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重新说回辽东问题后,众人沉默片刻。
李邦华试探性的问:“陛下,此言何意?”
朱连没有回答,想了想后反问道:“诸位,你们觉得建奴为什么仅凭区区十几万人就能吞并辽西,然后攻打辽东,不断吞食我大明疆土?”
清军入关时,整个满洲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能动员的兵力也只有十几万人。其中满洲八旗六万人左右;蒙古和察哈尔八旗两万人;汉军八旗差不多有三万人;三顺王一顺公部(三顺王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一顺公是原毛文龙所部沈世奎从子沈志祥)约九千人;加上外藩蒙古数万,总数不过十四五万人。
当然这是总动员兵力,其中有很多老弱病残(满、蒙八旗和外藩蒙古是全年龄段成年男性都承担军事义务,最高年龄到75岁),真正称精锐的最多有十万。
“陛下的意思是,有人养寇自重?”李邦华犹豫片刻后,说了出来。
“对!这场游戏已经持续太久了,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或许更久...”
众人都沉默了。
建州女真从一个被李成梁追着打的部落,到发展为追着大明打的部落,只用了区区不到二十年。
或许有人说李成梁养寇自重,但努尔哈赤做大做强的那十年时间,李成梁被罢官了。等李成梁赴任辽东总兵时已经76岁高龄,想管也管不住了。
可以说,李成梁离开辽东的这十年时间,恰好是努尔哈赤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李成梁镇守辽东接近三十年时间,能稳住辽东的局面,打压各大部落,保证大明朝边境三十年的安宁,堪称明朝二百年来未有之功。
“算了,不提往事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今天你我君臣商议的事都是朝廷绝密,决不能泄露出去。”
说罢,朱连挥舞衣袖,迈步离开。
第93章 贴脸箭
离开文渊阁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
城外的喊杀声也停止,整个京师陷入到短暂的安静之中。
在乾清宫内吃完周皇后送来的晚饭后,朱连躺在暖榻上休息了一会。
片刻后,他吩咐道:“王承恩,让勇卫营的庞子晋带二百勇卫营将士来见朕。对了,吩咐军器监,让他们找一百套暗甲和棉甲,朕有用。”
王承恩不明所以,全部照办。
等勇卫营参将庞子晋来的时候,军器监已经将铠甲送到。
“臣庞子晋参见陛下!”庞子晋单膝下跪。
“免礼平身。”
“谢陛下。”
庞子晋起身后看着面前摆了一地的盔甲,有些纳闷:陛下要这么多盔甲干什么?
勇卫营不缺甲,不但不缺,还有富余。
这就是皇帝亲军的特权!
看着一地的盔甲,庞子晋忍不住问:“陛下,勇卫营不缺甲胄,不知陛下找这么多甲胄用来作什么?”
朱连没理这个话茬,而是说道:“昨夜与锦衣卫剿灭流贼奸细有功,每人赏十两银子。”
“多谢陛下!”庞子晋激动的立刻下跪,表达对皇帝的感谢。
他和手底下的兄弟们看着别人挣钱是真眼馋啊!
守城有钱,受伤了有钱,战死给的钱更多!
说不怕死那是假的。
但当他们看到兵部的差役身穿飞鱼服,手举托盘,托盘上的红布下面摆着几个银锭,一行人敲敲打打将银子送到家里。
那种荣誉感别提多强了!
“去将暗甲和棉甲叠在一起套在远处的木桩上,再用两套暗甲叠在一起,套在另一根木桩上。”朱连开始安排。
庞子晋不敢怠慢,亲自在地上挑了四套甲胄,与几个勇卫营将士一起将这些甲胄套在木桩假人身上。
“拿弓来!”朱连说话的同时,一股帝王之气从身上散发而出。
崇祯是一位文武兼备的皇帝,文采斐然,书法俊逸,能挽三石弓。当然了,这里的弓是力弓,与明军常用的弓不是一个东西。
明军常用的弓有两种,一种是边军常用的大稍弓(开元弓),目的是为了破甲杀人,拉重更大弓臂更粗壮。另一种是小稍弓,弓臂相对较小且细一些。
明军最常用的搭配是软弓配长箭(弓力大的弓俗称硬弓,弓力小的弓俗称软弓。),根据敌人甲胄不同,再搭配不同的箭矢。
“穿甲箭!”崇祯继续吩咐。
王承恩急跑回乾清宫,拿出崇祯常用的开元弓,并将装满箭矢的箭袋带了出来。
崇祯拉弓搭箭,蓄力瞄准后穿甲箭激射而出,直接射中左面的木桩假人。随后他再次抽出一支穿甲箭,射中了右面的木桩假人。
“你们去看看,射穿了几层甲胄!”
