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号炮声中,明军步兵开始攻山。
手拿盾牌的刀牌手在前,鸟铳兵和弓箭手在后。
他们一边射击,一边向前推进。
山上的建奴士兵躲在掩体后面,不停地朝攻山的明军放冷箭,扔石头。
明军的进攻非常有章法、
他们先是射人,把人打死或者打跑后开始沿途的障碍物。
一般的障碍物直接搬开,搬不动的就用牲口拽或者火药炸。
在如此凶猛的攻势下,明军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推进到半山腰。
满达海额头开始冒汗。
他知道明军难对付,却没有想到这么难对付。
为了守住界凡寨,他亲自带人来到前线参与防守。
随着满达海的到来,建奴士兵士气大震,愣是抗住了明军猛烈的进攻!
晌午时,驿兵连滚带爬的跑到多尔衮面前:“王爷,三万明军正在全力围攻界凡寨,礼亲王独木难支,请求支援!”
“确定是三万?”
“确定。”
“都是精锐吗?”
“这支明军除了部分炮兵,剩下的所有人都有甲胄,而且还很新!”
多尔衮问洪承畴:“洪先生觉得这是明军主力吗?”
“臣以为是。”
“范先生呢?”多尔衮继续问范文程。
范文程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提醒道:“臣以为无论这支明军是不是主力,王爷都应该留后手。”
“这是自然!”多尔衮思考一会后,直接下令:“点齐三万兵马,随本王冲向界凡寨,支援满达海!”
轰隆!
铁蹄雷动,战马疾驰。
三万骑兵离开了赫图阿拉。
等他们抵达界凡寨已是傍晚。
在满达海的殊死抵抗下,明军并未攻入界凡寨,只能草草收兵。
多尔衮在界凡山两侧扎营休息。
次日一早,朦胧之中的多尔衮听到了明军集结的消息。
他迅速起床集结兵马准备迎敌。
第1163章 决战萨尔浒(中)
界凡山下,无数明军已经集结完毕。
崭新的大明国旗在风中飘扬。
旗下的明军士兵甲胄鲜明,斗志昂扬。
多尔衮站在高处看了一眼,发现很不对劲。
他指着明军军阵问洪承畴:“洪先生,明军为何骑兵在前?步兵在后?”
洪承畴也非常疑惑。
明军要攻打界凡山肯定用步兵,而不是骑兵。
那么列阵时就应该让步兵在前,骑兵在后。
就算明军没有攻山的打算,在有步兵的情况下也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方或者两翼。
现在明军把骑兵布置在前方,意欲何为?
他拿着千里眼看了一会,说道:“王爷,臣以为明军已经提前知晓我军的阵型,他们要先将我军山下两侧的骑兵击退,然后再攻山。”
多尔衮放下千里眼,有些疑神疑鬼道:“明军列阵时我军尚未集结,他们怎么可能提前知道我军阵型?”
“这...”洪承畴故作沉吟:“或许是明军提前猜到我军的排兵布阵。”
多尔衮表面上没说话,但心中的猜忌又加深了几分。
谈话间,明军动了。
万余骑兵直接杀向界凡山两侧,和那里的八旗骑兵缠斗在一起。
就在多尔衮以为明军步兵会趁机攻山时,让他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原野上的数万明军步兵前阵变后阵,后阵变前阵。
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有序撤退。
多尔衮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他劲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发现明军真的在后退。
他指着正在撤退的明军问身边的人:“这...这是怎么回事?明军为何突然退兵了?”
满达海比多尔衮还要惊讶,“难道...明军内部出事了?”
多尔衮觉得有道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否则明军不会临阵退兵!”
二人谈论的时候,洪承畴在旁边不停地眨着眼睛,心中涌起一团疑云。
他在想明军为何会突然退兵。
明军内部真的出事了?
有可能。
但...能出什么事呢?
