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东北,抗战救国 第52章

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满洲之大,物产之丰饶,在座阁臣谁不知道?

只是被南次郎这么一说之后,连裕仁天皇都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那么请问南大将,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来占领满洲?”币原喜重郎对于南次郎这种只讲结果和利益,不讲付出和得失的说法,嗤之以鼻。

“帝国需要付出多少将士的生命?”币原喜重郎继续发问“要知道现在中国有着上百万的现役军队,帝国只有二十万现役部队,就算勇士们都可以舍生忘死为帝国牺牲,那么是不是也要付出几十万生命?需要打多久的战场?一年两年?还是五年十年?现在帝国的经济根本维持不了超过半年的烈度战争!南大将你是否考虑过外部因素干扰?英德法美会坐视我们吞并满洲吗?如果发动了战争,到时候骑虎难下,帝国的崩。。帝国的损失是由你南大将来承担吗?”

币原喜重郎本想用崩溃来形容战争的失败,但是考虑到天皇的颜面,他替换成了损失这个较为柔和的词语。

南次郎依旧冷笑“首相大人,你知不知道现在的满州有着怎么样的变化?现在的东北军已经拥兵近四十万,而且武器装备远超从前,我们的情报人员探知,他们还和德国陆军展开了合作,据说有四个德国国防师的装备即将运抵沈阳。东北海军已经有了两艘航母,驱逐舰,潜艇也都在购买中,这都是因为有了肇州油田的加持。”

“谷口卿。”裕仁天皇罕见的开口说道

众人都是一凛,转向坐姿,面对天皇。

谷口尚真立刻回应道“嗨,臣在。”

裕仁的眼神并不看向谷口尚真,而是盯着正前方,声音有些沉闷“南卿所说的东北军海军的事情,你是否知情?海军对此是否有把握应对。”

谷口尚真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回禀陛下,无须忧虑,即使东北海军购买了一些舰船,也无法与帝国的海军相比,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帝国海军可以轻松击破他们!”

“好。”裕仁点点头,又对币原喜重郎说道“币原卿,你可以继续了。”

南次郎见到天皇陛下让币原说话,没让自己说话,内心有些惶恐,便决定暂时不对这个代理首相发起言语攻击了。

“嗨。”币原喜重郎说道“如今只需要按照滨口首相所定下的国策,继续前进,就一定可以摆脱帝国的经济危机。至于满洲,以不变应万变即可。”

第159章 德械师与教官

滨口雄幸被刺杀,币原喜重郎接替首相之位,日本政局动荡。

杨宇霆拿起今天的报纸,坐在军用吉普内研读着,身旁还坐着陈白仁,黄克实和罗耀恒三位。

“副司令,就要快到车站了。”罗耀恒小声提醒道。

“恩。”看的有些入神的杨宇霆放下了报纸,车窗外已经可以看到车站的外廓了。

今天是四个德械师的装备运抵沈阳的日子,杨宇霆早早就来到了车站,不光是为了分配装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自己许久不见的大儿子也会在今天回来。

杨宇霆刚下了专车,车前已经有不少人围了上来,其中四位更是可以用翘首以盼来形容了。

他们分别是驻守沈阳北大营第一旅的旅长王以哲,驻守郑家屯的第二旅旅长丁喜春,驻守锦州的十二旅旅长张廷枢和驻守灯塔的第七旅旅长黄百韬。

“杨副司令。。。”

“杨副司令,就等你了。”

“兄弟们盼望德械师的装备,望眼欲穿啦!”

