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37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按照正常流程,商人拿着银票去全国任意一家大明钱庄都能兑换出一万两银子。

可如果陕西钱庄给了假银票,那这一万两银子就彻底要不回来了。

怎么要?

陕西钱庄肯定不会承认侵吞商人钱财,

反而会说给的就是真银票,不知道假银票的事。

钱被其他钱庄侵吞,只要法律尚在,商人就有机会找回公道。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县,州,府,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可以审理,实在不行还能敲登闻鼓告御状。

可要是被大明钱庄侵吞了钱财,商人只能打碎了牙往嘴里咽。

找谁说理去?

钱庄背后的大明皇帝是大明朝唯一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

别说县,州,府,就是京师的三法司也不敢贸然瞎掺和。

自古就有店大欺客的说法。

人们畏惧皇权,同样也畏惧有皇权加持的商号!

常言道惹不起,躲得起!

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对大明钱庄敬而远之。

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明钱庄面临一个钱庄有钱,但是没业务的窘境!

甚至有传言说,从别的钱庄借钱只需还钱,从大明钱庄借钱需要还命。

吕大器看出了商人们心中的顾虑,大声问道:“诸位是怕大明钱庄店大欺客吗?”

五个商人被说中了心思,站在原地支支吾吾不敢明说。

啪!

吕大器猛地一拍桌子:“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为何支支吾吾不敢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apk/爱读免费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爱读免费欢迎您!!!说话?”

商人们被吓坏了,缩着脖子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陈姓商人壮着胆子低声道:“回总督大人的话,草民确实怕钱庄店大欺客。”

吕大器呵呵笑了。

他拿起一张纸让差役递给几个商人:“大明钱庄并非你们想象中的那样,除了背景不一样,其他的和普通钱庄一模一样。”

“甚至...”吕大器说到这又笑了一下:“出门在外如果遇到了难处,可以去大明钱庄试一试。”

吕大器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话是只要舍得花钱,大明钱庄有的是关系。

见商人们还是犹豫,吕大器补充道:“如果你们在大明钱庄那里吃了亏,可以去土地司或者来府衙告状,本督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正义!”

五个商人再次沉默不语,在心中权衡利弊。

很快,答案在他们心头浮现。

五个商人用眼神交流后同时朝吕大器躬身施礼:“多谢总督大人指点迷津,我等回去后立刻组织人手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

“嗯,”吕大器点点头,“都退下吧。”

“草民告辞。”商人们再次施礼,转身离开府衙。

出门拐过一条街后,五顶轿子同时停了下来。

五个商人先后走下轿子,聚到一起原地沉默。

“诸位,”一个商人开口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咱们有的选吗?”另一个商人叹了口气,“关中贫瘠,大部分物资都来自外地。外地商人只认银子不认银币,咱们只能按照吕总督的法子把银币抵押给大明钱庄,然后去外地的大明钱庄换银子。”

“不换又能怎样?朝廷还真能禁用银子?”

“朝廷现在没禁用,不代表将来不禁用。等真到了那天,万一钱庄和宝源局的银币储备不够,或者他们故意囤积不兑换,咱们手里的银子可就成烫手山芋了。”

“民间流传的那句话说得好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apk/爱读免费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爱读免费欢迎您!!!,换的早了钱还是自己的,换的晚了钱是谁的就不一定了。”

“那就换,回去后抓紧时间换!”有人提议。

“不急,”陈姓商人站出来说道:“咱们可以等等士绅们的反应,他们要是换,咱们就换!他们若是等,咱们也可以等一等。”

其余四个商人恍然大悟,一边拱手施礼一边说:“陈兄不愧是关中商人领袖,我等佩服。”

“惭愧,惭愧!”陈姓商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陈某人并没有联合诸位和朝廷作对的意思,只是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诸位切莫当真。”

“懂的都懂!”

商人们大笑着坐上轿子,各自回府。

他们离开后不久,街边院墙里面翻出来一个人。

此人身穿老旧的布衣,脚上踩着破破烂烂的布鞋。

他翻出院墙辨别方向后疾步离开。

此后的半个月,锦衣卫将陕西各地的消息陆陆续续送到曹化淳面前。

曹化淳不敢耽误,立刻把这些重要的消息分享给吕大器。

西安府衙的偏厅里,吕大器和曹化淳又一次相对而坐。

看着曹化淳递过来的信件,吕大器不停地皱眉:“也就是说...截止到目前,兑换大明圆宝的多为百姓,鲜有士绅和商人?”

