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333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牛金星和宋献策快速用眼神交流,同时表达歉意:“是我们多虑了,还是宗敏将军想的周到。”

他们嫉妒李岩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才说出了那番言论。.qgν.

考虑到刘宗敏的态度和大顺军目前的形势后,他们决定不再谈论此事。

李自成见众人没有疑虑后,继续问道:“那李先生从襄阳调兵围攻承天府计划诸位又怎么看?”

众人商议一番后纷纷表示同意。

俗话说擒贼擒王,只要击败了秦良玉,别说几万川兵,就是几十万川兵都会不战自溃。

“那好,朕即刻从襄阳调兵。”说完这句话后李自成看向众人:“在襄阳之兵未到达前,我军是继续强攻,还是休整几天?”

襄阳距离承天府两百里,消息送过去需要一整夜时间。

大军行军又需要两到三天时间。

如果继续强攻,会徒增损失。

如果停止进攻话,承天府的明军得到休息的机会。

对几天后的战事非常不利。

宋献策及时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应该派大军压阵,然后派小股部队试探性的进攻。”

“一是无法让明军主力得到休息,二是能最大程度的保存实力。”

李自成有些担心:“张献忠正在全力攻城,咱们这么做是不是...”

牛金星微微笑道:“皇上难道忘了我军此战的目的?”

经过牛金星的提醒后,李自成才想起出兵前制定的两层计划。

表面上是与张献忠联合起来围攻秦良玉,将其歼灭在湖广一带。

实际还有另外两个目的。

一是击败秦良玉后趁机吞并张献忠部,补充自己的实力。

二是择机入川开辟新战场。

张献忠有嫡系部队,想吞并他需要把这些嫡系部队消灭或者分化。.qgν.

他亲自消灭对名声不利,借明军的手消灭就没这些顾虑了。

“派人给张献忠传信,让他继续强攻不得有误!”

......

城南十里,大西军营中升起了袅袅炊烟。

张献忠刚喝了一口米粥,帐外便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

“义父,紧急军情。”刘文秀在军帐外喊道。

“进来。”张献忠放下手里的粥碗,看向帐门。

刘文秀掀开军帐门帘,迈步走了进来。

他走进军帐后用眼角的余光向四周看了一眼,见没有其他人在场后才低声说道:“义父,我大哥(指孙可望)从旧口驿传来消息,说在附近发现了明军探马。”

张献忠一惊:“哪里来的明军?荆州吗?”

“不是,”刘文秀使劲摇头,“从对方探马的装备来看,是李性忠部。”

张献忠更加吃惊了:“他...他怎么来的这么快?”

“不清楚,”刘文秀继续摇头:“据我大哥推算,李性忠部距离旧口驿只有三十里左右。”

“快马加鞭的话半天就能抵达。”

张献忠皱着眉想了想:“告诉孙可望,他麾下的坐营此前是李定国的精锐,别说李性忠,就是他爹李如松来了也有一战之力。”

刘文秀眨了眨眼睛,看向张献忠的目光里夹杂了一丝...忧虑。

他在想自己的这位义父没毛病吧?

还李如松...

那可是大明东李西麻中的李家,指挥了宁夏之役和壬辰抗倭之战的大人物。

如果李如松没死而且来了,他会毫不犹豫地劝义父投降。

投降或许能活,不投降必死无疑。“大哥此前刚刚败给李性忠,再次面对李性忠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让我转告义父一声。”

“告诉我什么?”张献忠很是不悦,“本王给他一万五千兵马,目的就是阻挡明军援军。”

“让他务必牵制住李性忠,否则军法处置。”

“是,我这就转告。”刘文秀刚转过身后又转了回来:“义父,明天如何用兵?”

“继续进攻,不给明军休整的机会。”

......

承天府。

清点完各部的损失后,秦良玉眉头紧锁。

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两面夹击之下,她损失有点大。

吃完饭后,秦良玉布置明天的行动。

“明天白杆兵继续在城北迎敌,樊一蘅,马应试,贾连登和杨维栋在城中守城。侯天锡,高明佐,曹勋,范文光率所部兵马去城南迎战献贼。”

众将得到命令后起身离去。

等他们彻底走远后,马万年一脸神秘的走了进来。

他左手拿着一支箭,右手攥着一块白布。

“奶奶,城外射来几支箭,上面绑着白布。”说罢,马万年将箭矢和白布同时放到了秦良玉面前。

秦良玉没心情看,直接问道:“白布上面写了什么?”

