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而老蒋背靠英美等西欧政府,对于红色苏联是十分畏惧和忌惮的。所以才有了英美提点老蒋,老蒋挑唆少帅收回中东路,强逼着苏联开战的一幕。
结果就是东北军被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给打的惨败,死伤被俘一万多人,强硬收回的中东铁路也因为战败而被迫选择了保持现状。而当初信誓旦旦承诺会支援的老蒋,一兵一卒一分钱也没拿出来。等于是狠狠的坑了少帅一把,也正因为这样,少帅在东北军中的威信大跌,许多人甚至背地里都说少帅太年轻被老蒋耍的团团转。
一个领导在团队中说话的威信和分量是很重要的,如果领导在一个重要项目上输的一败涂地,被狠狠打脸,那么下属就会生出二心,起码也是对领导以后得命令会犹豫,会不信任。
所以少帅为了弥补中东路战争的败笔,才会在一年之后的1930年选择强势介入中原大战,十万奉军入关夺取了河北平津察哈尔等光大地区,威震一时,重新凝聚了属下的信心,也为自己赢得了中华民国三军副总司令的官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但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也是因为十万东北军入关,导致关外空虚,日本关东军又把东北军内部高层给渗透了个遍。
导致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驻扎在奉天省的少帅嫡系部队不过三个旅,还遭遇了张海鹏于芷山两个旅的叛变和关东军的进攻。吉林的张作相在海城老家奔丧,吉林的二把手熙洽直接带着吉林省的八个旅全投了日本人,黑龙江的张景惠也是如出一辙!
所以一切事件的导火索都是中东路战争,杨宇霆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这场战争的发生。
第22章 筹备会议
1928年12月26日,杨宇霆正式出院。
“夫人,要把我的头发梳的往后背一些,这样显得精神。”杨宇霆坐在家中的镜子前指导着自己夫人。
杨夫人看见丈夫恢复了昔日的神采也非常高兴,帮着丈夫打着发蜡,梳着头发“不就是个确定易帜的会议嘛,早就定下的事情了,你干嘛还那么认真。”
“再怎么定下,这也是东四省最高军政联席会议。”杨宇霆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显得老成又精神,只是浓密的黑发中多了一根碍眼的白头发。“我也是许久不露脸了,捯饬的精神点,不然没有自信。”
“你在我眼中一直是最帅的,最聪明,有魅力的。”杨夫人亲昵的在杨宇霆耳边亲了一口。
“哈,调皮。”杨宇霆拿起手中的黑色拐杖,站了起来。
杨夫人给他披上了一件厚实的军大衣,又帮他整理了一下军装和腰带。
“走了。”杨宇霆拄着拐杖,一步一点地的出了门。
奉天 军政公署大楼
整个东四省的文武高官几乎都齐聚一堂,因为少帅还没来,所以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正在聊天。
“自从大帅死了之后,咱们老哥几个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最高会议呢。”汤玉麟手捧着一把瓜子,边嗑瓜子边给大家分。
“一帅有一帅的风格。”张景惠细腻的嗓音说道“老的喜欢大家一起讨论事情,小的不喜欢七嘴八舌。”
张作相不想跟着四哥五哥一起非议少帅,于是转移话题,对着闷不作声的孙传芳问道“哎,传芳。咋猫家里不出来走动走动呢?”
“往哪走啊,咱就别给新人添麻烦了。”孙传芳也是心中颇为怨气,于是说道“昔日五省联军,就剩下我光杆一个,我他么还走什么走。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我能有个房子住就不错了。总比那张宗昌强点吧?”
