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并不是很意外。
如果他是平辽总督,也会这么做。
李宪忠临行前来到李定国身边,惺惺相惜道:“李定国,看来没法办继续和你并肩作战了。”
“确实,”李定国也有些惋惜,“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主战线只有一条。”
“如果在我们围攻沈阳时,敌人从草原南下,你该如何应对?”李宪忠话锋一转,问了起来。
“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李定国回答。
“你麾下兵马不过两万,如果敌人的兵力比你多,你还怎么挡?”
李定国想了想,“蒙古人的优势是拉扯,我麾下既有步兵也有骑兵,就算他们兵力占优也无法从我身上捞到便宜。”
“如果对方是建奴的八旗呢?”李宪忠又问。
“这...这确实是个问题,”李定国点了点头,“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李宪忠嗯了一声,嘱咐道:“实在不行可以先后退避敌锋芒,等援军到来之后再与之交战。如果朝廷追究你怯战的罪责,我会动用关系帮你脱罪。”
“吆,那提前多谢了。”李定国笑了。
“没和你开玩笑,”李宪忠一脸认真地说道:“你要是出了事,广宁就会失守。广宁旁边的义州,后方的大凌河堡以及松山锦州都会跟着出事。”
“到时候整个辽东的局势将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放心,我有应对之策。”李定国胸有成竹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说废话了,”李宪忠翻身上马朝着李定国双手抱拳:“后会有期。”
李定国也双手抱拳,朝着李宪忠朗声道:“一路顺风!”
“驾!”李宪忠打马扬鞭而去。
等李宪忠的背影远去后,李定国才收回目光。
转过头,他看到了刘文秀和高文贵无奈和不甘的表情。
李定国笑着问道:“你们怎么了?”
“当然是不甘心啊,”刘文秀唉声叹气道:“他们去打仗立功,却让咱们在这里守门。”
“是啊,”高文贵跟着说道:“没仗打就没功劳,没功劳就没钱也没法升官,实在是不甘心。”
“没事,”李定国安慰道:“他们打他们的,咱们打咱们的。”
“和谁打?”刘文秀把脑袋凑到李定国面前,“蒙古人吗?”
“也可能是建奴和蒙古人的联军。”
“他们不一定会来啊!”
“绝对会来!”李定国嘴角微微上扬,“多尔衮和范文程不是鲁莽之辈,与其死磕平辽大军的主力,不如使用声东击西之策。”
“表面上和平辽大军主力打,实际却从北面绕过辽泽,进攻咱们这里。只要击溃了咱们,平辽大军的后路就会被断。”
刘文秀想了想,“如果他们不来呢?”
“来与不来,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李定国意味深长道。
“要是来的话,对方兵力肯定在咱们之上。”刘文秀有些担心。
“放心,我用兵从不以力取胜。”李定国说完后想了一会,问道:“投降建奴的李成栋是高杰的麾下,对吧?”
“对,”刘文秀点头。
“多准备一些你常用的高字将旗,可能会用得到。”李定国对着高文贵吩咐。
“遵命。”高文贵刚要转身离开,被李定国喊了回来。
“别着急,还没说完呢。”李定国嘴角带着坏笑,“你按照平辽大军所有总兵和指挥使的姓氏,各做一些旗帜。”
高文贵眨着眼睛想了一会:“总督大人的帅旗呢?”
“还用问吗?照做不误。”李定国回答。
“妥了,末将这就去安排。”高文贵笑容满面的跑着离开。
刘文秀差点惊掉了下巴:“这...这还能行吗?”
“有什么问题吗?”
“建奴已经上过类似的当了,现在故技重施,他们岂能轻易上当?更何况这只是一时之计,等敌人反应过来后就失去作用了,无法退敌。”
“这确实是一时之计,”李定国没有否认,“我这么做的目的更不是退敌,而是让敌人陷入怀疑之中。”
“怀疑什么?”
“怀疑他们之前得到的消息有误。”
“你的意思是...”
“没错,贺锦的死和建奴长驱直入大凌河都有些蹊跷,不排除平辽大军内部有奸细的可能。”李定国若有所思。
刘文秀哼了一声,“如果有奸细的话,肯定是姓吴的。”
“嘘!”李定国伸出右手食指做噤声状,“没有证据,不能乱说。”
“不说就不说,反正我瞧着他不顺眼。”
“不顺眼的多了,总不能说他们都是奸细吧?”
“不一样,平辽大军里和建奴有瓜葛的只有吴三桂,他有出卖友军的动机。”
第1022章 再次出卖
听完刘文秀的猜测后,李定国沉默了一会,“你说的确实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了!”刘文秀有些得意地晃了晃脑袋,紧接着又问:“你说总督大人知不知情?”
