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若是没人治理贪腐,那历朝历代为何还会出现那么多贪腐大案?杀那么多贪官污吏?”朱慈烺有些不高兴的问。
方岳贡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这辈子见解最深的一句话:“贪官?天底下哪有不贪的官?一万两银子是贪,一文钱就不是贪了?”
“历朝历代都不是在治理贪腐,而是在搞党争搞内斗!各个朋党互相争权夺利,赢得一方稳坐庙堂成为了清流。输的一方被抄家问罪,成了贪官。”
“而天子只需坐山观虎斗,然后将查贪的钱收入囊中即可。”
这句话说完之后,春和殿内陷入了长久的安静之中。
朱慈烺张大了嘴巴,目光呆滞。
倪元璐略显佝偻的身躯突然变得笔直,站在殿内矗立不动。
朱慈烺被震惊到是因为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
结合当前的情况,方岳贡俨然是在影射他的父皇崇祯。
倪元璐则震惊于方岳贡敢在这个时候对太子说这种话。
党争固然是权力更迭的表现。
但朱慈烺还不适合在这个时候了解党争。
因为他是掌管着江南数省的钱粮大明储君。
一旦沉迷于此,江南朝廷恐怕会迎来灭顶之灾。
面对倪元璐质疑的目光,方岳贡淡淡一笑。
他知道倪元璐的顾虑。
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否则无法推动崇祯的计划。
不知过了多久,朱慈烺终于缓过了神。
他咽了口唾沫不敢再问。
方岳贡的话句句不提他的父皇崇祯,却处处影射。
现在他甚至开始怀疑方岳贡是崇祯派来考验他的。
“方先生果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朱慈烺讪讪道。
“太子殿下过誉了。”
“时间不早了,先生路途劳顿,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朱慈烺开始送客。
“时间还早,请太子殿下继续问。”方岳贡明确表态不走。
这把朱慈烺难住了。
方岳贡是他的老师,直接下逐客令显然不合礼制。
继续问吧,又怕影射他父皇。
不问吧,他又不走。
琢磨一会后,朱慈烺开口说道:“学生再问最后一个问题,不知方先生意下如何?”
“太子殿下请讲。”
“方先生如何看待当下的朝局?”
“殿下指哪方面?”方岳贡反问。
在朱慈烺眼神的示意下,倪元璐将捐官的最新消息告诉了方岳贡。
“国库有亏空,让盐商们捐官补国库的亏空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过...”方岳贡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朱慈烺追问。
“就怕捐官的钱正好补足国库的亏空。”方岳贡语重心长道。
第908章 方岳贡献策
“捐官的钱正好补足国库的亏空?”朱慈烺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此言何意?”
“臣举个例子。”倪元璐站帮方岳贡解释:“假设每个捐官的名额值三两银子,国库的亏空是十两银子。为了弥补国库亏空,朝廷需要拿出四个名额来卖,可以卖得十二两银子。”
“可是商人提前知道了亏空的数额,不肯按照三两银子一个名额的价格来买,只愿意出二两半。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补足亏空就行,没必要多花钱。”
“朝廷若是不同意,他们就不买。朝廷若是同意,商人们不但省了钱,还会开创要挟朝廷且让朝廷就范的先河。”
“原来朝廷竟如此被动?”朱慈烺有些惊讶,“商人们就不怕把朝廷惹起了,对他们下手?”
“怕或者不怕盐商自己说了不算,要看他们背后官员和士绅的态度。”方岳贡轻笑,“不过朝廷还不至于被动,毕竟这事还要看商人们的需求。盐商们需求大,他们便会抢着买;需求小才会出现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
“有办法左右商人们的需求吗?”朱慈烺又问。
“当然有!”方岳贡淡淡一笑:“只需殿下发一道令旨即可。”
“令旨的内容是什么?”朱慈烺满怀期的问。
“命两淮盐商所在地的官府查一查商人的宅院,以及使用仆人情况。不出意外的话,两淮所有盐商甚至所有商人都会有出现包括但不限于违规穿丝绸,宅院超标,违规使用仆人,以及...违规纳妾等行为!”方岳贡回答。
“妙啊!”朱慈烺高兴地直拍大腿。
方岳贡说的这些罪名在《大明律》都能找到。
首先是庶民(包括商人)不可以穿丝绸,否则便犯有僭越罪。
笞五十,罪坐家长(一家之主)。
其次不同身份的人房子有不同的限制。
公侯可以住七间九架的房子;一品大员可以住五间九架的房子;普通百姓只能住三间五架的房子,且不能使用斗拱造型以及彩色装饰。
间可以理解为房间的间数,架是指梁架上的檩条数量。
在当时。
房梁和檩条基本都是木头,而适合当房梁的木头是有长度限制的。
如果以房梁木头的长度为基础单位。
那么,间就限制了房子的左右宽度。
架,限制了房子的前后进深。
违规者不但要拆掉,还要接受杖刑。
再者。
庶民不得蓄养奴仆,违令者杖一百。
纳妾就更不必说了,
庶人年过四十没有子嗣才能纳妾,违者笞四十。
这些罪别说商人,就是富裕点的百姓都有可能会犯。
较起真来,商人们会被这些刑罚直接打死。
但是...
