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废话,盐肯定是咸的。”
“皇爷恕罪,奴婢不会说话,奴婢的意思是和盐一点也不苦,一点也不涩。”
“真的?”崇祯站起起身来到王承恩面前,伸手撵了一点食盐放在舌尖。
果不其然,王承恩制作的食盐与大明百姓食用的食盐有所不同。
这些盐非常细腻,没有苦涩之味,有的只是咸味。
看来,细盐制作之法是可行的。
其实他教给王承恩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化学方法。
首先是将粗盐溶解,然后加入石灰水搅拌静置。大明老百姓吃的大部分是海盐,海盐中有各种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
石灰水主要是氢氧化钙溶液,会与上面的杂质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等待一段时间静置后,用纸、布和棉花进行过滤。
把沉淀物过滤出来后,剩下的盐水倒进大容器中继续沉淀。
等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继续过滤就没杂质了。
继续熬制等待结晶即可。
看着白花花的食盐,崇祯喜上眉梢。
他吩咐王承恩:“去,先找几个信得过的小太监按照这种方法制作一罐盐。”
“关键步骤是石灰水和过滤,这两个步骤你亲自来,做出来的食盐给文武大臣,在京的勋贵们各送一小包,让他们尝一尝。”
“如果反响不错的话,朕打算成立一个新衙门!”
第196章 周商
“新衙门?”王承恩低着头,不知道眼前这位大明皇帝要做什么。
上一个新衙门是大明土地司,虽然只在北直隶推行了一个月,但效果十分显著。
百姓们纷纷买地租地,将土地司闲置的土地全都租买一空。
北直隶各个府县的土地司,现在基本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
崇祯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组建新衙门。
土地司解决的是土地问题,是帮助老百姓对抗士绅阶级的衙门。
表面上看似解决了问题,但还远远不够。
明末的问题究其根本是经济问题,尤其是在银本位的明朝,问题更加明显。
朝廷做任何事都需要银子,百姓们缴纳赋税也需要银子。
然而。
市面上的银子却越来越少。
银子都去哪了呢?
在藩王,勋贵,士绅,商人的银库里,他们富可敌国却舍不得花银子。
不是他们舍不得花,是除了购置土地宅院外,没有其他需要用银子的地方。
而百姓想用银子,却没银子可用。
这些银子藏在银库里不流通,就失去了货币的本意。
大明经济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在农民军将大明这些有银子的人抢了一遍之后,银子重新回到市面上,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农民军可以抢,可以杀,他不行。
大明朝有那么多富人,他身为大明皇帝,能抄十个人的家,一百人的家,一千人的家。
但,不可能抄所有人的家。
如果真的那么做,他就变成了流贼!
思考片刻后,崇祯吩咐道:“让周皇后来一趟,朕有事交代。对了,你最近几天不用待在朕的身边,抓紧时间制作细盐去吧。”
王承恩顿时一喜,他对这份新工作充满了兴趣,他立刻施礼:“奴婢这就去。”
片刻后。
周皇后一身白衣,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进来。她走进殿门后先是用最快的速度向四周看了看,看到地上摆着的罐子、火炉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后微微一怔。
她急忙施礼道:“臣妾见过陛下!”
崇祯面色一喜,径直来到周皇后身边,伸手搂住了她的纤纤细腰。
“朕最近国事繁忙,冷落了皇后。不过...皇后为何不来寻朕?”
周皇后小脸一红:“陛下乃大明皇帝,有长江东奔大海之志,臣妾不敢打扰。”
“好好好!”崇祯对这位皇后的回答十分满意,也下定决心组建新部门,并将这个部门交给皇后。
“皇后,来尝尝这是什么。”说着,崇祯拿起刚才制作好的细盐,递到皇后手心上。
周皇后结果小木盒,打开盖子后发现里面装着细白如雪的东西。
她先是疑惑的看了崇祯一眼,随后恭敬的从里面捏出一点,认真的放到嘴里尝了尝。
“这是...盐?”周皇后有些诧异,“可是这盐...”
她秀眉微蹙,轻轻的鼓着腮帮子,一脸疑惑的盯着眼前的颗粒。
身为大明皇后,她的见识比一般人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再加上她偶尔会亲手给皇帝做饭,所以对食盐非常了解。
大明朝的食盐有两种,一种是海盐,除了咸还有苦涩之味。
另一种是井盐,味道比海盐好,但还是有杂味。
皇家使用的食盐更是全国之最!
