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83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尤其是毛维张,从始至终他都没表现出任何惧意,果然是条汉子。

素巴第摆摆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敬毛维张是条汉子,休要再提杀人之事。”

毛维张虽然不怕死,但是怕完不成朝廷交待的任务。

人死事小,国家事大。

如果因为他的冷漠高傲导致交易失败,那么他就是罪人。

想到这,毛维张脸色稍缓,语气平和的拱手说道:“本官乃大明朝阳和卫经历毛维张,参见诸位首领。”

旁边的人顿时不愿意了:“首领是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札萨克图汗!”

“这是我们车臣汗!”

“这是我们土谢图汗!”

毛维张装作没听到,继续说道:“诸位,能不能安静一会听我说?”

素巴第伸手让众人噤声,用不懈的眼光盯着毛维张说道:“说吧,明廷派你来议和的内容是什么?”

毛维张冷哼一声:“议和?大明朝从不议和!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这次轮到素巴第冷笑了,“呵呵呵,我已兵临城下,城破指日可待,你们不议和难道想反抗吗?”

毛维张指着辽东方向说道:“多铎率六万建奴精兵,携重炮百余门,围攻宣府镇半月有余。不但没有攻下宣府镇,反而损兵近万,丢失甲胄,弓弩,火器无数。”

“他都没有攻下宣府镇,你们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攻下宣府镇?”

这个问题太有杀伤力了,以至于让乱哄哄的中军大帐顿时针落可闻。

是啊,就凭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攻下宣府镇?

他们有的,多铎也有。

他们没有的,多铎还有。

见众人不说话,毛维张又补充了一句:“诸位,请回答我的问题!”

素巴第轻咳一声:“我们是草原的主人,善骑射不善攻城。没攻下宣府镇石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攻城办法,一旦找到办法,宣府镇唾手可得。”

毛维张怕把他们怼怒了不利于达成交易,于是决定顺着素巴第的话说下去。

“诸位,宣府镇城坚炮厉,易守难攻。等你们找到攻城的办法时,大雪早已落满了漠北。”

“近年来寒冬难渡,你们应该都有印象吧?”

中军帐内,再次陷入安静之中。

只有他们知道漠北的冬天到底有多难熬!

寒风暴雪,好不容易养肥的牛羊成片成片的冻死。

甚至,有时候一场雪会让一个小部落永远消失。

素巴第在众人的注视中站起身,来到毛维张面前,严肃的问:“我想听听交易的内容。”

车臣汗硕垒,土谢图汗衮布也站起来,站在原地仔细倾听。

毛维张高傲的挺起胸膛,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们在宣府镇有超过五十万石存粮。多了不敢说,足够你们这些部落过冬的!”

(同样人数下,蒙古人消耗的粮食的速度比中原人慢很多,因为他们有肉类补充。)

“只要你们愿意做两件事,我就能代表朝廷低价卖给你们粮食,管够的那种!”

第284章 交易的条件

“哪两件事?”喀尔喀部盟主素巴第认真的问。

“一,派兵包围大同;二,卖马!”毛维张同样认真的回答。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等素巴第说话,大帐内其他蒙古人纷纷表态拒绝。

他们是来搞粮食的,不是来惹麻烦的。

惹恼明廷也就算了,不可能再去招惹李自成。

“毛维张,你是不是没睡醒啊?让我们出兵打大同,还让我们卖给你们战马!做梦呢吧?!”车臣汗硕垒嘲笑着说道。

“这厮没有一点诚意,不如杀了!”

“对,杀了他!杀了他!”其余人纷纷喊道。

毛维张面无惧色:“什么是交易?你们觉得有利就交易,没有利可以拒绝。现在是六月末,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十月初的漠北就已经下雪了。”

“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你们是打算带着粮食回去舒舒服服的过冬,还是空手而归看着部落的人活活饿死?”

“找死!”一个蒙古将领再也忍受不住毛维张的嘲讽,抬腿将毛维张踹倒在地,腰刀出鞘抵在毛维张的心口。

“毛维张不把我们蒙古人当人看,我请求大汗允许我将他处死!”

中军帐内,群情激愤。

毛维张虽然说的是实话,但是让人听了很反感,以至于这些蒙古人要将毛维张就地处死。

“够了!”素巴第猛地一拍桌子,“杀了毛先生能解决粮食的问题吗?如果能,你们随便杀。如果不能,就给我忍着。”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站在原地沉默。

现在已是六月末,整个宣府一带地里的粮食不是被建奴收割走了,就是被明军收割烧毁。

若想获得粮食,只有交易和攻城抢粮两个途径。

攻城这条路走不通,剩下的只有交易。

见没人反驳,素巴第拧着眉毛看向将毛维张踩在脚下的将领:“将毛先生扶起来,道歉。”

“我...”

“你要是能解决粮食问题,就当我没说过这句话。”.z.

