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35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回过头,月光下只见明军千余骑兵从他们来时的方向掩杀过来。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盔甲,鸟铳,弓箭,盾牌一应俱全。气势如虹,刀斧明亮,在月光下宛如一群饥渴的猛兽。

那些在后面抢钱、杀人的顺军来不及逃跑,瞬间被明军淹没。

片刻间,张能损失了百余骑兵。

张能见状立刻做出判断:“撤!与大部队会合!”

他的手下虽然都是精锐,但连日来疲于奔波人困马乏。其次在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的情况下盲目迎战,实属下策。

张能带着队伍转身就跑,迂回半圈后朝大部队所在的方向奔去。

那里还有两千轻骑,是他的主力和底气。

只要双方会合,眼前这些明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喊杀声也越来越响亮。

主战场已经陷入焦灼之中。

张能留在这里的两千骑兵虽然都是精锐,但为了追击朱慈烺,都是轻装简从。

为了降低战马负重,他们绝大部分人穿的都是棉甲,只带三天口粮,路上边走边抢。

明末军中战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布面甲,又称暗甲;另一种是棉甲。

暗甲表里都用棉布制作,以应对枪炮的冲击和北方冬天严寒。内衬则以铁甲钢片进行衔接填充,防御性能十分出色。

唯一的缺点是重量,总重约50斤。

绵甲则轻了很多,制作时只需绵花七斤。

优点是见雨不重,霉黰不烂。缺点是防护能力一般,面对鸟铳也只能做到不能大伤。

再加上连日奔波少有休息,此时已是人困马乏,战力与普通士兵无异,甚至不及。

更重要的一点,他们的阵型被明军冲乱了。

骑兵的优势是什么?

机动性!

战争的目的不仅是杀死敌人,还要将自己的伤亡降到最低。

古代战争只有重骑兵才敢冲击对方步兵军阵,轻骑兵都是围射,像剥圆葱一样,一层层的将对方射杀。

步兵阵中虽然也有射手,但是他们不仅需要判断对方骑兵的行进路线,还要透过人群寻找目标。

一上一下,高下立判。

张能快速扫视战场,发现自己的两千骑兵被明军分割成两部分。

一部分与明军骑兵厮斗,在荒野上互相追逐。随着弓弩声响起,不断有士兵落马,不是死于流矢,就是死于战马的铁蹄之下。

另一部分则被明军步兵缠住了,他们骑在马上拿着马刀,与明军步卒在一处土坡旁混战。

张能气的猛拍马背,大骂道:“他妈的一群废物!跟步兵玩个屁的近身搏斗,骑射啊!曹!”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骑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连夜奔袭早已让这些战马疲惫不堪,面对步兵,他们引以为傲的速度优势被大大降低。

再加上他们穿的都是棉甲,与这些身穿暗甲手举盾牌的步兵对射完全占不到便宜。

随着战马速度越来越低,为了降低损失速战速决,只能与明军陷入肉搏战。

精锐毕竟是精锐,肉搏战能力比普通士兵强很多。

明军虽然单体战力低,胜在甲厚枪长,依靠军阵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进攻。

张能猛拍马背,朝明军步兵冲了过去。

冲到一半他拍了下脑门,调转马头冲向明军骑兵。

那伙骑兵正与步兵缠斗,自己冲过去也帮不到什么忙,反而容易误伤友军。

不如将这些明军骑兵击退,没了骑兵牵制,那伙步兵就是瓮中之鳖。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回过头,发现己方一千骑兵只剩半数。所有人身上都沾满了血迹,不知道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往远看,近千名右臂绑白布的骑兵正朝他们的位置发起冲锋。

“张容还活着吗?”高文采喘息着大喊。

“咳咳...咳”高文采身旁传来一阵虚弱的咳嗽声,“咱家,比你的命长。”

高文采瞧了瞧,才将面前这个血人与太监张容对号入座。

“好,”高文采欣慰的点点头,他转身对所有人说道:“锦衣卫何在?”

“在。”

声音虽然不大,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本官现将麾下锦衣卫指挥权交给内廷太监张容,他就是你们的上司,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

“听到了吗?”

“听到了!”锦衣卫们没有任何质疑,此情此景也容不得质疑。

“高千户...这是?”张容拍马来到高文采身边,正要询问原因,却发现高文采脸上的血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无光。

往下看,马鞍下血流不止。

张容刚想说什么,被高文采伸手制止。

“我累了,这一次就让张公公带着你们冲锋吧。”

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张容来不及悲伤,迅速调整队形。

“高文采,这一次冲锋的口号就由你来喊吧,打完这场仗咱们一起吃烤馒头。”张容伸出满是血迹的左手,擦了擦眼睛。

“好,全体都有...”

