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25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更可怕的是,长沙守军在他调兵的这段时间得到了休整,

他的这番神操作不但没有攻下长沙,反而被清军主力找到破绽。济尔哈朗率主力突袭何腾蛟身后将其抓获,由于拒绝投降而被处死。

“启禀袁总督,最后一船粳米已经运抵码头,正在卸船装车运往城中。”传令官走进军帐。

“武昌城中现在存了多少粮草?”

“回袁总督,足够我军使用一个月的。”

“好!擂鼓升帐!”

诸将到齐后,袁继咸稳坐中军大帐,开始发号施令。

“金声桓,徐国栋,吴学礼,卢鼎。”

“属下在!”四位总兵同时出列。

“你们各领本部兵马沿长江逆流而上,先攻汉阳(今汉南区),再攻岳阳。”

“属下领命。”

“王允成,你领本部兵马去攻咸宁。”

“徐国栋你领本部兵马走陆路与金声桓他们同攻汉阳,拿下汉阳后转而向南与王允成合兵攻打咸宁。”

“张应元你领本部兵马去攻孝感。”

六位总兵领命后起身离开,只留下马进忠和惠登相两个人没什么事干。

“袁总督,我们呢?”马进忠问。

“之前给你的信封里不是写了吗?依计行事!”

“这...”

“去吧。”

马进忠和惠登相无奈,只能领命后离开。

等所有人离开后,袁继咸再次下达军令:“即日起,没有本督的同意,任何人不能向朝廷发塘报书信,违令者斩。”

马进忠与惠登相合兵一处,离开武昌府。

他们出城后直接往西进发,三天后到达一百五十里外的沔阳县外。

(沔ian三声,现在的仙桃市)。

马进忠刚拿起千里眼,就看到沔阳县城门被人从里面打开。

紧接着城中守军在沔阳县令的带领下出城,跪地投降。

给守军缴械后,马进忠和惠登相来到沔阳县令面前。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两位总兵大人快进城喝水!”沔阳县令一脸的谄媚。.z.

“献贼(指张献忠)的人呢?”马进忠问。

“一个月前就走了。”

马进忠大声斥责:“既然一个月前就走了,为何不主动联络朝廷,反而等我们来了才投降?”

沔阳县令叹了口气:“我跟两位说实话吧,沔阳县城墙破损,守军不足,即便想守也守不住。”

“只有投降才能保一城百姓平安!”

“我怕献贼去而复返,所以才等到现在...”

马进忠也不好多说什么,一边命令士兵接管城防,一边给袁继咸发塘报。

大军休整了一天。

等运粮队跟上后,才向西北百里外的景陵县(今天门市)出发。

景陵县与沔阳县的情况一模一样,官军一到直接投降了。

马进忠掏出信,对惠登相说道:“袁总督果不欺我,大军一到守军就降了,这完全是捡功劳啊!”

“是呢,可惜,再往后就没法捡功劳了。”

二人盯着面前的地图,思考如何用兵。

景陵县的位置非常敏感,西北一百五十里是承天府,西南一百五十里是荆州。

无论承天府还是荆州,都不在明军掌控之中。

尤其是承天府。

这座城既不属于明廷,也不属于张献忠,而是在李自成手中。

第345章 两面受敌

“听闻李闯贼主力在大名府一带,承天府兵力空虚,咱们不如趁机去攻承天府!”惠登相提议道。

马进忠摇头:“不妥,承天府是去往襄阳的必经之路,李闯贼肯定在这里布置了重兵,还是打荆州好。”

“荆州?就凭咱俩?”惠登相的脸都白了。

在袁继咸裁撤老弱病残之前,他们二人兵力加起来将近三万。

裁兵之后,总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

攻打一般的城池,这些兵力绰绰有余。

但是荆州不行。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易守难攻!

