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830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崇祯眉毛一挑:“有隐情?”

王承恩跪在地上,低着头说道:“回皇爷的话,南京那边也推荐了一个人。由于太子有监国之权,司礼监不知道该在哪份奏疏上批红。”

“南京推荐的谁?”

“路振飞!”王承恩开始说路振飞的履历:“路振飞字见白,天启五年进士,先是担任泾阳知县,御史,福建巡按御史。因替钱谦益喊冤而被贬为河南按察司检校,后迁光禄少卿,右佥都御史,淮扬巡抚。”

崇祯对这个人有所了解。

他与钱谦益私交甚好,被南京朝廷推荐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上的路振飞除了给钱谦益喊冤这个事外,其余的表现都很不错。

尤其是在风雨飘摇的南明隆武政权。

他既要要稳定朝廷内部,又要对付清军,同时还要平衡已经登基称帝的鲁王朱以海。

这两个人各有千秋,对崇祯来说都可以。

他问:“内阁对南京举荐的路振飞是什么态度?”

王承恩回答道:“内阁以为路振飞在巡按福建期间是郑芝龙的上司,现在郑芝龙已有反意,不宜再让他担任辽东总督。”

“内阁考虑的很周到,”崇祯给这件事定了性。

王承恩谨慎询问:“那奴婢就在内阁的奏疏上批红了。”

“嗯,”崇祯点头后看望王承恩:“类似的事还有吗?”

“有,”王承恩照着自己的身高比划了一下:“南京推荐官员的奏疏摞起来都比奴婢高了,司礼监批不批红都很为难。”

“太子最近如何?”

“太子还在病中。”

“也就是说,这些奏疏都是由别人起草的?”

“应该是。”

崇祯想了一会觉得时机已经有些成熟。

所以他要打出自己的第一张底牌,“让内阁拟旨,收回太子的监国之权。”

第1218章 逼反东林党(上)

六月十五。

传达旨意的锦衣卫慢悠悠的抵达南京,来到了朱慈烺的寝宫。

就在朱慈烺犹豫要不要下跪时,被传旨的锦衣卫说道:“朝廷有旨,太子殿下身体有恙,接旨时不必下跪。”

朱慈烺紧绷着身体回答道:“臣遵旨!”

锦衣卫当着朱慈烺的面宣读了旨意。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尤其是朱慈烺本人。

他躺在床上张大嘴巴,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他从崇祯十七年就开始监国,一直持续到崇祯二十六年。

在这九年时间里他做了很多事。

他知道自己有些事没做好,但是没想到会被剥夺监国的权力。

“太子殿下,请您收好圣旨。”

朱慈烺伸手接过圣旨,展开看了一遍。

看清上面的内容后,朱慈烺的心顿时悬了起来。

“旨意已经传达完毕,卑职告退!”锦衣卫转身就要走。

“等等,”朱慈烺伸手从枕头下面拿出一张银票,递过去的同时问:“父皇近来可好?”

锦衣卫虽然没有收银票,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卑职不知。”

“你们来之前没见父皇的面吗?”

“没有,”锦衣卫摇头:“旨意是司礼监传出来的,内阁拟的旨。”

朱慈烺一愣,缓过神后摆了摆手:“诸位辛苦!”

“卑职告退。”

他们走后,朱慈烺立刻让人去请倪元璐。

倪元璐听完朱慈烺的叙述后沉默许久。

他在分析崇祯此举的目的。

在他看来崇祯肯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短期目的,另一个是长期目的。

朱慈烺本就不多的耐心很快就消耗殆尽,他低声询问:“倪先生,父皇这是...要废了我吗?”

倪元璐安慰道:“殿下莫慌,大明朝自立国至今只有一个废太子,但最终也荣登大宝!陛下若想废了您的太子之位,恐怕要和满朝文武为敌!”

倪元璐所说的废太子是明宪宗朱见深。

他爹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朱祁玉继承皇位并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明英宗复辟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

朱慈烺已经慌了,他不解的问:“那父皇为何收回我的监国之权?”

