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他本想揭发对方,可是那些银子本就来路不明。
朝廷追究起来,他反而说不清楚。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弹劾秀水知县。
曹溶对着所有人说道:“秀水知县蓄意谋害我的家人,诸位大人一定要帮我讨回公道啊!”
倪元路率先表态:“曹大人放心,我们这就去找太子商议。”
曹溶的眼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多谢倪大人相助,曹某感激不尽!”
众人又待了一会,一同起身前往春和殿找太子朱慈烺商议。
刚一见面,曹溶就开始哭诉。
说秀水知县草菅人命,强抢家财,请朱慈烺帮他做主。
朱慈烺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秀水知县是七品官,曹溶是三品命官。
七品知县敢带兵冲击三品大员的府邸,并且杀了人。
说明绝对有人在背后指使。
这个幕后黑手具体是谁暂时还不得而知,但必须严查。
否则...
今天七品知县敢以下犯上,冲击三品大员的府邸。
那明天六品官员是不是就能带兵冲击二品官员的家?
普通百姓是不是也能冲击官员的家?
这个风气一旦形成,官场上将人人自危。
官场一乱,朝廷就会乱,民间亦会乱作一团。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稳定人心。
朱慈烺向浙江嘉兴府派出特使询问真相。
虽然他已经没有了监国之权,但不妨碍他过问一些大案要案。
五天后,消息传了回来:秀水知县解释此事是他一人所为,并无他人参与。
至于所犯罪名,也不承认。
由于南京无权处理此案,当地官员只能将案子详细记在册并立刻发往京师。
七月十五,卷宗送抵京师。
内阁首辅谢三宾看完卷宗第一反应是高兴。
现在东林党正在内斗。
曹溶是钱谦益的党羽,打击曹溶就等于打击钱谦益
但随后他就意识到有人在利用他和钱谦益的矛盾,渔翁得利。
会是谁呢?
谢三宾想了半天也没想到答案,于是他决定发起反击。
对方不是想渔翁得利吗?
他不但不让对方得逞,还要把对方的马前卒废掉。
所谓的马前卒就是秀水知县。
他拿着案卷来到都察院,找左都御史施邦曜商议给秀水知县定罪。
二人寒暄了一会,谢三宾说明了来意:“施大人,秀水知县以下犯上,钱抢民财,影响极其恶劣,都察院是不是应该立即发起弹劾?”
施邦曜看完卷宗后皱着眉沉思许久,立刻召集都察院的官员共同商议。
商议了半天,都察院得出一个结论:秀水知县不但没罪,反而是推行国策,秉公执法的典型。
“什么?”谢三宾差点惊掉下巴:“这怎么可能?”
施邦曜反问:“谢大人觉得王知县犯有何罪?”
“他带兵冲进官员府邸,岂能无罪?”
不等谢三宾把话说完,施邦曜直接怼道:“朝廷正在强制推行货币改制,有人揭发曹府藏有存银。按照规矩,王知县必须亲自搜查一番,还曹府清白。”
“结果可倒好,曹府不但不配合,反而抗拒执法。双方因此发生冲突,并产生了命案。”
“问题就出在这!”谢三宾说道:“没有朝廷的旨意就擅自搜查三品大员的府邸,如果形成了这个风气,大明朝的官员岂不是人人自危?”
“哎!”施邦曜叹息一声:“没办法!底层官员也不想这样做,可不这样做的话如何强制推行货币改制?总不能仅凭一张嘴吧?而且搜查前经过了李娘子的同意...”
谢三宾指着卷宗的一个地方说道:“李娘子说她没有同意。”
施邦曜指着卷宗另一处说到:“围观的百姓多达数百人,很多人都亲耳听到李娘子说出了这句话。”
“另外,”施邦曜有些幸灾乐祸道:“曹溶身为朝廷命官,理应支持货币改制,主动将家中银两兑换成大明圆宝!可是他却背道而驰,今日遭此一难,也算老天开眼。”
谢三宾不死心,开始动用关系打算给秀水知县定罪。
结果不但没能给秀水知县定罪,反而让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师。
要知道京师有不少倒孔派的学生。
他们都是反对权贵,嫉恶如仇的人。
听闻这件事后,立刻声援秀水知县,同时联名向内阁施压。
为了平息事件,谢三宾只能不了了之。
当消息传回南京时,南京的东林党全都炸锅了。
第1221章 逼反东林党(下)
身为三品大员的曹溶府邸被闯,钱财被抢,老婆被打,家仆被杀!
他本以为朝廷会将秀水知县凌迟处死,给他一个公道。
没想到事情的结果却是...不了了之!
得知这个消息后,曹溶差点被气死。
钱谦益也被气的不轻:“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我知道了!”马士英分析道:“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是谢三宾!否则秀水知县早就死了!”
“对,就是他!”南京兵部左侍郎任浚说道:“如果没有他的指使,区区一个七品知县绝不敢做出这种事。”
阮大铖总结道:“为了对付咱们,谢三宾先是以朝廷的名义收回太子的监国之权,咱们也跟着失去了权力,然后借着货币改制的名义对咱们赶尽杀绝!”
