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李自成正打算在睡前运动一番,结果被帐外传来的声音打断:“皇上,宗敏将军送来消息。”
“念!”李自成十分不爽的推开高氏,坐了起来。
“明军水师突破我军水师防线,从洪泽湖进入淮河,随后朝凤阳一带进发。水师兵力不明,步兵骑兵不足两千。”
“另有一万明军被臣围困在泗州一带,臣欲将其歼灭后再支援凤阳。”
听完探马的汇报后,李自成坐在床边分析形势。
他在想,明军水师为什么敢孤军深入?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好一会。
万般无奈之下,他将牛金星和宋献策召至军帐内。
“皇上,臣以为明军要与我军决战。水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参战,而是建造浮桥,把淮河北岸的明军送到南岸来作战。”宋献策猜测道。
“那...我军该如何应对?”
“在淮河南岸布置大量探马,并分兵驻守各渡口,淮河南岸的明军步兵只有不到两千人,只要敢搭浮桥渡河,我军就半渡而击之。”
李自成点点头,传令下去后将众人遣散,然后继续睡觉。
四月十八日凌晨。
李自成还没起床就得到李来亨送来的消息,“皇上,凤阳城中明军正在城北集结。”
李自成明显愣了一下,缓过神后急忙下令:“快,明军立足未稳,快传令偷袭。”
李来亨在营帐外叹了口气:“来不及了皇上,明军是趁夜色出的城,现在已经集结完毕,站好了阵型。”
李自成大怒,他一边在高氏的帮助下穿戴盔甲,一边吩咐道:“把当时在城北值守的探马全都砍了!”
李来亨站在营帐外,被吓得往后退了半步。
皇上这是怎么了?
昨夜夜黑风高,探马没发现明军出城也很正常。
就算发现了又能怎么样?
为了围困凤阳,他们在城外挖了很多又宽又深的壕沟,并引入了淮河水。
明军如果想跨过壕沟作战,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制作器械才行。
皇上没必要生气。
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气?甚至还要做出临阵斩将的事?
现在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临阵杀自己人,不利军心。
想到这,李过劝道:“皇上,探马日夜查探,本就十分辛苦。再加上夜黑风高,他们没能发现明军出城也情有可原。现在大敌当前,临阵斩将的话恐...”
“杀!全都杀了!”李自成发出的怒吼声在空中回荡。
李来亨被吓得缩了下脖子,“臣,遵旨。”
不等李来亨离开,李自成吩咐帐外亲兵:“传令各部集结,准备迎敌。”
“报!”不等李自成下达完军令,又一名探马飞奔而入:“皇上,城东五十里发现一支明军,步兵一千,骑兵两百。他们与淮河上的明军水师齐头并进。”
五十里...
这个消息把李自成吓了一跳。
太近了。
按照明军的行军速度,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不过,既然明军想要决战,那就决战!
李自成迅速穿好盔甲来到营帐外,扫视左右后对着一个十分信任的亲兵低声说道:“你带上朕的令箭立刻前往淮南,让郝摇旗渡河北上,等待时机进攻淮河北岸的明军。”
紧接着他又拿出一支令箭交给另一名亲兵:“你即刻前往刘体纯营中,让他从城西营中悄悄撤出五千兵马,绕道前往城东一带埋伏起来。”
“你,”李自成指向另外一个亲兵,“拿上朕的令箭去城东,让谷可成派兵把那一千两百明军灭了。提醒他,一定要地方明军渡河。”
下达完这些命令后,李自成翻身上马,去城北查看出城的明军到底要干什么。
城北护城河外,一万明军列阵待敌。
卢九德亲领中军,骑在马上拿着千里眼四处观看。
顺军营地驻扎在七八里外,就算通过千里眼看,也看不清楚什么。
“大人,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卢九德身边的将领问。
“哪儿也不去,等。”
“等什么?”
