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5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埋伏个屁!”何洛会满不在乎,“辽阳守军传出消息说只有两千兵马冲向盛京,咱们却有五千精锐,没必要怕他们。”

“可是...”旁边的副将犹豫之后大声提醒:“自从这支明军入境后,辽阳那边就失去了联络。如果这支明军身后还有一支明军,辽阳守军根本无法传出消息!”

“吁...”何洛会使劲勒住战马缰绳。

战马速度太快,马蹄在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才停了下来。

他身后的八旗兵跟着停了下来。

眼见就要被何洛会识破计谋,站在高处指挥的李定国亲手点燃了一颗手雷。

轰!

剧烈的爆炸声响彻原野。

四千伏兵外加高文贵的两千骑兵一拥而上,朝何洛会凡杀了过去。

何洛会大惊,急忙带兵向后逃遁。

可是他刚才太心急了,追击时跑到了队伍最前面。

现在所有人都往后跑,他不可避免的落到了队伍最后面。

转向的功夫,明军围了上来。

轰隆——

六千明军的马蹄踏碎泥土轰然而至。

何洛会瞬间被明军淹没。

何洛会身边亲兵和包衣拼了命的劈砍,试图与何洛会一起冲出包围。

他们依靠厚重的甲胄,锋利的战刀愣是抗住了数倍明军的进攻。

可是其他八旗兵并没有留下来战斗,而是玩了命的向后跑。

何洛会等人很快与大部队脱节。

明军里里外外十几层人,将何洛会团团包围。

按理说正黄旗是八旗精锐,战力强悍军纪严明,不应该在战场上发生溃逃。

可这事不能怪他们。

首先是何洛会率先逃跑的,主将逃跑其他人没道理不逃。

再者明军伏兵来的太突然,毫无防备的镶黄旗直接被打蒙丧失了斗志。

八旗兵再凶悍,也扛不住数倍明军的进攻。

何洛会身边的亲兵和包衣一个接一个倒下。

战至最后,只剩下何洛会一人。

此时的他浑身是伤,鲜血染红了黄色的甲胄。

高文贵甩了甩刀上的血,催马来到何洛会面前。

“你...你们到底是谁?”何洛会用虚弱的声音询问。

“大明官军!”

“我是问...你们的主将是谁?”何洛会说话时吐出一口鲜血。

“你也配!”高文贵催马上前,将他一刀刺死。

第974章 辛卯之变

崇祯二十四年五月十四。

李定国麾下大将高文贵兵临沈阳城下,不但在城外举起大明国旗,还喊出了明军威武,杀建奴复辽东的口号。

随后全身而退。

撤退时。

李定国设下伏兵阵斩前来追击的建奴一等轻车都尉何洛会,并斩杀三百建奴士兵。

声震辽东!

由于崇祯二十四年是农历辛卯年,所以建奴的史料里对此称之为——辛卯之变!

大明国旗是崇祯搞出来的。

旗帜的含义是皇帝亲临。

所以在理论上来讲,崇祯也参与了辛卯之变...

就好比篮球场上他和某人合砍八十一分一样!

当天深夜。

福临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

他在凤凰楼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吼道:“窝囊,简直窝囊到家了!”

其他八旗将领都在。

他们既不敢说话,也不敢抬头。

只能低着头给自己的脚相面。

“皇上,”索尼开口劝道:“何洛会身为主将吃了败仗罪不可恕,但是他人已经死了,再者八旗兵伤亡不大。所以...请皇上息怒。”

“息怒有什么用?”福临保持愤怒,“大清的颜面已经丢了!”

“臣想办法找回颜面。”

“那就找吧,”福临没好气的说道:“明天你带兵出城,务必将来犯之敌尽数斩杀!”

