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辣辣爱吃汉巴味德
“声势不小。”李明生旅长取笑道“都是虚的。”
“旧军阀军队都是这样的。”周士递补充道。
“所以,司令你是准备要灭了石友三?”孙德全试探性的问道。
谁知道于学忠居然摇摇头“石友三可以作为后续目标,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石友三。”
大家都糊涂了,唯有粟谷眼神明亮,他似乎猜到了于学忠的目标,但没有说话。
于学忠见大家都不吱声,他缓缓说道“我们要先拿下青岛港,不能再让日本军舰肆无忌惮的在青岛军港停靠补给。”
“青岛啊…”众人神色各异。
唯有沈鸿烈一拍大腿“学忠司令好气魄!青岛多年来被德国日本轮番霸占,如今虽然明面上回归我国,但鬼子在青岛港还有五百多海军陆战队,整个华北不过两万日本侨民,青岛就占了一万,日企更是遍布青岛,欺压我们本土企业。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了。”
“还有一点就是。。。”于学忠沉吟片刻说道“上次汉卿总司令和我通电话,聊了一下战争的近况,虽然他没有正面要求我们山东,但从字里行间中我也听得出,沈阳那边财政困难,急需输血。
诸位都是我东北军耆老宿将,为总司令分忧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前几天和常主任聊了一下钱的事情,但是胶东半岛百废待兴,兴建军港又耗费巨大,还要供养军队,最多只能拿出一百万大洋来,这对于五十万大军的军费来说是杯水车薪了。所以这也是我想先对青岛下手的原因之一!那里是富得流油,可以将收缴到的日资日产,反哺给沈阳总部,以解燃眉之急。”
“司令眼界广大,不愧是总司令最为器重的大将。”沈鸿烈说道。
粟谷也是点点头“先打青岛港,我没意见,赞成。”
于学忠看了看孙德全“胶东一旅这边动员一下,你们本身就在即墨城阳一带驻扎,南下青岛不过弹指一挥间。”
孙德全心中一喜,脸上还是保持着严肃“司令放心!一旅肯定完成任务。就是这个时间,司令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越快越好,明晚吧。”于学忠说道“夜间行动,争取一日之内拿下青岛,我对于日本鬼子没有俘虏的打算。青岛港内的五百多精英鬼子,统统给我吃掉。”
“是!保证完成任务!”孙德全起身敬礼道。
于学忠又看向沈鸿烈“沈兄,虽然烟台军港重要万分,但是青岛作为全山东最大的军港,无论从海军来讲还是贸易,政治来讲,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如果沈兄同意的话,拿下青岛后,我会禀告总司令,请您来担任青岛市长,你觉得怎么样?”
沈鸿烈见于学忠说的这样郑重其事,他也点点头道“我可以暂代,等到选出合适的人来接替我。”
“多谢沈兄。”于学忠说道。
第260章 于学忠跃马青岛港(下)
翌日深夜 青岛港
东北军胶东一旅旅长孙德全趴在团岛山的掩体后,望着军港内那艘“多摩”号轻巡洋舰,烟囱里还在冒着浓浓的烟,甲板上的鬼子海军士兵正扛着缆绳来回跑。
“旅长,情报有误啊,这军港还有一艘鬼子的军舰”副旅长李晓松说道“要不要跟司令请示一下,看看是不是推迟行动?”
“那不是普通的军舰。”孙德全说道“我和海军副司令凌霄兄请教过军舰的类型,这艘叫做轻巡洋舰,看那个大烟囱上的菊花瓣和那个舰号没?那叫多摩号轻巡洋舰,五千多吨呢,比我们海军的佳木斯号巡洋舰还厉害。”
“那咋办?”李晓松问道。
孙德全看着这艘军舰,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他问道“鬼子的坐标搞清楚了吗?”
“鬼子陆战队的营房在港务大楼东侧,五个哨位都标在这儿了。”李晓松拿出了军港的地图
孙德全看着地图上的坐标,敲了敲上面的仓库区的位置“让三团先端掉那两个机枪碉堡,重炮营别省炮弹,第一轮就把营房炸开花。记住,巡洋舰那边别打沉,咱们的目标是陆战队。”
“那巡洋舰要是开溜咋办?”一营长王三喜凑过来,军靴上还沾着训练时的泥点。
“让炮营盯住它的螺旋桨。”孙德全扯了扯风纪扣“打坏它的推进器,就算跑也跑不远。等收拾完陆战队,再慢慢收拾它。要是能把这艘军舰给缴获了,那咱们可就是露了大脸了,说不好汉卿总司令都得给我们授勋!”
凌晨三点,海风吹在脸上,摸上一把,都能攥出水来。
孙德全举起驳壳枪,低声说道“信号弹!”
