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53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斜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炙热而夺目。

“几时了?”

“回总兵大人,大约是申时中(十六点)。”

“之前几天,建奴都是几时造饭?”

探马想了想说道:“大前天是申时末,前天是酉时初,昨天也是酉时初。”

“本官知道了。”高第挥挥手让探马离开。

他拿起手里的孙子兵法看了一会,随后再次放下。

“来人,传令各部升帐,不要擂鼓。”

很快,高第麾下将领齐聚中军帐内。

“诸位,前日深夜怀来卫送来消息,靖南伯首战大胜多铎,斩首数百,实在是吾辈楷模啊!”

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打得好!这一仗打出了我大明边军的名声!”

“太解气了,建奴就是一帮挖人参的奴隶,敢入关劫掠就是自寻死路。”

“明军威武!”

“咳咳咳...”见众人情绪激动,高第急忙咳嗽两声,“诸位莫要激动,本官此番召你们前来是有军令传达。”

“请总兵大人吩咐。”

高第一脸严肃的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啊?

在场的将领同时愣在原地。

“总兵大人...朝廷的旨意和靖南伯的军令是让咱们在城外据敌一日,这么做的话...”

“是啊,违抗朝廷的命令和军令是要掉脑袋的!”

“总兵大人三思!”

众将对高第的命令持反对的态度。

换做之前,他们听到这个命令后高兴还来不及。

毕竟朝廷欠饷,没直接投降建奴已经算对得起朝廷了。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朝廷发满饷,杀敌不但有军功,还有多达数十两银子的赏银。

其次,受伤也能领银子。

最后,战死后除了抚恤银还能在忠烈祠刻名。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给足了!

这样的明军能不卖命?

“诸位莫慌,本官也是奉陛下的旨意行事。如果你们觉得本官是在说谎,等陛下怪罪下来诸位可以把罪责全都推到我身上。”

在场的将领们互相看了看,纷纷拱手施礼:“卑职不敢。”

“好!那就按令行事吧,到时候谁慢了本官就治谁的罪!”

“遵命!”

明军将领们离开中军回到各自营帐后,将这个消息传达下去。

随着日落西山,天色终于黑了下来。

明军靠着微弱的火光开始行动了。

“启禀睿亲王,明军营中有异动!”刚躺下准备睡觉的多尔衮被帐外探马的声音吵醒。

“说。”

“往常明军会在营地四周点燃篝火,防止我军夜袭。今夜明军只在营地前面布置了篝火,两侧和后方没有布置。”

“其次,我们通过千里眼发现城外明军和城中的明军往来密切,似乎是在调整兵马。”

多尔衮先是坐了起来,随后再次躺下,“本王知道了,明军应该是在增兵。传令各部今夜一定要休息好,同时防止明军夜袭。”

第239章 识破计谋

“什么?”

听到密云城外空无一人后,多尔衮直接蹦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多尔衮揪着探马的脖领子,脸上写满了不可能三个字。

“密云城外空无一人,别说人了,就连帐篷鹿角,拒马都没有,一夜之间都消失了。”探马回报军情的时候,也是一脸的诧异。

“快,急召范先生前来议事!”

不多时,范文程急匆匆跑了进来。

此时他已经知道了明军撤退的消息。

“范先生,明军此举是为何意?”多尔衮一边穿戴盔甲,一边问。

范文程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空城计?

不像!明廷没必要使用空城计。

明廷放弃反抗了?

不能!

那到底在搞什么鬼?

范文程脑子里乱哄哄的。

“知道城外的明军退往何处了吗?”范文程问探马。

“虽然没看到明军去向,可是根据昨夜观察的火光以及地上的车辙痕迹,我觉得明军是退守密云城了。”

密云...

退守密云干什么?难道密云城中有比黄得功重要的东西?

不能啊!

“睿亲王,臣一时半刻想想不通明军此举的意图,不如召集诸位将领商议。”

很快,阿济格,遏必隆等人来到了中军大帐。

摇曳的火光中,众人脸色一个比一个严肃。

“难道明军自知不敌,为保存实力先一步撤了?”阿济格说道。

“不排除这个可能。”范文程回答。

“亦或者...明廷派出刘文耀藏在城中,等我军从旁边路过时趁机偷袭?”