那个蒙古将领呆了下,不情愿的将毛维张从地上拽起来,低头小声说道:“对不住了。”

毛维张先是假意的一笑,随后脸色一变看向他身后。

蒙古将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急忙回头查看。

趁着这个机会,毛维张抬起右脚狠狠地踹在他屁股上。这一脚虽然没能将蒙古将领踹倒,却也让他颜面尽失。

“你我扯平了!”毛维张淡淡说道。

自知上当的蒙古将领怒不可遏的回过头,虽然心中气愤,却只能站在原地咬牙切齿。

没办法,他搞不定粮食问题。

“毛先生,说正事吧。”素巴第将话题引到正题上。

毛维张拍掉胸前的脚印,目光扫视一周,开口说道:“第一件事是派兵包围大同,围而不攻。如果大同守军出城野战,你们可以战,也可以逃。但无论是战还是逃,都需要举着你们蒙古人和大明边军的军旗。”

素巴第和一众蒙古人皱着眉思考起来。

围而不攻?

明廷要干什么?

毛维张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是马匹交易。往年一马匹平均价格约是六到八两银子之间,能换三石粮食。”

(大批量购买单价低,不过一群马里面能充当战马的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其余的只能用作驮马。单买的话价格贵,不划算。)

“今年粮食价格飞涨,加上运输费用及沿途损耗,运到宣府镇的成本就已经高达三两银子每石。”

“为了表示诚意,你们的一匹马今年可以换四石粮食!牛羊价格按照去年的价格折成银子,换你们想要的物资。如果我们买到了足够的战马,你们可以用牛羊换粮食。”

“这就是我所说的两件事,诸位好好想想吧。”毛维张说完后,挺胸抬头走出军帐数十步外,给蒙古人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考虑。

军帐内,众人开始商议。

“这个条件怎么样?”有人问。

“我觉得可以,因为这个价格确实很公道。”

“不能卖给明廷战马!我们已经向建奴遣使纳贡了,如果被他们知道,肯定会找我们的麻烦,咱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建奴抗衡。”

“你还真把纳贡当回事啊?鄂尔多斯部,察哈尔部早已归降建奴,他们够忠诚吧?你猜怎么着?不还是偷偷摸摸的向明廷卖马吗!因为只有战马才能换来足够的粮食!”

一番讨论之后,在场的蒙古人都同意了马匹交易方案。

原因只有一点:太划算了!

同样数量的战马,能换来的粮食比往年多了将近三成!

只有傻子才会拒绝。

“明廷让我们包围大同,你们怎么看?”素巴第问。

“这个应该没得选,毛维张的意思是只有答应包围大同,明廷才会按照那个价格用粮食换马匹。”

“那不行!李自成在大同布置了重兵,我们名义上虽然是围而不攻,但流贼很可能出城野战,到时候打还是不打?打的话就会死人,不打的话有损我们的威名。”

这帮久居漠北的蒙古人打心里瞧不起中原人,更瞧不起李自成。

所以不想背上不战而逃的名声。

“明廷都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李自成就更不敢了!就算打,李自成也不是我军铁骑的对手。不过...这种意外情况需要考虑进去。”

一番讨论之后,喀尔喀部确定了方案。

“毛维张,我们可以帮你们围困大同,但是有条件。”

毛维张心中大喜!

成了!

他故作镇定的问:“有什么条件?”

“围困大同期间的粮食你们负责供应,如果产生了伤亡,你们需要按照明军标准发放抚恤银。”

毛维张装出十分为难的样子:“不行,绝对不行!别说朝廷了,就我个人而言都不会答应这种条件!”

“不答应就耗着,对谁都不利。”

“那就耗着!”

第285章 后宫疑云

两个时辰后。

蒙古人中军帐内的争吵时终于告一段落。

双方交易达成。

明军用每匹马四石粮食的价格向蒙古人买马,其余物资按照往年价格交易。

蒙古人不但要从宣府镇撤兵,还要以明蒙联军的名义围困大同。

围困大同期间消耗的粮食全都由明廷负责供应。

产生的伤亡由蒙古人自己承担,明廷会根据伤亡数量象征性的补偿一些粮食。

至于交易细则,双方也达成了一致。

宣府镇西面有一条河,蒙古人占西岸,明军占东岸边。

每天交易一定数量的战马粮食后,双方立刻停止交易,改日再来。

这样的话,蒙古人在得到足够的粮食前,不会从大同撤兵。

毛维张回到宣府镇将这个消息告诉阎应元,阎应元顿时大喜:“毛先生真乃国士也!我一定要给先生请功。”

“惭愧,阎大人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毛先生勿要推脱,我这就向朝廷汇报。”阎应元拿出纸笔,将宣府镇的情况如实写下,报给朝廷。

崇祯得到消息后长舒一口气。

宣府那边的战事终于告一段落,接下来只需要专心应对建奴和李自成就行了。

建奴先锋已从墙子岭入关接近密云一带,没法拦也拦不住,只能派兵沿途袭扰。

但是这一招非常奏效。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奴的行军速度。

刚回京不到一天的李宪忠被派到密云,负责阻击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