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东北,抗战救国 第43章

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1930年8月中旬

在南京先生调集讨逆军第二军团大部分主力,即陈诚,刘峙,胡宗南,以及全部粤军主力蔡廷锴部进入山东后,晋军节节败退。

终于在8月14日的时候,傅宜生率领晋军残部撤出济南城,全部退到了黄河北岸。

韩复渠率领的第一军团收复了济南。

这是中原大战几乎最关键的时间节点,阎锡山的晋军退出黄河后,再也没有了大的动作,仿佛是一只受伤的老虎缩回了山西河北舔舐自己的伤口。

而南京先生这是马不停蹄的又将全部主力从津浦路转回到了陇海路,开始和冯玉祥的西北军展开决战!

当韩复渠携夫人纪甘青回到济南的时候,颇有些志得意满的滋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韩部大军衔尾追击,杀的傅宜生丢盔卸甲,狼狈逃走。

韩复渠部队缴获了不少晋军的武器装备,还收编了不少晋军溃散的部队,部队人数从五万直接膨胀到了八万多人。

而同样和韩复渠身为十三太保的石友三,因为被少帅拒绝,无路可去的他只能灰着脸跟随着晋军退回到了河北,在河北南部的邢台一带驻扎,观望事态发展。

在济南的城楼之上,韩复渠挽着夫人的手“夫人,一切都好起来了。接下来便是横扫群寇,收复黄河以北的德州,高唐,聊城等地。克复山东全境!”

纪甘青依偎在丈夫身边,小心提醒道“向方,你要当心。据南京传回来的消息说,南京先生对你在这次大战中的表现不甚满意,在几次会议中都颇有微词。”

“我知道了,夫人。”韩复渠轻轻捏了捏纪甘青的手“夫人放宽心,山东乃是王霸之基,等到阎锡山彻底败走之后,我还要重新收复胶莱平原,让张汉卿也尝一尝被偷袭的滋味。”

“向方,你要慎重呀。”纪甘青阻拦道“现在中原大战正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万一因为你的出手导致了张汉卿倒向反南京联盟怎么办?”

韩复渠摆摆手,笑道“已经没有什么反南京联盟了。李宗仁败退广西,阎锡山也缩回了河北。现在只剩下了冯玉祥在河南困兽之斗,张汉卿已经失去了筹码,南京先生也不甚需要他出手了。大好的河北地盘,南京先生肯定是要自己拿下的。”

“再说,我也不一定非要自己出手。”韩复渠负手站于城上,心中万千起伏,眼前十万雄兵。

第133章 老帅

1930年8月20 黄道吉日 宜安葬

抚顺 高丽营子 元帅林

少帅一身黑衣走下专车,身后跟随着于凤至和姐姐张守芳二人,周围上百卫兵列队等候。

元帅林本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少帅问询好几位能人之后,选定的一处父亲的安葬之所,背靠铁背山,浑河与苏子河在园外交汇,形成"群山环碧水,双河抱青峰"的格局?。

接下来的还有长长一排的专车紧跟着少帅的专车停了下来,下车的有老帅张作霖的几位遗孀和儿女。

接下来就是东北军中的几位和老帅关系匪浅的高层,杨宇霆,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四人走在最前面,众人都是一袭黑衣以示庄重。

后面陆续跟上了袁金凯,汲金纯,许兰州等老一辈已经退休的老帅亲信。

原本整个沈阳城大小官吏都哭着喊着要参加这场隆重的下场仪式,但是被少帅以政务不能懈怠,军纪不能废弛为理由,拒绝了大部分人的参加。

整个下葬队伍一共就七八十人,张家的亲戚就占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老帅的当年班底,还有几个关系匪浅的小辈,比如冯庸,张廷枢,鲍毓麟等人。

“这天气真不错啊。。”汤玉麟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身体就差了很多,已经开始拄拐了,他在张景惠的搀扶下,走在送葬的队伍里“要说雨亭啊,就喜欢热闹,今天这人多多,他肯定高兴。”

“是啊。。”张作相走在汤玉麟半个身位之后“依山傍水的,可享福了。”

“六子说了,一会我们老哥三个加上他抬棺材。中间再安排四个棒小伙子”张景惠说道

“一共八个人抬进去。”

“应该的。”张作相点点头,眼圈有些微红“马大哥本来也要来,但是他都这把年纪了,万一伤心个好歹的,是咱们几个的罪过,就让我给劝回去了。”

“也算我一个。”杨宇霆走在这几位旁边,故意和汤玉麟保持了一些距离“老帅对我如父如兄,无论如何,我也该送他最后一程。”

少帅走在三五米之外,听到杨宇霆这么说,转头说道“宇霆你的腿脚不行呀。”

杨宇霆表情哀戚“总司令,那我们俩站一边,你帮我担着点。”

少帅没有在说话,默默点头。

到了下葬的墓位之后,大家都是面容哀戚,二夫人五夫人更是默默流泪。

“抬棺!”袁金凯作为执礼,低沉的喊了一句。

少帅,杨宇霆,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冯庸,张廷枢,鲍毓麟八个人用肩头抬着杠子,把棺椁平稳的抬了起来,然后一步一稳的朝着墓位走去。

