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三,做好朕的眼睛。”
听完这三个要求后,王承恩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放松,他跪在地上砰砰砰磕头保证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会管好下面的人。”
崇祯的要求看似不高,实则不低。
仅第一个要求,一般人就很难做到。
在那个缺乏监督且充满人情世故的年代,贪腐是无法避免的。ap..
举一个例子。
甲举荐乙外派当差。
乙为了报答人情,逢年过节得给甲送礼才行,否则在别人眼里会成为白眼狼。
送礼需要钱。
如果不贪腐的话,仅凭他们的那点俸禄只能从南京带两袋土回来。
所以说贪腐是无法避免的。
官员在御史的监督之下会收敛许多,太监就不同了。
没人监督他们,做事全凭良心。
崇祯觉得既然无法避免贪腐,就只能限制贪腐的规模了。
得到王承恩的口头保证后,崇祯站起身往殿外走。
勇卫营和锦衣卫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护送着銮驾出了皇城朝城西一座府邸行去。
大明朝工部兼礼部尚书范景文的家:范府。
崇祯来这只有一个目的:给范景文站台。
李邦华离京南下,范景文暂时接替内阁首辅的工作。
其余各部官员有的会配合支持,有的则会暗中使绊子。
为了让范景文快速掌握实权并融入到工作中去,崇祯决定家访。
这种作秀行为等于明确告诉六部官员,他非常支持范景文,让他们不要搞小动作。
銮驾刚出皇城,太监们便将消息告诉了范景文,让他做好准备。
随后一队锦衣卫冲入府中快速搜查一番,确定没有危险后原地站立,负责警戒。
范景文一家人则早早站在府门外,准备迎接崇祯的銮驾。
銮驾拐进街角来到范府门前时,范景文一家人同时拱手,口中高呼万岁。
大明朝皇帝出游,庶民围观迎驾时无需跪拜,只行拱手礼即可。
这一点可以从记录明朝皇帝出行的画作中找到证据。
到了满清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强化奴性思想,才开始强迫百姓下跪。
崇祯是来范景文家里做客的,身为客人当然不能让主人下跪。
所以他提前让太监嘱咐范景文,一定要行拱手礼。
崇祯走下銮驾对着范景文和他的家人回礼,然后迈步走进范府前厅。
一番客套后,崇祯坐在客座上,范景文坐在主座上。
其余人全都站在屋中各个角落里。
范景文内心很是紧张,毕竟对方的身份是大明皇帝。
崇祯也不急着说话,而是四处打量起来。
穷,是真穷啊!
屋里的家具虽然齐全,但大都有些破败。地面一半砖,一半土,看着很不协调。
不过屋子里收拾的很干净,让人并无不适的感觉。
“陛下请喝茶!”范景文亲递给崇祯一杯茶。
崇祯接过茶杯后抿了一口感觉还行,便端着茶杯三两口将茶水喝完。
喝完后眼角余光发现茶杯底部竟然有落款。
他翻过茶杯细细看去,只见茶杯底部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
整个茶杯以苏麻离青为常,以鲜红为宝。根据茶杯的精美程度和落款的样式,显然是当年内府的御窑瓷器。
御窑瓷器流出皇宫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皇帝赏赐,妃嫔赏赐,太监偷卖等。.
“好一个宣德年的茶杯,范尚书也喜欢古玩?”崇祯面带笑意的问道。
范景文老脸一红:“回陛下,臣确实喜欢古玩。可由于家中并无多少闲钱,所以只买了一套宣德年的茶具。”
崇祯点了点头,盯着茶具细看了一会悠悠说道:“范尚书买这套茶具花了多少银两?”
“纹银五十两。”
“哎,可惜了。”崇祯叹了口气。
范景文微微一怔:“请陛下明示。”
王承恩在旁边解释道:“范尚书,陛下的意思是你买到赝品了。”
“赝品?不能啊!”范景文急的站了起来。
这套茶具他找专人鉴定过,确定是真品无疑,怎么会是赝品呢?
他拿着另一只茶杯仔细查看,可怎么看也看不出瑕疵。
思考再三后,范景文试探性的问:“陛下也对古董感兴趣?”
“朕对这个不感兴趣。”
范景文听罢鼓足勇气反问道:“那陛下如何知道这茶具是赝品呢?”