王承恩在前,庞子晋带着几个部下在后,纷纷来到木桩假人旁查看战果。看書菈
“皇爷,左面假人棉甲被穿透了,里面的暗甲没事!右面假人两层暗甲都没事。”片刻后,王承恩回来汇报。
“庞子晋,你怎么看?”朱连问道。
“陛下,非弓不利也,实乃甲胄厚重。臣在西北边军打过仗,我军骑兵与蒙古骑兵,甚至辽东建州女真骑兵战术都一样,用长弓巨矢,近人而发,不射甲胄,射面部!”
“我们私下里管这种射箭方法叫贴脸箭!因为就算甲胄再多,也不会在脸上蒙甲。不过臣听说建奴那边有人用棉甲蒙面,只露双眼,不知真假。”
朱连点头,对庞子晋的阅历很是赞赏。
不过他并不想多说什么,而是继续吩咐道:“换鸟铳。”
片刻后,两个小太监从宫里拿出两杆鸟铳,这都是军器监的杰作,给皇帝御用的宝贝,比工部那些粗制滥造的玩意强了不知多少倍。
上好火药,装好弹丸,点燃火绳后庞子晋扣动了扳机。
砰砰两声。
鸟铳先后击中了左边和右边的木桩假人。
“你们再去看看,射穿了几层甲胄!”
王承恩和其他几个背景板小步快跑到木桩假人旁,仔细检查起来。
“回皇爷,左边的棉甲和暗甲都被击穿了,但是木桩假人受到的伤害不大。”
“右边的双层暗甲射穿了一层,另一层没有穿透。”
“朕知道了,你们回来,现在换手铳试试!”
紧接着,小太监拿出两把手铳,对着木桩假人再次扣动扳机。
轰轰两声巨响,手铳射出的弹雨铺天盖地般的射了出去。
王承恩检查后大喊:“皇爷,手铳只射穿了棉甲,暗甲不能伤。”
“试一试火铳,用百子连珠弹!”
这一次出动的就不是小太监了,因为这玩意他们没资格接触,在皇宫里能用火铳的只有皇帝亲军:勇卫营!
几个勇卫营将士抬着一门火铳走了进来,看到这玩意后,勇卫营参将庞子晋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
在他眼里,火铳绝对会把木桩假人轰成渣渣。
再不济,也能射穿甲胄,给木桩假人造成缺口性的伤口。
“来,把火铳放到大殿正门口,对准乾清门,把两个木桩假人放到乾清门前面!”朱连算了算,火铳现在摆放的位置距离假人不到三十米,这个距离与实战不符。
而乾清宫的殿门和乾清门二者相距约九十米,在这个距离开火比较符合实战。
准备好之后,勇卫营的士兵尽量降低炮口,防止流弹伤人。
轰的一声巨响,整个乾清宫在浓烟中都震动了一下。
浓烟散去,乾清门变了模样。
原本华贵庄严的宫门被铅丸射的千疮百孔,周围的墙砖上甚至都镶满了铅丸。
王承恩扭动着还未痊愈的屁股跑了过去,片刻后喊话的声音有些颤抖:“皇...皇爷,左边的暗甲和棉甲被射穿了,右边的两层暗甲虽然也被射穿,但木桩上留下的痕迹很浅。”
第94章 建奴重步兵
庞子晋不知道皇上到底要干什么,只能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片刻后,王承恩将木桩假人联通上面的四套甲胄都带了回来。
“皇爷,这是棉甲和暗甲组合;这是两套暗甲。”
朱连点点头,仔仔细细的查看。
在火铳的攻击下,就算有两层暗甲也无济于事。但相对于另一个被铅丸嵌入特别深的假人来说,在双层暗甲的保护下,这个木桩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伤害。
“庞子晋,去过辽东吗?”朱连放下手中的暗甲,问道。
庞子晋毕恭毕敬的回答:“回陛下,去过,败了。”
“哪一年?”