看着朱慈烺诚挚的目光,倪元璐有些心软了。

他叹息一声回答:“臣有两个答案,不知殿下想听哪个?”

“两个答案?都说来听听。”

“第一个答案是陛下故意制造出废太子的假象,让朝中的牛鬼蛇神全都蹦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的全都灭掉。”

“那第二个答案呢?”

“第二个答案是陛下确实有废太子之意,此举是提前让殿下有所准备。”

朱慈烺的脸立刻变得黯淡无光。

他深知倪元璐的本事。

现在倪元璐都说崇祯有废太子之意,那实际情况恐怕...

朱慈烺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片刻后,他才意识到倪元璐话里有话,轻声问道:“先生刚才说父皇让我有所准备,请问准备什么?”

“做好被废和放权的准备。”

“监国之权已经被收回去了,我已经无权可放。”

“监国之权确实收回去了,但太子殿下您的官印同样也有很大权力。”

“官印有什么用?又能交给谁?”

倪元璐意味深长道:“陛下应该是让您在合适的时候交给合适的人。”

“合适的时候,交给合适的人?”

“对。”

“学生听不懂。”

“有些话臣不方便明说,望殿下体谅。”

朱慈烺还是不懂,他伸手从枕头下拿出自己的太子印,放在手上看了一会,似是询问,又似是自言自语:“难道我在父皇眼中真的一文不值吗?”

倪元璐不敢回应,施礼后匆匆离去。

此时此刻他已经猜出了崇祯的想法。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朱慈烺出谋划策,配合崇祯完成计划。

配合的好,相安无事。

配合不好,他的下场会很惨。

半天后。

太子监国之权被收回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南京城。

南京百姓对此反应平平,毕竟监国本就是临时的。

但是南京的官员却炸了锅。

尤其是东林党。

太子失去监国权意味着他们也失去了处理朝政的权力。

从今往后.

无论江南还是北方,所有的公文都会直接送往京师。

而不是通过他们的手,转交给朱慈烺。

马士英第一个找到了钱谦益,他问道:“钱老,陛下为何要收回太子的监国权?”

钱谦益闭着眼摇头:“不知道。”

“陛下是不是要废太子?”

钱谦益继续摇头:“不清楚。”

“钱老您别敷衍我,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了,肯定有什么阴谋!”

钱谦益睁开眼睛,“不管什么阴谋,只要咱们不造反,最多只会失去权力,却不会丢掉性命。”

“那接下来...”

“等,坐观其变!”

马士英苦着脸说道:“朱国弼那边又来催了,让咱们想办法收买宋权,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郑芝龙那边也来信,让咱们帮他证明他没有走私通敌。”

“不用管,继续等。除非朝廷直接派兵,否则谁也不许动。”

“也只能如此了。”马士英无奈离开。

钱谦益到现在也没看透崇祯的计划,但崇祯的计划已经像网一样展开了。

第1219章 逼反东林党(中)

崇祯二十六年七月初二。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

曹府的家仆像往常一样起床,打开府门准备清扫台阶和门前的道路。

此时家仆发现门外站满了身穿号衣,手拿各种武器的士兵。

大明国旗高高挂起,随着风左右晃动。

换做一般的家仆肯定会吓得要死。

但曹府的家仆不同,他们的老爷曹溶是南京兵部右侍郎。

朝廷正三品大员!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别说一般的士兵了,就是属地的知府来了他们也不放在眼里。

毕竟双方职位差距太大。

家仆没有立刻通知情况,而是站在府门口询问:“你们是谁?要干什么?知道这是哪儿吗?南京兵部右侍郎曹大人的府邸!再不离开的话,一封信送到南京,你们身上的这层皮全都得扒下来!”

旗帜晃动,一个身穿蓝色官服的中年男子闪了出来。

他到背着手笑盈盈的说道:“本官乃秀水知县,快去通知府里管事的人,就说本官此番前来有要事处理。”

“秀水知县?”家仆冷哼一声,“大人稍等,我这就去通禀。”

曹溶本人此时并不在家,他正在南京城处理公务。

家中管事的有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