四位旅长站在最前面,一个个好像要吃人的恶狼。

“你们呐。”杨宇霆呵呵一笑“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整个东北军第一批装备德械的,就你们四个旅,你们肯定着急啊。”

“杨副司令,就别揶揄我们了。”王以哲说道“我本身是不急的,但我手下的四个团长个个来催我,恨不得一天问我八遍,没办法,我老王也就来抢个先了。”

“走吧,同去,估计军列也快到了。”杨宇霆摆摆手。

众人簇拥着杨宇霆来到了站台,不一会的功夫,一长溜军列就缓缓进了站台。

杨宇霆倒是没有看后面车厢那些堆积成山的武器装备,而是希望在下车的人当中第一个看见长子杨春元。

但是,几列车厢中稀里哗啦的下来了一大群德国人,每个人都是穿着标准的军装,身材高大,站姿笔挺,下车后,也没有喧闹,而是自觉排成几列,安静的等候着。

杨宇霆只知道儿子发来电报说随着德械师装备来的,会有一些德国国防军的退役教官。

但他不知道的是,所谓的‘一些’,是那么多!

这些德国军官越下车越多,最后接近了二三百人了。

“副司令,咋那么多德国人?”张廷枢都不由得直咧嘴“好家伙,不知道的以为德国要闪击我们东北了。”

“爹!”

杨春元在最后才下车出现,身边跟着的是一位德国军官。

“春元呀,咋招来这么多德国教官呢?”杨宇霆离着好远就皱眉问道。

杨春元和那位德国军官走了过来“爹,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这次德国军事教官团的团长,和我老岳父叫一个名字。也叫埃里希,埃里希少校。我岳父派他来负责德械师的交接,还有管理这些德国教官。”

“你好,埃里希团长。”杨宇霆伸出手来,微笑道。

“你好,杨宇霆将军,我们远道而来,多有打扰。”这位埃里希是一名标准的德国日耳曼人,金色的头发,微微有一些稀疏,大鹰钩鼻子,四方方的脸庞,一双眼眸锐利又精明。

杨宇霆看向儿子“瘦了,这段时间累了吧?等忙完这些事,你回家休息几天,去看看你爷爷的墓。”

“好,知道了。”杨春元提起爷爷,神色有些黯淡。

杨宇霆对身后的四位旅长说道“几位,知道你们着急,别看着了,带上你们的人领装备去吧。每个旅在领走五个德国教官。”

王以哲等人早就迫不及待了,听到杨宇霆的吩咐后,个个都冲向了同来了后勤装备处的处长。

杨宇霆则带着儿子和这位埃里希团长来到了一旁说话。

“儿子,不是就准备派十几个教官吗?”杨宇霆看着这些德国军官“怎么到最后来了这么多人?”

杨春元用中文轻声回答,怕一旁的埃里希团长听到。

“我也不想呀。我是准备和岳父说派二十个教官就行。但是现在德国的国防军裁员严重,大量的军官都退役了,又正好遇到经济危机,很多人都养不起家,没有饭吃了。听说了来东北的这个差事,待遇又好,又有钱拿,还能继续当兵后,这些退役的军官们个个都是踊跃报名。

我岳父删选了一遍又一遍,还剩下二百人。我合计着反正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不光德械部队需要教官,咱们其他主力部队也需要教官呀,就答应了下来。爹,别看这些德国教官人高马大,其实雇用起来,都不贵。而且个顶个都是德国军队的精锐,没有一个是士兵,最差的都是少尉。”

“行吧。就是多花点钱而已。”杨宇霆眉头稍舒“正好,这次也就不偏不向了,整个东北军,三四十个旅,每个旅都派几个,抓一抓训练。”

“儿媳妇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杨宇霆问道。

杨春元说道“坐之后的飞机,先到满洲里,再从哈尔滨回来。我这是公差,有公务在身,不能等她了。”

“行,小子。学会公私分明了。”杨宇霆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尊敬的杨宇霆将军,请问我被分配在哪支部队?”埃里希团长好像很热爱工作,第一时间就询问自己的工作地点。

杨宇霆本也是没想好的,于是顺嘴问道“请问埃里希团长在德国是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军事工作?”

