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另外还有一些被罢官的武将。
分别有原山海关总兵尤世威,总兵王世钦,副总兵杨明,原宣府总兵官侯世禄,副总兵张发,副总兵王永祚。
这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被朝廷弃用,无奈之下只能回到榆林打算就此度过余生。
可是历史的车轮没打算让他们悄无声息的死去,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壮烈的结局。
在顺军兵临城下之际,这些人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组织城中数千军民殊死防守。
在七万人的围攻下,数千军民愣是守了十多天。
城破后,榆林兵备道都任,总兵王世钦和弟弟王世国,尤世威等人被俘拒不投降,最终被顺军处死。
王家禄自杀身亡。
侯世禄与儿子侯拱极战死。
此战武将军官全部战死,城中在职和赋闲的文官全都自杀殉国,包括但不限于户部主事张云鹤,知州彭卿,柳芳等人。
李自成当然知道榆林的情况。
他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宋献策,心想看把你能耐的,说民变不是好听点吗,如果说是兵变将会引起内部骚乱。
看着有同样疑问的众将,李自成知道瞒不住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榆林城中确实没有多少百姓了,但为了防止蒙古人犯边,朕从附近迁了不少百姓进城,同时从大同将张天琳、柯天相调往榆林,一同前往榆林的还有原明军大同总兵姜瓖。”
“这次是姜壤兵变。”
“他先是率领十余名亲兵以议事的名义冲入帅府,趁张天琳和柯天相不注意将他们杀死,然后率领明廷降兵一起谋反了!”
诸将沉默了。
其实他们早就料到会有明廷降兵背叛他们,只是没想到背叛来的如此突然。
“皇上,臣以为应该立刻派兵围剿!”牛金星立刻提议道。.bμν.
田见秀,刘宗敏等在场的诸位将领纷纷露出鄙夷的表情。
这句话跟放屁一样。
刘宗敏实在忍不住了,他深吸一口气反问道:“牛左辅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不派围剿难道派人给对方送馒头吗?”
众将听罢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宗敏将军语出惊人啊!”田见秀公开表态支持刘宗敏。
“不愧是我大顺汝侯,文武双全。”郝摇旗跟着表态。
“宗敏将军说得好!”
其他将领纷纷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牛金星的不满。
兵败北京,兵败凤阳,兵败承天府!
唯一的勉强算是平局的只有大名府之战,那一战顺军损失同样不小。
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信任牛金星和宋献策了。
第551章 试炮
见众武将公开和自己作对,牛金星不但没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皇上,”田见秀站起身抱拳拱手:“臣以为应该立刻从武关将李先生召回,有他在我军此战必胜。”
“是啊皇上,臣也是这种想法。”
“求皇上召回李先生,否则潼关...”
李自成看着众将的眼神,沉默不语。
怕什么来什么!
众将已经用行为表示他们信任李岩,不信任牛金星和宋献策了。
可牛金星和宋献策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深入思考一番可以理解为李岩在将领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自己的地位却越来越低。
他是大顺皇帝...地位必须是最高的。
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李岩的地位早晚会超过塔他。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夺权!
想到这个词后,李自成忽然开始害怕起来!
不,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他快速思考后站起来说道:“诸位,潼关固然最重要,可武关同样重要!所以朕才会让李先生去守武关!”
“当务之急不是潼关和武关,而是北面的榆林!姜壤数千叛军已经起兵造反了,必须尽快平叛!”.qgν.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在派谁去平叛的问题上又出现了分歧。
商量了一会后,牛金星对着李自成深施一礼:“皇上,臣以为可派刘芳亮将军前去平叛。”
“哦?”李自成对牛金星的提议很是诧异。
最早是牛金星建议他不要重用刘芳亮,怎么又变卦了?
不止李自成,在场的武将对这番话都很诧异。
牛金星开始解释:“我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派谁去都不合适,可不派人去又不行,臣再三思考后觉得刘芳亮将军最为合适。”
“他手中有数千辎重兵,虽然战力一般,但也比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强很多。”
“所以他去最为合适!”
众人又商议了一会,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了牛金星的方案。
调令很快被送到数百里之外的渭南县。
刘芳亮正在此地筹集军粮,得到消息后他没有想象中的兴奋,而是看着调令愣了一会。
不知过了多久他站起身掸了掸衣服上的尘土,苦笑一声:“看来这辈子是无法和皇上并肩作战了!”
