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61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随后在范文程的带领下就地取材制造浮桥。

剩下的士兵和战马早已忍不住河水的诱惑,纷纷来到河边。

尤其是一些士兵,由于天气太过炎热,又有甲胄在身,连续作战下已有中暑的迹象。

他们晃着身子来到河边,尽情的畅饮起来。

等阿济格简单休整重新加入战场后,刘文耀渐渐地有些撑不住了。

八旗兵本就擅长骑射,再加上这些人又是多尔衮的亲军。

况且之前并未,所以上战场后一个个猛的不行。

别说他刘文耀,就是吴三桂带着同等数量的家丁来,也不一定是多尔衮的对手。

阿济格未参战前他还能依靠数量优势暂时压多尔衮一头,

阿济格参战后,刘文耀顶不住了。

他伸手拔掉肩膀上的箭簇,对着王永吉所在的方向大骂道:“玛德,王永吉你们再不来,老子可就要殉国了。”

就在刘文耀大骂的同时,来时的方向马蹄声阵阵,浓尘滚滚。

王永吉和马岱一马当先,带着骑兵杀了过来。

马岱对着王永吉喊道:“凭什么把那些人头让给巴克勇,他出力最少,捡的功劳却最多,我不服!”

王永吉表情平淡:“几百颗脑袋而已,让给他又如何?咱们要是再来晚一点,刘文耀那边就撑不住了。”

“把几个百建奴脑袋让给巴克勇对你我来说确实吃亏了,但从大局上来看,咱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朝廷。”

大敌当前马岱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好撇了撇嘴冲进战场。

多尔衮和阿济格见明军主力到来,迂回半圈后暂时退了回去。

等再次冲上来的时候,他们队伍里多了四五千人。

这些人刚刚喝饱水休息了一会,就又被多尔衮拽起来参战。虽然极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多尔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王永吉,马岱,刘文耀所部加起来约有万人,就算他派上所有士兵也吃不掉他们。

因为大部分八旗兵都已疲惫不堪。

战马更好不到哪儿去,有的气喘吁吁跑的很慢,有的索性站在原地不跑了。

反正也吃不掉对方,不如轮流作战争取时间造桥渡河。

随着多尔衮,阿济格重新进入战场后,战场形势更加复杂。

双方两万骑兵在河边鏖战。

无论多么华丽的辞藻也无法形容战场的残酷。

在无数人互相劈砍、踩踏之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对方收割。惨叫声,哀嚎声,绝望的呼救声此起彼伏。

“报!启禀参将大人,刘文耀所部数千骑兵正在往西十五里的河边与建奴苦战。”

战场东面十五里。

正在朝宗桥上以逸待劳的李宪忠(李如梅次子),从探马嘴里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回头看了眼桥的另一边,除了勇卫营一千骑兵外,其余两千人都是刘文耀麾下步兵。

这些步兵早已在桥的另一侧扎营结寨。

四周有战车掩护,中间有各种火炮,火器。除了这些,还有手雷。

想从这里通过,难比登天。

“建奴兵分两路,一路与我大明骑兵鏖战,另一部分在树林旁就地取材,似乎是在制作浮桥。”

“王永吉呢?马岱呢?巴克勇的镇标中营呢?”

李宪忠此前在辽东担任中军参将一职,所以对关宁军和巴克勇都非常了解。

“末将没看到王总督,马岱和巴克勇的旗号。”探马拱手说道。

李宪忠皱了皱眉,骑在马上迅速思考对策。

王永吉,马岱和巴克勇大概率被其他人拖住了,来不及支援刘文耀。

等等...

建奴正在制造浮桥?

也就是说,他们在此设伏的计谋被建奴识破了。

“来人!”勇卫营参将李宪忠对着步兵领头千总喊道。

“卑职在!”

“将鲁密铳,火药袋,装弹丸的袋子都拿来,我要亲率骑兵前去支援!”

步兵千总不敢怠慢,立刻吩咐人将这些武器送到李宪忠的人手里。

“请问参将大人,您走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备战待敌!不要放走一个建奴,注意别被建奴偷袭!”