埃里希团长目光如炬,右手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军服前的胸章“我是柏林军区参谋部,现役少校参谋。负责军事策划,制定作战方案。”

“真是个优秀的人才。”杨宇霆忍不住夸赞道,从这个埃里希身上,他能感觉得到一股德国军人特有的勇毅,仿佛面前站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块石碑,一块钢铁,坚不可摧。

“请问埃里希团长的全名叫什么?”杨宇霆有些好奇的问道。

埃里希敬了一个军礼后,大声回复道“我的全名是,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啊?你说什么?”。。。。。

第160章 大鱼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首,号称帝国之鹰。是一位集一流参谋长和一流指挥官为一体的超级统帅,一生之中少有败绩,其最有名的战绩就是‘曼施坦因计划’。1940年,他打破常规战略思维,提出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穿越阿登山区、绕过马其诺防线的入侵方案。该计划被采纳后,德军仅用6周就击溃英法盟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彻底颠覆了传统阵地战模式,成为现代机动战的经典案例,也让他一战成名。

而在这场大战的十年前,还是少校的曼施坦因出现在了杨宇霆面前,惊得杨宇霆下巴差点砸到地上。

“杨宇霆将军,请问我的名字有什么问题吗?”曼施坦因有些疑惑。

“没有,没有。”杨宇霆摆摆手,微笑道“曼施坦因元。。。少校。你就来我们东北军的装甲兵部队任职吧?负责帮我们训练士兵。”

“装甲兵?坦克?”曼施坦因很意外,因为在德国陆军,虽然也开始研究坦克这种陆战之王,但还没有投入到装甲兵的建设当中,都属于初创阶段。

杨宇霆看到这个未来的德国元帅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有些得意的说道“没错,现在东北军有两个装甲旅,共有两万人, 已经建军超过两年了。并且之前有过实战,在海拉尔和苏俄洪军的部队有过交手。”

“我愿意去,杨副司令。”曼施坦因很感兴趣的说道“我可以现在就去报到吗?坦克装甲部队一直是我的一个设想课题,但由于德国目前限于凡尔赛条约,无法实现。如果能在中国看到一支纵横驰骋的装甲兵部队,并且参与到其中的建设,我感觉非常荣幸。”

“我可以送你去上任,现在就去。”杨宇霆现在看曼施坦因的眼神,仿佛是一个非酋玩家随便一点,抽出了一张传说卡牌。

杨春元不明所以“爹,还是我送曼施坦因少校去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是大事。。大事。。”杨宇霆看向杨春元“儿啊,你也去,你得给我当翻译。”

杨春元毕竟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他一听父亲的口气就知道,父亲非常看重这个曼施坦因少校,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也知道父亲必然有自己的理由。

“好,我陪您去。”杨春元。

——————————————

沈阳 新立屯 装甲一旅驻地

自从装甲一旅和二旅分开训练驻扎之后,二旅的商少业保持在了铁匠屯未动。而一旅的驻地则是移动到了新开河对岸的新立屯。

这里地势平缓,适合大规模的坦克拉练。

当杨宇霆父子带着曼施坦因少校和几位德国教官来到了新立屯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装甲一旅的旅长孙立人和副旅长张浩然,参谋长王梓兆都已经等在了这里。

“抚民(孙立人字)啊。。。太客气了。”杨宇霆下车后,爽朗的一笑。

“副司令,您是立人的老长官,在此等您是应该的。”孙立人给杨宇霆敬了一个军礼。

杨宇霆朝着后面招招手“这不是德国来的教官嘛。德械师的体制不合适你们装甲部队的体制,但我也没把你忘了,给你搞来了一个大才,这是德国教官团当团长。曼施坦因少校。”

曼施坦因一步上前,和孙立人等人握手问好。

“大家进去坐吧。”孙立人说道“正好是中午饭点,在我们旅部食堂吃一口吧。”

杨宇霆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还真有点饿了,那就客随主便吧。”

“请等等,杨宇霆将军。”曼施坦因有些等不及了,他说道“可否先让我看看贵部的装甲部队,我实在是好奇。”

孙立人一愣,他没想到这个德国教官这么有个性,于是转头看着杨宇霆。

杨宇霆呵呵一笑“曼施坦因少校是个急性子,那就先看看吧。抚民啊,辛苦战士们晚一个小时吃饭,给我们操练一番,如何?”