“少他妈废话,让你们等就老老实实的等。”
城北五里外的土坡上,李自成同样十分疑惑。
通过千里眼他清清楚楚的看到,明军出城列阵后没有进攻,反而站在原地休息。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李来亨摇头道:“臣以为,他们在虚张声势,或者...牵制我军兵力。”
“回营,把所有探马都派出去,一定要找到明军援军的位置。”
“遵命。”
李自成刚返回城北大营,探马传来消息:“淮河北岸的明军正在集结,意图不明。”
李自成马不停蹄地赶往淮河岸边,拿起千里眼往河对岸看去。
只见数不清的明军在河对岸集结。
军营旁边的空地上,摆满了用于搭建浮桥的木材和木板。
看样子早就做好了准备。
届时只等明军水师一到,他们就能将这些木板搬到船上,将一艘艘战船连接在一起,搭建成浮桥。
顺军各部同样也在集结,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奇怪的是,明军集结后与凤阳城外的明军一样没有进攻,而是站在原地休息。
李自成纳闷的同时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觉得明军在酝酿一场阴谋,具体什么阴谋不得而知。
李自成心情愈发烦躁,为此他把牛金星和宋献策召至面前议事。
双方一直从早晨僵持到傍晚,什么事也没发生。
就在所有人以为凤阳又是无战事的一天时,城东谷可成部传来战报。
“报,谷可成将军派两千精锐攻击淮河南岸一千两百明军,大败而归。”
“什么?”李自成直接站了起来:“你再说一遍!”
“谷可成两千对一千二,大败而归,此战伤亡千余人。”探马低着头,用尽量平稳的语气重复了一遍。
“怎么可能?”李自成紧握双拳,“谷可成麾下都是精锐,怎么可能会败?难道...明军水师参战了?”
“没有,明军水师并未靠岸,双方战场远离淮河。”
“明军损失多少?”李自成问。
“损失百余人,领兵的将领叫刘肇基。”
第438章 长枪骑兵
刘肇基!
李自成听到这个名字后眉头一皱。
此人辽东军出身,以善打硬仗著称。
遇到他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传令谷可成,命他派三千兵马前去迎战,务必将其歼灭,否则军法处置。”
众人又商议了一会,眼见天色昏暗,各自回营休息。
四月十九日清晨,马士英被门外的亲兵喊醒:“大人,城外来人了。”
“谁?”
“说是吕大人的信使。”
马士英急忙穿好衣服,去往前厅。
走进厅门,只见一个身穿蓝色布衣的中年男子笔直的站在原地。
见马士英到来,他深施一礼:“见过马总督。”
“你是何人?”
“卑职于同,奉援剿总督吕大人命令前来传递消息。”
“什么消息?”马士英一脸淡漠的问。
此前吕大器就下达过军令,让他于四月十八日分别从城东和城北出城与流贼野战。
结果他只往城北派兵一万,对峙后返回城中。
信使于同盯着马士英的脸看了一会,缓缓说道:“吕大人就在城东二十里水师的战船上,昨天你没有与流贼野战牵制对方主力,导致吕大人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今日我代吕大人前来问罪。”
“问罪,”马士英笑了:“我还没问他的罪呢!我城中兵力空虚,出城野战一旦不敌,凤阳必失!他吕大器能承担这个责任吗?”
于同反问:“难道马总督固守城池就能保证凤阳不失?”
“当然!本督已经守了一个月!”
于同微微一笑:“不知马总督城中还有多少粮草?”
说到粮草,马士英沉默了。
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城中粮草所剩无几。再过两天,城中就会断粮。
这样下去的话,哗变城破是早晚的事。
于同见马士英沉默,叹了口气:“贻误战机之事暂且不提,吕大人让我告诉马大人,明天务必出兵,否则凤阳必失。”
“可是...”马士英还想狡辩,但现实让他闭上了嘴。
片刻后他问:“明天几时出兵?”
“申时初刻分别从北城门和东城门出兵。”
“申时?”马士英表情僵硬。
申时换算成现代时间是下午三点。
出城集结站好队形大约需要两刻钟,再过一个时辰就到傍晚了。
这是打的什么仗?
“然后呢?”马士英又问。
“然后淮河北岸的高杰会强渡淮河南下,你们内外夹击李闯贼。”于同说道。
“就这些?”
“对,就这些。”
“劳烦回去转告吕大器,我一定奉命行事。”
......
次日清晨,顺军将领高洪率领三千兵马从城东大营中出发,一路向东寻找刘肇基的踪影。
走了十五里后,探马回报:“报,前面五里发现一支明军,看旗帜是刘肇基部。”
高洪谨慎地问:“附近可有其他明军?”
“没有,他们在一个水塘边上扎营,距离淮河岸边将近二里。”探马回答。
高洪大喜:“好,传令步兵结阵行军,骑兵后退三里,随时准备支援。”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