“来人!”说完这句话后他对着外面大喊道。
“在。”
“传令下去,立刻拔营起寨北上榆林平叛!”
刘芳亮北上平叛的同时,秦良玉也正在调集兵马准备攻打潼关。
军帐中,秦良玉脸色有些苍白。
此时她已经是七旬之躯,连续征战消耗了她大量的精气神。
意志力虽然坚定,但身体已经开始吃不消了。
她坐在软垫上询问道:“朝廷的红夷大炮还没到吗?”
马万年轻声回答:“奶奶放心,今天中午不到,晚上也到了。”
“好!”秦良玉点了下头,继续坐在软垫上闭目养神。
午后过了一个时辰,军营外响起嘈杂的人声。
“怎么回...”马万年还没来及说出那个事字,七八个士兵跑过来汇报情况:“朝廷的红夷大炮到了。”
军帐内的秦良玉猛地睁开眼睛站了起来:“在哪?”
“就在军营后方。”
“带我去看看。”秦良玉忙不迭得离开营帐,朝后方走去。
看到军需官后秦良玉急忙询问:“有多少门火炮?”
“启禀秦总督,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有七十七门,千斤以下的红夷大炮有二百三十四门,另外还有数万斤配套的火药和弹丸,这是火炮清单。”军需官说着将火炮递到秦良玉手中。
秦良玉看完清单上的内容后大喜过望。
试过火炮的性能后,秦良玉高兴地召集将领们开会。
一天后的凌晨,明军早早地埋锅造饭,吃完饭后拔营起寨朝潼关进发。
大军在距离潼关十里的停下来就地扎营。
次日清晨,两万先锋大军兵临潼关城外。
李自成早就得到了消息,他让郝摇旗领兵五千背靠护城河列阵迎敌,自己则站在城门楼上亲自指挥炮兵。
敌强我弱,守为上策。
明军攻城时不但要和郝摇旗厮杀,还要提防城墙上的火炮。
就在李自成幻想着如何消耗明军主力时,一万明军出现在视野之中。
这些明军头戴明盔,身穿棉甲,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
中军上空飘着一面崭新的大明国旗,旗下的战马上坐着一个白发老人。
“秦良玉...”李自成冷笑一声:“来攻城吧,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人!”
在两军的注视之下,十几个明军赶着两匹骡马来到战场。
这两匹骡马身后拉着一门巨大的火炮,炮口黑漆漆的看着很是渗人。
他们并未深入战场,而是在距离城墙不到四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李自成拿着千里眼有些纳闷:“明军只有一门火炮吗?”
“不像。”刘宗敏回答。
“那他们在干什么?”
“应该是在测试火炮射程。”
“秦良玉疯了吧?”李自成嘲笑起来:“居高临下的道理都不懂!咱们的火炮位置高,他们的火炮位置低,咱们轰他们还差不多。”
十几个明军很快安置好了火炮,他们从马车上搬下火药箱和弹丸,然后开始装填。
李自成对着身边的炮兵大喊:“瞄准他们,准备开炮。”
顺军炮兵们面露难色:“皇上,够不到。”
“够不到?什么意思?”李自成明显一愣。
一个炮兵开口说道:“咱们的火炮射程最远也只有不到三里,明军所处的位置在三里之外,咱们火炮够不到。”
“哦...原来如此。”李自成点了下头,“无妨,咱们够不到他们,他们也够不到咱们。”.
话音未落,城外的明军开炮了。
轰!
远处先是火光一闪,紧接震耳的爆炸声传至耳边。
爆炸声响起的同时,一枚大号弹丸从炮口中窜出。
这枚实心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伴随着破空声落入城中。
轰隆!
炮弹击中城中的一间民房,巨大的动能直接将那间房子砸塌了。
看着城中倒塌的民房,李自成目瞪口呆,“这...这是什么情况?”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明军的火炮射程超过了三里甚至四里!
“开炮开炮!”刘宗敏第一个反应过来,急忙下令炮兵开炮。
就算打不到对方也得开炮,否则会影响己方士气。
轰!
城墙上三门火炮齐射,砸向远处的明军炮兵。
第552章 潼关之战(上)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