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让人穿着郑亲王的甲胄,扛着郑亲王的中军旗突破咱们的包围,冲入附近的深山老林,给人一种郑亲王已经逃脱的假象。”范文程平静地回答。
“那济尔哈朗本人呢?”多尔衮又问。
“那就要看王爷您打算如何处置他了。”范文程再次平静回答。
多尔衮想了想,指着几个亲兵吩咐道:“你们换上济尔哈朗的甲胄,扛着他的中军旗进山。找个地方把甲胄和旗帜埋了。”
在给济尔哈朗卸甲的时候,济尔哈朗醒了过来。
“你...你们要干什么?”
“别慌,”多尔衮一脸狞笑,“帮你换衣服呢。”
济尔哈朗冷笑一声:“你我好歹兄弟一场,要杀便杀,没必要侮辱本王。”
“放心,会杀你的。”
不多时。
换好甲胄的士兵带着几个人扛着济尔哈朗的中军旗“突出重围”,逃入附近的深山。
多尔衮派出七成兵马追杀,留下三成兵力将济尔哈朗团团包围。
“你不该反!”多尔衮伸手拔出了刀。
济尔哈朗自知无法活命,反而坦然了许多。
他大笑着说道:“与其被幽禁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不如拼一把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惜你败了。”多尔衮开始用衣袖擦拭刀刃,做最后的准备。
“自古成王败寇天命有之,今日落到你的手中也算是天意,动手吧!”
“替我给太祖,太宗皇帝问好!”多尔衮刀光一闪,砍在了济尔哈朗的脖子上。
这一刀砍的很深,几乎将济尔哈朗的脑袋砍了下来。
弥留之际,济尔哈朗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
他想到了被努尔哈赤抚养的日子。
想到了南征北战的场景。
想到了接管镶蓝旗时,自己意气风发的模样。
想到了皇太极称帝后,自己被封为和硕郑亲王的趾高气昂。
随着失血越来越多,他的意识也越来越模糊。
最后,他想到了不该就这样死去。
于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睁开眼,死死的瞪着多尔衮,直至死亡。
第1001章 多尔衮重掌大权
“把所有尸体堆起来,放火烧掉!”多尔衮从济尔哈朗身上拔下刀,擦干血迹后说道。
济尔哈朗虽然死了,但只有他和少数自己人知道。
其他人并不知情。
尤其是远处城墙上观察的抚顺守军。
在他们眼里,济尔哈朗早已突破多尔衮的包围,逃进了深山老林。
多尔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简单休整之后,多尔衮带着抚顺守将和济尔哈朗逃跑假消息回到了盛京。
此时盛京城内的叛乱已经被彻底平定。
参与叛乱的士兵不是被杀就是选择了投降。
在来到皇城附近时。
多尔衮发现数百两黄旗的士兵正跪在地上,即将被砍头。
询问之后才得知,原来这些都是被济尔哈朗收买的人。
“住手,大敌当前岂能自相残杀!”多尔衮阻拦道。
行刑的刽子手说道:“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
“那也不能杀,本王这就进宫向皇上求情。”
刽子手们不敢多言,纷纷收起武器等待消息。
多尔衮此举看似是给这些人求情,实则是挑战福临的皇权和底线。
如果福临不按照他的想法来,他就要考虑是否趁机取而代之了。
此举风险虽然很大,但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内部纷争。
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
多尔衮进宫前与锡翰,谭泰还有巩阿岱取得联络,让他们在皇城内布置兵马应对突发情况。
终于,多尔衮见到了福临。
“皇上,臣有罪!”多尔衮跪地俯首,卑微的像个孩子。
“何罪之有?”福临问。
“臣在抚顺设伏本想活捉济尔哈朗,可是被他逃掉了。”
“逃走了?”福临直接站了起来,“逃去了哪里?为何不追击?”
“他趁着天黑逃到了抚顺城南的深山之中,臣虽然派兵追击,但当时天色昏暗,进山之后就失去了他的踪迹!”
