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97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嗯,”钱谦益点头,“货币改制是国策,非人力可以阻挡!与其螳臂当车不如顺水推舟。”

阮大铖强行挤出一丝笑容:“钱老,道理我们都懂,也愿意配合户部执行国策,但前提是不损失利益或只损失一点利益!”

他怕钱谦益误会,快速解释道:“不止我们这么想,江南的士绅都有同样的想法!”

“老夫知道!”钱谦益认真点头,“所以我有一件大事和你们相商。”

“钱老请讲!”阮大铖和马士英派来的信使迅速坐直了身体,认真倾听。

钱谦益伸手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将茶水饮尽后悠悠说道:“如果把货币改制当成任务,执行起来难度和阻力肯定很大。”

“但是...”钱谦益话锋一转,“如果把货币改制当成一门生意,不但没有任何难度,还会收获不菲的利益!”

“生意?”阮大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生意?怎么做这门生意?”

第744章 钱谦益的谋划

钱谦益朝着阮大铖不厌其烦的解释道:“老夫的意思是把货币改制当成生意来做,而不是当成国策来执行!”

胆子一向很大的阮大铖忽然变得有些害怕。

货币改制为什么是国策?

朝堂上下全都在盯着这件事。

稍有不慎,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咽了口唾沫后问:“钱兄想怎么做货币改制的生意?”

钱谦益并没有回应这个问题,而是对着阮大铖笑了下,“请问阮兄,朝廷为何说江南四省货币改制进展缓慢?”

“因为...”阮大铖迟疑了下,“因为四省兑换的大明圆宝数量太少!其他省多则上千万枚,少则几百万枚,而最富庶的江南四省加起来不到两千万枚!”

“所以朝廷才断定江南四省的货币改制进展缓慢!”

钱谦益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他拿起旁边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一字一句的说道:“也就是说...只要江南四省兑换一定数量的大明圆宝,就能向朝廷交差,对不对?”

阮大铖不可否认道:“对!不过...具体兑换的数量有待商榷,毕竟江南太富庶了。”

“不用商榷,江南四省此前已经兑换了近两千万枚,再兑换八千万枚,总数就能达到一万万枚!足以向朝廷交差!”钱谦益一边掐手指一边说:“其中南直隶三千万枚,浙江三千万枚,福建和广东加起来两千万枚。”

阮大铖不知道钱谦益葫芦里装的什么药,索性不再附和,而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认真倾听。

钱谦益接着说道:“江南四省货币改制的关键是利益分配问题!”

“确实!货币改制让士绅利益受损,所以士绅们才会抵制!”马士英派来的信使忍不住说道。

“错!”钱谦益摇头。

“错?哪儿错了?”信使有些茫然。

“严格来说士绅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因为一两银子和一枚圆宝买到的东西一样多!”钱谦益认真说道。

“啊?”信使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他结结巴巴地问:“那...那士绅为什么要反对货币改制?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钱谦益笑着看向阮大铖:“阮兄博学多才,解释一下吧。”

信使跟着看向阮大铖,目光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阮大铖犹豫片刻后低声说道:“北宋名臣文彦博曾说过,皇帝是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何为共治天下?简单来说就是共同分配天下财富,因为统治的标志就是向百姓收钱!”

“朝廷向百姓征收田赋,士大夫向百姓征收田租。朝廷向商人征收商税,士大夫则向商人收取好处,在朝堂上帮他们减税。”

“现在朝廷要推行的货币改制是一块肥肉!可是朝廷想吃独食,不给士绅分肉,所以士绅们才会抵制。”

信使被这种言论惊掉了下巴,缩在椅子上不再说话。

钱谦益见状继续刚才的话题:“每兑换一枚大明圆宝会产生六厘的利润,朝廷直接拿走三厘,给地方官府留了三厘!地方官府也需要钱,就算他们只拿一厘,留给士绅的利润也才两厘。”

“这些利润对士绅来说太少了,抵制也就在所难免。”

说到这,钱谦益停下来喝茶。

他要给阮大铖留足思考的时间。

阮大铖考虑清楚后问:“钱兄的破局之法是什么?”

“钱!”钱谦益回答,“货币改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上面要业绩也要利益,下面只要利益。给朝廷的利润不变,把士绅的利润从二厘增加到四厘即可!”

“钱从何来?”阮大铖追问,“朝廷拿走三厘,地方扣下一厘,士绅再拿四厘,加起来是八厘!而货币改制只有六厘的利润!”

“二者之间有两厘的亏空!”

钱谦益神秘地一笑:“自古国库亏空要么掠之于民,要么掠之于商!”

“咱们这次...掠之于民!”

阮大铖沉默些许后又问:“钱兄打算掠夺多少?又如何掠夺?”

“江南四省的任务是兑换八千万个圆宝,按照每兑换一个圆宝两厘的亏空计算,只需凑够一百六十万就能填补亏空!为了对付其他临时突发事件,这次需要准备三百万两银子。”

“至于掠夺的办法,”钱谦益顿了顿:“只能从徭役下手,否则会被抓住把柄。”

阮大铖陷入沉思。

他在思考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提出的办法是否可行。

片刻后,阮大铖抬起头问:“钱兄打算以什么名义摊派徭役?”

“火耗!”钱谦益说话间从怀里拿出一锭银子和一枚大明圆宝:“把银子铸成圆宝时会产生火耗,征收火耗银名正言顺!”

“不行!”阮大铖脑袋摇的像拨浪鼓,“每铸造一枚大明圆宝的总成本是九钱四厘,朝廷已经把火耗算进了成本里,不能再向百姓摊派火耗,否则会授人以柄。”

钱谦益伸出右手示意阮大铖安静,等对方安静后他解释道:“朝廷的旨意是推行货币改制,可旨意从来都没说过不允许摊派火耗!咱们这么做绝不犯法。”

“犯不犯法先放一边,”阮大铖急的后背冒汗,“现在地方上不但有土地司,还有督查使等人监督地方官,摊派火耗的事一旦传出去,这些人弹劾的公文怕是能把州、府的大堂淹没!”

