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02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多尔衮开始集结兵马,准备进攻。

正在集结的时候,探马再次传来消息:花儿营城外的李成栋遭到明军主力偷袭,战况不明。

“快,”多尔衮这次终于慌了,“快向明军营地发起进攻。”

战鼓雷动,马蹄滚滚。

数不清的建奴骑兵杀向了李定国的营地。

李定国昨晚就撤走了。

留在营中的明军骑兵见状立刻开始放火。

帐篷和旗帜等物品本就易燃,再加上又被明军提前泼了火油,洒了火药。

他们所到之处,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

确定没有遗漏后才从容撤离。

多尔衮杀到明军营地附近时,已是一片火海。

范文程和洪承畴二人面色铁青。

打脸,太打脸了。

刚才两人信誓旦旦说这是李定国的疑兵之计和虚假的空城计。

结果却是人去营空!

妥妥的真空城计!

多尔衮的脸色更难看。

本以为两个谋士能帮他避开错误的答案。

没想到两人都避开了正确的答案。

他不得不怀疑范,洪二人的真实水平。

就在多尔衮一脸难堪时,探马绕过起火的营地来到了镇安堡城外。

城墙上空空如也,看不到守军的踪迹。

抵近侦查后发现有一面城门打开,进城搜索一番后同样没找到明军的踪迹。

显然也已人去城空。

当探马把这个消息告诉多尔衮时,他已经有些不知所措了。

洪承畴焦急地提醒道:“王爷,既然李定国主力不在这里,那么必然在魏家岭关和花儿营一带。请王爷立刻出兵,找到李定国的主力与之正面决战。”

“臣附议,李定国此举就是为了避免与我军正面交战,请王爷马上发兵!”范文程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对,”多尔衮一拍脑门:“两位先生不愧是本王的卧龙凤雏,能在关键时刻提醒本王。”

范文程和洪承畴老脸一红,同时低下了头。

多尔衮开始发号施令。

他将兵马一分为三。

一部分人进驻镇安堡,防止李定国去而复返。

另外两队兵马分别杀向魏家岭关和花儿营城。

行至半路,多尔衮率先遇到了败退的苏拜。

苏拜所部伤亡不大,但一个个面带惧色,毫无斗志。

他们被李定国打怕了。

收拢苏拜的溃兵后,多尔衮率领大军来到了魏家岭关。

魏家岭关外空空如也看不到一个士兵的影子,只看到了尚未熄灭的火焰和升腾的黑烟。

派兵进城搜索,城中情况和城外一致。

物资全部被烧,只留下一地狼藉。

多尔衮正要发怒,遇到了溃逃的李成栋。

“你...你怎么也败了?”多尔衮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安慰。

“王爷救命啊!”李成栋声泪俱下,“末将昨天攻了一天的城,今天准备再次攻城时遭到了高杰的偷袭。末将手下的这些兵有不少高杰的亲信,他们看到高杰后立刻倒戈反攻末将。”

“若不是末将跑得快,早就被高杰生擒活捉扒皮抽筋了!”

“高杰?”多尔衮脑子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攻击你的难道不是李定国吗?”

“不是他,是高杰!”李成栋一口咬死道。

他虽然没有亲眼看到高杰,但是看到了写有高杰名字的旗帜。

麾下士兵也因此发生了骚乱。

如果不把这件事咬死,此次兵败的主要责任将落到他的头上。

“高杰什么时候来的?”多尔衮问。

“末将也不知道,反正他来了。”

“等等,让本王捋一捋!”多尔衮右手放在头顶上,开始思考起来。

他在想...

高杰到底来没来?

范文程和洪承畴跟着一起思考。

片刻后洪承畴首先说道:“王爷,李成栋遇到的不是高杰。”

“理由呢?”多尔衮问。

洪承畴快速说道:“高杰麾下有数万兵马!如果真是高杰,李定国就没必要从镇安堡撤退了。完全可以与高杰合兵,然后与王爷进行决战。”

“洪先生言之有理!”多尔衮也松了口气。

他怒视着李成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简直是要气死本王!”

“王爷饶命!”李成栋跪地求饶,“高杰的旗帜出现的太突然了,很多士兵都说看到了高杰本人,臣不得不信啊,尤其是那些...”