全国之最的内廷食盐,在眼前这盒食盐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这确实是盐!朕昨夜梦到了制作细盐的方法,今天一早起来便让王承恩试了试,没想到竟然成了!”崇祯说起谎话来,脸不红心不加速。
在这个时代,只有鬼神之说才能让众人信服。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做梦。
周皇后急忙盖上盖子,小心谨慎的将盒子放到崇祯手里:“此乃上天馈赠之物,还是放在陛下手中为好,臣妾不敢触碰。”
“皇后多虑了!”崇祯放下食盐,拉着皇后的手坐在旁边的虎皮上。
他一脸认真的说道:“皇后,既是上天馈赠之物,朕就应该好好利用一番。”
“陛下的意思是...?”
“朕打算成立一个新衙门,其实也不是新衙门,而是一个专门售卖高档物品的商号。”
“商号?”周皇后一脸的困惑。
皇帝成立商号没必要找她商议,直接成立就是了。
难道?
周皇后忙问:“陛下想让臣妾做什么?”
“供货!”
周皇后:......
一刻钟后,周皇后用明亮的眼神看着崇祯,被对方的言论深深折服。
小小的一包盐,表面上是用来吃的,实际竟事关国家利益。
崇祯想了很久,若想解决富人不花钱的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奢侈品!
没错,是奢侈品!
在那个年代,奢侈品除了土地,宅院,文玩字画外,再无其他。
而现在,他研制的细盐也能具备相同的属性。
当然了,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一番细节。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妾在宫内制盐?”
“对,其他人有泄密的风险,只有后宫风险最低,所以朕打算把制作细盐的任务交给你。”
“可是...后宫都是女眷,制作细盐的速度肯定比不上那些太监,臣妾怕耽误陛下的计划。”
“无妨!”崇祯抓着周皇后的手轻轻捏了一下,“越少越稀有,越稀有才能卖的越贵。”
周皇后恍然大悟,看向崇祯的眼神更加迷离。她的这位夫君,好像什么都懂!
不,就是什么都懂。
崇祯继续说道:“朕打算给这个商号取名为周商,不知皇后以为如何?”
周皇后眼眶顿时红了。
即便她是傻子,也明白了崇祯的意思。
这是皇帝对她这位大明皇后能力的认可和肯定。
是天大的荣誉!
“臣妾...”她刚要谢绝,被崇祯伸手拦住。
“你我夫妻二人就不要推脱了。”
“可是,我父亲的商号是周氏商号,陛下的周商是不是...”周皇后顾虑道。
“他是他,你是你。他做普通人的生意,我们做士绅的生意。”
提起嘉定伯,崇祯对这位老丈人有点刮目相看。
此人的经商能力堪称一流,不但迅速接管了八大“蝗商”的资源,而且成功吸引到了建奴的注意力。
有他在前面趟路,镇抚司的情报人员混入辽东的难度大大降低。
“臣妾明白了,臣妾这就去准备人手。”
第197章 大明的奢侈品
看着周皇后离去的美妙背影,崇祯无奈的甩了甩头。
穿越前他在网上浏览过很多帖子,内容是如果有一天穿越回古代,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挣大钱。
跟帖的人有很多,答案也千奇百怪。
点赞和浏览最高的帖子上记载了四种东西:细盐,肥皂,玻璃和白糖。
前段时间建奴还未入关时,他再次想起了这个话题,灵光一闪想到了如何挣富人的钱。
万万没想到啊!
大明朝的东西竟然如此丰富...
肥皂,有了!玻璃,有了!白糖,也有了!
肥皂又称猪胰子。
制作使用肥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有记载,将猪的胰腺洗净,研磨城粥状后加入豆粉、香料。
混合干燥后便成为可以洗涤的澡豆。
制作玻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明代的玻璃不但在国内畅销,甚至随着海船运往番邦外国进行售卖。
而白糖,在明代中期也有了!
他的希望也只能放在细盐上面。
不过,肥皂还可以再试试。
虽然古人的肥皂和现代的肥皂用途一样,但东西却不同。
崇祯抬起头,对门外的小太监吩咐道:“来人,让李若琏来一趟。”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