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被包围的八旗兵刚要提刀迎战,察觉有些不对劲。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十分疲惫。
殊不知,刚才战斗时一直有肾上腺素支撑身体。
在休息时,他们的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疲惫感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杀!”明军再次杀来。
这一次,八旗兵很快在力量和耐力的比拼中落入下风。
在明军的全力冲击下,七百多八旗兵很快不支。
或被杀死,或原地投降。
缴械之后,马应魁冷声下令:“全都砍了。”
“是!”
明军手起刀落,将所有投降的八旗兵尽数斩首。
此时负责割人头明军士兵也将八旗兵的脑袋带了过来。
马应魁指着山谷口的战场说道:“把所有建奴士兵的脑袋全都扔进去。”
......
“杀!”山谷内,正在冲击明军战线的八旗兵忽然发现明军身后飞出几个圆圆的大黑影。
他们下意识地认为是明军的大号手雷,于是纷纷勒马后退。
那些圆圆的黑影落地后翻滚几圈停了下来,没有发生爆炸。
“不是手雷?”八旗兵疑惑中放眼看去。
那些黑影竟然是人头!
血淋淋的人头!
仔细看,人头梳着金钱鼠尾辫。
“是旗人!”一个八旗兵惊呼。
“是咱们的人!”
就在八旗兵发出惊呼的同时,数百颗梳着金钱鼠尾辫的脑袋被人扔进战场。
一颗颗圆圆的人头在地上不停滚动,鲜血粘着泥土,发出一股浓浓的腥味。
看到这个场景的八旗兵先是诧异,随后震惊,最后面露恐惧!
他们不知道外面有多少明军,只知道外面的明军杀了他们数百人。
这些八旗兵昨天白天和明军鏖战一天,晚上又一宿没睡。
早已是强弩之末。
在看到数百颗血淋淋的人头后,他们的身体和意志同时崩溃了。
一个被人头砸中身体的八旗兵向后猛勒战马缰绳,战马原地掉头向后狂奔。
有人带头就有人效仿。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四千多八旗精锐瞬间变成溃兵,争先恐后地向后方逃跑。
山路狭窄,在战马的拥挤下更加狭窄。
数不清的骑兵挤在一起,将它们后背上的骑兵或挤伤,或被挤摔下马。
落地后不等起身,便被无数铁蹄踩成了烂泥。
“日月山河永在!儿郎们,随我一起杀!”马应魁高举手中的鹊刀,带头发起了追杀。
八旗兵只顾着逃跑,根本无心恋战。
在明军的追击下损失惨重。
山路长达三十里!
马应魁从山里的起始点一直追杀到山路的终点。
他忘了自己砍翻多少人,也忘了自己射杀了多少战马,只知道手中的鹊刀砍人砍的卷了刃。
“大人,还追吗?”明军指着八旗兵逃跑的方向。
“不追了,”马应魁喘着粗气回答:“砍不动了,实在是砍不动了。更何况咱们只有两千兵马,追出山谷后会暴露真正的兵力,建奴一旦反击,咱们可就危险了。”
“大人说的是。”
“快割尸体的脑袋,把之前的脑袋也都捡起来,回营领功!”马应魁迅速下令。
“是!”明军兴高采烈地翻身下马,拿出解首刀开始熟练的割人头。
割完所有人头后,明军打着呼哨撤离。
回到宁远河下游时已是中午。
马应魁来到刘肇基面前汇报战功:“总兵大人,末将此番斩杀虏兵一千七百二十六人,脑袋全都带来回了。”
刘肇基哼了一声,并无喜悦之情。
“怎么了大人?为何不高兴?按照一颗脑袋二十两银子的标准,这次能获得....”马应魁掰着手指头算:“二六一十二...”
(乘法口诀自古就有,最早的乘法口诀实物是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
“一共是三万四千五百二十两银子!”马应魁计算完之后说道。
“哎,”刘肇基叹了口气,“一个脑袋才给二十两银子,先登直接给五千两。”
“总兵大人此言何意?”马应魁一愣。
“我军已经拿下了宁远城,先登的功劳被吴三桂抢走了!”
第819章 首功评定
“什么?”马应魁瞪着眼睛有些难以置信,“先登的功劳怎么落到吴三桂手里?”
“哎,别提了!”刘肇基再次叹了口气,“天亮时我军把宁远城团团包围!总督大人命吴三桂攻城北,命黄得功打城西,
命袁宗第、刘西尧、贺锦等人攻城东,命唐通、高第等人攻城南!”