“当当当!”三颗红莹莹的光团升空后没多久,炮营的炮弹就撕破了宁静的海夜。
港务大楼后的营房被炮弹击中,瞬间塌了半边,许多鬼子陆战队员大叫着,穿着裤衩子就从着火的房子里跑了出来。
一连串“八嘎,八嘎”的声音,很多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刚跑到空地上就被二团在就已经架好的机枪给扫倒了一大片。
“冲啊!”王三喜举着大刀带头冲下山坡,士兵们踩着冰凉凉的沙滩,哗啦哗啦趟过没膝的海水往码头扑。
“多摩”号上的日军反应不慢,探照灯刺破黑暗,正好映照在了港务大楼,舰炮开始往岸上轰击。炮弹在人群里炸开,溅起的泥土和瓦砾混着血沫子飞上天。
“炮营!给我打它的舰桥!”孙德全吼道。
早就隐藏在港口附近的辽十三式重炮调转炮口,一发炮弹擦着巡洋舰的桅杆飞过,炸在旁边的煤堆上。
“多摩”号似乎感觉到了危险,突然拉响汽笛,缆绳被砍断,船身缓缓向外海挪动。
“不好!它要跑!”李晓松急得直拍大腿。
孙德全盯着逐渐加速的巡洋舰,突然骂了句:“让炮营打它的左舷!别管推进器了,能迟滞一会儿是一会儿!”
炮弹接连命中巡洋舰的甲板,火光里能看见日军在慌忙灭火。但船速越来越快,渐渐滑出了重炮的射程,只留下一串黑烟消失在雾里。
“旅长,追不追?”李晓松红着眼问。
“追个屁!它的锅炉没有熄火,启动太快了,咱们追不上了”孙德全满脸可惜的盯着逃跑的多摩号,然后指着港口说道“先解决陆战队!他们还在仓库里顽抗!”
此时的仓库的铁门被机枪打得千疮百孔。三连长赵勇抱着炸药包冲过去,刚要拉弦就被流弹打中胳膊。他咬着牙把炸药包塞进门缝,轰隆一声,铁门被炸得歪在一边。
“小鬼子们拿命来!!”士兵们怒喊着冲进仓库。里面的日军还在负隅顽抗,刺刀捅进肉体的闷响混着惨叫此起彼伏。
孙德全跟进仓库时,只看见一个日军军官举着军刀要劈赵勇,他抬手一枪,那军官踉跄着倒下。
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枪声渐渐歇了。士兵们正在往码头外一具具的拉着鬼子的尸体,地上的血凝成了暗红色。王三喜清点人数后过来报告“旅长,550个陆战队全解决了,咱们伤亡不到三百。”
孙德全望着空荡荡的泊位,那里还漂着几截断裂的缆绳。他掏出烟盒,发现烟早被海水泡软了。
“把仓库里的物资清点清楚,能用的全都清点清楚,等到大部队来的时候好接手。”他往山坡走去,“让炮营撤到安全地带,继续驻扎,防备小鬼子可能的反扑。”
赵勇捂着包扎好的胳膊跟上来“旅长,就这么让‘多摩’号跑了?”
孙德全回头看了眼雾蒙蒙的海面“轻巡洋舰太快了,咱们第一时间没给它造成瘫痪伤,就留不住它,是挺可惜的。”
——————————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于学忠骑着一匹雪白色的高头大马,带着二旅李明升部一个团的三千人以及两千人的宪兵部队,迈着整齐的方步,进入了青岛城。
许多老青岛人听到昨晚海边放炮,也没当回事,但是当他们出门上街后,才发现大街小巷都长满了东北军的官兵。
“娘勒,介是东北军嘛?”一个青岛老大爷热泪盈眶“多少年了,终于看到咱们自己国家的部队了。”
于学忠本就是胶东本地人出身,于是操着胶东方言,对着路过的青岛市民说笑道“没错,俺们都是东北军,鬼子已经被我们打跑了!”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于学忠内心前所未有的被满足了,他领着士兵直接进入青岛军港接手了港务大楼,并且派遣宪兵将所有日侨区封锁,所有日企工厂全部关闭。
许多日本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从家中轰了出来,有的人甚至连行李都来不及带上。
孙德全已经在港务大楼中等着于学忠了,这里还有上百负责港口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中国人基本没跑,就是有些害怕,一些日本人半夜跑走了,也有一些被抓了,关了起来。
“司令,顺利完成任务,就是可惜让多摩号给跑了。”孙德全得意洋洋的敬了一个军礼
第261章 罪证
于学忠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他站在办公室内,透过窗户,看向外面的青岛港,一望无际的大港口,停满了各种各样的商船,这才刚刚早上,许多商船就开始往来卸货。
尽管许多商人纳闷昨天还是日本人管,今天怎么变成中国人管了,幸好孙德全已经提前派了几十个机灵的战士管理疏通这里,总算没让港口拥堵起来。
“这里务必要守住,会是我们东北军一个大号的钱袋子。”于学忠果断说道“给沈鸿烈发电报,请他调潜艇第二编队在青岛港附近巡逻驻扎。另外你们第一旅就长期驻扎在青岛,尤其是港口这里,重炮都要安放好,我会再从烟台调十门重炮过来支援你。”
“是。”孙德全说道。
于学忠想了想继续说道“负责港口的中国人审查一遍,只要不是特别亲日的那种,立场正常的都留用,我们总不能外行领导内行,这样的话,港口的运作会瘫痪的。”