“卑职遵命。”

李宪忠吩咐妥当后率领一千骑兵沿着温榆河逆流而上。

快马加鞭十几里后,李宪忠来到了战场。

此时的战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状态。

建奴骑兵在那片小树林外围成一个圈,结阵抵挡明军的攻击。

刘文耀,王永吉,马岱,巴克勇与建奴骑兵杀得难解难分。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

双方先是比拼箭术,箭矢射完后近距离肉搏。

刀砍卷了就用手掐,用脚踹,甚至摘下头盔互相对着砸。

落马的士兵没有放弃战斗,他们在马下三五人为一队,继续砍杀。

可明军再凶猛,也冲不破那些建奴骑兵组成的保护圈。

即便有小股骑兵冲进去,也被里面的八旗精锐射杀。

在范文程的指挥下,浮桥制作的很快,框架已然成型,只等铺满木头后就能架桥渡河。

李宪忠怕被友军误伤,先让人猛挥身后的李字旗表明身份。

随后下令道:“听我将令,拿着鲁密铳的八十步外下马,朝建奴军阵射击,剩下骑兵两翼掩护。”

“此战共进共退,擅退者杀无赦!”

砰!

八十步外,五百杆鲁密铳同时响起。

数十个建奴骑兵中弹,轻则伤口见血,重则血流不止,很快倒地。

范文程被鸟铳声惊到,他急忙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鸟铳骑兵?快,现在用不了那么多人了,快带你的人挡住他们。”范文程对身边的建奴步兵喊道。

砰!

沉闷的鸟铳声再次响起,又有几十个建奴骑兵中弹。

没中弹的骑兵纷纷看向李宪忠,对他们手中的鸟铳产生了惧意。

第251章 下马渡河

砰!

拿着鸟铳的建奴步兵刚要出来反攻,就被李宪忠指挥的鲁密铳小队射中,纷纷捂着伤口哀嚎不已。

没中弹的人目测出双方的距离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那一刻,他们心中只有恐惧!

要知道双方距离在八十步以上,而且他们身上穿着棉甲!

鸟铳打出的弹丸不但射穿了棉甲,还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在此之前,从未遇到过!

“明军用的是鸟铳吗?为什么这么远还能打穿棉甲?”

“看不清,好像...是。”

砰!

沉闷的鸟铳声再次响起,又有十几个八旗兵中弹。

正在冲锋的建奴步兵顿时慌了,他们对着范文程喊道:“范先生,我们冲不过去!快派骑兵出战吧!”

把怕死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范文程差点被气笑了。

“你带五百步兵,五百骑兵前去迎战,把他们赶走就行,其余人抓紧时间造桥!”

这些人刚冲出临时阵地,李宪忠就带人往后退。

等他们返回阵地后,李宪忠又跟了上来。

双方反复拉扯几次后,八旗兵的伤亡开始增多。

范文程也顾不得许多,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浮桥上。

不知过了多久,范文程悄悄对身边的两个八旗兵说道:“你们两个立刻给睿亲王送信,告诉他浮桥快造好了,要快!”

俩人不敢耽误,分别找了匹马冲入战场。

在双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战场上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

当然,是明军占据了上风。

明军总兵力一万六千多人。

其中马岱一千八百余人,王永吉三千五百余人,刘文耀四千余人,巴克勇六千人,李宪忠一千人。

多尔衮入关时总兵力高达两万。

在密云与马岱野战时阵亡百余人,在居庸关一带与黄得功步兵野战时损失五百多人,遏必隆被围时又损失将不到两千人,阿济格尼堪被杀时直接损失两千人。

另外还有一千人多人正在制造浮桥!

现在战场上可用的兵力不到一万五千人。

如果双方都吃饱喝足,精力充沛,战马也充分得到休息的话,同等数量明军大概率不是八旗兵的对手。

原因有二!

其一是明军组织协调能力不如八旗兵。

一万六千明军由五部分组成。

五个将领,五种心思!

但凡有一方先退,其他人会毫不犹豫的退兵。所以他们并没有将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到作战之中,而是时刻提防友军逃跑。

毕竟松山之战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那可是血淋淋的现实!

其次,骑兵靠什么?

靠战马!

八旗兵的战马比明军战马速度快,耐力强。

在这种优势的加持下,同等数量的明军骑兵很难取得优势。

这也是多尔衮为何敢与黄得功野战的最主要原因!

当时他想的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也能跑。

可没想到的是,黄得功竟然用步兵为诱饵引诱他不停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