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多谢大人!”里长怀着激动地心情匆匆离开。
外面的村民见他回来纷纷围了过来。
里长把王之心说过的话又向村民们复述了一遍。
村民们同时沉默。
“大家伙别装哑巴,说说心里的想法。”里长说道。
一个老年村民摇头叹息:“有什么好说的?大明朝的官都一个样,你护我,我护你,官官相护!咱们老百姓只能认命!”
“不能认命!”一个年轻人大声说道:“咱们的田被人巧取豪夺走了,咱们越是认命,它们越得寸进尺。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了朝廷的人,咱们得请他们做主。”
“做主?”老年村民苦笑一声:“半年前你家的田被霸占,你告到宝应县,知县将你打了一顿并派兵把你押了回来。”
“三个月前你又告到州里,州里说这事归县里管,又将你打了一顿押了回来。”
“一个月前你打算去府里告,结果消息泄露,在半路上被县衙里的差役抓回打了一顿!”
“要么认命,要么认打,你们自己选吧!”
老人的一番话让现场安静下来。
他们在遭遇不公时尝试过反抗,不但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反而遭遇了数倍不公。
时间久了,反抗的心也就死了。
年轻人深吸几口气后咬着牙说道:“我就是要试一试!挨打我认了!”
说罢迈步走向那顶轿子。
不等士兵阻拦,他便跪在地上大呼:“草民汪伟冤枉啊!求青天大老爷给我做主!”
“冤枉!”
“冤枉!”
在一声声喊冤声中,轿子的布帘被人从里面掀开。
身穿七品官袍的监察御史黄宗羲迈步走下轿子。
他推开阻拦的士兵来到年轻人面前问道:“何冤之有?”
汪伟哭着说道:“启禀青天大老爷。半年前,南京吏部郎中徐一范的家丁看中了草民的五亩薄田,用一两银子的价格强迫草民签了买卖契约。”
“徐一范有田数千顷之多,当铺,商号,百余处,岁得利息数十万。家仆不下千人,船舶数百艘。”
“这五亩薄田对他来说九牛一毛,对草民来说却是全部家当!”
“草民去县里告”
听完汪伟的哭诉后,黄宗羲使劲皱眉。
此番来南直隶是监督王之心的,没料到竟会遇到这种事。
而且事情非常复杂。
如果汪伟所言不假的话,这里面最少牵扯三位朝廷命官。
五品的户部郎中徐一范,五品高邮知州,七品宝应知县。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衙役,数百村民以及千余家丁。
第一次外放遇到这种事,再加上事态严重,黄宗羲不得不站在原地谨慎思考。
王之心悄悄凑上前低声询问:“黄御史,遇到难处了?”
“嗯,”黄宗羲没好气地应了一声。
他对王之心的印象可谓差之又差。
如果不是公务在身,他恨不得离王之心越远越好
王之心呵呵一笑:“遇事不决往上捅啊!”
“嗯?”黄宗羲眨了下眼睛,“王提督的意思是把案子捅到扬州府?”
“不然呢?”王之心反问,“这是扬州府的案子,要让扬州知府来当主审,咱们充其量只能当副审。办好了能分给咱们功劳,办砸了有扬州知府背黑锅,何乐而不为?”
见黄宗羲心有不甘,王之心好心提醒道:“东厂提督严格来说是钦差大臣,可以在律法之上游走。黄御史不同,你是朝廷命官,一言一行都要按照朝廷的规矩来。”
“坏不坏规矩倒还是其次,授人以柄才是大麻烦!”
黄宗羲眯着眼睛笑了:“王提督在教我做官?”