如果有了官职,除了房子违规的问题外,其他的问题就都不复存在。
完全合规合法。
“太子殿下切记,”方岳贡认真提醒:“此番核查商人逾制情况时要只查不惩。让他们知道朝廷知道他们有罪,至于什么时候降罪,要看朝廷的态度。这就像一把悬在他们头颅上的宝剑,让他们彻夜难眠。为了摆脱罪名睡个好觉,他们必然会争抢捐官的名额。”
“方先生此计果然绝妙,学生这就写令旨。”朱慈烺对着方岳贡深施一礼,拿起纸笔亲自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他分别让倪元璐和方岳贡看了看,确定无误后交给太监陈宽,让他按照流程拟旨。
又寒暄了一会,方岳贡起身告辞。
等方岳贡的背影消失在远处的宫门后,朱慈烺长舒一口气:“呼——”
倪元璐笑着问:“请问殿下觉得方岳贡才学如何?”
“高!”朱慈烺伸出右手大拇指,“不愧是担任过内阁阁臣和户部尚书的人,才学一流。”
“那殿下觉得他有没有资格担任您的老师?”
“有,”朱慈烺先是点头,然后皱眉:“不过...他太能说也太敢说了,学生怕他是父皇派来考验学生的。”
“殿下莫怕,”倪元璐安慰道:“方岳贡此前在京师担任要职,很多话都不能说。现在好不容易辞官为民,索性便口无遮拦了。”
“另外,我倒希望他是陛下派来的。”
“为何?”朱慈烺有些不懂。
“陛下派他来说明陛下重视殿下。”倪元璐解释。
“对了,”朱慈烺想起一件大事,“先生可曾询问他定王和永王的事?”
“问了,他说看不透未来。”倪元璐沉声说道:“不过太子殿下不必多心,您不但是储君,更是嫡长子!”
“那...父皇为何要把学生留在南京?”朱慈烺心怀忐忑。
“方岳贡应该知道些什么,但是他不肯明说。为师愚钝,没有猜出他的想法。”倪元璐有些气馁。
“哎!”朱慈烺叹气,“先生勿要自责,这件事只有父皇心里清楚。”
二人聊了很久,直到傍晚前才停下来。
倪元璐告辞离开,给方岳贡准备接风宴。
朱慈烺则有些闷闷不乐的回到后宫吃饭休息。
次日一早,南京六部就把朱慈烺的令旨以公文的名义发往两淮盐商所在的地方官府。
官员们接到命令后非常兴奋。
南京朝廷的公文虽然只是让他们查而不惩,但是他们可以借机向盐商们索贿。
“开门,”一个盐商的宅院外,两个衙门里的差役在外面大喊。
院门打开,管家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点头哈腰的朝差役问道:“两位爷有何吩咐?”
“吩咐?”差役冷笑,“朝廷有旨,要严查庶民逾制。”
“逾制?”管家故意愣了下:“什么是逾制?”
“别装蒜,”差役推开管家直接往里面走:“庶人不得穿丝绸,宅子不能太大,不能使用奴仆,纳妾也有限制,你们府上的有没有这些情况?”
“没有,怎么可能会有呢?”管家抢先一步挡在两个差役身前,并从怀里摸出两个大明圆宝:“两位爷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两个差役看着管家手里的大明圆宝,有些嫌弃。
换做平时,他们会拿着圆宝屁颠屁颠的离开。
毕竟每人一两银子足够花上一段时间。
但今天不行。
因为他们手里有公文,属于奉命调查。
要想把事糊弄过去...得加钱。
第909章 这钱,花得值!
“让开,”衙门里的差役推开挡路的管家,继续往里走。
管家无奈,只能又掏出两个圆宝并说道:“两位爷好不容易来一趟,小的请两位爷喝茶。”
看着管家手里六枚闪亮的大明圆宝,两个差役顿时四目放光。
江南粮价低,三枚大明圆宝买到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两三个月。
“咳咳,”其中一个差役接过银子并说道:“我们只是奉命调查庶民逾制的情况,如若不信可以去县衙里向县太爷核实。”
“信,两位爷肯定不会骗小的。”
“信就好,”另一个差役点头,“府里面我们就不看了,可是你们李府的房子也太大了,不合规矩。我们就算想帮忙也只能帮一时,帮不了一世。”
“是是是,这就改。”管家点头哈腰道,“等两位爷走后我们马上安排人把房子扒了重盖。”
“那就好!给你们几个月时间改过来,几个月之后我们还会再回来。”两个差役笑着离开。
等差役离开,管家立刻将消息告诉了府中的商人老爷。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