“说起张宗昌。他倒是个打游击的好手”张作相说道“将来对付日本人,说不定用得上。”
“怎么的?辅臣,少东家还真打算和日本人干一下?”张景惠看似无心的问了一句。
“不知道,我也就乱说一句”张作相摇摇头。
“要不就让少东家拿着三瓜两枣的养着的了?”汤玉麟说道“省得张宗昌总带着他那五万残余,在我热河家门口晃荡。”
“你可拉倒吧。”张景惠说道“那张宗昌能养家了?亲戚朋友姨太太一大堆,少东家也不能干啊。。”
“什么事不能干?”少帅此时容光焕发的走进了会议大厅,自顾自的坐在了主位之上。
张作相也扭转了身子过来,笑呵呵的对这个侄儿说道“我们刚才聊张宗昌呢。”
“张宗昌呢,老帅生前有过批示。”少帅颇为认真的说道“决不能放这些败类进关祸害东北百姓。”
“少东家也到了,人齐该开会了。”汤玉麟也笑呵呵的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随着众人陆续就座,全场只剩下了一个空置的座位,就是少帅左手边的这把椅子。
“还没齐,还差一个人。”少帅说道。
紧接着走廊里传来了,当。。当。。当。。拐杖落地的声音。
大家的目光也被这当当声吸引,都聚拢到了门口。
随后便是杨宇霆迈步走进了屋内,一头黑密背头,唇间留出了一些胡子,手中拄着拐杖,给人一种残而不弱的感觉。
“抱歉了,诸位,腿脚不便,来晚了。”杨宇霆微笑着抱拳。
“就等你了,不晚。”少帅站起来把杨宇霆扶到了座位上。
“哎呀,宇霆,气色恢复的不错。”张作相也是招着手让杨宇霆快坐下。
等到杨宇霆落座之后,少帅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特意把所有叔伯长辈都找来,是有一件事要宣布。南京当局来了信,想提前几天易帜,日期就定在1928年12月29日。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咋这么着急,几天都等不了了?”汤玉麟虎着脸说道,“不是说好1929年1月1日的吗?怎么能总让南京先生牵着鼻子走呀?”
“我觉得也不差这么几天吧。”荣真替少帅辩解了一句。
汤玉麟没有说话,但滴溜溜的大眼珠子看向了荣臻,顿时给荣臻看的没脾气了。
别看荣臻现在是全军总参谋长,军事厅的厅长,按理说汤玉麟的上司,但是汤玉麟纵马关山,杀人越货的时候,荣臻还穿开裆裤呢,这资历的差距差的太多了。
军令厅厅长王叔常也说道:“只差了三天而已,南京方面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啥考量啊,就是为了南京那位的政绩呗。”张景惠白了一眼。
“行了。”少帅听到四大爷五大爷一起唱反调,顿时又烦躁了起来。“咱们不差这几天,他也有他的难处。”
“第二件事就是易帜典礼上,南京方面会派观礼团和记者团来。”少帅继续说道,“记者倒是无所谓,观礼团会有几位重要代表需要小心接待,尤其是吴铁城、张群二人。不能怠慢。这件事情,臧式毅你来交待,不要交给旁人,到时候我也会出席。”
“是。”臧式毅说道。
“第三件事就是南京当局发来了电文,约我易帜之后,于明年年初恰当时间,在北平见面。”少帅继续说了第三件事。
“这怕是有点危险吧。”张作相老成持重提出了疑虑,“南京那位是什么风格做派?与胡汉民、李济深等人都有过政治摩擦。那都是以会面开会的名义,结果……而且是在北平。。现在北平可不是我们的地盘啊。。”
少帅被这一说,还真沉吟了起来。
杨宇霆也非常警觉,这肯定是南京方面打算挑唆少帅往中东路那边使劲了。于是他也站出来反对:“总司令,我也觉得不妥。毕竟现在南方局势波诡云谲,南京先生急吼吼打算召开军事编遣会议,要整编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部队,搞不好又会出大的变故,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可是不去的话,岂不是显得我没有诚意?国家一统不就是儿戏了吗?”少帅很罕见地没有同意杨宇霆的话,“他来信非常诚恳,我相信他不是这种人。”
第23章 东北易帜
杨宇霆暗道:南京南京,你的南京先生几遍文章报道吹你是民族英雄,几封电文夸你是共和首功,就把你忽悠瘸了,你比我这个瘸子还瘸!将来你的南京先生也会给你卖拐卖担架,最后软禁你几十年!
