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事关生死存亡,没必要内斗。
刘宗敏看了看其他人,摇头说道:“李先生,我认为没必要!”
“首先,通州是北京东门户,刘西尧的两万精锐不但能防止崇祯逃跑,也能抵御牵制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刘文耀的山东兵。”
“其次,王永吉只有六千兵马,我军有十万之众!他拿什么和我军斗?”
“再者,除了刘西尧的两万多人,我军尚有四万多精锐,而明廷能调动的兵马加起来也只有四五万人。所以我认为,没必要!”
李岩皱着眉再次摇头:“非也非也!虽然明廷能调动的兵马只有四五万人,但如果他们毕其功于一役与我军决战,我军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李自成有些不满的站了起来:“李先生此话怎讲?”
对于李岩这种涨敌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李自成很是不满。从北伐以来,明军九边大军他灭了八边,没觉得明军有多厉害。
“咳咳咳!”李岩重重的咳嗽几声,“皇上,我军现有六万精锐,其中两万精锐驻守在通州,其余四万人都在钓鱼台附近扎营。如果明廷派出精锐从东面突袭我军,我军必将大乱!到时候兵败如山倒,纵有百万大军也是徒劳!”
“李先生此言差矣!”牛金星淡淡一笑,“我军在城中的细作虽然没了,但据之前传出的消息,明廷能用的人少之又少!三大营都是些老弱病残,守城还行,野战就算了。锦衣卫,东厂,五城兵马司,勇卫营加起来也万余人,算上唐通和王永吉的人马,能野战的人最多只有两万!”
“不足为惧。”
“如果他们敢野战,我军正好趁势杀入城中。”
“嗯,我认为牛左辅说的是!”军师宋献策第一时间附和。
其余诸位将领分析过后,也纷纷报事支持牛金星的观点。
李岩苦笑一声,不再说话。
道不同不相与谋!
北伐之前他就劝过李自成,应该效仿当年的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
明廷占据中原和南方一带,北方和辽东有建奴,西南有张献忠。此时应该休养生息保存实力,让明廷与建奴鹬蚌相争。
等他们杀得两败俱伤时,顺军北伐,将天下收入囊中。
但李自成和他手下的这帮兄弟鼠目寸光,偏要此时北伐。
现在好了,北京久攻不下,明军勤王大军不日将至。
攻又攻不下,退又没法退,进退两难。
见没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李岩索性说道:“皇上,既然诸位将领都不认同臣的观点,请皇上给臣一支兵马,臣愿意前去筹备粮草。”
“李先生别生气,诸位将领也是就事论事...”李自成劝道。
“皇上,臣没有生气,是真心想筹备粮草。”
见李岩态度坚决,李自成不好继续说些什么,只能点头同意:“那朕就给你三千兵马负责运粮,如何?”
“多谢皇上!”李岩领命后起身独自离开。
等李岩走远了,牛金星才不爽的说道:“皇上,李先生对战场的局势把控明显不如从前了,哎。”
“是啊,谋士不谋事,可惜。”宋献策附和道。
李自成摆摆手,示意不要继续这个话题。李岩毕竟是大顺的谋士,就算现在不行了,曾经的他也劳苦功高。
“明日继续攻城!但李先生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所以朕在排兵布阵方面有所变化。”
诸位将领听罢,纷纷站直了身体。
“宗敏,李过,你们率麾下三万步兵与两万民夫,明日一早继续攻打西直门,阜成门,西便门。”
“臣遵旨!”
“属下领命!”
两人领旨后退回原位。
“宗地,你率领宗敏和李过麾下的骑兵,与本部兵马驻守在朝阳门外,防止明军出城偷袭。”
“臣领旨!”两人领旨后退回原来的位置。
“贺锦所部兵马全部披甲上马,随时准备加入战斗。如果宗敏的人马攻入城中,你们则顺势杀进城内;如果明军出城偷袭,你负责支援宗地。”
“臣领旨!”
第105章 起兵,伐贼
天刚蒙蒙亮,李自成就被刘宗敏的声音吵醒。
“皇上!皇上!有情况!”刘宗敏在帐外大声疾呼。
负责伺候李自成的小太监既不敢阻拦刘宗敏,更不敢喊醒李自成,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对刘宗敏磕头:“刘都督就饶了小的吧,皇上昨夜睡得很晚,若是现在被吵醒了,小的十颗脑袋也不够掉的啊。”
“都督,您就小点声吧!”
“滚蛋!”刘宗敏大怒,对着小太监的脑袋就是一巴掌。
但也仅仅是一巴掌。
李自成毕竟是皇帝,就算有紧急军务也不能对他身边的太监下重手。
随着小太监的惨叫,李自成的声音悠悠响起:“外面是什么人喧哗?”
“皇上,是我。”
“哦宗敏啊,进来吧!”说话间,李自成已经穿好了衣服。
刘宗敏直接冲进帐内,撩衣跪倒:“皇上出大事了,明军正在城外集结。”
“城外集结?”
李自成先是一愣,随后直接拿起盔甲,边往外走边让人给他穿戴。
连日作战的情况下,明军守城都有些吃力,怎么会出城集结?
肯定有诈!
