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朱慈烺站起身深吸几口气,稳住心神后吩咐一声:“让他们进来吧。”
“遵旨。”
众人一拥而入,让本就不大的春和殿变得拥挤起来。
兵部尚书史可法率先说道:“殿下,凤阳府塘报,李闯贼携数万之众挥师南下。”
“出宿州后他们兵分三路,一路攻灵璧。”
“一路攻凤阳。”
“还有一路攻蒙城县。”
“据臣猜测,他最终的目的地将会是...南京!”
此言一出,春和殿内鸦雀无声。
去年三月份李自成攻打北京。
在陛下的指挥下,李自成失败了。
今年三月份李自成攻打南京。
谁来指挥?
朱慈烺再次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诸位有何良策?”
史可法不等其他人说话,拱手出列道:“殿下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闯贼虽然来势汹汹,但南直隶可用之兵亦不在少数。”
“只要布置得当,李闯贼肯定占不到便宜。”
有了史可法这句话,朱慈烺的内心终于平静了一些。
“史尚书,南直隶有哪些可用之兵?”
史可法伸手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记事本,打开后念了起来:“抚宁侯朱国弼,提督漕运镇守淮安,麾下兵马五千。”
“南京大教场提督,都督同知刘肇基一千兵马,也驻守在淮安附近。”
“都督同知仆从善,麾下兵马五千,驻守宿迁。”
“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兵马四万五千人,驻守凤阳,淮南和阜阳。”
“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诚意伯刘孔昭麾下水师两万,驻扎在南京城外。”
“河南总兵李际遇,副总兵王之纲,以及援剿河南总兵许定国加起来共有三万兵马,分别驻守在亳州,商丘和徐州进行剿匪。”
“另外,南京京营还三万精兵可供调派!”
朱慈烺算了算,这些兵马加起来足有十万七千人。
应该能挡得住李闯贼。
想到这,朱慈烺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他盯着史可法问道:“李闯贼有多少兵马?”
“八万!”
要坏事!朱慈烺心中大呼不妙。
除去刘孔昭的水师,双方兵力差不多。
“史尚书,这些兵马够用吗?”
“回殿下,臣怕不够。所以已经派人北上联络高杰和刘良佐,让他们迅速南下护卫南京。高杰麾下有两万七千兵马,刘良佐一万。”
“另外,臣同时给袁继咸和秦良玉发去了调令,让他们立刻沿江而下,驰援南京。”
听到这些人的兵力后,朱慈烺心中大定。
南京稳了!
“既然如此,那就给各部下令吧,一定要将闯贼挡在凤阳和南京城外!”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没说话。
原因只有两个字:缺钱!
想让士兵出城作战,必须给他们发钱发粮,否则去了也是白搭。
南京朝廷国库空虚,没钱没粮。
出城作战还面临一个问题:后勤补给!
是让各部自己解决?还是朝廷负责?
各部自己解决就需要征用民夫,向百姓就地“筹粮”,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变。
朝廷负责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没钱!
“殿下,南京户部没钱,北京户部的钱最快也得月底运到。没钱没粮,那些士兵就算愿意出城作战,也没有几成胜算。”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低声解释起来。
听完高弘图的解释后,朱慈烺整个人瞬间没了精神。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父皇曾经遇到的问题。
父皇是怎么做的?
让人捐钱!
朱慈烺抬起头看着众人:“诸位,自古江南富庶,能否向城中富商士绅筹借一些银两?等北京的银子送到后,再还给他们。”.
众人不说话。
谁去借?以谁的名义借?