“四面同时攻城!吴三桂不知道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还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号炮响起后,不善攻城的关宁军立刻用壕桥渡过护城河,架着云梯爬上了城墙!”
“城中守军本就不多,分兵防守后更是捉襟见肘,结果被关宁军和吴三桂捡了便宜!先登的功劳也被他们抢走了!”刘肇基说道。
“这...”马应魁气的说不出话。
“算了,”刘肇基站起身拍着马应魁的肩膀安慰道:“先登的功劳是没戏了,好在还有几千两首功的赏银。”
“大人您算错了,不是几千两,是上万两!”马应魁纠正道。
“呵呵,”刘肇基淡淡一笑:“具体多少不是你我说了算,快拿着人头去中军找兵部考功司的官员请赏吧。”
考功司负责审核评定军功,首(人头)功需要他们的认定才能上报请赏。
马应魁告辞回到本部营地。
此时他的部下已经将人头的归属写成了册子。
负责登记的书吏大声问:“还有没有想卖功劳的?有的话在这里登记,有人想买!”
“有!”四五个士兵举起手,来到书吏身边开始登记。
首功既有金钱奖励,也有晋升的机会。
在不同时期,首功的价值不同。
对普通士兵来说,有时候一颗北虏人头就能晋升一级。
有时候需要是三颗。
很多想升迁的士兵将领人头数量不够,只能从别人手里买人头凑功劳。
对于大部分不识字的士兵来说,他们不想升官,只想要钱。
所以军中买卖首功的行为非常普遍。
朝廷虽然知道这个情况,但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都是士兵们用命换来的功劳,没必要过多干涉。
登记完名册后,马应魁带着数百人拿着人头浩浩荡荡来到中军。
“今天斩获了一千七百二十六颗虏首,请大人查验!”马应魁对着兵部考功司的官员说道。
“等会,没看忙着呢的吗!”考功司的官员没好气地说道。
“是是是,您先忙,我们在旁边等。”
“去外面等,”考功司的官员捂着鼻子,脸上写满了厌恶。
“是,”马应魁强压心中的怒火,带人来到帐篷外面。
大明朝文官武将本就不合。
底层的兵部文官虽然身在军中,但编制是京官。
他们会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找武将的麻烦,挑毛病。
马应魁早已习以为常。
等了许久,考功司的三个官员才走出帐篷。
“人头都挨个摆好!”考功司的官员吩咐。
“听见没有?都麻利点,别耽误兵部几位大人的功夫!”马应魁亲自指挥。
士兵们不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将人头摆成了三排。
马应魁忍痛从怀里拿出三支烟,分别递给三个官员:“这是从京师买的带滤嘴的烟,三位大人帮我尝尝。”
“吆?”为首的官员诧异地接过烟,“这烟虽然不是很贵,但是根本买不到!京师四品以上的文官和三品以上的武将才有买烟门路,你是怎么搞到的?”
马应魁嘿嘿一笑:“这是我家总兵大人进京时陛下赏赐的!总兵大人舍不得抽,分给了我们一些。”
“哦!”考功司的官员互相看了看,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一番准备后,考功司官员开始查验人头。
他们指着第一颗人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马应魁挠着脑袋:“这也没问题啊!”
“问题大了!”考功司的官员指着第一颗人头的喉部:“喉结呢?没有喉结者一律视为女人,不算首功!”
明代自成化之后,首功制度的查验评定极其严格。
首先,妇孺的脑袋不算。
当时北虏妇女长相都比较粗犷,再加上长期劳作被晒得很黑。被砍下脑袋后失血变色,沾染泥土后很难分辨出性别。
辨别性别先看喉结,有喉结是男,没喉结是女!
其次,五官不完整不算。
最后一点,北虏特征不明显也不算。
当时北虏特征有牙齿不齐,蛀牙严重两个普遍特征,另外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他们的头部没有网巾勒痕。
大明的男性都戴有头巾,时间长了脑袋上会有勒痕。
满足这三个标准的人头,才会被计算为首功!
“这...”听到兵部考功司的官员的解释后,马应魁点燃了心中愤怒地小火苗。
他不敢向兵部官员发火,只能朝着部下大吼:“一帮废物!下次割脑袋的时候注意点,喉结要和脑袋一起割下来。”
“是,是!”士兵们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兵部考功司官员继续查验,在查到第四颗人头时停了下来:“这个也不行。”
“又怎么了?”马应魁问。
“这个耳朵少一只,不合规矩!”考功司官员说道。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