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16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刘文炳向前走了七八步,来到朱慈烺右手边不远的地方。

他的任务是保护朱慈烺的安全。

朱慈烺是大明太子,将来的皇帝。

更何况京师战事未平,有陷落的可能。

太子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倪元璐则向前三步,来到朱慈左边。

他卸任户部尚书一职后便专心在詹事府给太子讲学,是朱慈烺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看着一文一武两大护法,马士英悄悄咬了咬牙。

他在想,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站在那里!

至于怎么做,他还没想好。

“魏国公,史尚书,马总督,你们有话直说。”

魏国公徐弘基率先站了出来:“殿下,臣领南京守备一职,负责节制南京诸卫所,及南京留守、防护事务。”

“南京城年久失修,有多处破损的地方。守城器械亦无法使用,火炮锈迹斑斑,弓弩腐烂,滚木礌石极度缺乏。”

“臣听闻从北京送来的饷银有剩余,请殿下拨银巩固城防。”

朱慈烺轻咳一声,看向史可法。

史可法是河南开封府人,早年以孝闻名乡里,师从左光斗。

他有两重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南京兵部尚书,是朝廷的官。

第二个身份是锦衣卫百户,是皇帝的兵。

史可法祖上对朝廷有功,得以世袭锦衣百户职。

朱慈烺对南京这些官员并没有太多好感,史可法除外。

就是因为他锦衣卫的身份!

“史尚书,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史可法躬身施礼道:“殿下,臣此番是为钱而来。”

“哦?用钱干什么?”

“募兵!南京守军只有万余人,而且多是老幼病残。假如流贼进犯南京,单凭这些人怕是守不住的。”

“臣请殿下拨银数万,用于募兵练兵。”

朱慈烺点点头,看向马士英。

“马总督,你不在凤阳驻守,来南京作甚?如果流贼进犯凤阳,而你又不在,岂不是误了大事?”

朱慈烺话里的大事不是凤阳,而是祖陵。

之前被张献忠和李自成挖过了,好不容易修好,不能再出事了。

马士英诚惶诚恐的低下头,跪地施礼:“回殿下的话,现在凤阳有两支兵马。一支是凤泗总兵牟文绶,他麾下有四千战兵,驻守在祖陵。”

“另一支是臣的兵马,暂时交由监军卢九德,驻守在凤阳城中。”

“那本宫就放心了!”朱慈烺微微点头,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你也是来要钱的?”

马士英再次深施一礼:“回殿下,臣此来有三件事,望殿下准奏。”

朱慈烺没说话,而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马士英用唾沫润了润嗓子,一改之前的卑微,用不卑不亢的语气说道:“第一件事是募兵,臣打算在凤阳府一带募兵两万,抵御流贼。”

“两万?守凤阳用不了那么多兵吧?”朱慈烺眯着眼睛,警惕起来。

“殿下,臣募兵并非只为了守凤阳府,而是想反攻颍州府(现在的阜阳),进而往西往北,收复河南失地!”

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朱慈烺,精神为之一震。

从南迁到现在,马士英是第一个跟他说收复河南失地的人!

“接着说。”朱慈烺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

马士英心中大喜,继续说道:“第二件事与第一件事有关。募兵需要钱,两万士兵的安家费,武器甲胄,军饷粮饷加起来至少需要白银十五万两。”

“至于第三件事...臣有隐情,想私下里对殿下讲,求殿下恩准。”

第332章 史可法

朱慈烺刚要答应马士英的要求,被倪元璐出声打断,“马总督,前两件事暂且不提,我想问问这最后一件事是公事还是私事?”

“公事怎么讲?私事又怎么说?”马士英表面上虽然平静如水,心中却早已掀起波澜。

他好歹是凤阳总督,朝廷二品大员。

倪元璐呢?

卸任户部尚书后仅担任詹事府侍讲学士一职,从五品。

仗着给太子讲学,就敢以下犯上,对他这个二品大员指手画脚!

等着,本督早晚要收拾你!

倪元璐淡淡的回答道:“殿下奉旨监国,为避嫌疑不谈私事。公事公办,何必遮遮掩掩?”

