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报!李定国将军送来贺帖!”门外的侍卫疾步走进来,将手中的贺帖高高举过头顶。
张献忠接过贺帖后先是微笑,随后大笑,最后狂笑不止!
“哈哈哈哈...定国啊定国,你真是我的好大儿!”
其他人不解,纷纷看向张献忠。
刘文秀抱拳拱手:“义父,定国在贺帖上写什么了,让您如此高兴?”
“给,你念给所有人听。”张献忠将贺帖甩给了刘文秀。
贺帖有两页,第一页都是些祝福道喜的话,刘文秀快速念完。
第二页内容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原来李定国针对当前的困境想出了三个办法。
一,放了高时明,假意投降明廷,给大军争取休整的时间。
二,留下一部分人断后,主力回湖广。把袁继咸逼退武昌,随后南下攻长沙占据整个湖广。
三,主力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牵制秦良玉。另一路走荔枝道北上攻汉中,随后走金牛道南下直取成都!
第394章 张献忠“接受诏安”
荔枝古道起源于大唐天宝年间。
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吃鲜荔枝的爱好,建了一条运输荔枝的驿道。
起点是涪陵,经子午道到达长安。
这条路全长一千多公里。
为了保证在七天时间内把鲜荔枝送到长安,运输过程中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紧鞭急蹄。
因为这条驿道最初的作用是运输荔枝,于是当宋之后的朝代皆称其为荔枝古道。
到了明朝,成为川陕客商往来的重要通道。
“咳咳...”张献忠惊喜过后,脸上堆起了愁容:“走荔枝古道攻汉中,随后走金牛道攻成都确实是个出其不意的办法。”
“可是蜀道难本就易守难攻,再加上路途遥远,若是攻不下汉中,大军恐怕没有返程的粮草。”
“最关键的是...汉中的贺珍已经投降了李自成,本王无意与顺军交战。”
众人点头赞同。..
他们和顺军的目标一样,都是明军。
现在内斗不是明智之举。
“义父,”刘文秀站出来说道:“接下来该去哪儿?是继续强攻秦良玉,还是回湖广?”
张献忠开始犯难。
目前不是他想去哪儿,而是能去哪儿!
如果回湖广,他将四面受敌。
北面是李自成,东面和南面是袁继咸,西面是秦良玉。
想不死都难!
“这样吧,过了正月十五把高时明放出来,让他给秦良玉带句话,就说本王有意投降明廷,接受诏安。”
不等众人惊讶,张献忠笑着再次说道:“拖延时间而已,本王绝不会向明廷投降。”
“立刻给定国写信,让他向李岩借粮草。借的话最好,不借也没关系。正月初五一早,文秀,可望率本部兵马沿长江顺流而下,与定国会和后南下攻长沙。本王和艾能可殿后掩护,防止明军追击。”
“湖广北面是没法待了,得想办法去湖广南面!”
众将领命,喝完杯中酒后各自散去。
正月十五清晨。
酆都县城一间院子的房门被人从外面打开。
开门的士兵后退半步,毕恭毕敬的说道:“高公公,大西王要见你。”
“见我?不去!”高时明趴在床上一动不动。
他已经被张献忠关押了半年之久。
每次屁股上的伤快好的时候,张献忠就会见他。
然后他就莫名其妙的被打一顿。
虽然张献忠事后向他道歉并赔偿了银子,但屁股上的伤势让他无法动弹。
只能趴在床上养伤。
如此反复。
开门的士兵见高时明不动弹,立刻跪在地上哭诉起来:“高公公就可怜可怜我吧,如果你不会,大西王会杀了我的。”
“打死的是你又不是我,为什么要可怜你?”高时明反问。
“因为...”开门的士兵见左右没人,低声说道:“因为我是锦衣卫的细作!”
高时明腾的一下坐了起来。
随即就因为屁股上的伤势无法坐稳,被迫站了起来。
“你....果真是锦衣卫?”他压低声音问。
“不错。”
“我已经半年没和外面联络了,现在局势如何?”
“边走边说。”
“好!”高时明站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那人往外走。
“秦良玉将张献忠挡在川东一带半年多了,张献忠缺饷少粮,打算接受朝廷的诏安。”
好事啊!