“杀!”

第52章 你们都是太子的替死鬼

铁蹄铮铮,刀剑齐鸣。

张容揉了揉湿润的眼睛,指挥残存的五百骑兵向敌人再一次发起冲锋。

他回头看向高文采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

东厂素来瞧不上锦衣卫,内部称锦衣卫是陛下的狗,他们才是陛下的奴婢。

不知为何,今日他竟对高文采的死感到了悲伤。

或许是因为那几顿烤馒头吧!

张容化悲伤为愤怒,催动胯下的战马,朝对方的主将冲了过去。

在他的带动下,五百骑兵宛如滚滚洪流,倾泻而下。

骑兵交锋,胜在气势。

果毅将军张能看着冲过来的五百骑兵有些诧异,对方明明只有五百人,却有着五千人的气势。

来不及惊骇,双方的骑兵纠缠在一起。

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

有的人被马压在身下,骨头折断内脏碎裂;有的被砍下胳膊,趴在马背上惨叫;有人身上扎满了箭矢,仍然挥舞着武器冲向敌人;有人头盔丢失被削掉半个脑袋,剩下的一只眼睛绝望的寻找归宿。

这是一场血与肉的战争,钢铁是永恒的旋律,战马嘶鸣间,胜负已分。

冲锋过后,果毅将军张能回身观察,发现身后的骑兵仅余五六百骑。

要知道,刚才支援两队合二为一,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人。

就算对方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一个冲锋杀他一半人。

往远看,有五六百个骑兵与战马一起摔倒在地。

那些战马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鼻子前的白雾在月光下尤为明显。

人可以凭一口气撑着,战马不行。

连日奔波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再加上之前连续的冲锋,将这些马最后一丝力气都榨干了。

一个士兵走到倒地的战马面前,手中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起来,快他妈起来!”

然而战马浑身发烫,肌肉抽搐四肢僵硬,已然废了。就算不死,救过来也无法骑乘。

张能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知道大势已去。

完了,彻底完了!

功劳没抢到,反而损失三千精锐。

这些精锐都是他亲自带出来的,痛,真痛!

“将军,明军以逸待劳,咱们撤吧!”一个亲兵坐在马上提议道。

“撤!”张能犹豫一秒后,下达了决定。

“战场上那些兄弟怎么办...?”

看着战场那些尚在战斗的士兵,张容的心再次痛了一下。他们没有投降,而且举起手中的武器奋勇抵抗。

可骑兵没了马犹如将军没了兵,突然站在平地上战斗根本不习惯,顷刻间被明军斩杀。

“自求多福吧!没有马,即便被咱们救了,他们也跑不过明军。”

张容此时与左都督刘文耀率领的八百骑兵会和,他大声喊道:“刘都督,太子安危如何?”

“放心,无恙。”刘文耀冷漠的眼神在战场上来回搜寻。

擒贼擒王,对方想抓太子,他也想抓住对方的主将。

片刻后,他找到了张能。虽不知对方的姓名,但傲然立在一群骑兵中,而且气势不凡,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他指着张能的位置喊道:“王世德。”

锦衣卫百户王世德躬抱拳拱手:“末将在!”

“你带五百锦衣卫与张容一起将此人拿下,他若逃跑你们不必追赶,即刻回援。”

“遵命。”

“汪学海。”

“在。”东厂太监王学海拨马出列。

“你带二百厂卫将那伙与步兵缠斗的流贼尽数斩杀。”

“遵命。”

张容带着王世德再一次发起冲锋,王学海带着二百人支援步兵,刘文耀则带着一百人打扫战场。

说是打扫战场其实就是补刀。

救治伤员,补刀敌人。

果毅将军张能见明军追来,立刻就跑。

就算明军不追他也会撤退,连日奔波人困马乏,早已是强弩之末。

再战斗下去必将全军覆没。

且此地属于明军势力范围,孤军深入已是大忌,决不能就留。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活捉明太子。

既然明太子朱慈烺不在这里,他们也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

随着张能的离开,战场上的流贼逐渐放弃了抵抗,纷纷扔下武器打算投降。

刘文耀来到一个投降的士兵面前,面无表情的问道:“此次前来你们何人带队?”

“是...是果毅将军张能。”

“哦,砍了!”刘文耀得到答案后一声令下,将所有流贼士兵全部斩首。

他们都是流贼死忠,放了也会想办法回到流贼队伍之中。

尤其是这些人手上沾满了明军的鲜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