马士英心中怒火燃起,脸上却一如既往的平静。

假装犹豫片刻后,马士英从怀里拿出两本书,高高举过头顶。

丘致中接过两本书后一个字也不敢看,直接放到了朱慈烺面前的桌子上。

朱慈烺拿过书,快速翻看起来。

这两本书很薄,薄到只有寥寥十几页。

起初,朱慈烺翻看的速度特别快,表情中略有不屑。

看着看着,他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紧接着,突然皱眉。

就在所有人以为朱慈烺要发怒的时候,他放下了第一本书,拿起第二本书继续翻看。

只见朱慈烺的眉头慢慢舒展,到最后变成了笑容。

“不错,不错,写的真不错。这两本都是出自马总督之手吗?”朱慈烺放下书,看向马士英。

马士英看了一眼在场的其他人,低声说道:“是阮大铖所写,臣自认为写的有几分道理,便拿过来给殿下看看。”

“阮大铖是谁?”朱慈烺目光一转,看向倪元璐。

倪元璐之前当过吏部尚书,能熟背官员履历。

略加思索后,倪元璐说道:“阮大铖,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时依附魏忠贤,官任给事中一职,后升光禄卿。陛下除魏党后,以附逆罪罢斥其为民。”

朱慈烺一愣,用复杂的目光看向马士英。

他老爹崇祯登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除魏忠贤,除阉党。

现在可倒好,给他推荐了个阉党余孽。

这要是被父皇知道了,不得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啊!

想到这,朱慈烺转动目光看向东林党人史可法。

史可法没表态。

他虽是东林党人,却无意党争。

东林党有好人也有坏人,并不能一棍子打死。

钱谦益是东林党,孙承宗和李邦华也是东林党。

前者给后者提鞋都不配。

沈维炳是东林党。

卢象升,史可法,张煌言,郑成功等人都是东林党。

前者的表现和后面这些人相比,砍头都算从轻发落了。

东林党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钱谦益这种,热衷于党争。不管是黑是白,只要能损人利己,就带头冲锋。

后期他暗中反清不是真心爱大明,是他无法从满清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

第二种以孙承宗,李邦华为代表。他们只想低头做事,对党争不感兴趣。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史可法属于第三种:理想主义者。

朝廷党派林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想联合各党平息党争,让他们把精力放到朝政上来。

显然,这个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历史上,史可法的政治和军事能力都很一般,甚至只能用及格来形容。

是历史将他推到了风口上。

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施政和治理百姓方面。

朱慈烺见史可法不表态,转而看向自己的老师,同样是东林党人的倪元璐。

倪元璐白了一眼马士英,对着面前的空气说道:“我朝十一年阮大铖闲居南京,广为交结,图谋复起。吴应箕、陈贞慧等起草《留都放乱公揭》,揭其罪状,署名者多达一百四十余人。阮大铖甚惧,闭门谢客。”

“如果阮大铖是冤枉的,他为什么要闭门谢客?此等乱臣贼子,还是待在乡野种地为好。”

倪元璐一句话直接把阮大铖的前路堵死了。

马士英低着头,目光愈发凶狠起来。

朱慈烺见气氛有些冷,开口将话题带回正轨:“诸位,朝廷送来的钱所剩不多,厚此就会薄彼。”

“具体怎么花不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正好管钱的人在这,咱们商量一番。”

众人的目光这才放到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身上。

高弘图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了账本。

“诸位,给袁继咸,南京京营发完军饷后,南京户部存银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两。其中六万三千四百两银子给太子殿下留作私用,剩下的才是你们的。”

他怕别人误会,补充一句,“六万两银子并不多,永王,定王,六宫内眷的开销,南迁随行的锦衣卫,厂卫饷银都从这里面出。”

“说吧,你们都需要多少银子?”

魏国公徐弘基点头拱手:“巩固城防需要白银二十五万两。”

“白银十万两。”史可法跟着说。

“也不多啊!魏国公二十五万两,史尚书十万两,我这边需要十五万两,还剩十万两呢!”马士英疑惑的看向高弘图。

高弘图反问:“这个月的饷银发了,下个月呢?下下个月呢?必须留一半备用,否则会引起兵变!”

“那你不早说!”

“你也没问啊!”

“什么意思?找事?”

“到底是谁在找事?你是凤阳总督,领兵打仗的人会不知道预留军饷?笑话!”

高弘图和马士英激烈的争吵起来。

最初两人只是就事论事的吵。..

吵着吵着马士英变了套路,开始人身攻击。

“高弘图,大明朝姓朱不姓高!!现在是太子殿下监国,钱怎么花应该由殿下说了算,不是你这个户部尚书。”马士英借着吵架的机会,不但拍了朱慈烺的马屁,还把问题的性质改变了。

影射高弘图不尊重太子,独断专权。

“太子监国也好,陛下亲临也罢,户部都是这个态度。”高弘图没有多想,继续据理力争。

眼看事态愈演愈烈,史可法站出来打圆场:“两位别吵了,不是谁的声音大钱就给谁花!此事还得由殿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