孙德全点点头,随后他从身后拿出一份文件“司令,这里有一份文件,应该是你关心的。几个月前,有一艘从日本本土出发的货轮,从青岛卸货,然后专门走的胶济铁路,货物中是大批的军火,最后都到了石友三手中,文件里面有详细的批条和出货入货单,还有石友三部签收后的回执。”
“哦?”于学忠拿起文件仔细看了看,冷笑道“石友三这也是自绝于人民了,这种罪证在手,谁也护不住他了。”
“司令,那我们下一步是不是直接干了石友三?”孙德全问道。
于学忠思考了片刻“青岛这里人手走不开,我们还是把罪证先交给总司令,让他在报纸上公诸于众,到时候等石友三身败名裂之后,我们再下手,不然的话,现在东北军和日军鏖战的时候,我们出手攻击石友三,就算我们知道石友三是个卖国贼,但普罗大众不知道的话,我们东北军难免会被扣上内战的帽子,给总司令带来不利。”
“司令高见。”孙德全非常佩服于学忠的大局观。
一直到了第三天的下午,于学忠一直镇守在青岛市内,日本人并没有一点想要拿回青岛港的意思,沈鸿烈那边也是大手一挥,将奉天号航母,四平号驱逐舰和佳木斯轻巡洋舰和第二潜艇编队都派到了青岛这边,组成了一个混合舰队,负责守护青岛港的安全。
而于学忠在青岛最大的收获,也是此时摆上了他的桌前,宪兵队长马洪波和胶东公署常荫槐派来的财政小组将一份汇总报表放在了于学忠的面前。
财政小组的组长郑潮说道“司令,这几天的时间,我们已经将青岛市内一万日侨全部羁押,还有青岛市内的四十八家日企日资工厂也全部接管,其中最大的几家分别是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永裕公司在青岛市内收购的17家盐化工厂和1380盐田。还有钟渊纱厂,大康纱厂这种,光是织布机就有三千台,还有像东华磷寸株式会社这种火柴厂,砖窑厂。由于接管的比较及时,这些工厂的账目和账上的现金,流动资金也都一并被掌握,统计下来有一千两百万大洋。”
“这么多?”于学忠话语很是欢喜,但是脸上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还有吗?”
郑潮继续说道“这一万日侨。。。啊不。。是日本间谍,被羁押之后,查抄出的物品,现金,日元,美金等等,换算成大洋,还有三百万左右。另外我们小组在计算了青岛港内的账目后,经过清点,港内也有大洋一百多余万。总计一千六百万大洋。”
“好。。好。。”于学忠点点头说道“转给常荫槐主任,连同他的一百万大洋,一共一千七百万大洋,全部转给沈阳总司令处。”
“司令,这一万多日本间谍怎么处理?”宪兵队长马洪波问道。
于学忠思考了片刻“有多少青壮年,多少妇孺?”
“大概有八千左右的男性吧。老弱妇孺有个两千左右”马洪波说道。
于学忠点点头“男的送去招远金矿和掖县银矿,正好那缺人,老弱妇孺的话就地关押吧,女的干点粗活,缝点衣服,小孩给口吃的,别让他们乱跑就行。”
“司令,我明白了。”马洪波说道。
于学忠又淡淡的看了看马洪波,嘱咐了一句“我泱泱华夏,大国之邦,对于老人小孩和女人,别干出那种出格的事情。让他们自食其力,有点事情做就行,等到战争结束就遣返他们回去。”
“是,司令。”马洪波说道。
当远在沈阳的少帅收到于学忠的这份大礼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情了,彼时他正在为军费的事情忧虑,打算让帅府大总管谭海出售一些帅府金库中的金子,充当军费。
没想到的是,钱从天上来,于学忠常荫槐送来了一千七百万大洋,算是解决了少帅很大的一部分难题,至于石友三的通日的证据,也被奉天新闻,沈阳日报等刊发宣传,在几天的时间内传播到了全国各处。
南京先生得知消息后,碍于形象,亲自过问了这件事,并且委派韩复渠调查取证,等于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韩复渠。
而韩复渠和石友三关系莫逆,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高调宣称要调查,结果调查来调查去,就没有下文了。
而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石友三的口诛笔伐之后,少帅也终于下令于学忠,正式讨伐石友三,为民除害。
得到少帅命令的于学忠当即下令,让第五集团军参谋长粟谷率领胶莱独立旅和胶东第四旅张鸾基部讨伐石友三。
——————————————————————————
而当石友三读到一份关于自己的北平日报的时候,他正在昌乐县的西湖别苑内居住。
这里是昌乐县内风景最优秀的地方,依山傍水,面前便是一片湖水,昌乐人喜欢称之为小西湖。
石友三将自己的指挥部和住处兴建在了这里,名叫西湖别苑。
第262章 谋定后动的石友三
当然,当石友三念到这份关于自己的报纸时,心情糟糕透了,他三下五除二,把报纸撕得粉碎,对手下的副官说道“把参谋长,毕先生和三个军长都喊来,开会!”