“不排除这个可能!”

“这个可能,那个也可能,到底哪个是真的?”阿济格怒了,伸手就要打范文程。

“肃静!”多尔衮立刻出声制止,“范先生在思考问题,莫要打扰。”

又过了一会,范文程浑身一震,紧接着后背开始冒冷汗,轻薄的衣衫很快被汗水打湿。

在场的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尤其是多尔衮,他急忙上前一步来到范文程面前:“范先生怎么了?用不用郎中瞧一瞧?”

没有人比他更害怕范文程出事。

范文程固然是大清的朝臣,实际上更是他多尔衮的谋士。

正是由于范文程的出谋划策,才成就了他多尔衮现在的地位。

范文程摆摆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随后缓缓吐出,“睿亲王,我们差点全军覆没!”

轰!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中军帐内炸响。

“放肆,范文程你口出狂言,死罪!”

“睿亲王此番入关麾下有两万兵马,兵力虽然不多,却都是八旗精锐!全军覆没一说,从何而来?”

“范文程你最好说清楚,否则别怪我不客气!”阿济格开始摩拳擦掌。

多尔衮伸手让众人噤声,随后轻声问道:“请范先生赐教。”

范文程再次伸出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情况是这样的。”

“明军先是派黄得功来密云牵制我军,随后瞒天过海去往怀来卫与豫亲王决战。”

众人点头,目前的情况确实如此。

范文程咽了口唾沫:“实际上明廷所有的对策都是为了引蛇出洞,诱惑我军前往居庸关截断黄得功粮道。”

“等我军出动后,黄得功会立刻返回居庸关内。他们真的目标不是豫亲王,而是睿亲王您啊!”

多尔衮一愣,“可是...多铎不是将黄得功主力牵制在怀来卫了吗?即便黄得功想跑,也跑不过八旗铁骑啊!”

范文程伸手指了指帐外黑暗的天空:“趁着夜色撤兵,同时安排死士抵挡一番。只要争取时间让主力进入关沟,就能凭借地势挡住骑兵追击。”

“届时豫亲王被唐通挡在居庸关外,明廷只需派黄得功与睿亲王决战即可。黄得功麾下四万战兵,我军只有区区两万余人,优势不在我们这里。”

“如果胜了还好,如果不胜我军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退到墙子岭出关,二是南下劫掠,甩开追击的明军后找机会出关。”

“但是第一条路会被堵死!”

“怎么堵?谁来堵?”遏必隆忍不住问。

“高第!”范文程缓缓说出这个名字,“他也是我猜出明廷意图的关键。”

“高第为什么会不战而退回密云城?”

众人摇头。

范文程继续说道:“密云距离北京只有百里之遥,高第身为山海关总兵绝不敢私自退兵。也就是说,他此举是奉了明廷的旨意。”

“明廷为何让高第退回密云城?明廷知道高第不是我军对手,退兵既能保存实力,又能引诱我军去断黄得功粮道。”

“可是...明廷这么做是不是太明显了?”遏必隆更加疑惑。

“明廷别无选择,因为后续还要重用高第。等我军离开后,高第再次在城外扎营,将我军退往关外的路堵死。”

“届时我军前面有高第,后面有黄得功,必败无疑!”

“这些虽然是我的猜测,但明廷大概率会这么做!”范文程加重语气说道。

中军帐内,鸦雀无声。

眼看出兵在即,没想到又出现了新情况。.z.

尤其是出现了全军覆没的风险。

怎么办?

在场的所有八旗将领都看向多尔衮。

不等多尔衮询问,范文程再次说道:“现在有两个办法。”

“一是从墙子岭出关,然后从独石口入关,与黄得功正面决战,同时攻宣府镇。”

“二是将计就计,先去居庸关断黄得功粮道。如果黄得功没有反攻,我们就一直断下去。如果黄得功反攻,我们可以尝试一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领兵南下甩开对方,并趁机劫掠一番。”

“那,怎么出关呢?”

“郑亲王(济尔哈朗)正在山海关一带牵制吴三桂,睿亲王若想冒险断明军粮道,需让郑亲王派精锐支援,以保后路不失!”

第240章 兵退居庸关

多尔衮思考片刻后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