钱谦益呵呵冷笑:“淹没又如何?州府都是咱们的人,哪个官员会管这件事?谁又敢管?”

“货币改制是陛下亲自制定的国策,咱们这么做是为了推动国策!谁敢管谁就是和陛下和国策过不去!”

钱谦益虚空索敌,提前给反对者扣上了大帽子。

阮大铖被钱谦益的思路震惊到了。

许久之后,他谨慎地问:“钱兄,别的地方暂且不提,仅南直隶一地就有无数的锦衣卫和东厂厂卫。摊派徭役的事根本藏不住,消息很快会被传到北京。”

“一旦被陛下得知此事,怕是...”

“陛下不会知道的!”钱谦益笃定道:“老夫刚才说了,货币改制是陛下亲自制定的国策,无论如何都不能失败,否则有损天子威严!”

“所以,陛下就算知道也会装作不知道,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呼——

阮大铖深吸一口气,思绪纷飞。

起初他以为只是简单的货币改制。

后来发现与利益有关。

紧接着又牵扯到朝堂的势力和皇帝的颜面。

他到底要不要参与进去?

一旦参与其中,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他能承担得起吗?

思索后,阮大铖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钱兄,这里面有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事成之后难免会被清算!丢官免职还好,就怕丢了性命!”

钱谦益站起身打开茶壶的盖子,把里面的茶水全都倒在桌子上。

冒着热气的茶水瞬间将桌面打湿,摆在桌子上的物品也全都沾上了水渍、

在阮大铖和信使诧异的目光中,钱谦益冷静地说道:“咱们这次干的都是脏活,既然想保命就找几个陛下舍不得杀或者不能杀的人拉下水,有他们在,咱们就死不了!”

第745章 国策,生意,护身符

“你们要把谁拉下水?”阮大铖有些担心的问,“太子吗?”

“呵呵,”钱谦益淡淡笑道:“把谁拉下水,怎么拉下水是东林的秘密,目前不便透露!”

钱谦益越是这么说,阮大铖越担心:“你们可千万别拉太子下水,生杀大权掌握在陛下手中。到时候陛下会放过太子,杀了其他相关之人!”

“放心吧,下水容易上岸难,河水的深度远超你的想象!”钱谦益用一句十分迷惑的话回应道,“我告诉你们这些是想谈合作!

“合作?”阮大铖眉毛一挑:“什么合作?”

钱谦益认真说道:“当然是共同推进货币改制的事!加入东林党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能为东林党做事,且能够发挥作用的人并不多。”

“这件事只靠东林党必定无法成功!”

“所以我需要寻找一些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人来支持计划。”

阮大铖陷入迟疑之中。

这件事他不敢做主,也做不了主。

不过...倒是可以提前打探一下东林党的计划!

他轻咳一声问:“具体合作的内容是什么?”

钱谦益明知阮大铖做不了主,但还是大大方方的说道:“咱们先把任务摊派到各府州县。”

“以南直隶为例,需要兑换三千万枚大明圆宝。”

“南直隶下辖的十四个府,四个直隶州共有九十个县!

“有的县富裕,有的县贫穷!”

“找两个富裕的县,分配给他们三百万枚大明圆宝的兑换任务。”

“接下来,一方面说服地方士绅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同时向百姓摊派十万两的徭役。”

“切记!”钱谦益忽然提高嗓音提醒:“库存的大明圆宝并不多,铸造新的圆宝又需要时间。所以徭役不能一次性摊派完,要根据兑换的进度实时摊派,否则沉重的徭役会激起民变!”

“最后,把徭役的钱拿出一部分返还给士绅。”

“如果百姓反应不激烈,就可以在他各州、县推广在。如果百姓反应激烈,咱们再想其他对策!”

“只要推动了货币改制并且没有激起民变,就是大功一件!”

“有了功劳,还愁升迁吗?”

说到最后,钱谦益站起身来到阮大铖身边:“阮兄,老夫和东林党是带着诚意来寻求合作的!希望你们回去后好好商量商量!”

“钱兄放心,我也是带着诚意来的。”阮大铖回答。

“阮兄需要考虑多久?”钱谦益追问。

“嗯...最迟三天给你答复!”

“好!”钱谦益拍着阮大铖的肩膀提醒道:“合作就要共进共退,到时候有功劳一起领有过一起担,还望阮兄牢记。”

离开酒楼回去的路上,阮大铖坐在轿子里深思。

钱谦益和东林党的办法不但能推动货币改制,还可以从中谋取私利。

可风险与利益并存。

一旦东窗事发,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回到府上后,阮大铖在书房与马士英派来的信使商谈。

“大人,您真的要和钱谦益合作吗?”信使问。

“不然呢?”思考了一路的阮大铖抬起头,“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到现在还只是一个七品的给事中!如果不拿出像样的功劳出来,到死也不会升官!”

“可是摊派徭役的事一旦被朝廷得知,恐怕...”信使非常担忧的说道。

“哎!”阮大铖叹了口气将信使的话打断,“货币改制本就是死局!”

“除非朝廷下旨禁用白银流通,否则没人愿意拿出银子换成大明圆宝!”

“可下旨禁用白银又不现实,否则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动荡!”

“所以,朝廷只能任用士绅利益的代表——东林党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东林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朝廷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

“你觉得,朝廷有的选吗?”

信使低着头想了很久,“朝廷虽然没得选,但是可以假装不知道,然后卸磨杀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