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86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谋划什么?”沈犹龙追问。

马吉翔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叹了口气,随后才缓缓说道:“具体在谋划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想细作前去摸情况,可是衙门里没钱。”

“有钱或许有人卖命,没钱一定没人卖命,难啊!”

沈犹龙立刻明白了马吉翔的意图。

他是来要钱的。

锦衣卫衙门里会没钱?

当然不会!

唯一的解释是锦衣卫内部正在大换血,马上就轮到两广这边了。

马吉翔广东锦衣卫衙门里的账对不上,为了补窟窿,他想到了从沈犹龙这里搞钱。

想到这,沈犹龙跟着叹了口气:“哎,确实难!朝廷免了全国两年赋税,两广距离京师有数千里之遥,户部的银子从三月初就开始往这边运,运到现在还没运过来!”

“你说,咱们是不是该上疏参户部?”

马吉翔心里暗骂一句:沈老匹夫果然是官场老油条,竟然先我一步哭穷。

“其实这事不能怪户部,要怪就怪李闯贼!他在凤阳一带作乱,导致漕运不通,户部的银子也就没法通过漕运南下了!”马吉翔改口劝道。

“确实,都难!哎对了,马指挥使还有事吗?没事的话我要亲自前往梧州筹备战事了。”沈犹龙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笑着问道。

马吉翔没有办法,只能将提前准备的第二套说辞拿了出来:“沈大人应该知道锦衣卫内部正在大换血,我身为广东锦衣卫指挥使,一无功劳在身,二无苦劳相伴。”

“不出意外的话,这广东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将会拱手让人。我想借献贼南下的时机立功,凭借功劳留任。”

听完马吉翔这番言论后,沈犹龙抬头看去。

只见马吉翔双目明亮如月,表情坚决如铁,给人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

在沈犹龙的注视下,马吉翔心里开始发虚。

没办法,沈犹龙外表长得跟张飞一样。尤其是一双大眼睛,瞪得马吉翔浑身难受。

就在马吉翔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沈犹龙说话了。

他瞪着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恶狠狠地问道:“不知马指挥使到底想干什么?”

第428章 讨价还价

面对沈犹龙的“询问”,马吉翔咽了口唾沫后说道:“献贼此时驻守在永州,我想派细作进去把情况摸清,在沈大人出击的时候提供情报。”

“细作时刻都会面临生命危险,只有死士才能担当。招募死士需要大量钱财,所以我想让沈大人资助一些银两。”

沈犹龙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后摇头:“不是我不想帮,是爱莫能助。”

“为何?”马吉翔有点慌了。

他真正的目的可不是给沈犹龙提报情报,而是完成崇祯和李若琏交给他的反间计。

五天前他收到北京来信,让他想办法离间张献忠和李定国。

马吉翔绞尽脑汁,最终决定从张献忠的女婿汪兆麟入手。

汪兆麟本是桐城的一名秀才,家境富裕。

因为在县学学习的时候犯了错,被关进大牢。听闻张献忠攻打桐城,煽动犯人暴动,破开牢门冲上城墙作乱。..

里应外合之下,桐城失陷。

张献忠起兵多年,军中基本都是武将,没有像样的谋士。

汪兆麟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难题。

张献忠大喜之下将女儿许配与他。

所以汪兆麟既是张献忠的军师,也是张献忠的女婿。此人性格残忍狡狯,善于逢迎争宠。

如果沈犹龙不帮他,他就没办法完成皇帝和李若琏交代的任务。

后果可想而知。

看着呆呆发愣的马吉翔,沈犹龙微微一笑:“马指挥使别多想,朝廷有旨意让我不要主动出击,而是以守为主。”

“以守为主就没必要派细作了,所以爱莫能助啊。”

马吉翔慌乱过后很快恢复冷静,他眼珠一转悠悠说道:“沈大人现在可用之兵只有四万余人,分别驻守在桂林,梧州和韶州。”

“如果献贼集结兵力攻打其中一处,在其他各路援军到达之前将其攻陷,沈大人又该如何应对?”

沈犹龙沉默不语。

马吉翔刚才那番话正是他所担心的事。

但是没办法,攻守双方本就不是平等的关系。

攻方的优势是随意选择进攻目标。

守方的优势是可以据守城池,等待援军。

“如果沈大人能在第一时间得知献贼主力进攻方向,并进行相应的排兵布阵,事情是不是就没那么复杂了?”马吉翔继续劝。

“一万两银子!我只要一万两银子就能派人混入献贼军中,在关键时刻把关键消息告诉沈大人。”

“相信在这个消息的帮助下,沈大人真正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沈犹龙想了下,“照你这么说,我自己找人就能把这事干了,何必惊动你们锦衣卫?”