大概半小时后,五人都是面色灰土土的赶到了西湖别苑。
石友三看见五人到来,皮笑肉不笑的指了指紫檀木桌上的一些废报纸“诸位看报纸了吗?”
谁也没敢说话,只是安静落座,和石友三关系最近的张广南说道“他张汉卿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他现在正和日本人全面开战,听说四五十万大军打的是天昏地暗,每天的军费就要五六十万大洋,简直跟烧钱一样。”
石友三并不想听张广南说这些拜年话,他转向毕广恒说道“毕先生,日本人那边可曾回话,能否对我进行实质性的援助?比如派兵或者给钱?”
毕广恒摇摇头“大帅,日本人现在和东北军正在鏖战,听说他们刚在渤海被打沉了一艘战列舰,又丢失了青岛港,现在灰头土脸的,与我联系的是关东军的情报总管土肥原贤二,他的原话是说,目前关东军没有支援我们的想法,一切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咔擦。”石友三喝了一口茶,合上茶杯的时候,不由得力气过大,竟然把茶杯给扣碎了。
“没有一样让我顺心的。”石友三气道“韩向方那边也是对我的请求三推两阻,反而一个劲向我求证是不是和日本人有所勾连?这在过去算什么事?谁没有个外国势力当靠山?他南京先生不也是靠欧美各国的赞助才起家的吗?”
这时候石友三看向一直不说话的程希贤“老程,我不是有让你去联系宋哲元吗?他怎么说?肯不肯从中说和。”
程希贤尴尬的点点头“我给明哲大哥发过两封电报,第一封石沉大海,第二封,宋明哲大哥回信了,信里只有八个字。”
“八个字?写的啥?”石友三问道。
“勿做国贼,好自为之。”程希贤说道。
石友三听到这话,头上青筋都崩起来了“他张汉卿是觉得吃定我了吗?他在山东不过六七万人,我也有七万余众,我就在这昌乐等着他,等着他张汉卿来吃掉我。还有他宋哲元算什么东西,跟着冯玉祥被打的抱头鼠窜,比我还凄惨,如今抱上一条大腿,连老兄弟的情谊都不顾了!混蛋!”
毕广恒此时说道“大帅,我听说目前于学忠占了青岛之后,地盘太大,人太少,他的一二三旅分别布置在青岛,烟台和威海,都抽不开身,只是派出了胶莱独立旅的粟谷还有一个原来刘珍年部投降的四旅张鸾基,一共不到三万人,远不如我们人多。”
“粟谷?”石友三一听到这个名字,头都大了一圈,恨得牙都直痒痒。
自从粟谷正式出任胶莱独立旅旅长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明里暗里和自己没少起冲突。
“现在他那个胶莱独立旅什么情况?”石友三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缓解了一下头疼。
作为参谋长的张广南说道“现在粟谷的胶莱独立旅下辖六个步兵团,一个炮团,共一万五千多人,据说是因为粟谷是东北军的二把手杨宇霆的嫡系侍卫出身,自从上次粟谷他。。立功后,更是在胶莱有了独立指挥权,潍县,昌邑,高密这些本地的大族豪绅对他也是格外的支持,杨宇霆也是又给钱又给枪炮,导致他这个旅壮的厉害。”
“一个旅七个团?一万五千人?还有一个炮团?”听到这个人数,石友三麾下的第二军军长米文和心底发酸,他作为一个军长,手下有三个师,也才不过两万人。
“确实,是有一个炮团。”张广南苦笑道“虽然我不清楚到底都是些什么炮,但根据东北军其他部队的制式炮团编制的话,应该是由一个山炮营,一个榴弹炮营和一个野战炮营组成,应该有36-48门大炮。”
上一篇: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