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90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奴婢不敢。”

“从现在起我就是个普通人了,你不必有所顾虑。”

张容眨着眼睛想了想:“奴婢听说老天爷姓张,殿下是天子的子嗣,理应姓张。”

朱慈烺笑了:“好你个张容,趁着这个机会夹带私货是吧?”

“奴婢不敢。”

“换一个,不能与你的姓氏一样。”

张容再次想了想:“改姓王如何?”

朱慈烺愣了下,点头说道:“好,很好,从今以后就改姓王了。”

几人又休息了一会,等宁氏恢复体力后再次出发。

寒风中。

几人越走越远,直至消失不见。

......

孝陵大金门外。

看着麾下精锐再次被孝陵卫士兵击退后,朱国弼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这...这不可能!”朱国弼瞪着眼,张着嘴:“这绝对不可能!老子有三千精锐,孝陵卫只有不到三百人,怎么可能攻不进去?”

旁边的亲信捂着胳膊上的伤口说道:“大人恕罪,不是末将无能,而是孝陵卫太能打了!他们单兵战力十分强悍,配合也很默契,正面强攻根本拿不下来。”

“还有一点,孝陵卫士兵全都在拼命。他们轻伤不后退,即便受重伤被迫退到后面,也会想办法用火器攻击咱们。”

朱国弼大怒:“你们为何不拼命?”

亲信低下头撇了撇嘴,心里嘀咕:一个月不到二两的饷银且屡有拖欠,不临阵脱逃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玩什么命啊?

朱国弼并未注意到亲信的举动,他的注意力全放在孝陵卫身上。

经过此前十几轮鏖战,近三百孝陵卫士兵已经损失近百人。

朱国弼更惨。

他麾下士兵阵亡数百,剩下的大部分都有伤。

见久攻不下,有些人甚至悄悄逃跑,当了逃兵。

朱国弼知道如果再拿不下对方,后果不堪设想。

等上一轮进攻的士兵全都撤回来后,朱国弼再次下令:“再攻!斩将夺旗者,赏银千两!”

士兵们听到这个数字后精神为之一振,再次列阵杀向大金门。

看着涌上来的敌军,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在阵中大喊:“弟兄们,我知道你们早已筋疲力竭,但咱们是孝陵卫,身后就是孝陵!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就不能让叛军踏入孝陵一步。”

孝陵卫士兵们奋力大吼:“是!”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震天的口号声中,两军再次交锋。

孝陵卫虽然很能打,但是在朱国弼的车轮战术下很快力竭。

冷兵器交锋时,其中一方一旦力竭,形势很快就会倒向另一方。

眼看就要突破孝陵卫的军阵时,朱国弼后方忽然发生了骚乱。

正在进攻的士兵们下意识地暂停进攻,看向后方。

孝陵卫趁此时机大口喘息,往嘴里塞糖恢复体力。

朱国弼登高望远,发现后方的士兵正在向四周逃跑。

紧接着有人来送信:“启禀大人,秦翼明率领川军从朝阳门杀出,正在攻击我军后方。”

朱国弼大惊:“他带了多少兵马?”

“太多了,根本数不清。”

朱国弼向后方看了一会,又转过头盯着不远处的孝陵卫看了一眼。

就算现在能拿下他们攻入孝陵,也会被川军堵住退路。

“哎!”朱国弼长叹一声,不甘的说道:“老天不助我啊!”

徐文爵慌张询问:“怎么办?”

朱国弼大喊了一声撤字,率先调转马头沿着孝陵的城墙向西逃窜。

他麾下士兵见状或跟着朱国弼一起逃跑,或扔下武器就地投降。

随行的官员们被投降的士兵们围在中间,作为投名状献给了秦翼明。

不多时,秦翼明的先锋部队冲了过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喊:“我等奉陛下旨意前来平叛,放下武器投降不杀;负隅顽抗者,就地处斩。”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扑通一声躺在地上,嘴里碎碎念:“援军可算来了!秦翼明你不但救了我的命,还保护了孝陵,让太祖高皇帝免受惊扰。”