崇祯眨了眨眼睛,说出了一句让范景文很扎心的话:“宫里有不少宣德年茶具,你这个和宫里的不一样。”
第495章 决战前夕
听完崇祯的解释后,范景文直接傻了眼。
崇祯不懂古董并不是因为他没见过真货,而是没见过假货。
真货见多了,很容易就能排除假货。
范景文有些难以置信的拿起手中的茶杯,越看越不对劲。
当怀疑开始的时候,罪名就已经成立了。
范景文越想越生气,恨不得直接把这玩意摔碎了。
可真摔的话有舍不得,毕竟买这套茶具时花了五十两银子撑门面。
看着又急又恼的范景文,崇祯哈哈一笑:“范尚书千万别生闷气,免得把身体气坏了。”
“这样吧,”崇祯对着王承恩说道:“回宫后给范尚书拿几套瓷器和宫廷御用之物,就当朕此次登门的拜礼了。”
“陛下万万使不得。”范景文急忙站起身拱手施礼。
崇祯摆摆手:“范尚书不要推辞了。你身为礼工两部尚书,家里竟然如此贫寒,属实让朕难堪。”
“回头朕让宫里的工匠来你府上几天,给你打几套好家具。”
范景文顿时热泪盈眶起来。
李邦华都没享受到的待遇,他享受到了。
在范府一家人的感恩戴德声中,崇祯又坐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离开。
再不走的话就要吃晚饭了。
他随行的侍卫高达上千人,如果全都在范府吃饭的话,能把范景文吃死。
为了不给这位大明朝未来的首辅添麻烦,崇祯决定回宫吃饭。
銮驾启程,缓缓走向皇城。
傍晚的京师有些微凉,鼠疫早已没了踪迹,京师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在连续两年免除赋税的政策下,百姓们不但能吃饱饭,还存下一些闲钱和余粮。
这一波大天灾,终于过去了。
路边的百姓们看到崇祯的銮驾后纷纷退到两旁,自发地跪地施礼。
其实收买人心非常简单,在他们饿的时候给一口饱饭,这些人便会感激不尽。看書菈
崇祯不但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
在他声望的影响下,侍卫们也得到了百姓爱戴。
“军爷吃包子吗?随便拿,不要钱!”路边的老大爷指着笼屉上的包子大声说道。
一个卖菜的老大娘对着一个侍卫大声询问:“小伙结婚了没有?我家侄女长得可俊了,等你没事的时候来这找我,我给你说媒。”
侍卫们不敢回话,只能待在队伍里保持严肃。
“都让一让,让一让,不要挡了陛下銮驾,违令者斩!”走在最前面负责开路的侍卫大声提醒着。
在百姓们的万岁声中,銮驾回到了皇城。
刚迈步走进乾清宫的殿门,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皇爷,荆州塘报。”
荆州!
听到这个地名后崇祯忽然有些紧张。
他缓缓伸出右手接过塘报,打开信封后认真看了一遍。
随后将信放到龙书案上,目光看向大殿外的明亮之处。接着他感觉嗓子眼发干,忍不住咽了两口唾沫。看書菈
“皇爷...”王承恩不敢多问,只能在旁边轻轻喊了一声。
崇祯深吸一口气然后重重吐出:“秦良玉要与李闯贼和献贼决战了。”
“秦老将军一定在有把握打胜仗的情况下与二贼决战的,请陛下放心。”王承恩开始劝。
崇祯苦笑一声:“世上哪有那么多有把握的胜仗?只能说事在人为。”
“秦良玉粮草吃紧,只能仓促开战,她在信中说并无太多胜算,胜败全看天意!”
王承恩忽然紧张起来。
如果秦良玉败了,整个南方的剿贼形势将一片灰暗。
他想了想,提议道:“皇爷要不调黄得功南下?他有多年的剿贼经验。”
“不...”崇祯轻轻摇头:“来不及了!秦良玉在信中说决战就在这几日,等黄得功到了湖广,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黄得功不能走必须留在京师附近,明年开春后朕要用兵,黄得功有大用。”
听到用兵二字后王承恩赶忙闭上嘴,不再多言。
随着日落西山,京师的天空陷入到黑暗之中。
屋外狂风大作。
八月末的秋风愈发寒冷。
甚至可以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来形容。
黑暗之中,京师开始沉睡。
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微不可见的月牙从东方升起。
铛的一声。
打更的更夫鼓敲响了手中的铜锣:“八月二十九,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咯吱吱!
刺耳的声音吵醒了城头上沉睡的士兵。
他们急忙拿起武器向外望去,只见下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转过头时,几只火把被人点燃。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