“应该知情。”
“既然知情,为何还不解决他?”
“怎么解决?”李定国两手一摊,“他既没有不听号令,也没有临阵退缩,总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问罪吧?”
“如果他真这么做的话,别说吴三桂了,就连你我都要掂量掂量是否继续听他的号令。”
“嗯...好像是这么回事。”刘文秀说完这句话后又有些不甘心,“总督大人难道就不能做点什么吗?”
李定国想了想:“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总督大人早就有所防备。”
“何以见得?”
李定国回答:“自入辽以来,总督大人始终让吴三桂担任先锋,而不是让他担任中军或者后军,对不对?”
刘文秀点头。
他入辽虽晚,但之前发生的战事,以及排兵布阵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晓。
李定国继续说道:“一旦吴三桂有异动,总督大人的中军随时都能顶上去截断吴三桂的退路,左右两翼进可攻退可守。不过总督大人能做的也只有这些,毕竟一切都是猜测。”
“哎,”刘文秀长叹一声,“真他妈的累啊,打仗不仅要防着敌人,还要防自己人!”
“没办法,”李定国跟着叹气,“辽东积弊已久,不是你我能解决的。”
刘文秀收起怨气,问李定国:“二哥,咱们接下来干什么?”
“吃饱喝足睡觉!”
......
辽河下游。
吴三桂正在指挥兵马渡河。
“报!”探马跑了过来,“有一支数千人的建奴骑兵正在疾驰而来,似是要半渡而击。”
“命已经渡河的原地结阵防御,后面的加紧渡河。”吴三桂下令。
隆隆的马蹄声中,建奴杀了过来。
先是一阵箭雨。
关宁军军阵岿然不动。
随后他们围着已经渡河的关宁军不停地环绕,并伺机放箭持续扰乱关宁军军阵。
关宁军扛着伤害,给后面的友军创造渡河的时间。
很快,渡河的关宁军步兵达到了数千人。
他们缓缓向前移动,给友军创造渡河的空间。
随着阵地扩大,关宁军骑兵来到了辽河东岸。
有了骑兵的加入,关宁军开始组织反击。
双方在战场上来回冲刺,弓弦和武器碰撞的声音响彻一片。
等吴三桂亲率精锐渡河时,建奴骑兵已经退了回去。
建奴只是收缩了防线,却没有放弃防线。
他们会在明军渡河时,尽可能地给明军制造麻烦。
吴三桂一边命人加紧渡河,一边警戒并打扫战场。
“报,”一个亲信来到吴三桂身边:“大人,打扫战场的时候抓了几个俘虏。”
“带过来,本官要亲自审问。”吴三桂轻车熟路道。
这是他和建奴提前约定好的办法。
只要俘虏能说出暗号拿出信物,就代表是建奴派过来送信的人。
经过审问,其中一个俘虏亮明了身份。
确认暗号和信物无误后,吴三桂把他带到了一个偏僻处。
“说吧,谁派你来的?”吴三桂的心腹大将胡心水在旁边问道。
“是睿亲王。”建奴信使回答。
“他派你来做什么?”
“额...”信使先是看向胡心水,然后看向吴三桂,不知道能不能当面说。
“说吧,”吴三桂点头道。
“睿亲王想知道平辽大军的部署情况。”
“多尔衮好大的胃口,”胡心水拔出腰刀就要杀人。
信使见状立刻跪地磕头:“大人饶命!睿亲王虽然重掌大权,但大清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大清了。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大清将彻底被赶出辽东。”
“明廷自立国以来就经常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所以请吴大人三思!”
吴三桂闭口不语。
他虽然不敢确定崇祯会卸磨杀驴。
但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建奴消失了,他吴三桂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本官问你,”吴三桂对着信使说道:“我老舅的事,多尔衮知道吗?”
“此事由睿亲王一手操办。”
“他难道不清楚我老舅回来后对关宁军的影响吗?”吴三桂怒道。
“睿亲王当然知道,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大清缺兵少粮,毫无斗志,如果不用这个方法拖延进攻,大清的都城恐怕都已经丢了。”信使说话的时候又磕了一个头。
吴三桂皱着眉想了想,和胡心水低声商议:“怎么办?”
胡心水一时半刻也没主意,只能提议道:“不如请方先生来出谋划策。”
“也只能如此了。”
不多时,方光琛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走了过来。
说明事情原委后,方光琛摇头道:“以多尔衮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从正面阻止平辽大军的推进。”
“那该怎么办?”吴三桂问。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