“请问皇上能给臣多少兵马?”索尼谨慎询问。

他从败兵嘴里得知来犯的明军至少有五六千之众。

兵少了他怕打不赢。

“你要多少?”福临问完之后不等索尼回答,直接说道:“要多少给多少,朕的侍卫都可以给你。”

“臣领旨。”

索尼跪地磕头后走出凤凰楼,连夜调集兵马,准备围剿李定国。

李定国当然不会给索尼这个机会。

他打脸建奴的目标已经完成,正准备撤兵。

武靖营村。

此时天刚入夜。

大军长途奔波加上刚刚打了一仗,十分疲惫。

所以睡得特别早。

李定国没睡。

他正在观察地图,寻找撤兵的路线。

他是流贼出身,十分清楚长途奔袭后不能按照原路返回。

否则很容易中埋伏,导致全军覆没。

李定国刚用碗喝了一口水,探马就来到他身边汇报:“总兵大人,南面二十里有建奴骑兵踪迹。”

“哦?”李定国放下水碗询问道:“有多少兵马?对方主将是谁?”

“都不清楚!他们行军速度很快,末将不敢抵近侦查,只在远处看了个大概。”探马回答。

“行军速度很快?”李定国微微扬起嘴角,“快好啊。”

“大人为何这么说?”

“行军速度快说明这支建奴骑兵是奔咱们来的。”

“我军粮草所剩不多,只够两日使用,望大人悉知。”旁边的参将提醒。

“足矣!”李定国站起身,指着地图说道:“明天在这两个地方设伏,给建奴一个惊喜。”

数百里外的广宁卫,李性忠遭遇了不小的挫折。

他并不知道大凌河堡已经易手。

所以还是像之前一样组织兵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王永吉给他调派的骑兵已经全部到位。

兵力看似多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些骑兵来自不同的部队,战力参差不齐也就罢了,作战方式也都不同。

李性忠习惯的打法是列横阵冲阵。

正面牵制,两侧迂回。

后翼包抄。

他把战力差的骑兵布置在正面,不但无法牵制巴青,反而会被八旗兵冲散。

让他们两翼迂回吧,这些人又撕不开口子。

让他们在最后面负责包抄时,不是包抄的时机不到位就是包抄失败。

总之,打的很难受。

满达海与李性忠截然相反,打的很轻松。

大凌河堡内。

吴守进来到满达海身边低声汇报:“王爷,咱们已经出兵四天了。按照路程计算,王永吉和他麾下的主力再有四天就能返回大凌河堡一带。”

“不,”满达海摇头:“准确点应该最多还有三天!”

“王爷为何说是三天?”

“听闻大凌河堡被围,王永吉必然会加快行军速度,四天的路完全可以用三天走完。考虑到先锋部队会提前抵达,三天又要减去一天,也就是说咱们还有两天时间。”满达海简单计算后说道。

“两天时间吃掉李性忠,恐怕...难啊!”吴守进面露为难之色。

李性忠虽然经常使用激进的战术,但是并不会使用激进的战略。

就拿这次的大凌河之战来说。

李性忠可能会亲自带头冲锋,但战斗的规模一般。

胜的时候是小胜,败的时候是小败。

只对当天的战斗有影响,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

满达海深思熟虑后开口说道:“本王倒是有个办法,就是有点冒险。”

“王爷请讲!”

“以退为进,诱敌深入!”

“奴才愚钝,实在听不懂。”吴守进一脸歉意。

“简单,”满达海站起来倒背着手说道:“李性忠并不知道咱们已经攻下了大凌河堡,在他的认知里,大凌河堡还在明军手中,所以本王的意思是从这一点入手。”

“明天咱们假装遇到了麻烦,只在营中坚守,并不和李性忠交战,后天一早匆匆收拾之后开始撤退。”

“表面上咱们撤退了,实际上兵分两路。一路假装撤退,一路藏在城中作为伏兵。”

“李性忠得知我军撤退后必然会追击,届时前后夹击,李性忠必败!”

“只要打败了他,明廷在辽东的骑兵至少损失一半!”

“对未来的战事也好,对大清的形势也罢,都是一个好消息!”

“王爷英明,奴才佩服!”吴守进笑着给满达海磕了一个头。

起身后,吴守进想到了一个问题:“王爷,您觉得明廷降将马世耀可信吗?”

“怎么?你觉得他是假降?”满达海看向吴守进。

“奴才觉得此人面目不善,并非真心投降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