“这...”福临慌张的来回踱步,“这可如何是好?此番被他逃脱,等他缓过这口气来东山再起,到时候又会成为大清的麻烦!”
“皇上不必多虑,他逃走时身边只有寥寥数人。别说东山再起了,就是能不能在山里活下来都是问题。”多尔衮安慰道。
“哎,”福临沉思许久之后长叹一声,“事已至此,朕还能说什么?也只能这样了!”
“谢皇上恕罪!”多尔衮叩首起身。
福临皱了下眉,看向索尼。
索尼秒懂,立刻说道:“既然睿亲王已经平息了叛乱,还请交出兵符印信。”
“叛乱被平息了?”多尔衮开始装糊涂。
“不是已经平息了吗?”一向老练的索尼也有些迷糊了,“盛京城中的叛军或投降,或被杀!始作俑者也孤身逃入深山。正如睿亲王您所说的那样,郑亲王即便能侥幸活下来,也无法再掀起波澜。”
“可是他没死啊!除非亲眼看见他的尸体,否则本王无法交差。”
多尔衮说的是无法交差,实则是不想交出兵权。
“这...”索尼沉默了。
他猜出了多尔衮的想法,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图赖忽然跪地对着福临说道:“臣以为叛乱已经被睿亲王平息,按照规矩应该论功行赏,请皇上恩准。”
这句话看似是给多尔衮请功,实则还是让多尔衮交出兵符印信。
其实多尔衮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毕竟他现在手握实权。
实权有哪些?
首先是两白旗,多铎死后两白旗的人自然而然的站在了他这边。
两红旗表面上看似中立,实则也被他暗中收买了。
两蓝旗更不必多说。
镶蓝旗是叛乱的主力,平息叛乱之后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正蓝旗的豪格在多尔衮的帮助下才重回权力中心。
他短时间内不会和多尔衮作对。
剩下的两黄旗,至少有三四成以上的高级将领对他言听计从。
但还是那句话。
若想彻底服众,得到权力的过程得合理合法。
福临是皇上。
为了平叛才将兵权交给了多尔衮。
现在有人提议把兵权交回去,拒绝的话需要拿出能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
多尔衮是朝堂上的老手,他一脸严肃地对图赖说道:“胡闹!大敌当前,应该备战待敌,岂能在这个时候请功?”
“皇上,”多尔衮再次下跪,“大凌河之战后,明军已经占据了整个辽河西岸。下一步就会渡过辽河,蚕食东岸。”
“大清正面临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臣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是大清的亲王,不能坐视不管!”
“愿领兵南下,将明军赶出辽东,复我大清故土。”
说完之后,多尔衮朝着福临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请皇上恩准。”
......
顷刻间,朝堂上的文臣武将跪倒一片。
福临看了看,站着的人屈指可数。
他的脸色瞬间铁青。
此时的他终于知道自己根本没得选。
沉寂许久之后,福临缓缓站起身艰难地说道:“既然睿亲王有报国之心,那朕封你定远大将军,把明军逐出辽东。”
第1002章 多尔衮的烦恼
大权在握的多尔衮有些恍惚。
七年前他入关劫掠。
结果在温榆河大败而归。
回到辽东后便失去所有权力,仅保留了亲王爵位。
后来费尽周折,只是得到了水师总兵的官职。
还是没能重回朝堂。
今天。
他又拿回了曾经失去的一切。
其中的感慨可想而知。
激动之后,多尔衮意识到还有很多重要的事需要做。
首先是如何处理济尔哈朗的家人。
他出城时走的匆忙,除了少部分近亲随军逃出了城外,大部分亲人都尚在城中。
“杀,全都杀了!”福临愤怒地大吼。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他继承皇位这几十年里。
从未有亲王发动兵变。
济尔哈朗是第一个。
这件事如果不严肃处理,其他人极有可能效仿。
这对他和大清来说是致命的。
“该杀的杀,该充军的充军,籍没家产充公!”福临又补充道。
“臣领旨,”多尔衮施礼后又问,“请问皇上打算如何处置镶蓝旗?”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