“不敢!”王之心用同样的笑声回应道。
他笑完之后忽然用极快极低的声音说道:“如果王某人有一天落到黄御史手中,还望黄御史留我一命。”
黄宗羲没说话,走到村民汪伟面前询问细节。
问完汪伟后又来到村民面前仔细询问了一番。
大东村六十多户百姓几乎都遭遇了同样的不公。
由于证人的数量太庞大,黄宗羲暂且相信了他们的证词。
思考再三后,他拿出纸笔写了一封公文并在上面盖好官印。
“来人,”黄宗羲吩咐道。
“在!”一个差人跑步来到黄宗羲身前。
“立刻将公文送往扬州,亲手交给扬州知府张煌言,请他速下决定。”
“遵命。”
“回来。”差人刚要走,被黄宗羲喊停了脚步。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黄宗羲朝王之心指了指:“此次征收矿税王提督总览大局,这件事发生在开矿的过程中,应该询问王提督的意见才行。”
王之心哈哈一笑,对着差人说道:“本督没什么好嘱咐的,你快去快回。”
第631章 张煌言审案
扬州府。
府衙后堂的椅子上,扬州知府张煌言如坐针毡。
这件事太棘手了。
地方官办案的原则是什么?
找出真相?主持公平?
错!
首先有些事找不出真相;其次没有绝对的公平。
地方官办案的首要原则是在自保的前提下尽量让双方满意。
自古民不告,官不究。
原告不满意会一直告,占用大量的行政资源不说,还会影响审案官员名声。
被告不满意也会反告,一样的后果。
张煌言犹豫良久后,提笔给朱慈烺写了一道公文。
大明律规定:若府州县官犯罪,所辖上司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若许准推问,依律议拟回奏。
想审官员可以,需要得到批准。
太子尚在监国,有相应的权限。
得到太子的同意后,张煌言分别写公文传唤原告被告。
八天后。
十几个村民代表作为原告出现在府衙大堂上。
被告有三人,宝应知县,高邮知州,吏部郎中徐一范的长子徐明弼。
徐一范久居南京,扬州的产业全都交给徐明弼打理,传唤他也是理所应当。
府衙外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议论声中,张煌言使劲拍下惊堂木。
原告率先发言,并提交证据。
随着大堂陷入安静,所有人都看向张煌言。
这桩民告官的案子影响很大,他们想知道这位扬州知府如何审案。
在众人的注视下,张煌言沉吟片刻后问道:“先把徐明弼带下去。”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原告是村民,被告是徐明弼,现在把被告带下去是几个意思?
前扬州知府,现已成为张煌言幕僚的任民育站在身后低声提醒道:“张大人应该先问徐明弼,他才是真的被告。”
张煌言摇头的同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
州、县官员既然敢包庇徐家,说明他们早就达成了攻守同盟。
徐明弼是此案的关键人物,他会认罪吗?显然不会!
他不认罪,其他人更不会认罪。
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会想尽办法保护对方。
如果自己按照常理出牌,很难打破这个攻守同盟。
所以,他决定换个思路。
“高邮知州,本官有话要问。”张煌言拍了下惊堂木。
高邮知州拱手施礼:“大人请问,卑职知无不言。”
“好,”张煌言点头:“此前大东村村民去州里状告徐家抢占民田,案子是你审理的?”
“回大人,是卑职审理的。”
“卷宗已经看过了。”说到这,张煌言看向坐在旁边的黄宗羲与王之心,“两位大人,我觉得高邮知州的做法合规,从法理上来讲没问题。”
张煌言这句话说的非常有水平。
他只是说高邮知州做法合规,并没有说他没罪。
黄宗羲刚要说话,王之心抢先道:“既然张大人觉得没问题就请继续。”
“好,”张煌言吩咐道:“来人,把高邮知州请到后面休息。”
不多时,宝应知县也被请到后堂休息。
百姓们纷纷露出失望的表情。
他们对这位知府的表现大感失望。
“都说官官相护我还不信,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可不是嘛,案子还没审就让他们去后面休息了,”
“这案子啊,肯定会维持原判!”
非议声中,张煌言看向最后一个被告:南京吏部郎中徐一范的长子徐明弼。
徐明弼什么也不承认。
一口咬定田地买卖是村民们自发的行为。
“徐明弼,你的意思是这些村民诬告?”张煌言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张大人明鉴,他们就是诬告!”
“既是诬告,为何不反告?”
徐明弼眼前一亮,跪在地上磕头道:“草民徐明弼被大东村村民诬告,请知府大人给草民做主。”
府衙大堂内外死一般寂静。
谁也没料到案件竟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