除非黄得功暴毙,否则明军不会突然退兵。
黄得功会突然暴毙吗?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也微乎其微。
“不对,”洪承畴的声音让多尔衮和满达海同时闭上嘴,并看向他这里。
“怎么了?”满达海问。
“这支明军在佯攻。”
“佯攻?”多尔衮不信,重新拿起千里眼看向正在作战的骑兵。
视野里。
一个明军士兵正在挥舞腰刀,与一名八旗兵血战。
双方都使出了全身力气,每一刀都奔着要害砍。
完全是拼命的打法。
其他明军也是如此,没有半点佯攻的样子。
“明军打的这么凶狠,怎么可能是佯攻呢?”满达海不解道,“再者...佯攻的目的又是什么?”
“是啊洪先生,到底怎么回事?”多尔衮连忙问道。
洪承畴深吸几口气平复自己的情绪,随后认真说道:“王爷,如果臣没猜错的话,咱们已经中了明军的声东击西之计。”
多尔衮已经有种不妙的感觉了,他上前一步追问:“洪先生的意思是...”
洪承畴回答:“臣的意思是明军主力不在这里。他们昨天强攻界凡寨的目的是吸引我军主力来此,好给真正的主力创造机会!现在我军主力已被成功吸引至此,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继续强攻,所以才要退兵。”
“这不可能吧?”多尔衮指着战场上的数万明军说道:“明廷在辽东可用的兵力在八到九万之间,这些士兵至少有四五万,怎么可能不是主力?”
“王爷仔细看,”洪承畴同样指着战场上的明军说道:“这支明军旗多人少,最多只有三万。”
“那不对啊!”多尔衮的脑子有些乱了,他看向满达海:“你求援时说这里有多少明军来着?”
“四五万。”
“相差怎么如此之多?”
满达海低着头:“应该是明军故意搞的鬼。”
战场上估算敌人数量时,不可能一个个去数。
只能目测。
紧急情况下,探马会根据对方军阵的长度和宽度估算人数。
为了进一步精确人数,探马会根据对方旗帜的数量进行估算。
军队旗帜有很多。
万历年的《平番得胜图》上就有明军军旗的图画。
最高等级是中军大旗,又叫大纛(dàO)。
为三角形状,上面有飘带,为一军主帅所在。
再往下有将旗,营旗等。
只要摸清每面营旗下面有多少人,就能根据营旗的数量估算人数。
多尔衮顺着洪承畴手指的方向仔细看去,看出了一些端倪。
明军军阵里的旗帜十分密集。
探马根本无法看清旗帜下面到底有多少人。
如果明军刻意增加营旗数量,探马就会得出错误结论。
多尔衮狠狠地瞪了一眼满达海,心中很是愤怒。
正因为满达海提供了错误情报,才导致他把主力带到了界凡寨。
满达海心里有些委屈。
昨天明军攻势十分凶猛,如果不求援他确实独木难支。
洪承畴在旁边继续说道:“臣刚才在心里算了算,这里最多只有三万明军,剩下的五六万应该在其他地方。”
多尔衮问:“既然北路明军不是主力,那主力在哪儿?鸦鹘关?还是阿布达里冈?”
“此事干系重大,臣不敢贸然乱猜。”
“那接下来...”
“臣以为王爷应该把主力带回赫图阿拉,哪里发现明军主力,王爷就去哪里!”
“等等!”满达海大声询问:“你们走了,北路明军卷土重来怎么办?”
多尔衮想了想,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
为了确保界凡寨的安全,多尔衮又给满达海留下五千兵马。
加上之前的一万,满达海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
虽然无力朝明军发起进攻,但防守三万明军却绰绰有余。
一切安顿妥当后,多尔衮率兵返回赫图阿拉。
当天下午在返程的途中,多尔衮忽然接到了两个消息。
中路明军于今晨出兵,杀向鸦鹘关。
南路明军于今晨出动,杀向阿布达里冈。
由于山路狭窄,明军的行军队伍很长。
探马短时间内无法查清这两路明军的具体兵力。
第1164章 声东击西
多尔衮带兵支援界凡寨,结果鸦鹘关和阿布达里冈同时遭到了明军的攻击。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