“看不懂。”马万年回答的干脆利落。

“难道是锦衣卫用暗语写的信?”秦良玉顿时来了兴趣。

她派人将张容留下的厂卫喊来,让其破解信中内容。

迷信很快被破译出来,内容只有十二个字:南阳已陷,谭弘谭诣不战而降。

马万年脸色肉眼可见的苍白起来:“奶奶,他们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怎么能不战而降呢?”

秦良玉有一些意外,但并不是特别意外。

谭弘和谭诣投降明军前残暴无纪,投降明军后虽然有些收敛,但私下里还是会干一些杀人放火,强抢民女的勾当。

就算不投降,她也打算除掉他们了。

只可惜时机没有把握好。

“坏了!”马万年突然说道:“谭氏三兄弟中的老大谭文此时就在承天府,他负责向南阳转运粮草。”

第498章 攻守易势之战(上)

历史上谭氏三兄弟先是在方国安手下带兵打仗,北京失陷后归至吕大器麾下。

永历年间投降刘文秀后,又跟着刘文秀一起归附永历朝廷。

永历十三年谭弘、谭诣密谋降清。

谭文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将谭弘、谭诣投降的想法告诉了夔东十三家的袁宗第等人。

谭弘、谭诣闻后大怒,合谋将其杀死在船上。

秦良玉当然不知道谭文内心的想法,在得知他本人就在承天府城中时,立刻警觉起来。

“谭文手中有多少兵马?”秦良玉问马万年。

“一千左右,一半是士兵,一半是征调的民夫。”马万年回答。

秦良玉想了想:“你让他来一趟,别打草惊蛇。”

“是。”马万年匆匆离去。

半个时辰后,谭文在马万年的陪同下,有说有笑的来到秦良玉面前。

“总督大人找我有事?”谭文对着秦良玉躬身施礼。

秦良玉盯着谭文的脸看了一会,似乎在做最后的决定。..

马万年站在旁边不停地使眼色,意思是只要秦良玉下令,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将谭文控制住。

“谭文。”秦良玉声音平淡。

“末将在。”

“本督能信任你吗?”

谭文立刻收起笑容,非常严肃的看向秦良玉:“我谭某人领兵打仗的能力或许一般,但对朝廷却是忠心耿耿。”

秦良玉没说话,盯着谭文的眼睛一直看。

谭文有些慌。

他在脑海中快速回忆最近做过的坏事。

可想了三遍也没印象。

就在谭文即将怀疑人生的时候,秦良玉说话了:“锦衣卫送来密信,谭弘、谭诣不战而降。”

轰的一下,谭文脑海一片空白。

投降?而且是不战而降!

他终于明白秦良玉为何用那种眼神看他了,他是谭弘和谭诣大哥,自己的兄弟投降了,秦良玉很难不怀疑他。

谭文咽了口唾沫,扑通一声单膝跪在秦良玉面前:“我并不知谭弘和谭诣投降之事,请秦总督明察。”

秦良玉倒背着手,悠悠说道:“就凭你独自一人来到本督面前,本督也觉得你对此事并不知情。”.

谭文刚要松一口气,却听秦良玉继续说道:“不过...你毕竟是他们的大哥,我不得不防。”

谭文点头:“谭文明白,请大人收回我的兵权。”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运粮官的兵符和印信,高高举过头顶。

秦良玉并未收入手中,而是将他的手推了回去:“这些东西你先拿着,本督并不打算收回你的兵权。”

谭文怔了怔,有些疑惑的看向秦良玉:“大人的意思是?”

“你也投降。”

谭文另一条腿瞬间无力,扑通一声跪在秦良玉面前:“大人明察,末将是大明将领,只想战死沙场并无投降之心。”

“不是让你真的投降,而是让你去诈降,明白吗?”秦良玉一脸认真地说道。

谭文思索片刻,同样一脸认真的答应下来。

平心而论,他不想当内奸。

但是。

在谭弘和谭诣投降的前提下,他已经无法在承天府立脚了。一旦消息传出去,别说秦良玉就是普通士兵都不会信任他了。

与其在承天府无所作为,不如假意投降在关键时刻反水。

见谭文答应做内应后,秦良玉心中稍安。

在不知道谭文是敌是友的情况下,让他去当内奸是最佳方案。

如果直接夺了他的兵权,会引起其他将领的戒心。

毕竟谭弘、谭诣投降的消息来自一封所谓的密信,她秦良玉相信信中的内容,不代表那些将领会信。

可如果不处理谭文,留在身边始终是个麻烦。

所以她才想到了让他去当内奸。

商议完反水的细节后,谭文起身离去。

马万年看着谭文的背影,担心地问:“奶奶,如果谭文真的投降了怎么办?”

“无所谓,对此次战局没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