无名无职的在野人士,得蒙少帅和杨副司令器重,怎感不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