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其实不止南京朝廷关系乱,北京朝廷关系同样复杂,甚至可以用千丝万缕来形容!
关系复杂是有缘由的。
武将在外面领兵打仗。
打赢了还好,功劳有,赏赐也有。
打输了就惨了,朝堂上那帮文人的笔能杀人。
为了保命,武将们会想方设法结交文臣。
希望他们能在自己打败仗的时候,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不要小瞧这几句话的作用。
皇帝高坐金銮殿,除了能从监军太监那里了解武将,另一个途径就是这些文臣的嘴。
假如朝堂是教室,那么班主任就是皇帝,学生是大臣。
某个学生犯了错,班主任会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
当多数人说这个学生不好的时候,班主任对这个学生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儿。
实际这个学生一定不好吗?
不一定。
因为有的人只是不喜欢合群,并非不好。
班级如此,朝堂上同样如此!
朱慈烺一个脑袋两个大,瘫坐在椅子上生无可恋。
“殿下?”张容怕朱慈烺出事,声音由小变大,“殿下!殿下!!!”
“本宫没事,就是又累又乏!”朱慈烺疲惫掺杂着些许无奈。
“殿下,倪先生是殿下的老师,不如问问他...”
“他也是东林,问他等于白问!”
“东林有好也有坏,陛下钦点的人应该错不了!”
朱慈烺无奈,只好亲自请教倪元璐。
史可法来到文华殿时,朱慈烺还没回来。
又等了很久,朱慈烺才出现在文华殿内。
施礼过后,史可法拱手询问:“不知殿下唤臣前来所为何事?”
取经归来的朱慈烺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反复几次后,他内心终于回归平静。
“史尚书,钱谦益托诚意伯刘孔昭送来消息,说愿意捐银三十万两,以解南京朝廷燃眉之急。”.z.
“你怎么看?”
史可法顿时一愣。
他怎么也没想到钱谦益能拿出那么多钱。
更没想到,钱谦益找的人是刘孔昭而不是他这个兵部尚书。
钱谦益吃错药了吧?
他刘孔昭的权力可没有南京参赞机务大!
等一下...
消息会不会有诈?
不,应该是真的。
这种消息没必要作假。
“臣以为,钱谦益想借机复出,在南京朝廷担任一官半职。只是他被陛下免了官籍,殿下身为储君,不应违背陛下的旨意。”史可法回答的滴水不漏。
朱慈烺面有愁容:“可是,朝廷急需这些钱啊!本宫的意思是...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
“兼得?”这次轮到史可法面露愁容了。
怎么兼得?
拿钱不办事也不行啊!
见史可法不说话,朱慈烺严肃的说道:“史尚书,你看这样行不行,先让钱谦益去你府上当幕僚。”
“等建奴离开,漕运通畅后,立刻给父皇上疏,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详细讲清楚。”
“最好的结果是赦免了他的罪,如果不赦免,等朝廷的钱拨下来还给钱谦益就是。”
“你看行不行?”
史可法倒吸一口凉气。
坏了!冲我来了!
朱慈烺表面上说的是让钱谦益当他的幕僚。
实际上是让钱谦益当朱慈烺的幕僚。
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就是他史可法自己的责任。
完全是背黑锅行为!
朱慈烺见时机成熟,继续说道:“史尚书,你为人忠厚,识大体,有能力,是朝廷需要的人才。现在南京吏部尚书一职空缺,本宫想让你来担任。”
“如何?”
朱慈烺奉旨监国,有任免官员的权力。
史可法开始犹豫。
“史尚书,你是大明朝的臣子,现在大明朝需要你。”
当朱慈烺说出这番话后,史可法不再犹豫。
不就是给太子当挡箭牌吗?
无所谓!
大不了就是个死,他史可法不怕死。
史可法相同这个道理后,跪地领旨:“臣史可法恭敬不如从命,谢殿下赏识。”
第338章 朱国弼和赵之龙
看着史可法离开的背影,大明太子朱慈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随着殿门关闭,倪元璐从后面走了出来。
朱慈烺转头看向倪元璐,“倪先生,这么做能行吗?”