自古借钱容易还钱难。
如果朱慈烺不还钱,那些被借钱的人肯定会找经手人要账。
经手人只是干活的,不是花钱的。
谁也不愿意干这种受累不讨好的差事。
眼看朱慈烺被晾在一边,史可法在心中叹了口气,随后说道:“殿下,臣愿意一试。至于能借来多少,臣就没有把握了。”
朱慈烺眼泪都快下来了:“史尚书实乃国之栋梁,此事就交给史尚书了。”
“臣谨遵殿下令旨。”
史可法刚退回去,南京京营总督刘文炳出班拱了下手说道:“殿下,流贼短时间内攻不到南京,当务之急是守住凤阳。”
“臣刚才听兵部史尚书说,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四万五千兵马分别驻守在凤阳,淮南和阜阳。”
“分兵驻守表面上看没问题,但是面对李自成这种对手就不行了。他擅长围点打援,分兵驻守不但不利于防守,反而容易中了李闯贼的奸计,请殿下速速下旨让其合兵据守。”
“只要守他个半月二十天,袁继咸和秦良玉的大军就能抵达。袁继咸在湖广屯田,自备粮草。秦良玉向蜀王借了五百万两银子,军饷充足,粮草也是从四川运过来的,不用朝廷负责。”
朱慈烺眼前闪过一道亮光:“袁继咸...秦良玉!对,新乐侯(刘文炳)说的对!快给马士英下令让他合兵据守凤阳,等待袁继咸和秦良玉的援军。”
第413章 南京朝廷的明争暗斗
“殿下,臣有话讲!”兵科给事中阮大铖站出来说道。
在钱谦益和马士英的运作下,他成功复起出仕。
虽然职位不高,但是有资格上朝。
起初朱慈烺是不同意的,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在马士英和钱谦益的数次推荐下,他无奈之下才给了阮大铖兵科给事中的官职。
为了谨慎起见,在起用阮大铖前他特意给崇祯写信请示。
崇祯的答复非常简单:你是太子,南京之事你说了算,朕不干涉。
崇祯真的不管吗?
非也,不是不管,只是不到时候!
杀人需要罪名!
如果这些人一直躲在暗处,他反而没办法杀人。
只有让这些人自己跳出来,崇祯才有杀人的机会!
就像那句名言一样: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
朱慈烺对着阮大铖点点头:“讲。”
阮大铖一脸严肃,嘴角上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殿下,李闯贼此番南下来势汹汹。”
“我军总兵力虽然比李闯贼多,但分散驻守在各地,临时拼凑,相互之间又有矛盾,事权不一。为此臣提议任命援剿总督一人,居中指挥。”
嗯?
有道理啊!
朱慈烺不由得对阮大铖刮目相看。
此人确实有两把刷子,能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
“那...你认为什么人可以担当援剿总督?”朱慈烺问。
“臣以为凤阳总督马士英可担此任!”阮大铖狐狸的尾巴露出来了。
这种好事当然要举荐自己人。
何为援剿总督?
各路剿灭流贼的队伍都要听此人的吩咐。
李自成看似来势汹汹,但几乎没有胜算。
原因很简单...
南京附近总兵力高达十万,只要龟缩防守不主动出击,凤阳和南京绝不会失守。
接下来就一个字:等!
等秦良玉和袁继咸。
他们二人的总兵力将近二十万,而且麾下都是精兵。
等他们一到,李自成必败!
这份白捡的功劳岂能拱手让人?
诚意伯刘孔昭第一个反对:“殿下,臣以为不妥!”
“哦?说说理由。”朱慈烺忽然明白了当皇帝的意义。
只需要高高在上,选择一个人并信任他就可以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还不知道谁能值得他信任。
刘孔昭施礼后说道:“殿下,马士英虽然担任总督凤阳,但此前领兵不过数万,并没有大军团联合作战的经验。冒然将援剿总督的官职交给他,怕是有失败的风险。”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新任魏国公徐文爵,忻城伯赵之龙以及几个大臣站出来附和。
朱慈烺想了想,觉得刘孔昭说的有道理。
马士英此前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募兵后要反攻河南。
结果呢?
募兵确实招募了,但就是不出兵。
一会说士兵没训练好,一会又说装备不够,军饷不足,没有粮饷。
要不是他前些日子催得紧,马士英也不会收复阜阳。
如果让他当援剿总督,属实让人不放心!
看到朱慈烺脸上的表情变化后,刘孔昭知道刚才的话起作用了,于是继续说道:“臣举荐抚宁侯朱国弼担任援剿总督一职,朱国弼总督漕运,熟悉淮安、扬州一带的地形。”
“行军打仗讲究天时地利,朱国弼担任总督胜算将大大增加。”
刘孔昭话音刚落,朝堂上所有文臣都表示反对。
“臣以为不妥,朱国弼此前曾因罪被陛下夺爵,被恢复爵位后又擅自将福建运往京师的十万两银子扣押,此等名声之人岂能担任援剿总督?”
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第一个站了出来。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