“十四年。”
朱连有些诧异的看着庞子晋,心中叹了口气。
崇祯十四年,松山之战大明精锐尽没于此。
松山激战十天,明军大败被杀五万多人,损失马匹近八千匹、甲胄约万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数万计,浮尸水面,如乘潮雁鹜,与波上下。
如果死的都是辽东边军也就罢了,而此战宣府、大同、密云、蓟州、玉田、山海关、前屯卫、宁远几个边关精锐几乎都出动了。
洪承畴指挥不当(也可能是故意的),大败被俘,而后投降当了满清的走狗。
连锁反应是对内压不住流贼,对外挡不住建奴,大明朝愈发风雨飘摇。
他拍着庞子晋的肩膀,换了个问题:“八旗兵哪个兵种给你的印象最深?”
庞子晋想了想,认真的说道:“重步兵!”
“等等...”见庞子晋还要继续讲下去,朱连伸手让他稍等,随后他吩咐那二百名勇卫营将士,“你们都近前来,坐下一起听。”
众人不敢不从,纷纷席地而坐,认真听了起来。
“庞参将继续。”
“是陛下。”庞子晋抿了抿嘴唇,重新回想起那段不敢回首的过往。
“如果八旗兵是类似于蒙古骑兵的骑射军队,是绝对打不过我大明边军的。而且,建州女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游牧民族。”
朱连赞同的点点头。
他前世当老师的时候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在不学无术人的眼里建州女真是游牧民族,脱下上衣露出八块腹肌,双手猛捶胸大肌,嘴里嗷嗷嚎叫。
实际上建州女真早已普及了棉甲,非常重视火炮。全民皆兵,战死后给十倍军饷,军民一体化程度很高。
庞子晋继续说:“陛下,在下是骑兵出身。骑射并没有文官口中说的那么神,骑射不如步射稳定,命中率很低。而且我军装备棉甲和暗甲,对箭矢的防护能力非常高,能射透棉甲就难了,如果穿着暗甲,则更加有恃无恐。所以骑兵作战多用贴脸箭,但八旗兵胜在气势足,死战不退!”
“如果八旗兵只有骑兵,那么他们将和蒙古骑兵一样脆弱,我军只需用火炮、火铳攻击马匹,马受惊或者死亡,骑兵自乱!”
“真正的八旗兵是一个混合兵种,比我军兵种还要多。”
说到这,庞子晋看了眼自己手下的这帮弟兄。皇上准备了这么多甲胄,又让他带这么多人来此,目的就是提前给这帮人见识见识八旗兵。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在辽东作战时,八旗兵的兵种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重步兵;第二种是轻骑兵,轻骑兵多是蒙古人;第三种是重骑兵,多是满人,还有一些索伦兵。最后一种是火器兵,多由投降的汉人和辽东军组成。”
“这些兵里面,最难缠的是重步兵!”
“为何?”王承恩忍不住问。
他久居宫中,虽然对明廷在辽东战场上的情况有所了解,但没去过战争更不知重步兵是个什么东西。
庞子晋似乎不愿继续讲下去,但看到崇祯想他做出安慰的表情后,他顿了顿再次讲了起来。
“两军对垒并非上来就冲锋,而是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步,派探马观察战场地形;随后统兵的将领根据探马回报或者亲自查看后根据地形扎营;第三是两军相遇,列阵对垒;最后一步是双方全部列阵后,将领根据阵型寻找弱点或对方的不足。”
“此时...双方将领会考虑是攻还是守。”
“如果进攻,就要考虑步兵怎么攻,往哪里攻!火炮往哪里打!骑兵怎么攻!”
“建奴是这样的,他们会先派出重步兵,这些人身穿双层甚至三层甲胄,骑兵到达战场,下马后手拿武器一字排开进行攻击。因为身穿厚厚的甲胄,别说箭矢,就是鸟铳,普通的火铳都不能伤到他们,要想伤到他们只能用大炮。”
“但是...”庞子晋语气变了,“一旦炮兵移动或者出现在敌军的视野里,八旗兵的骑兵就要出动了,补充一句,一般情况下骑兵不会在战场内列阵。”
朱连重重的点点头。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