杨宇霆缓和了一下口吻,毕竟少帅吃软不吃硬“如果总司令觉得有必要前去的话。请允许宇霆陪同。我也想见识一下这位‘名’满天下的南京先生。”
“宇霆这是真心话吗?”少帅斜眼坏笑着看向杨宇霆。
“是的。”杨宇霆有些无奈。
“那个编遣会议是咋回事?”张作相又发挥了他和稀泥的本事,把容易起火星子的话题给岔开了。
少帅摇摇头“这个我也只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具体是什么情况,我还真不知道。既然是宇霆提的,想必他知道内情。”
杨宇霆点点头“既然总司令和辅帅都问了,我就卖弄一下,说说最近南京政府的事情。”
“哎呀,宇霆,你就说吧,我们这里就属你耳报神灵通。”黑龙江省长常槐荫一如既往的捧场。
杨宇霆顿了一下说道“自从南京政府所谓的北伐战争胜利之后,其实就埋下了一颗非常深的雷,那就是军队人数过于庞大。自从北伐结束,我们奉军退守山海关之后,国民党几大军阀派系的部队规模加起来已经有200万人了。军费占财政支出高达百分之一百三十三。”
“我的个乖乖?二百万人!?”张景惠惊讶道。
“没错。”杨宇霆说道“这其中最大的势力最大的南京的第一集团军,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中央军,有50万人。冯玉祥的西北军紧随其后有40万人。阎锡山的晋绥军有25万人。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有30万人。再加上其他小派系军阀,诸如粤军也有15万人,西南军阀川滇黔等地也有约30万人。再比如西北诸马家军等部队,也有数万人。加起来200万只多不少。”
“现在南京先生要召开的这个军事编遣会议的目的是很明显的。”杨宇霆环顾四周“就是削掉西北军,晋绥军和桂军的军权。我听说南京先生要求这三家分别保留11个师。也就是每家至少要削掉一半的部队。”
“这谁能答应呢?”汤玉麟撇着嘴,仿佛看到了自己手中这三个旅被少帅削掉的未来。
少帅有些疑惑“宇霆,这是真的?南京先生这样操切,岂不是引火上身?”
杨宇霆颇为高深的一笑“南京先生最擅长的就是拉一派打一派再忽悠一派。阎锡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眼里只有好处和利益。冯玉祥是个行伍军人,用我们东北话来说,就是有些莽。当然他的政治手腕也不低,只是分和谁比,和南京先生比,他冯玉祥就嫩多了。李宗仁白崇禧两个则是一文一武,算得上是老蒋最忌惮也最痛恨的人了。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个编遣会议就是个磨刀大会,第一刀肯定砍向李宗仁白崇禧。”
“杨宇霆,你这出可有点像跳大神的啊。咋还预言上了?”汤玉麟一抖两条寿眉,笑呵呵的指着杨宇霆。
“咱们东北人可干不出来这种事。”张景惠赶紧给少帅戴高帽“咱们关外讲的是人情世故,你看老帅在的时候,那是一团和气啊。”
杨宇霆差点偷笑出来,他只是给大家共享点信息,没想到却吓到了张景惠,这个张景惠怕是以为这场会议是鸿门宴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杨宇霆似乎也有意逗一逗汤玉麟,于是说道“汤公,咱们要不要打个赌。我赌4个月之内。老蒋和李宗仁必有一战。”
汤玉麟愣了,他看见杨宇霆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顿时就不知声了。
“哎,宇霆。国家大事岂能儿戏。”少帅伸出手拍了拍杨宇霆的手“如果真的如此,丧失的都是我中国的国防力量。只会让日本人高兴罢了。”
“总司令说的是。”杨宇霆及时收回了玩笑,严肃道。
————————————————————————————————————————
3天之后的早上八点。也就是1928年12月29日
杨宇霆身穿军装,早早就来到了东四省军政公署大楼前。
这里早就已经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记者,奉天各地区的政府人员,各有学校的老师,进步青年,各大商会的会长,以及爱国人士。足有上千人。
在办公楼前,军乐队已经奏起了军乐,两边的少帅卫队主持着纪律,肃穆庄严。
少帅一身朴素的蓝底中山装,剃着干练的寸头,缓步走到了演讲台前。
身后第一排站着五个人,分别是杨宇霆,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和万福麟这五位东北军的顶级大佬
第二排则是于学忠,荣臻,臧式毅,王树常,王树翰,熙洽,常槐荫,张廷枢,薛岳等东北军的中坚骨干。