“是。”孙立人没有二话,立刻就下去准备了。

装甲一旅的战士们,战斗素养很高,说是准备,其实吹响集合号,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十二台雷诺IF-27坦克已经出现在了操场之上。

杨宇霆带着杨春元和曼施坦因坐在观看席上,看着这些坦克来回奔驰,并且和士兵进行着配合。

“抚民,这些雷诺IF27坦克用着怎么样?”杨宇霆问向同样在旁观看的孙立人“自从于珍订购装备后,我还没有实际的看过。你不妨说说。”

“老长官。”孙立人回答道“相比雷诺IF17,27型号肯定在各项数据上都有质性的飞跃,和目前同时期日本的89式坦克相比,各有春秋。雷诺IF27属于轻型坦克中的优品,速度极快,火力凶猛。日本的89式则属于中型坦克,速度比雷诺IF27略逊于一筹,但是装甲厚重,火力强劲。”

“差不多?”杨宇霆有些忧虑“那么兵工厂自行研发的Z02型坦克呢?”

孙立人继续分析道“Z02的实验,我基本上每一场都有去看。可以说各种数据已经达到了可以实战量产的标准了。Z02的装甲厚度和速度,火力上都可以达到和日本89式不相上下的水平。。只是。。”

“只是什么?”杨宇霆问道。

孙立人无奈一笑“还是硬技术上的问题,Z02的故障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一场高烈度的坦克战斗后,坦克的故障率在15%,属于正常水平。但是Z02的故障率可以会达到25%。”

杨宇霆深呼吸了一口气“短期内可以解决吗?”

孙立人摇摇头“上次我和于珍总办聊起过这个事情。于珍总办给出的意见是,给我们装甲旅多配备一个百人的汽车维修连,用大量的零件更换和维修速度,来弥补Z02的故障率。”

“哈,真亏于珍能想得出来。”杨宇霆笑道“如果在几年之内,Z02是我军最高水平的坦克的话,我回头和少帅碰一下,开始量产吧。”

“如果一年之内,可以搞个七八十台的话,可以搞个装甲三旅了。”杨宇霆喃喃自语道。

第161章 金壁辉

随着操练结束,孙立人带着一丝傲气的看着曼施坦因“少校,你觉得如何?”

曼施坦因不发一言,凝眉沉思。

见曼施坦因不说话,杨宇霆也有些好奇“曼施坦因少校,你是觉得这装甲旅的训练不行吗?”

“不,不是这样的。”曼施坦因碧蓝色的眼眸深邃的盯着前方“我只是觉得,坦克应该是装甲兵部队的灵魂,而不是步兵的附庸。”

简单的一句话,直接点出了装甲部队的最核心问题,谁是主,谁是次?

实际上此时的世界军事主流还没有对装甲兵的大规模应用,杨宇霆所建立的装甲旅已经属于是开创性的先锋了,但依旧无法避免这个问题,装甲部队的核心是步兵还是坦克?

如果让杨宇霆说,那肯定是坦克。坦克才是装甲部队的灵魂,但是这个的军人是无法用超脱这个时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个问题的。就算是孙立人,商少业这种专门率领装甲部队的长官,恐怕在他们的心里,依旧是坦克推进,步兵决胜的思路。而不是用坦克长驱直入,大范围的包抄,分割,歼灭敌人。

不愧是曼施坦因元帅,在这样年轻的时候,就一针见血的看到了装甲兵问题的本质。

杨宇霆给了曼施坦因一个合理的解释“随着坦克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我相信未来,坦克会是一个装甲兵部队的核心。”

曼施坦因也觉得这话合理,于是赞同的点头道“杨宇霆将军,孙立人将军,我能在这种装甲兵部队效力,我感到十分荣幸。”

杨宇霆报之一笑,随后看向孙立人“抚民啊,这位曼施坦因少校就留在你们装甲一旅,担任顾问,你们要多多交流,切磋。你是美国留学回来的,英语好得很,曼施坦因少校的英语也不错。 你们交流起来不困难的。”

“是。”孙立人说道“我一定和曼施坦因少校精诚合作。”

“恩,这就好。”杨宇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