在他的带领下,一众将领迅速来到一处土坡后。
拿起千里眼,李自成终于相信了刘宗敏的话。
北京城的西直门,阜成门,西便门,广安门外,大量明军正在集结。
这些士兵身穿甲胄,手拿各种武器。
显然是明军的正规军,不是临时招募的百姓。
“你们怎么看?”李自成问身后的众人。
牛金星眯着眼看了一会,说道:“皇上,明军这是打算硬碰硬啊!您仔细看,”说着,他伸手遥指城墙,“臣粗略数了数,这些明军约有两万之众,都是步兵,没有骑兵。他们前面摆着拒马,鹿角和各种战车,显然要用步兵与我军死磕。”
“等双方战斗到焦灼之时,明军骑兵进入战场,到时我军必将大乱,明军趁势掩杀。”
李自成认真的点点头,“那该怎么办?”
“臣以为昨天的计策就很好,不如按计划行事。”
“不妥...”刘宗敏摇头,“昨日计划让农民在前面送死,既然明军出城迎战,就不能派那些农民了!否则一旦前方兵败,后面的人会被卷跑的。”
李自成深谙其中道理,再次认真的点点头。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一声令下:“传令,让一万民夫继续攻城,剩下的回营修整。从宗地麾下抽调五千人,协助宗敏进攻阜成门。其余人等严密关注各城门,一有变化立刻通知朕!”
“遵旨!”传令兵迅速离开,随着攻城的命令下达,数万人的攻城战开始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民夫,他们哭丧着脸,被伸手的士卒顶着刀子往前走。
本想跟着闯王混口饭吃,没想到闯王给的是饭,要的是命!
每次攻城他们都走在最前面,想跑都跑不掉。
民夫后面是顺军普通士卒,再往后是顺军精锐步兵。
火炮射程之外,顺军骑兵坐在马上,盔甲鲜明,气势高昂,硕大的顺字旗在北风下猎猎作响。
没有李自成的命令,战场上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骑兵是打野战的,不会贸然攻城。
数万顺军一字展开,缓缓攻向北京城的西城墙。
城下的明军没有了往日的镇定,反而都有些慌。
毕竟之前是在城墙上据守,居高临下,有手雷火油万人敌据敌。
现在双方来到同一高度,慌是在所难免的。
轰!所有的慌张被城头上的火炮声轰的一干二净。
城头上的炮兵率先开炮了。
大个实心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向冲锋的顺军。
在隆隆的炮声之下,顺军开始产生伤亡。
顺军也不示弱,用马车,牛车将火炮拉到提前挖好的战壕里,开炮还击。
在炮兵互射的同时,双方的前军已经开始交战。
明军用经典的三段击攻击。
三人为一小组,在战车和土堆的掩护下,最前面的火枪手率先开火射击。射击后退到队伍最后,清理枪管装填火药弹丸。第二个火枪手走到第一个火枪手的位置,开火后来到队伍最后。
三段击的射击速度非常快,一时间冲在前面的顺军伤亡快速增加。
顺军则用鸟铳,弓弩,各种火器进行还击。
一时间弹丸,箭矢如雨般在空中飞舞。
看着漫天的箭雨,顺军举着盾牌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他们今天势必要拿下北京城。
明军也没有后退,因为他们无路可退。
随着喊杀声渐近,惨叫声也越来越清晰。
双方短兵相接了。
没有想象中的刀光剑影,只有刀剑砍在盔甲上的当当声,以及利器刺进肉体后的惨叫声。
一个顺军士兵拿着铁锤,朝附近的明军脑袋砸了下去。这种武器无视盔甲保护,直接给敌人造成内伤。
明军躲闪不及被砸中脑袋,铁质的头盔直接凹陷进入,整个人瞬间倒地不起。
别看只是一小块凹陷,被砸中的人头骨碎裂已经死了。
没有人管他,前面的人刚倒下,后面就有密密麻麻的明军冲了上去。
“扔手雷!”明军队伍中不知谁高声呼喊。
后面的明军秒懂,他们将身后的沙袋搬开,从里面的箱子里拿出手雷,迅速分发给左右。
拿到手雷后明军用火绳将手雷印信点燃,随后奋力朝顺军队伍里扔了过去。
轰!
爆炸声不断响起。
一个个顺军士兵被冲击波炸的倒地不起,更多的顺军被碎片伤到,捂着伤口在地上痛苦哀嚎。
“啊...救救我...”
“我不想死,你们谁来帮帮我,我走不动路了...”
手雷虽然给顺军造成了范围性的伤害,但后面的顺军很快再次冲了上来,与明军进行肉搏战。
西边打的人仰马翻,东边却静悄悄的没有动静。
朝阳门内,朱连正在进行最后的动员。
他骑在马上,单手持剑,高高举起!
“此一战,定生死!”
“若是胜了,你们将与朕一起名垂青史!若是败了,朕和这北京城的命运一样,城破人亡!”
“请诸位记住,你们的身后是朕,是大明,是万家灯火,是天下苍生!”
“此一战,必须胜!”
朱连深吸一口气,挥舞手中的天子剑,剑尖直指城外:
“起兵,伐贼!”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