“先别说这些没用的了,”洪承畴打断了李成栋的话,“快在前面带路,马上杀回花儿营。”

李成栋看向多尔衮,得到同意后起身上马带路杀了回去。

当他们来到花儿营城外时,看到了和魏家岭关一样的场景:火焰,黑烟以及一地狼藉。

多尔衮很生气,却没有任何办法。

大军连续奔波已经疲惫,他只能命大军原地休息。

“两位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多尔衮坐在草地上问范、洪二人。

范文程看向洪承畴时,发现洪承畴也在用同样的目光看向他。

他们都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回答?

已经被打过脸了,如果说错了再次被打脸...

他们二人将颜面尽失。

见二人不说话,多尔衮很不高兴:“两位先生难道忘了自己初衷?”

“臣不敢。”二人同时低头。

“那范先生先说吧!”多尔衮开始点名。

范文程想了想:“臣以为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向南推进,逼迫李定国与咱们决战。只能击溃了李定国,广宁、松锦一带将再无明军能挡住王爷进攻的步伐,到时候王永吉必然要回师救援。”

“洪先生呢?”多尔衮看向洪承畴。

洪承畴在大明朝廷担任过多年的督师。

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他对着多尔衮施礼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既不是南下,也不是和李定国决战。”

“那是什么?”多尔衮问。

洪承畴皱着眉说道:“应该是找到李定国的踪迹!”

第1041章 谋士献策

“找到李定国的踪迹?”多尔衮有些费解的看向洪承畴,“洪先生此言何意?”

“回王爷,臣刚才那句话没有隐喻,只有字面意思。”洪承畴回答。

多尔衮更加诧异,“李定国就在这附近,还寻找踪迹吗?”

洪承畴认真解释起来:“李定国先是从镇安堡撤兵,然后分兵偷袭了魏家岭关和花儿营城外的八旗兵。再然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如果臣没猜错的话,他已经藏起来了。”

“藏起来?他麾下除了数万兵马,还有大量火炮,就算藏能藏到哪儿去?”多尔衮抓了下脑袋上的辫子:“更何况藏起来也没有意义啊!本王要攻打王永吉的后方,断其粮道。如果李定国藏起来不出战,本王正好可以随心所欲。”

“哎!”洪承畴叹了口气,“有没有意义王爷马上就知道了。”

多尔衮不明所以,只能带着兵马南下。

魏家岭关南边是镇边堡,再往南是正安堡。

这两座城堡早已空空如也,多尔衮虽然兵不血刃占领了城池,但一粒粮食都没有得到。

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南下。

过了正安堡是广宁城。

多尔衮的大军在广宁城东北二十里,沿着西沙河扎营。

扎营之后,范文程和洪承畴主动来到多尔衮面前。

“一路至此,王爷是否察觉到了异样?”洪承畴率先问道。

“有异样,”多尔衮点头,紧锁眉头:“路上一个百姓也没遇到,一粒粮食也没抢到!”

“王爷看到的情况,也是臣担心之处。”范文程说道:“明军收缩兵力防守的同时,还进行了坚壁清野。所以接下来我军无法通过战斗获得粮食和补给,进而将会面临一个大问题。”

“粮道!”洪承畴替范文程说出了答案。

多尔衮听完之后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在出兵前,他做了两手计划。

如果李定国迎战。

他就以优势兵力从正面击溃李定国,取得胜利后继续南下窥伺松锦。

如果李定国不迎战。

他就绕过广宁南下劫掠,以战养战的同时断掉王永吉的粮道,迫使王永吉回师。

现在李定国坚壁清野,他无法以战养战。

只能建立粮道,运输粮草。

这可是件天大的麻烦事!

其实李定国能实施坚壁清野,八旗兵功不可没。

坚壁清野不是想实施就能实施的。

尤其是在中原那种人口稠密,城池林立的地方。

人口太多,城池容纳不下。

城池多官员也多。

每个官员的能力和执行力不同。

有人严格执行,有人马马虎虎应对。

最后的结果就是坚壁清不彻底,给了敌人以战养战的机会。

辽东与中原情况不同。

这里人口本就相对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