“不错!”曹化淳点头,“有名的士绅和有钱的富商都在观望。”

“这可怎么办...”吕大器犯了难,“难道真下令禁用白银吗?”

不行,朝廷没旨意。

曹化淳丝毫不慌,他斜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喝茶。

“曹大人,”吕大器目光中带着无奈,“陛下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陛下在尚未推行大明元宝前就已经猜到了这个局面。”

“哦?”吕大器来了精神:“陛下可有应对之法?”

“有。”

“什么法子?”吕大器追问。

曹化淳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地回答道:“陛下的应对策略名曰割韭菜。”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apk/爱读免费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爱读免费欢迎您!!!

第658章 资产缩水

“什么意思?哪儿来的韭菜?怎么割?用什么割?”在曹化淳说出割韭菜三个字后,吕大器忙不迭地追问。

(韭菜自古就是本土作物,并非舶来品。)

曹化淳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请问吕大人,什么时候割韭菜?”

“当然是在韭菜长势茂盛的时候割!”

“如果韭菜是钱呢?谁手里韭菜多?”曹化淳继续反问。

“士绅和商人...?”

“不然呢?”

“朝廷要掠夺他们的财产?”吕大器谨慎地问。

“没有,从来都没有这回事!”曹化淳纠正道:“是朝廷要施行货币改制,支持朝廷的人财产不会受损。反对朝廷的人将损失惨重。”

“所有才有了割韭菜的说法!”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吕大器很快接受了割韭菜的说法。

“曹大人方便说出陛下的具体策略吗?”吕大器喝了一口茶后问道。

“等!”曹化淳回答地干净利落。

“你说过很多次等了,这次等什么?”

“等士绅和商人的反应!”

“他们已经做出了反应,根据锦衣卫反馈的消息来看,陕西各地的士绅商人都在以不变应万变!”吕大器放下茶杯站了起来,“他们耗得起,我可耗不起!”

“吕大人放心,时间一到他们会自乱阵脚!”曹化淳笃定道。

“要是不乱呢?”吕大器闷声问。

“呵,”曹化淳冷笑一声,“除非陕西锦衣卫死绝了,否则他们必须乱。”

“什么时候开始乱?”

“赋税征收之时便是他们自乱阵脚之日!”

吕大器无奈,只能暂且信了曹化淳的话。

时间很快来到十一月中旬。

随着各地府库开仓纳粮,整个陕西一片忙碌。

西安府城内。

长安和咸宁两县的县衙外站满了等待交税的百姓。

明代时,长安县和咸宁两县的治所均在西安府城内。(如果错误,请留言纠正。)

不仅如此。

陕西布政使衙门,西安府衙也都在这里,形成了行省,府,县三治同城的局面。

长安县衙外,吕大器穿着便装,带着一伙人站在人群里看热闹。

一群差人朝百姓们和收粮官大喊:“用银子交税的来左边,用铜板交税的来右边。一两银子折算为一千文,大家伙别算错了。”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apk/爱读免费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爱读免费欢迎您!!!过了一会后差人们又喊:“既然没人用银子交税,左边的就别傻等着了,快来右边帮忙!”

吕大器看了一会后朝身边的人下令:“去附近的几个钱庄打听一下,银铜互换的比例是多少了。”

“遵命。”

两个身影一晃,消失在人群之中。

不多时,一个差人回复:“卑职打听了两个钱庄,两个钱庄一样,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零五十文钱。”.M

“铜钱换银子呢?”

“暂时不换。”

另一个差人此时也回来汇报:“卑职打听了两个钱庄,其中一个钱庄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零四十文钱,另一个钱庄只能兑换一千零三十文钱。”

“铜钱换银子呢?”

“暂时换不了。”

吕大器点了点头,“一个时辰后再探一遍。”

一个时辰后消息传来:一两银子只能兑换一千零几文钱。

吕大器愣住了。

铜钱升值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其实这不怪吕大器不敢想,是他本人有时代的局限性。

首先崇祯宣布铜钱可以交税后,银子在百姓心中的优势大大降低。

银子能交税,铜钱也能交税,凭什么银贵铜贱?

其次大明朝铸造的铜钱本来就不太多,百姓缴纳赋税后当地会出现短暂的铜钱荒。

说白了就是流通的铜钱突然减少,导致铜钱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