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史可法的遭遇可想而知。
“史大人可有证据?”有御史问。
“当然有证据!”
“证据何在?”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不过昨日我已将证据上奏陛下!”
众官员听罢纷纷抬头看向崇祯。
崇祯的脸比外面的冰块还要冷。
他看向谢三宾,问:“谢尚书是内阁首辅,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谢三宾第一反应是彻查。
毕竟史可法弹劾的都是勋贵,武将。
这些人与文官都是死对头。
但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妥。
彻查意味着要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所有牵扯到的人都查清楚。
他是东林党人,南方是东林党的基本盘。
南京的勋贵在南边,郑芝龙也在南边,
一旦彻查,整个南方恐怕都会牵扯其中。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几千斤也打不住。
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东林党人牵扯其中。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东林魁首钱谦益。
他是郑成功的老师。
而郑成功又是郑芝龙儿子。
也就是说...
一旦彻查,钱谦益会第一个被牵扯进去。
这不符合他们东林党的利益诉求。
在当上内阁首辅前,他需要牺牲东林党的一些利益来换取朝堂上的话语权。
在当上东林党后,他需要东林党帮他干活稳固权力。
尤其是强制推行的货币改制。
需要东林党大力配合才能在江南四省顺利推行。
出于这种考虑,谢三宾决定尽量大事化小。
可是在话即将说出口时,他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崇祯为什么突然上朝?
为了澄清自己没病?
显然不是!
如果真想澄清,只需和六部九卿的主要官员见上一面就行。
没必要上朝。
而且...
昨日崇祯就单独召见了史可法,并商谈了此事。
现在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显然是要严查。
谢三宾犯了难。
严查此事不符合东林党的利益。
不严查又不符合崇祯的想法。
该怎么办呢?
第1206章 有罪没罪
谢三宾欲哭无泪。
他刚当上内阁首辅,屁股还没坐稳呢,江南就传来两个大消息。
一个是勋贵私铸大明圆宝,一个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当海盗,走私资敌。
查还是不查?
不查说不过去!
查的话早晚会查到东林党和他自己的头上。
看着崇祯和在场官员投过来的目光,谢三宾在心中直呼倒霉。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昨天,扛事的就是范景文,而不是他!
等等!
谢三宾忽然觉得这是一个阴谋。
范景文离任前的阴谋。
范景文肯定提前就知道了这件事,为了给他挖坑才故意拖延到今天才曝出来。
肯定是这样的!
范景文是始作俑者,史可法是马前卒。
好像又有些不对。
因为只靠他们两个还不够。
毕竟这件事的主动权在大明皇帝崇祯手里。
勋贵私铸大明圆宝确实是第一次曝出来。
可郑芝龙走私资敌的传闻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期间有不少官员发起弹劾。
可是都被崇祯无视了。
现在旧事重提,显然是要动真格的。
综合所有因素,谢三宾认为这是崇祯对他的考验。
事情处理好,他就能坐稳内阁首辅的位子。
处理不好......
他谢三宾就要离开户部,离开内阁,离开京师,离开权力中心!
回到江南混吃等死。
不!
谢三宾使劲摇头,将那个想法甩出脑袋。
他要留在这里,不能离开。
可是该如何处理呢?
由于一时半刻想不出对策,谢三宾只能应付。
他轻咳一声。
在崇祯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这位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兹事体大,应谨慎处理。”
崇祯追问:“如何谨慎处理?查还是不查?”
“这...”谢三宾故意拉长声音拖延时间。
可是他气息有限,拖延的时间也有限。
在气息耗尽前,他只能无奈道:“臣以为应该择一能臣即刻前往南京彻查此事!”
“呵呵!”崇祯冷笑一声。
虽然没有说话,但不满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耿直的史可法马上反对道:“谢大人说的不对吧?”
“什么不对?”
“话不对!”史可法底气十足道:“你刚才说兹事体大,然后又说择一能臣前往南京彻查。这么大的事,派一个人去显然不行。即便可以,怎么查派谁去查也是问题!”
“毕竟南京”
谢三宾被怼了一句,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他已经在准备充分的史可法面前落入了下风。
堂堂内阁首辅竟然被一个刚从南京调来的官员怼了。
在场的官员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尤其是那些非东林党成员。
史可法是东林党,谢三宾也是东林党。
无论孰胜孰败,倒霉的都是东林党。
其他官员纷纷后退半步,抱着吃瓜的态度在旁边围观。
在众人戏谑的眼神中,谢三宾反问道:“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史可法抬起头:“应该将他们召回京师,交由三法司审理!”
“呵呵!”谢三宾冷笑一声,继续问:“如何召回京师?”
“一道旨意就可以!”
“错,大错特错!”谢三宾终于找到了破绽,他大声反驳道:“你要知道太子殿下就在南京!徐文爵,朱国弼等人手握兵权,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如果事情是假的,一来一回耽误时间不说,还会耽误许多大事,如操练兵马,护送税银以及剿灭海盗等。”
“如果事情是真的,他们岂会束手就擒?为了自保,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到时候太子殿下怎么办?”
谢三宾的意思是怕这些人为了自保从而挟持太子,行极端之事。
史可法先是一愣,随后下意识地说道:“既然如此,可以提前将太子召回京师。”
官员们跟着愣了下,同时抬头看向崇祯。
毕竟崇祯刚说过再有敢言让太子进京者,严惩不贷。
正在开心吃瓜的崇祯也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瓜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他站起身猛拍桌子:“史可法,念在你是初犯,朕就不追究责任了。若是再犯,严惩不贷!”
史可法连忙施礼:“陛下息怒,臣知罪。”
崇祯冷哼一声,坐回龙椅闭目养神。
朝会还在继续。
由于南京的事太过复杂,再加上崇祯不同意提前召太子进京。
所以议论了半天也没有议论出办法来。
眼看事情陷入了僵局,吏部尚书邱瑜站了出来:“诸位,既然南京的事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如改议福建的事。”
“邱尚书言之有理!”
“邱大人说的没错,还是先解决福建的事吧,那里的事牵扯不到太子殿下!”
内阁首辅谢三宾稳了稳情绪,问史可法:“史大人,郑芝龙犯罪的证据都有哪些?”
“没有物证,都是人证!”
“具体有哪些人证?”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