高时明精神为之一振。
他还想再问些什么,结果附近的大西军士兵陆续多了起来。
两人只能低头不语,朝县衙大堂走去。
走进大堂后,那个士兵对着张献忠屈膝下跪:“启禀大西王,卑职已将高时明骗来了。”
骗?
高时明直呼上当!
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朝着张献忠拱了下手:“张献忠,听说你愿意接受朝廷诏安?”
在其余人愤怒的注视下,张献忠微微一笑:“不错,本王愿意接受明廷诏安。”
“条件呢?”
“封我为异姓王,永镇湖广。”
“哦,再见!”高时明转身就走。
“站住!”刘文秀拔刀将高时明拦下。
“怎么走了?”张献忠有些费解,“不是你们想诏安的吗?”
高时明被气笑了:“我确实代表朝廷前来诏安,但条件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大明朝廷说了算。大明朝不会册封异姓王,更不会让你世镇湖广。”
张献忠再次笑道:“那你为何不谈谈朝廷的条件?”
“好。”高时明见张献忠多少有了些诚意,这才转回身说道:“朝廷的意思是将你麾下兵马调往荆州,趁机收复承天府和襄阳。”
“不可能!”张献忠马上拒绝:“我可以接受诏安,但不会接受改编和调遣。”
随后的时间里,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围绕诏安的条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
张献忠不接受朝廷官衔,但是会将主力移至当阳县,帮助朝廷伺机收复承天府。
大明朝廷则需要支付相应的军饷和粮饷。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高时明松了口气。
不管张献忠真降还是假降,他都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
接下来先把这个消息告诉秦良玉,随后回京复命。
想到这,他对着张献忠拱手:“张将军,既然诏安之事商议的差不多了。那我立刻去寻秦良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好,来人,给高公公拿五十两路费。”
一番寒暄后,高时明离开酆都县。
在江边找了一艘民船,乘船逆流而上直奔长寿。
长寿县城内,秦良玉正在操练兵马准备反攻。
一年前她缺饷少粮,麾下无兵无将。
一年后,她兵精粮足!
这一切,都是蜀王五百万两银子的功劳!
“奶奶,城外有人一个自称高时明的人求见,说是朝廷派来的钦差。”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走进来禀告。
第395章 收复川东
“在军中称职务!”秦良玉瞪了一眼马万年,厉声嘱咐道。
“是,奶奶!”马万年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改口:“启禀总督大人,高时明求见。”
“高时明?”秦良玉听到这个名字后有些纳闷,“他不在京师陪王伴驾,来四川作甚?”
“奶奶知道他?”马万年低声问。
“何止知道,还见过一面。我朝三年你奶奶我进京勤王,陛下召见时见过他,当时他就站在陛下身后。”
“哦,那我放他进城?”
“嗯,”秦良玉点头,紧接着吩咐道:“来人,清扫庭院,洒水降尘。”
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高时明被迎进了县衙大堂。
寒暄过后,高时明说出了来意。
“秦总督,我奉陛下旨意前来诏安张献忠。他已经答应了朝廷的要求,特向秦总督说明此事。”
秦良玉咬着牙后退半步:“你说什么?”
高时明被秦良玉的表情吓到了,他缩了下脖子说道:“我...我奉陛下旨意诏安,有什么问题吗?”
“你什么时候出京的?”
“我朝十七年四月。”
秦良玉先是一脸严肃,随后面带笑意:“高公公请继续。”
“继续?我说完了啊!”高时明一脸懵,“张献忠愿意接受诏安,我将此事告诉你后就要回京复命了。”
“好,那我明确告诉你,本督不会接受张献忠的投降!”
高时明的面色刹时间变了灰色:“你...你想抗旨?”
“并非抗旨,而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秦良玉一脸平静地回答。
“可是...你....这...”高时明整个人都凌乱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忠君的秦良玉竟然敢违抗圣旨。
秦良玉轻轻摇晃脑袋:“高公公,这件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你离京将近一年,没准陛下已经反悔诏安了,下令诛杀张献忠的圣旨可能就在路上。”
“其次,张献忠久攻四川不下,后勤补给吃紧。此番假意投降只是为了缓解眼前的困境,假以时日绝对会再次反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知道本督麾下现有多少兵马吗?”
“多少?”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