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79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接下来,两船接舷。

一部分士兵用远程武器压制对方,另一部分士兵用铁钩勾住对方船身,用力拉拽铁钩后面的绳子,将两艘船固定在一起。

之后,士兵们拿着刀盾跳到敌船上进行白刃战。

这种战术又称接舷战术。

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及以后。

由于火器的长足发展,使得传统金属冲角撞击和接舷战术逐渐被抛弃,巨舰巨炮战术成为主流海战思想。

说白了就是造大船,装重炮。

在中远距离就把敌船击沉,不给对方近身肉搏的机会。

这个战术从十七世纪中叶持续到二十世纪中叶,直至航空母舰崛才正式宣告巨舰巨炮时代的落幕。

郑芝龙和郑家军是海盗出身。

他们被诏安成为明军后虽然吸收了巨舰巨炮的思路,但是并没忘记接舷战术。

以崇祯六年十月为例,已经归顺大明五年的郑芝龙率领水师在金门一带与荷兰人发生海战。

此战郑芝龙使用接舷战术烧毁敌船一艘,俘获敌船一艘,荷兰人兵败撤退。

所以在和尚可喜交战前,郑成功就明确了战术思路:远距离用火炮,近距离接舷肉搏。

海面上。

建奴水师的第一艘战船和明军最后一艘战船平行航行。

建奴第一轮进攻虽然来十分凶猛,但是明军丝毫不惧。

面对喷筒喷出的火焰,他们用竹竿挑起湿布进行阻挡。

火砖来了就往上面盖湿衣服湿布,实在不行再浇水。

前面的人刚中弹,随后就有人顶上去。

其他人藏在船舷后面躲避攻击,并伺机发起反击。

双方火炮轰鸣,弹丸箭矢纷飞如雨。

大明战船上的舵工迅速打舵,向敌船靠拢。

在距离敌船七八步时,一个明军将领冒着弹雨吼道,“扔钩子!”

五六手持铁钩的明军迅速站起身,在甲板上助跑一段距离后,用力抛出了手中的铁钩。

铁钩划过海空,落到建奴战船的船舷内侧。

紧接着士兵们拉动铁钩后面的绳索,钩子死死勾住敌方船舷。

“快来人帮忙一起拉!”在士兵的招呼下,几十个明军冲上去拉绳子。

在人力的作用下,两艘船距离越来越近。

七步...六步...五步...

建奴士兵很快意识到了明军的战术,他们一边用各种远程武器攻击,一边手持腰刀探出身子去砍铁钩后面的绳子。

铛铛!

腰刀砍在绳子上,火星四溅并发出刺耳的金属声。

“绳子里裹了铁,砍不断,得用火...”

不等砍绳子的士兵把话说完,明军火炮射出的弹丸便把他的身体射穿。

滚烫的鲜血从伤口中涌出,顺着船舷一直往下淌,滴在海水里化为虚无。

硝烟弥漫中,两艘战船已经舷接舷。

拽绳子的明军急忙把绳子固定好,跟着其他士兵发起了冲锋。

“杀!”第一批士兵手持刀盾,纵身跃入敌船。

建奴士兵虽然放下喷筒火砖拿起了冷兵器,但是仓促应战的他们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一个八旗兵刚举起刀试图反击,结果被一个明军用刀砍在了肚子上。

在海上作战的水师士兵几乎不穿甲,就算有甲胄也是身穿藤甲头戴藤盔或者竹盔。

只有部分将领才会穿含铁的盔甲。

毕竟海上潮气重,含铁的盔甲极易生锈。为了防止生锈需要在每次穿戴后用油脂擦拭,而油脂的价格十分不菲,普通士兵根本消耗不起。

没有甲胄护身的八旗兵直接被划破了肚子,五脏六腑伴随着血液一股脑地掉在甲板上。

现场惨不忍睹。

“砍死这帮狗日的!”第二批明军登上了建奴战船。

他们迅速扩大战线,把八旗兵逼向战船另一侧。

此时八旗兵也已从慌乱中缓过神,他们捡起甲板上所有可用之物,朝登船的明军发起了反击。

一个明军见没人注意,伸手从甲板上捡起一个喷筒,用火绳点燃后对准了建奴战船的船帆。

火焰和浓烟轰的一下窜向空中,将船帆点燃。

风助火势,火趁风威。

船帆很快被烧出一个大洞,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

形势岌岌可危。

这艘船是尚可喜船队的首船,其他战船排成纵队跟在这艘船后面。

由于这艘船被明军用铁钩勾住了船舷,被迫和明军的尾船成为一体。

建奴战船在北,明军战船在南,两艘战船挡住了原本的航道。

其他战船只能从两侧绕行。

从北侧绕行的建奴战船怕伤到友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船上厮杀。

从南侧绕行的建奴战船用火炮,喷筒以及火砖攻击明军战船。

明军战船很快燃起了大火。

正在厮杀的明军对此毫无察觉,朝着敌船上的八旗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杀!”