“这是阴谋,妥妥的阴谋!”
众人发泄完情绪后,纷纷看向钱谦益。
想听听他的看法。
钱谦益紧闭双眼,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许久之后。
钱谦益睁开眼,咬着牙说道:“这不是阴谋,是阳谋!”
马士英茫然询问:“阳谋?什么阳谋?谁的阳谋?”
“陛下要废太子的阳谋。”
“啊?”马士英后退半步:“是我听错了,还是钱老您...说错了?”
钱谦益椅子上站起来,对马士英和在场的其他人说道:“老夫没说错,你也没听错!”
“怎么又扯到废太子上了?”马士英还是一脸茫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钱老,我们才疏学浅,听不懂啊。”
其他人也没听明白,纷纷说道:“是啊钱老,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
钱谦益正襟危坐,开始分析道:“诸位,从平辽之后发生了许多事。”
“把每件事单独拎出来看,都没有问题。但要是把这些事连起来,诸位就会发现这是陛下的阳谋。”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钱谦益开始一件一件的分析。
“大明朝从未有过废长立幼的先例,所以陛下若想换太子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
“为此,陛下先是不让太子殿下回京,让太子殿下远离真正的权力中心。”
“紧接着是平辽之后陛下开始装病。”
“等等!”南京兵部左侍郎任浚打断了钱谦益的分析:“钱老认为陛下是装病?”
“没错,就是装病!”钱谦益目光如炬:“如果是真病且病的不轻,陛下第一件事就是将太子召回京师,而不是继续留在南京。”
马士英皱着眉询问:“那...那陛下装病就能废掉太子?这两件事根本不挨着呀。”
“错,大错特错!”钱谦益脸上的表情开始凝重:“诸位想想,陛下不理朝政会造成什么局面?”
众人互相看了看,手握实权的马士英说道:“按照以往的经验,陛下不理朝政的结果是会加剧党争。”
“说的没错,现实也是如此!”钱谦益点头:“陛下不理朝政后,咱们东林党内部产生了分歧,被迫一分为二。谢三宾和京师的东林党人为北派,咱们成了南派。”
“现在南北两派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击,互不相让,对不对?”
众人左右看了看,虽然不想口头承认,但现实情况还是让他们点了头。
“钱老,”马士英继续问:“这和陛下废太子有什么关联吗?”
“当然有!”钱谦益深吸一口气:“谢三宾有陛下在背后撑腰,按理说咱们根本不敢和他斗,也斗不过他。”
“但是咱们有太子,太子殿下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只要咱们跟紧太子,早晚有一天能把谢三宾踩在脚下。”
“咱们明白这个道理,谢三宾也明白,当今陛下同样明白。”
“所以...陛下要借这个机会达成废太子的目的。”
“在此之前,党争的结果无非是有人上去,有人下来。只讲道理不动手,更不会死人。”
“但是!”钱谦益突然提高声调:“曹府案发生了!不但死了人,丢了钱,还让凶手脱了罪!”
“这是一个开端!”
“无论谁是幕后真凶,自此之后党争的结果将不限于有人上去,有人下来。”
“东林党内斗也好,阉党,晋党,齐党,楚党互斗也罢,所有人都会意识到只要是发生了党争,都必须把对方往死里整,否则就会被对方往死里整。”
“钱老,”马士英再次打断了钱谦益的分析,他问道:“您还是没说陛下废太子与这件事的关联...”
“停,注意听!”钱谦益伸出右手打断了马士英的询问,“老夫刚才说了曹府案发生后,党争会发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谢三宾背靠陛下,咱们背靠太子。”
“现在谢三宾踩在咱们的头上,等太子登基后形势便会颠倒为咱们踩在他的头上。”
“无论谁是曹府案的幕后真凶,这笔账都会算到谢三宾的头上。毕竟货币改制是他强制推行的,秀水知县也是他网开一面的。”
“届时...谢三宾会死的很惨。”
“如果陛下此时提出废太子的想法,别人或许会反对,谢三宾一定不会反对。”
“因为只有废掉太子,他才能一直踩在咱们头上,一直赢下去。”
“所以,”钱谦益总结道:“陛下先是装病扩大党争,然后收回太子的监国权,让谢三宾成为胜利的一方。紧接着发生了曹府案,把党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如此一来,谢三宾就被陛下拉下了水,有了他的支持,废太子一事十有八九会成!”
“可是,太子和咱们却都成了牺牲品......”
听完钱谦益的分析,偌大的屋子安静的落针可闻。
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谁也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崇祯,为了废太子竟然会搞出这么复杂的阴谋。
震惊过后,马士英结结巴巴地问:“钱老可有破局之法?”
钱谦益干脆利落地回答道:“没有。”
“没有?怎么可能没有?咱们完全可以和谢三宾讲和啊!”
“讲和?”钱谦益苦笑一声,看向曹溶:“曹大人,你同意讲和吗?”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