随着北洋政府的五色旗缓缓落下,升旗手护旗手在庄严的军乐当中,踢着正步向前,将青天白日旗升起。
少帅看见旗帜升起,众多记者的闪光灯都聚焦到了自己这里,于是他开口说道
“余以志诚,实行三民主义,服从长官命令,捍卫国家,爱护人民,恪尽军人天职,此誓。立誓人:张学良。”
现场爆发出了雷鸣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华大地在此刻,在名义上回归一统。
只不过在杨宇霆的眼中,这面旗子代表不了什么,因为他的心中始终有着一面红旗,指引着自己前进。
杨宇霆抬头看向那面青天白日旗,心中想着,既然你们军阀混战,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又横征暴敛,贪墨无度。就别怪我杨宇霆辅佐着少帅,来一招鸠占鹊巢了。都是青天白日旗,你老蒋能站在旗下当大总统,那么老张家一样也能。
毕竟1931年就是九一八,九一八之后还有1937年的全面抗日战争,还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都需要一个团结的中国,一个可以集中全力应对战争的中国。
这就是杨宇霆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24章 触目惊心
“爹,吃饭了。”杨宇霆在门口喊了半天,但是杨老爷子就像没听见一样。
无奈的杨宇霆只好端着饭碗回到了餐桌上。
杨夫人也十分害怕公公,于是小声劝道“宇霆,你为啥今年不给公公过寿啊?要知道你可是十里八乡的大孝子,年年都是大摆宴宴的。你知道多少人就等着公公寿宴来送礼呢吗?”
杨宇霆瞪了杨夫人一眼“我是不是和你说过,家里大事,我说了是什么,就是什么。年年摆那么大的阵仗,让有心之人看了,不一定得怎么背后议论我呢?就算现在总司令信任我,你和总司令夫人都是干姐妹,但是凡事就怕个不小心。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杨夫人看见丈夫动了肝火,也就不敢说了。
杨宇霆其实还有很多话没说。他也知道1月10号就是父亲的生日,但是原来的时空里,杨父的大寿正是杨宇霆的催命符!让少帅真真正正对杨宇霆起了杀心,就是这次寿宴,无数的东北高官,达官显贵都来给杨宇霆捧场,这让少帅意识到了杨宇霆是有能力,有人望对自己取而代之的。
之后的1月28号便是老虎厅的杨常事件。
虽然此时的杨宇霆已经和少帅处成了亲兄弟一般,但凡事都有万一,聪明的人一辈子也不弄险,小心谨慎总不会错。
“副司令。”林虎忽然在门外说话“有你的电话。”
由于粟谷在刺杀事件中连续击毙几名歹徒,把杨宇霆的性命保了下来,算是立了大功,前几天少帅的近卫旅有个副营长出缺,杨宇霆就把粟谷给推荐了过去,22岁担任少帅近卫旅的副营长,也算得上高速升迁,毕竟在杨宇霆身边一直当个护卫是会埋没大才得。
现在林虎成为了杨宇霆的唯一侍卫长,当然杨宇霆也没想多留林虎,最多今年也要找个实际领兵的岗位给林虎送出去锻炼。杨宇霆可是指望着林虎和粟谷这一对双子星大将,未来在全世界范围的军界闪闪发光的。
杨宇霆走到客厅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响起了一个略微沉闷的声音。
“是副司令吗?我是克农。”张克农说道。
杨宇霆眉毛轻挑,有些意外,要知道张克农虽然是他一手提拔的情报处处长,但他俩私下很少联系。所以今天张克农打来电话,那必然是有大事。
“克农啊,你讲。”杨宇霆说道。
张克农声音停顿了一下“副司令,我有个事情想和您汇报,方便和您见面说吗?”
杨宇霆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他都吃过晚饭了,只是感觉这个张克农肯定是有急事,于是说道“有,我们在哪里见?”
“我去您家,半小时后到。”张克农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杨宇霆一头雾水,他看了看林虎“最近的安保工作怎么样?”
林虎依旧冷口冷面的回答道“副司令放心,现在您的卫队全部居住在附近,整栋杨宅24小时都有人值班护卫。”
“帮我去门口接一下张处长,把他带到我的书房来。”杨宇霆说道。
————————————————————————————————
张克农非常有时间观念,说半个小时,二十五分钟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小河沿杨家门口。
林虎本身是见过张克农的,但是林虎不擅长寒暄,简单几句话就把张克农接到了杨宇霆的书房。
上一篇: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