马吉翔嘿嘿一笑:“陛下曾经说过,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任何人都能打探消息,但是只有锦衣卫能保证打探的消息真实性,和传递消息的时效性。”

沈犹龙再次想了一会,觉得马吉翔说的有道理。

锦衣卫擅长收集敌情、策反敌将。

其他人一般情况下还真干不来!

打定主意后,沈犹龙伸出右手五根手指并说道:“五千两!”

“哎呀!”马吉翔心中狂喜,嘴上却不露声色的埋怨道:“沈大人乃堂堂两广总督,还拿不出一万两银子吗?”

沈犹龙苦笑一声:“别说一万两了,就是这五千两银子都是三总衙门历年节省下来的公费。”

“那...九千两!”马吉翔开始还价。

“五千!”沈犹龙坚持不变。

“八千两!”

“五千!”

“七千两!”

“就五千!”

马吉翔一边还价一边在心里骂街。

这个沈犹龙比铁公鸡还一毛不拔。

五千两银子看似很多,但还不至于打动汪兆麟。

只有万两以上的银子才有机会接近汪兆麟。

很显然,马吉翔想让沈犹龙把所有的钱都出了,让他当冤大头。

“六千两,最低了!”马吉翔决定抛出底线。

沈犹龙叹了口气:“五千五百两。”

“成交!”马吉翔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答应了。

能从沈犹龙手里骗走五千五百两银子,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

“沈大人快点准备银子,我立刻安排人员去永州。”

“可以,但是我丑话在前,如果马指挥使没有履行承诺,我就算死,也要把你拉上。”沈犹龙瞪着一双大眼,威胁道。

马吉翔虽然有些心虚,但是脸上没有露出任何心虚的表情,信誓旦旦的承诺:“沈大人放心,我马某人办事一向靠谱。”

“那就好。”有了马吉翔的承诺,沈犹龙也跟着松了口气。

大明朝总督是一个危险的差事,动不动就被问斩。

他虽然心系朝廷,但也不想白白送死。

双方清点完银两后,马吉翔临走前给沈犹龙拍马屁:“沈大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乃大明朝的功臣良将啊!”

沈犹龙淡淡一笑:“马指挥使过奖了,都是给朝廷效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回见!”

“回见!”

......

永州府。

张献忠大军停在永州府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张献忠生病了。

风寒。

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感冒。

在古代,风寒可以说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这个病本身不是大病,坏就坏在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历史上的有很多皇帝因为风寒引发的并发症去世。

例如康熙。

在军医的治疗下,张献忠虽然有好转的迹象,但整个人还是昏昏沉沉的,打不起精神。

“郎中呢?把附近的郎中全都给我抓来,一个接一个的给义父治病,治不好的全都砍了!”孙可望站在军帐之中,大发雷霆。

“城中有名的郎中早就跑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无名郎中,开的药也都一样。”艾能奇无奈的说道。

就在众人唉声叹气的时候,军师汪兆麟一脸傲娇的走了进来。

“诸位莫慌,我找到了一位名医。”

“名医?”刘文秀凑上前来很是怀疑,“哪儿来的名医?师从何人?”

“从广州府而来,师从名医吴有性。”

吴有性字又可,是“温疫学派”的创始人。

第429章 吴又可“高徒”

“咳咳咳,原来是...吴先生的高徒,快...快请!”躺在病榻上的张献忠在得知对方的身份后,立刻挣扎着坐了起来。

吴有性此前只是一个小游医,没什么名声。

崇祯十四年山东、浙省、南北两直鼠疫大爆发,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为此他深入疫区边给病人看病,边分析疫情。

经过多次试验,吴有性配制了一种可以缓解并治疗鼠疫的药方:达原饮。

这让他在百姓心目中名声大噪。

吴有性认为瘟疫是由“疠气”经口鼻进入患者体内,进而导致患者发病。

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空气传染和接触传染。

不过...

这个理论被当时的医学界视为误导人的异端学说,所以吴有性一直在民间行医,并未获得官方认可。

张献忠觉得吴有性医术高超,他的学生也差不到哪儿去,于是第一时间让那个郎中进来。

旺兆麟得意的目光依次从众人脸上扫过,随后亲自走出帐外,将一个中年男子迎了进来。

来人的年纪在四十左右,身穿一件草绿春满园罗裰衣,腰间系着橙红蛮纹带,黑白相间的头发被网巾束在头顶上。

面如重枣,体型消瘦,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他走进军帐后环顾一周,最后将目光落到张献忠身上:“这位军爷病的不轻啊。”

不等张献忠说话,他就上前一步来到张献忠面前,仔细观察一番后开始把脉。

旺兆麟趁机介绍:“诸位,这位郎中名叫赵永年,是名医吴有性的亲传弟子。籍贯湖广武昌府,与吴先生一样喜欢游走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