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粮价反弹?”其他士绅笑了。
粮食不是古董。
古董放的越久越值钱。
粮食放的越久坏的几率越大,再加上新粮上市带来的冲击,旧粮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笑声过后,士绅们变得沮丧起来。
粮价下跌的时候就摆在面前,他们必须面对。
“诸位,”最开始说话的士绅又说话了,“我有个法子。”
“什么办法?”
“再等十天半月。”
“为何?”
“现在陕西粮价已经降到了每石一两八,朝廷已经达到了平抑粮价的目的。此前为了平抑粮价,朝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想方设法回本。”
“嗯?”在场的士绅纷纷一怔。
这个理论不但新颖,还很有说服力。
在他们看来,朝廷不会放着钱不赚而去做赔本的生意。
朝廷想赚钱很容易,只需稍稍抬高官粮售价即可。
每石涨二钱,一百万石就能多卖二十万两银子!
只要官粮价格上涨,他们就能跟着涨价,从而减少损失甚至从中盈利。
“有道理!”
“大家伙再等等。”
“对,再等等!”
然而曹化淳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三天后。
曹化淳以存放不便,看管粮食的人手不够为由再次调低粮价。
“今日粮价一两七钱银子或一千七百文一石,想买的排在里长后面,每户每月限购两石,一手交钱一手交粮!”
陕西粮商和士绅彻底炸锅了。
官粮在百姓心中是粮价的标杆,别人想卖粮只能比标杆低,否则根本卖不出去。
除了少数屯粮早的粮商外,绝大多数粮商和士绅的屯粮成本都持平或高于一两六。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呐!”
“完了完了,亏大了!”
“素来听闻朝廷缺钱要么掠之于民,要么掠之于商,现在果然应验!”
“额要锤死曹化淳和吕大器!”
在士绅和粮商的咒骂声中,曹化淳放出消息,表示他要把粮价降到一两六。
“怎么办?”
粮商们再次聚到一起商议对策。
“还能怎么办...降价呗!赔钱也得卖,否则全都得砸在手里。”
“不能再降了,降得越多赔的越多!”
“早点卖完还能少赔点,卖的越晚赔的越多!”
“或许...”一个商人神秘地说道:“咱们可以换个思路。”
“什么思路?”
“让官粮涨价!”
“官粮一直在降价,怎么可能涨价?”
“官粮价格谁定的?”
“粮食是陛下调来的,价格应该也是陛下定的。”
“错!陛下日理万机不会管这种小事。”
“你的意思是...陕西三边总督吕大器?”
“据屯粮的士绅们说,粮食价格是大明钱庄陕西分庄的掌柜曹化淳和吕大器共同制定的。只要搞定他们二人,就能搞定官粮的价格!”
“这...咱们和他们不熟啊。”
“不熟没关系,可以找锦衣卫的王千户让他帮忙搭桥!”
“算了吧,他可坑了咱们不少钱。”
“不找他也行,屯粮的士绅当中有人和吕大器颇为熟悉,他们打算近期找吕大器商量此事,咱们可以花点钱参与进去。”
众商人议论过后,纷纷表态同意。
第669章 抬高粮价的前提
崇祯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吕大器穿着一身便装来到大明钱庄陕西分庄。
进屋落座后,吕大器对着曹化淳拱手:“曹大人,近来可好?”
“好,”曹化淳一边招呼人给吕大器上茶,一边点头,“你我都是明白人,有事说事即可,不必遮遮掩掩!”
“哎,你这人...”吕大器挺了挺脖子,“我是看你年纪大了,又为了平抑粮价的事日夜奔波,所以才代表陕西百姓前来慰问。”
“哦...”曹化淳淡淡一笑:“我曹某人活了这么大算数,头一次遇到空着手来慰问的人。”
吕大器浑身一僵,下意识地将双手倒背在身后,“来的匆忙,忘却了!”
“吕大人为官清廉,我曹某人不在乎这些,来喝茶!”
二人品了一会茶后,吕大器说起了正事,“曹大人,我此番前来是为了粮价之事。”
“吕大人想继续降低粮价?”曹化淳放下茶杯,抬头问道。
“不不不,”吕大器急忙摆手,“粮价不能再低了,再低的话陕西粮商会倒下一片。”
“他们死不死的与我何干?更何况他们囤积居奇本就该死,我这么做也是为民除害!”
“哎!”吕大器叹了口气,“我也不想管他们的死活!可是关中商贸本就凋敝,如果再把他们打死了,关中商运将雪上加霜!”