随即漫天哀乐响起,两边道士和尚念经超度,白纸漫天,金钱铺路,无限哀荣。

张守芳在最前面,和于凤至站在一起,眼泪犹于断了线一般,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杨宇霆将拐杖交给了旁人,咬牙托着使不上劲的左腿,一步一步往前走着。

此时的杨宇霆既有现代人灵魂对于老帅的崇敬也有杨宇霆自身记忆中对老帅的追思,两种感情的冲击之下,也不由得落了两滴眼泪。

反而是少帅此刻表情冷毅,目光坚定,扛着棺椁走在最前面。

随着棺椁缓缓下落,八人一人一把铁锹将棺椁埋入土中。

随后致哀的人群,也是分为两排,每个人到了灵前都是鞠躬默哀,然后撒上一把黄土。

不一会的功夫,老帅的坟包已经隆起来了。

就在大家准备散去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卫兵的喊礼“关东军司令长官菱刈隆将军前来致哀。”

唰拉一下,所有人的目光纷纷回头看向园外,几个穿着黄褐色日本军装的人迈着方步走了进去。

为首的一个老者正是关东军现任的司令菱刈隆。

“他们来干什么?”守芳愤怒的喊道。

几乎所有人都是面含怒气,许多卫兵甚至已经将枪摸在了手中。

少帅眼神盯着不远处的菱刈隆,目光冷的吓人,那是一种标准的要杀人前的目光。

“总司令,我来处理吧。”杨宇霆知道,在这种场合发怒无济于事,还会破坏了老帅的安宁,中日之间的对抗也不是含怒杀掉一个日本将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你去吧。”少帅说罢,转过身,不再看外面。

杨宇霆拄着拐杖,“嘎达嘎达”几声走到了院子外面“这位是菱刈隆将军吧,在下杨宇霆,东北保安边防军副司令。”

“杨副司令,你好。”菱刈隆神色庄重的说道“听闻今天是张大帅的下葬之日,我等特来拜祭。”

“将军阁下这样岂不是很无礼?”杨宇霆拐杖朝着菱刈隆身前地面的地砖上一点,等于拦住了他的去路。

“杨副司令,这是什么意思?”菱刈隆故意用手拍了拍自己肩膀上本无存在的灰尘,彰显了自己日本陆军大将的肩章“难道我大日本帝国的陆军大将没有资格去祭拜张大帅吗?”

“菱刈隆大将也是沐我华夏文化,熏陶多年,怎么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杨宇霆针锋相对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口,四星上将的领章同样熠熠生辉。“安葬祭礼,只有早到,没有迟来。菱刈隆阁下姗姗来迟,老帅已经入土为安,你强行要进入祭拜,岂不是扰了老帅的安宁?”

“这。。”菱刈隆被怼的哑口无言,于是微微颔首“确实是我等来迟了。抱歉。”

“既然对老帅心怀敬意,不妨就在这里鞠躬致意,然后便回去吧。”杨宇霆语气冷淡的说道。

菱刈隆点点头,就在原地,和几位手下进行了简短的三鞠躬。随后意味深长的说道“杨副司令,我们会再见的。”

“不送!”杨宇霆始终拄着拐杖,拦着菱刈隆的路,看着他转身离去。

尽管菱刈隆作为日军大将,非常讲究礼仪和门面,但他的几个手下却是对杨宇霆狠狠的瞪了几眼。

杨宇霆也没有理这些小鬼子,就这么杵在这里,一直到菱刈隆等人消失在视线里

第134章 服丧

在大帅的葬礼之后,杨宇霆没有时间伤感,他又风风火火的投入到了制糖厂和罐头厂的建设当中,谭海在接到了少帅的命令后,从帅府司库今年的盈余中拨出了八十万大洋,用于这两家厂子的前期建设。

杨宇霆也从财政厅刘尚清那里请来了两位能人负责这两个厂子的管理和建设。

这一忙就是十几天的时间,等到两个厂子的初步规划都已经敲定下来后,杨宇霆得到了一个噩耗。

杨父忽然身体不适,被送去了医院。

等到杨宇霆赶到医院的时候,杨家人基本上都已经到了。

妹妹雨露在病床前哭的像个泪人一样,弟弟宇雷也只能急的直跺脚。

杨宇霆将次子燮元叫到了一边“老二,你和我说实话。老爷子是什么病?他平时都健健康康的,怎么说病倒就病倒了呢?”

