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00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列阵完成后,双方开始对攻。

建奴骑兵率先出动。

他们分别攻向明军左右两翼的骑兵。

明军骑兵很快不敌,被迫退到了步兵军阵后方。

建奴骑兵开始袭扰牵制明军步兵。

与此同时,建奴步兵发动了进攻。

他们先是匀速进入战场。

等进入明军鸟铳射程后,不顾阵型的完整快速向前奔跑。

直至明军进入他们的步弓手射程之内。

由于明军步兵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建奴骑兵吸引,再加上建奴跑的足够快。

所以明军的鸟铳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有限。

明军骑兵见状重整阵型,与建奴骑兵复战。

结果不敌,再次退到了步兵后方。

明军步兵三面受敌,很快不支开始败退。

骑兵见状也只能跟着逃跑。

建奴骑兵在后面追击。

明军骑兵跑得快,没有受到多少损失。

步兵就比较惨了。

在建奴骑兵的追击下损失连连,若不是与主力军阵相距近的话,甚至都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即便这样。

李定国清点之后发现,这次小规模的战斗他至少伤亡近百人。

看着德胜而归的八旗兵,洪承畴心里已经想好了作战计划。

他对着多尔衮说道:“王爷,臣以为应该分兵。”

“分兵?”多尔衮眼珠围着眼眶转了一圈后问:“请洪先生详细说一说。”

洪承畴催马向前一小步,指着李定国的军阵说道:“我观明军军阵虽严,但战力不如八旗兵强悍。既然如此,不如分兵作战。”

“李定国兵马不过两万,而我军有三万之众!只需要用同样的兵力与李定国主力对峙即可,剩下的兵马可以趁机去攻附近的其他堡垒。”

“李定国若分兵去救,王爷就攻其主力军阵。李定国若坐视不管,那些堡垒将落入我军之手。”

多尔衮想了想问道:“这里地形狭窄,无法看到明军后方的情况,如何判断李定国是否分兵?”

洪承畴笑了笑:“王爷只需佯攻其军阵就能迫使李定国不敢分兵!”

“此计甚妙!”多尔衮大笑着下达了命令。

军令下达后,五千兵马攻向花儿营。

五千兵马攻向魏家岭关。

剩下的两万兵马留在原地等了一个时辰,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向李定国主力军阵发起了佯攻。

多尔衮自知兵力占优,为什么不主动和李定国正面决战?而是选择佯攻?

还有。

李定国为什么敢在明知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挥师北上和建奴对阵?

因为李定国有大量火炮。

之前的战斗他确实败了。

但事出有因。

小规模的战斗很难出动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

军阵人数越少,移动速度和转向速度就越快。

这边刚把火炮固定好,对方却横向移动了。

炮兵不得不调整炮口方向甚至移动火炮。

连续调整两三次,炮兵的体力就会出现问题,影响接下来的战斗。

但是大军团作战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战场上站满了人,火炮炮口只需要瞄准前方就行。

多尔衮深谙此理。

他不是不想和李定国决战,而是不想和李定国麾下步兵正面决战。

他的计划是先击溃李定国麾下骑兵。

没有骑兵的掩护,步兵只能撤退。

轰隆——

马蹄踩在地上,发出战鼓擂动的声音。

五千建奴骑兵分别攻向李定国左右两翼。

李定国为了保存骑兵的实力,将他们转移到了步兵后方。

建奴骑兵既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也没有后退。

而是对明军步兵展开了袭扰。

双方主力在镇安堡一带开始了对峙。

晌午时分。

李定国接到了急报。

“花儿营和魏家岭关各被数千建奴围困,请求支援!”

救还是不救?

李定国陷入了两难之中。

第1038章 李定国的对策

花儿营和魏家岭关请求李定国支援。

李定国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

若是分兵去救,他将无力抵挡多尔衮的进攻。

若是不分兵,花儿营和魏家岭关将重蹈镇靖堡的覆辙。

最好的结果是士兵全部战死,存粮和物资被大火焚毁。

但凡有人意志不坚定投降了建奴。

不但增加了建奴的兵力,城中的存粮也会成为建奴的补给。

对后续的战事影响非常大。

这是李定国自入辽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

“总兵大人,我愿率一千精兵前去支援。”从未主动请缨的刘文秀开口说道。

他知道李定国遇到了大麻烦。

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帮忙。

一千兵马能解围吗?

根本不可能!

那刘文秀为什么还要主动请缨?

因为他要帮李定国脱罪。

这时候分兵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绝对不能分兵。

不分兵的结果就是花儿营和魏家岭失守。

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李定国必然有罪。

但是有他在就不一样了。

他主动请缨等于把责任扛到了自己身上。

到时候李定国虽然也会担责,但主要则是在他刘文秀这里。

李定国摇头:“这责任还轮不到你来担。”

“那总不能坐视不管吧?”刘文秀表情有些悲伤,“范次吾刚刚战死!他的兄弟张七在花儿营,黄镇山在魏家岭关。如果不派兵去救,他们二人死都不会瞑目!”

李定国再次摇头,“他们都是大明的忠臣孝子,我绝不会坐视不管。”

“你要分兵?”

“也不是,”李定国深吸一口气,“建奴军中有高人献策,咱们不能按照常规办法用兵。”

“那该怎么办?”刘文秀一脸迷茫。

在他看来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坐视不管,二是分兵支援。

没有第三个选项。

李定国还能怎么办?

在他的注视下,李定国咬牙说道:“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弃守镇安堡,连夜分兵去往花儿营以及魏家岭关,接应守军出城。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能坚持到明天!”

“然后收缩防线,引诱建奴深入。”

当天傍晚。

李定国再次接到了探马的消息:日落前花儿营和魏家岭关杀声不止,炮声震天。

有杀声说明战斗还在继续,两座关城尚在明军手中。

于是李定国命麾下步兵携带所有辎重连夜退往广宁。

骑兵兵分三路。

一路由高文贵率领,去救花儿营的守军出城。

另一路由他自己率领,去救魏家岭关的守军出城。

最后一路留在镇安堡,伪装成主力尚在的假象。

他们会在建奴发起进攻前离开,并焚毁无法带走的旗帜帐篷等物资。

夜间行军对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是挑战。

好在明军时间充沛,再加上路途不是很远,所以走的很慢。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人掉队甚至受伤死亡。

(伤亡原因有失足摔伤,野兽袭击,毒蛇毒虫咬伤等。东北毒蛇种类单一,主要为白眉蝮。)

性质半夜,他们抵达了指定位置并掩藏行踪原地休息。

天刚蒙蒙亮时,李定国率领五千骑兵突然冲向了魏家岭关。

建奴探马很快发现了李定国的踪迹,并第一时间返回营地向正白旗的苏拜汇报。

李定国紧紧跟在后面,不给对方多余的反应时间。

“报!”探马冲进苏拜的营帐,“启禀大人,明军杀过来了!”

“明军?杀过来?”苏拜有些不屑地揉着眼睛说道:“城中士兵只有数百,且都是守兵。站在城墙上勉强有一战之力,下了城墙狗屁都不是,不必大呼小叫。”

“不是城中守军,是城外的明军杀过来了!”探马焦急地大喊起来。

“城外?”苏拜立刻醒了盹,从地垫上弹起来并问道:“对方有多少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