第1315章 放火

南京城。

随着平叛大军攻进城,全城陷入混乱之中。

百姓们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叛军士兵或直接投降,或四处逃窜。

还有一些人趁乱打砸抢烧,为非作恶。

尤其是在得知太子出逃,皇城侍卫也跟着一起逃跑后。

许多百姓来到皇城外寻找发国难财的机会。

有胆子大的人快步跑进皇城,寻找值钱的东西。

其他百姓见有人带头,也跟着进入皇城抢东西。

皇城里还有一些没有逃跑的侍卫和太监。

起初他们还拿着武器和棍棒驱赶百姓。

可是百姓太多了,他们根本驱赶不过来。

见无法阻止,他们索性也加入到哄抢的队伍之中。

人群中。

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路很快。

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

此时他身穿布衣,脸上遮着一块破布。

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在宫中寻找值钱的东西。

而是直奔太子寝宫:春和殿。

来到春和殿后,李若琏简单观察了一下大殿的结构。

随后从怀里拿出火折子,开始放火。

片刻后。

他叼着一支烟走出春和殿,躲在角落里观察火势。

身为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熟练掌握了放火这项技能。

他放的火燃烧速度很快,失控的速度更快。

不等他一支烟抽完,春和殿内的火势就已经失控。

在太监和百姓们的惊呼声中,李若琏掐灭烟头转身离开。

此时平叛大军还未包围皇城,他轻松撤离。

此次南下的任务已经完成,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京师。

急着赶回去并非崇祯的旨意,而是他自己的意思。

因为...

锦衣卫的诏狱里还有一帮人等着他去折磨。

想到那些人,李若琏忍不住笑了起来:“嘿嘿,嘿嘿嘿!”

......

崇祯二十七年腊月初一,申时。

一条条战报被送到定王朱慈炯面前。

“报!马万年率部攻入南京外城,现已夺得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等九座城门!”

“报!秦翼明率部进入皇城后又追出朝阳门,在孝陵附近与朱国弼遭遇。现已将其击溃,正在追击朱国弼本人。”

“报!刘肇基已占领江东门等三座城门。”

“报!李定国和李宪忠率部从江东门进入外城,从三山门进入内城,现已包围皇城,等待殿下您的军令。”

南京城从外到内有四道城垣。

从外到内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以及宫城。

李定国和李宪忠只敢包围皇城,不敢进入皇城。

如果贸然进入皇城,最后却发现了朱慈烺的尸体。

无论朱慈烺是怎么死的,最后他们都会受到连累。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前进。

朱慈炯勒住战马的缰绳并问道:“我大哥呢?有没有我大哥的消息?”

“回殿下的话,秦翼明说太子殿下被朱国弼掳走,途径孝陵时被孝陵卫救下,他们正在派人搜索紫金山。”

朱慈炯调转马头:“跟我去孝陵。”

刚走两步,又有探马来报:“启禀定王殿下,皇城内浓烟滚滚。听逃出来的太监说,是春和殿起了火。”

“什么?”朱慈炯有些吃惊:“确定是春和殿?”

“太监们说是春和殿,具体是不是还要等殿下亲自前往确认。”

朱慈炯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再次调转马头:“走,进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中军开始向南京城移动。

等大军抵达南京城下时,外城已经全部落入川军之手。

马万年催马来到朱慈炯,翻身下马施礼:“末将参见定王殿下。”

朱慈炯心里虽然很着急,但还是耐着性子翻身下马将马万年扶了起来:“马将军不必多礼。”

马万年从怀里拿出崇祯的中旨,双手高高举起:“末将是奉陛下中旨出兵,直取南京,望殿下悉知。”

朱慈炯接过旨意看了看,确定旨意为真。

他拍了怕马万年的肩膀:“好,来的正是时候,快打开城门随我一起进城剿灭叛军,救出太子。”

马万年双手抱拳:“是!”

马万年带兵先行一步,朱慈炯在后面跟随。

两支大军一前一后进入南京城。

他们兵分三路。

一部分人把守城墙和城门。

一部分人上街维持秩序,搜捕叛军。

剩下的跟着朱慈炯来到皇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