杨燮元毕竟在医院见惯了生老病死,他的情绪还算正常,他说道“爷爷之前也只是偶尔胸闷,没什么大毛病。今天听娘提起,爷爷吃过午饭后就可以不大舒服,一直说胸口疼,没一会的功夫整个人就晕倒了。医院目前的诊断结果是爷爷年纪大了,身体衰弱,心脏功能不好导致的心脏衰竭。”

什么心脏衰竭,明明就是心梗呀!杨宇霆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还没有达到查清和治疗心梗的地步。所以杨父这个状态,只怕是在旦夕之间了。

听到这里,杨宇霆就已经明白了,他怔怔的走到病床前,看着已经陷入昏迷的杨父,心中五味杂陈,自己有着杨宇霆本身的记忆,所以对杨父也有着相当深厚的亲情。

“大哥。。爹怎么还不醒呀?”雨露并不懂的什么医学,她只是认为父亲只是突然昏迷,一会就会好了。

杨夫人似乎察觉到了丈夫的表情,但她是杨家长媳,她不能和妹妹一样悲痛。于是她尽自己所能,照顾着孩子,安抚着亲人的情绪。

因为是杨宇霆的父亲,医院里没有哪个人能怠慢的,几乎所有相关的,不相关的都来帮忙,想要在杨副司令面前挣到一份脸熟。

但在几个小时之后,杨父还是在迷昏中走向了死亡,因为走的太突然,他甚至连一句交代的话都没留下,便停止了呼吸。

随即整个病房,哭成了一片。

而杨宇霆也是强忍着悲痛,开始处理各种后事。

为了避免造成医院的拥堵,杨宇霆指挥家人把父亲抬回到了家中停放。

尽管杨宇霆平时谨小慎微,但在父亲死后,他也放下了平时谦恭,为父亲搭建了规模宏大的灵堂,以祭奠哀思。

三天的停灵时间,几乎整个沈阳的大小官员都来到了小河沿杨家致以哀悼。

少帅和于凤至夫妇更是一直陪伴左右。

等到下葬的日子,杨家集体护送,把杨父的安葬在了法库的杨家祖坟当中。

等到一切都结束之后,杨宇霆也病倒了。

风寒引起的发烧更是烧到了将近39度,幸好有杨夫人的精心呵护,才不至于恶化。

而杨宇霆自己则是在家中睡的很香甜,沉沉的睡意包裹着自己,久久不愿醒来。

梦中的杨宇霆来到了一处庭院当中,周围都是花草树木,鸟语歌声,杨父正坐在廊下和几个不认识的老者打着牌,笑容灿烂。

杨父见到杨宇霆走来,只是微笑不语,杨宇霆想要说话,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张不开嘴,只是盯着自己的父亲。

而杨父看着儿子笑了笑,又伸手指了指堂屋。

杨宇霆不明所以,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去。

这是一座庭院内的主殿,红木雕花的窗户古色古香的,从外面看非常大气。

没想到走进之后,周围景色骤然变化。

变成了一间华贵的书房,一张虎踞龙盘的高大书案,桌子上都是各种散落的文件,一个身穿着奉军军服的干巴小老头坐在桌子后,嘴唇间浓厚的胡子格外醒目,青茬的头发,锐利的目光,还有那独特的公鸭嗓一样的声音。

“吗了个巴子的。。宇霆啊。。。哈哈哈哈哈。。老子用你,用对了。”小老头笑呵呵的用手招呼着杨宇霆。

帅爷! 杨宇霆想说话,却依然说不出声音,他只是一步步的走到书案前。

“四十五岁,扛着东北一路前行,甚为了得啊!你辛苦了。”老帅站起身来,绕到了桌子前,小眼睛上下打量着杨宇霆“瘦了,还瘸了。。。日本人把你伤着了。。”

杨宇霆此刻已经泪流满面,他只能拼命摇头,他想说日本人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小六子这小子不省心吧?”老帅一副很了解自己儿子的模样“这小子和咱们是两辈人,思想都不一样。你能替我。。替我护着他,帮着他,我感谢你。还有守芳呀。。她呀。。。哎。。算了”

老帅就这么注视着杨宇霆,看了足足两三分钟。

“行了,东北的未来还得靠你啊。”老帅关爱的看着杨宇霆“我他么的这辈子就做对了几件大事,其中最对的一件,就是用了你杨宇霆。。行了行了。回去吧。这里不是你该在的地方。”

老帅说着话,开始往门外推杨宇霆。

杨宇霆只能依依不舍的往外走,一直张不开口的嘴忽然能动了。

杨宇霆大喊了一声“帅爷!”

周围忽而一片明亮,杨宇霆猛然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家中的床上,夫人正在拿着毛巾给自己擦拭着额头。

“宇霆,你可算醒了。。”杨夫人激动的差点哭了“你都已经昏睡了十几个小时了,燮元说你没事,只是太累了。但是我还是害怕。。。怕你有个三长两短的。”

“呼呼呼呼。。。”杨宇霆只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汗,头脑却格外的清醒,是大热退烧之后的那种灵台清明。

“安宁。。。我梦见帅爷了。。”杨宇霆对夫人说道“我。。。。”

杨宇霆想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千言万语化作了一个紧握的拳头。

帅爷,您放心。这个东北,我一定替您扛着走下去,绝对不会让日本鬼子得手的!

东北四千万百姓,我杨宇霆一定好好守护!

第135章 胶莱是个好地方

就在东北军因为热河事件和山海关事件导致内部有所动荡的时候,在隔海相望的山东半岛,也有暗流汹涌而来。

在鲁中地区的昌乐县大孤山,石友三正坐在一处凉亭中避着暑热。山下是遮天蔽日的军营连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