“没问题!”倪元璐斩钉截铁的回答,“原因有三。”
“其一,钱谦益被当今陛下削籍为民。在陛下没有同意前,殿下绝也不能给他一官半职,否则御史弹劾的题本能把皇城堆满了。”
“所以目前最佳方案是让他在史可法那里,当殿下的隐形幕僚,等待时机复出。”
“我相信钱谦益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同意最好,三十万两银子足以解燃眉之急;如果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
朱慈烺若有所思的点头,思绪清晰了很多。
倪元璐继续说:“其二,史可法本就是兵部尚书,现在又让他兼任吏部尚书,说明了什么?”
“说明本宫开始重用他了!”朱慈烺眨了眨眼睛。
“不完全对,殿下是不是忘了史可法的身份?”
“东林?”
“对!”倪元璐捋着胸前的胡子,“在大臣们眼里,殿下重用史可法便是重用东林党。”
“左良玉的部将多于东林交好,殿下这么做会让他们放下戒心。再加上钱谦益当幕僚的事,所有消息加到一起传到那边后,袁继咸的压力会小很多。”
史可法兼任吏部尚书竟然还有这种连锁反应。
这是朱慈烺没有预料到的。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么做能稳定南京的官员和勋贵。”
朱慈烺眉毛一挑:“他们想干什么?”
倪元璐脸上带着一丝苦笑:“殿下别多想。臣的意思是,随殿下南迁的官员、勋贵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在南京这些人眼里,北京的官员勋贵都是敌人。”
“殿下先是接受了钱谦益的银子,随后又提拔了史可法这位南京官员。这些行为会间接告诉那些人,殿下没有让北京官员、勋贵替代他们的想法。”
“这样他们才不会闹事!”
“刘孔昭为什么会帮钱谦益进言?说白了是怕失势!不得已才和东林联合起来,对抗北京的朝臣勋贵。”
朱慈烺目光一寒:“身为勋贵竟然敢联合东林党,本宫这就废了他操江提督的职位。”
“不可!”倪元璐伸手制止,“殿下缺钱,钱谦益想捐钱,刘孔昭这么做也为殿下和朝廷着想。他的行为并没有错,殿下无故降罪,只会让其他人心寒。”
听完倪元璐的解释后,朱慈烺有种不想当太子的感觉。
太复杂了。
官员们甚至会解读的他的言行举止,进而逢迎。
倪元璐猜到了朱慈烺的想法,教育道:“殿下是储君,以后做任何决定前务必要想清楚后果。”
“至于官员们逢迎上意...有些人固然是为了升官发财,但更多的是为了自保,还望殿下悉知。”
朱慈烺叹了口气。
来南京前,他每日只是读书学习,偶尔看一看父皇批阅的题本。
从未接触过这种级别的政治。
来到南京监国后,他终于见识到了大明朝堂到底有多复杂。
“学生知道了,多谢先生教诲。”朱慈烺对着倪元璐深施一礼。
倪元璐不敢接礼,急忙阻拦。
君(储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会,朱慈烺问:“先生,要不要给袁继咸发急递,催他出兵?”
“急递要发,信也要写。急递是朝廷的公文,信是殿下的密信。”
“内容分别写什么?”
“急递催他出兵,密信让他以稳为上!”
“互相矛盾的两封信,袁继咸该听谁的?”
倪元璐微微一笑:“武昌上游是重镇岳阳,张献忠在此屯兵数万!袁继咸是善用兵的老臣,他心里有数。”
“殿下只需口头催促即可,尽量不要干涉战事,殿下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南京朝廷上的局势。”
“不能让东林党一家独大,应该找到能制衡他们的人。”
“谁?”
“有实权的勋贵!”
朱慈烺想了想:“南京有实权的勋贵,除了徐弘基,就只有刘孔昭一人了。”
......
南京闹市一座酒楼。
雅间内,刘孔昭和钱谦益相对而坐。
“多谢诚意伯相助!”钱谦益躬身施礼。
刘孔昭笑着站起身:“钱老客气了,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太子殿下和朝廷,没有一点私心。”
这种虚情假意的话难不倒钱谦益,他伸手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递到刘孔昭手里:“诚意伯为了我的事车马劳顿,这是钱某的一点心意。”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