荆州城墙高约三丈,底部厚三丈三尺,城墙上有三座藏兵洞,二十四座炮台。

城墙内垣用土夯筑成,城墙外层用条石和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厚约三尺。

就凭他们这点兵力,想攻下荆州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算侥幸攻下荆州,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他们固然忠于朝廷,但也可不想损兵折将!

有兵有将,他们是总兵。

没兵没将,他们就是朝廷的罪臣!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马进忠也觉得有些不妥,改口道:“就凭咱们这点兵,承天府和荆州都没法打。”

“不如你守景陵,我率主力去攻西南八十里的潜江。”

“攻下潜江后给袁总督发塘报,攻荆州也好,攻承天府也罢,他不派兵支援,咱们也没法打!”

“忒好了!”惠登相毫不犹豫地同意。

意外的是。

马进忠还没出发,就收到了潜江县令送来的降书。

马进忠问送信之人:“潜江城中可有流贼?”

“没有,一个月前献贼的人全部撤往荆州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马进忠开始庆幸之前没有贸然进攻荆州。

“那...荆州有多少流贼?”

“小的不知道。”

“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隐瞒?信不信老子砍了你的头?”马进忠威胁。

“小的真不知道,荆州那边过来人只是说城中都是献贼,没说有多少人。”送信的人直接吓哭了。

马进忠一脸的嫌弃:“你回去告诉县令,让他做好准备,本官过两天会派人进城。”

“小的遵命!”送信的人如遇大赦,施礼后起身离开。

等潜江县令的信使走远后,惠登相问:“马兄,你就不怕上当吗?”

他怀疑张献忠在潜江布置了重兵,等待他们上钩。

马进忠当然怕。

他刚才那番话只是为了敷衍对方。

一番思考后,马进忠有了主意:“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咱们不要急着进攻。”

“怎么说?”惠登相看向马进忠。

马进忠来到桌子旁,伸手将地图展开。

整个湖广地区的城池顿时映入眼帘。

马进忠率先指向潜江:“明天我会派人去往潜江查探城中情况,以免中了流贼的埋伏。”

“同时,分别派人去往荆州和承天府,查探流贼在城中的兵力部署情况。”

“最后,再派几个人回武昌,向袁总督申请援兵!到底是打承天府还是荆州,袁总督说了算!”

惠登相鼓掌大笑:“妙,实在是妙!”

两天后。

马进忠率先得到了潜江县的消息。

“潜江县城中守军不足千人,百姓安居乐业,城中并未发现流贼身影。”

五天后,马进忠得到了袁继咸的回信。

信里只有一个字:等。

等什么?

袁继咸没说。

马进忠和惠登相也敢不多问,只能继续在景陵休整兵马。

十天后。

荆州和承天府的消息同时送到马进忠手里。

看完这些消息,马进忠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开始佩服袁继咸的谨慎。

“立刻把这些消息给袁总督送去!”

......

武昌府。

传令官疾步跑进中军大帐:“报!”

“启禀袁总督,金声桓,徐国栋,吴学礼,卢鼎联军已攻克汉阳,兵发岳阳!”

“岳阳有多少守军?”

“据金声桓总兵说,岳阳守军约有八九千人,其他消息不详。”

“好,给他们传令,让他们围而不攻。”

“是。”

第一个传令官刚走,第二个快步走了进来。

“启禀袁总督,马进忠发来塘报。”

“大军已成功收复潜江,并已侦得荆州和承天府之敌。张献贼在荆州屯兵三万,并准备了大量守城器械。李闯贼在承天府屯兵五千,另外据小道消息,李岩和红娘子正率领数千精兵赶往承天府,意图不明。”

袁继咸眉头紧锁。

李岩和红娘子不去帮李闯贼打黄得功,来湖广干什么?

此前他有九成把握拿下荆州,现在九成胜算变成了五五开。

因为...李岩来了!

他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袁继咸打开地图,把之前所有的计划全部打乱,然后在心中重新布局。

荆州本就易守难攻,张献忠在此屯兵两万,显然是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岳阳也面临同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