轰!

东方的海面上传来火炮声。

随着绕过去的建奴战船越来越多,海面上的炮声也越来越密集。

硕大的炮弹在空中急速划过。

有的偏离目标,坠入海面,溅起巨大的浪花。

有的砸破船舱,给敌军战船造成了致命伤。

还有一些炮弹洞穿人体,血雾一片。

两支舰队在海面上展开了厮杀。

远距离用火炮。

中距离用铳,用弓箭,用喷筒。

近距离接舷白刃战!

尚可喜的船队有二十四艘战船(之前被明军烧了一艘),郑成功只有十五艘战船。

面对近一倍的敌人,郑成功很快有些不支。

他一边指挥作战一边看向东南方向的海面。

郑鸿逵就在那里!

“二叔怎么还不来支援?”郑成功又急又恼。

大将洪旭站在旁边解释:“大人别急,海上情况复杂,不是想来支援就能来的。”

郑成功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死战。

远处观战的商船开始瑟瑟发抖。

如果郑成功败了,他们将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跑?

商船载重大,根本跑不赢战船。

战斗持续了很久,就在尚可喜打算趁着优势发起总攻时,南边的海面上驶来十艘悬挂郑字帅旗的战船。

“是明军援军!”负责侦查的士兵大喊。

尚可喜一愣,开始犹豫是战还是退。

支援郑成功的是郑鸿逵。

双方刚一交战他就分出十艘战船迂回驰援。

可惜这十艘战船遇到了洋流。

好不容易脱离洋流后,立刻最快的速度冲向战场支援郑成功。

看着海面上焦灼的战事,明军来势汹汹的援军,尚可喜心生退意。

第719章 三十六计

“退兵!”

尚可喜朝身边的传令官下达了命令。

“我军占据优势,明军已有溃败之势,大人为何退兵?”一个满人监军用指责的语气问。爱读免费app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app

尚可喜心中虽然有些不爽,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首先我军久攻不下下显疲态,而明军援军将至,对我军极为不利。”

“其次,”尚可喜指着西斜的太阳,“这天儿马上就要黑了,在海上夜战是兵家大忌!”

满人监军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朝传令官点了点头。

传令官立刻用旗帜向其他战船传达军令。

与此同时,尚可喜的座船开始脱离战斗。

建奴其他战船见状纷纷调整风帆和船舵,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战场。

郑成功生怕有诈,没有派兵追击。

等郑鸿逵的援军抵达现场时,曾经炮火连天的现场已经恢复了平静。

海面只有弥漫的硝烟,燃烧的战船,以及落水求救的士兵。

郑成功捂着尚自狂跳不已的心脏说道:“搭救落水的士兵,命各部清点损失。”

战船快速出动,在海面上寻找落水的友军。

搜救完后,那些起火不严重的战船也已扑灭了火势。

又等了将近半个时辰,太阳即将落山时各部才统计完损失。

“此战焚毁敌船两艘,击沉一艘,杀敌约有百余人。”

“我军被焚毁一艘福船,一艘冬船,另外还被击沉了一艘哨船。战死、溺死以及下落不明的士兵有八十九人,轻伤二十五,重伤十一。”大将洪旭汇报。

砰!

郑成功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驰骋大海数十年的郑家军竟然和建奴水师打了个平手,耻辱啊,太耻辱了!”

“大人,”洪旭试图解释,“其实能和对方打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敌军战船数量比咱们多了近十艘!”

“呵,”郑成功冷笑一声,“你倒是挺乐观!”

“属下...”洪旭还想解释。

“不要再说了!”郑成功打断了洪旭,“失利不可怕,可怕的是给失利找借口,让自己坦然接受失利。”

“属下受教了。”洪旭朝着郑成功施礼后又说道:“郑鸿逵大人说在南面发现几十艘悬挂建奴旗帜的战船,对方没有进攻就后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