“少了商人的参与,物资流通会变慢,本就贫瘠的关中物价可想而知。”
“想治理好地方不能用一刀切的政策,那样只会让地方一片死寂。需要取各家之所长,然后合理分配利益......”
曹化淳慢悠悠地喝着茶,认真听吕大器分析利弊,并时不时地点头配合。
等吕大器说完后,曹化淳问道:“吕大人铺垫了这么久,到底想干什么?”
“咳咳,”吕大器用咳嗽掩饰尴尬:“关中士绅和商人想宴请你我二人,托我来问问你的态度。”
“宴请?”曹化淳眼前一亮,“什么时候吃?在哪儿吃?”
吕大器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问:“你...你答应了?”
“当然,不吃白不吃!自从来到陕西后,还没人请我吃过饭呢。”
吕大器老脸一红,“曹大人莫怪,吕某公务繁忙忘却了。”
“是是是,大明朝的陕西三边总督比谁都忙!”曹化淳讥讽道。
吕大器的脸更红了,“改日一定,一定!”
喝了一会茶后,吕大器告辞。
三天后的中午。
吕大器,曹化淳,陕西当地有名的士绅,商人齐聚在西安府最大的酒楼内。
为了宴请他们二人,士绅和商人直接选择包场以示尊重。
寒暄声中,众人分别落座。
随着酒菜上齐,众人开始开怀畅饮。
喝了一会后,士绅李浦对着曹化淳端起酒杯:“我敬曹大人一杯。”
曹化淳点头将半杯酒一饮而尽。
又喝了一会后,急性子的曹化淳有些忍不住了。
他轻咳一声道:“诸位,方便听我讲两句吗?”
“曹大人请讲,我等洗耳恭听!”在座的士绅和商人们纷纷放下酒杯,用虔诚的目光看向曹化淳。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吕大器直奔主题,“诸位宴请我和吕大人肯定是有事相求。现在饭也吃了,酒也喝了,该谈正事了。”
“没有事!就是单纯的宴请!”
“对,只是宴请,没有额外的事。”士绅和商人们同时敷衍。
曹化淳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既然没事我曹某人就先走了,钱庄里面忙!”
见曹化淳要走,士绅和商人不淡定了,纷纷站起身挽留。
曹化淳根本不听,执意要走
士绅赵凌见状咳嗽一声:“曹大人请留步,我等确实有一事相求!”
曹化淳转过身,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说吧,我听着呢。”
“事关粮价!”赵凌话音落地,整个屋子里变得顿时鸦雀无声。
“继续!”曹化淳摆了下手。
“是这样的,”士绅赵凌深吸一口气,“我们想请曹大人高抬贵手网开一面,给关中百姓留一条活路。”
“此话何意?”
“谷贱伤农啊!”赵凌上来就给曹化淳扣了一顶大帽子。
谷贱伤农是指粮价过低会降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曹化淳虽然是个太监,但自幼在宫中读书识字,不比一般的读书人差。
他淡淡一笑:“谷贱确实伤农,但欧阳文忠公也说谷贵饿农的话!”
谷贵饿农的表面意思是由于粮价高,农民会尽可能多的卖掉粮食,从而导致挨饿。
再深一点的含义是粮价高的同时,其他物价也一样高。而其他物价的上涨幅度往往会超过粮食上涨的幅度,从而导致农民生活艰苦。
士绅赵凌张着嘴,不知道如何恢复。
他本想凭借自己的学识给曹化淳扣一顶大帽子,结果不但没扣成反而被怼了一句,脸色很是难看。
吕大器见状站起来打圆场:“呵呵,在座的诸位都知道谷贱伤农,谷贵饿农的事,所以这谷价最好是不高也不低!”
“对对对,吕大人说的对!”粮商们附和
“吕大人这话透彻,我们就是这个意思。”士绅们表示赞同。
曹化淳先是点头,随后朗声道:“我知道诸位的意思,不就是想让我抬高官粮的价格吗?”
在场的士绅和商人们静静地看着曹化淳,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曹化淳当着众人的面,从怀里拿出一枚大明圆宝放到桌子上说道:“我可以抬高官粮价格,但是有一个前提!”
第670章 圆的起点也是终点
看着桌子上的大明圆宝,众士绅和商人顿时明白了曹化淳口中所说的前提是什么。
货币改制!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把银子拿出来换成银币!
他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银子。
只有把他们手里的银子全都换成银币,这场在陕西试行的货币改制才算成功。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