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917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因为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即便投降也可能被朝廷处死。

可到了东番,见识到这里的荒凉之后。

他又不甘心一辈子待在这里。

东山再起已然无望。

偷渡到大明也只能隐姓埋名,躲一辈子。

他还是不甘心。

于是他想到了出卖吴三桂,用吴三桂的人头换自己的命。

洪旭继续问:“吴三桂人在何处?”

洪旭指着远处的一片树林:“他就在那里!”

“有多少人?”

“他麾下不到两百人,我麾下不到一百人,尚可喜麾下也有不到一百人。”

洪旭思考了一会说道:“你在前面带路。”

出于谨慎起见,洪旭带了一千多精锐。

他们全员披甲,浩浩荡荡杀向树林。

树林里的吴三桂脑瓜子嗡嗡的。

他没料到李成栋会在这个时候出卖他。

眼看明军就要包围树林,吴三桂狠狠地朝着地面吐了一口唾沫:“呸!他妈的,李成栋你个王八蛋,老子还没出卖你呢,你却出卖老子!”

“有朝一日,定将你碎尸万段!”

撂下这句话,吴三桂匆匆逃走。

洪旭追了一会便鸣金收兵。

当务之急是攻下赤嵌城,而不是抓住吴三桂。

午时末刻。

明军将百余门红夷大炮运到了岸上。

当这些火炮出现在赤嵌城外时,城中守军马上放弃抵抗,走到城外选择投降。

郑成功迅速进入城中,接管城防。

忙完这些已经临近傍晚。

郑成功在城门洞里召集诸将开会。

郑成功问第二梯队的洪旭:“途径柑桔屿时看到施琅没有?”

洪旭立刻回答:“末将在途径柑桔屿时遇到两艘战船,对方没有悬挂船旗,也没有向末将开炮。在远处观望了一会便扬起风帆,向南驶去。末将有重任在身,所以没有追击。”

郑成功咬牙切齿道:“应该是施琅,可惜被他跑了。”

洪旭低下头:“末将知罪,请大人恕罪!”

“哎,”郑成功叹息一声:“罪不在你,不必自责。”

“谢大人。”

“对了,”郑成功想起了吴三桂的事,他问道:“李成栋的消息可靠吗?会不会是陷阱?”

旁边的何斌解释:“应该不会假,吴三桂麾下没多少人,李成栋投降后人更少了。”

郑成功盯着眼前的地图看了一会,看向自己的二叔郑鸿逵:“二叔,明天一早你率领水师封锁热兰遮城的海面,我亲自指挥步兵攻打热兰遮城。”

郑鸿逵双手抱拳:“遵命!”

郑成功又看向洪旭:“明天你带十艘战船,一千步兵和所有骑兵,去追击吴三桂和尚可喜。记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洪旭迟疑片刻后问:“如何处置李成栋?他在辽东投降建奴害死不少人!”

郑成功回答:“抓吴三桂和尚可喜时让他带路,抓住之后找个罪名把他绑了,押回泉州交由定王殿下处置。”

“末将领命!”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作战细节,各自回营休息。

......

翌日清晨,郑鸿逵率先出发。

经过昨日一战,明军获得了港口附近的制海权。

和兰战船只敢在远处观望,不敢近前交战。

和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湾总督康纳利斯左右为难。

他想打,但自知不是明军的对手。

想逃,又没有战船接应。

只能躲在热兰遮城里来回踱步。

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士兵来报:“总督先生,明军正在城外架设火炮!”

康纳利斯莫名生出一股怒火,他大声下令:“开炮,快开炮把他们全都轰死!”

士兵担忧道:“明军的火炮数量太多了,咱们恐怕轰不过他们。”

康纳利斯挺直脖子:“放心,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士兵无奈,只能按令行事。

双方开始炮战。

热兰遮城城墙高三丈,由糖水调灰垒砖砌制而成,坚于石。

上有数十尊火炮,易守难攻。

城中守军约有千余人,除了大量火药和炮弹外,还有八个月的粮食。

明军有多少兵力?

总兵力约有三万,战船数百艘。

这些倒还没什么,毕竟战船不能去陆地作战。

所以为了攻打热兰遮城,明军准备了一百五十门红夷大炮。

配套的火药炮弹无数。

和兰人的火炮发射一轮之后,便再也没有射出过炮弹,全程被明军火炮压制。

炮击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

每射出一枚炮弹,旁边的人就记下数量。

最后统计得出,当天明军共射出一万六千枚炮弹。

(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用四十门重炮在两个小时内发射了两千五百枚炮弹。)

眼看太阳即将落山,郑成功下令停止炮击。

硝烟散去,热兰遮城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曾经高大且坚不可摧的城墙,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废墟中时不时的传出一两声刺耳的惨叫声,让人听了浑身难受。

不等郑成功派人进入废墟搜索,趴在地上躲避炮弹的和兰士兵陆陆续续走了出来。

在东印度公司驻东番总督康纳利斯的带领下,他们高举双手,口中高呼:“哦我的上帝啊!不要再打了,我们投降。”

第1332章 叛徒的背叛

崇祯二十八年六月十七,酉时初。

郑成功在热兰遮城外,接受了和兰东印度公司驻东番总督康纳利斯的投降。

仪式结束后,康纳利斯迈着发软的双腿走到郑成功面前说道:“郑将军,数年前我曾与你的父亲交过手。当时他的战船小,火炮少,擅长接舷作战!现在你们改用大船装载大炮,与我的战舰对轰!”

“时隔数年,郑家军为何改变了战术??”

“还有...一次动用这么多火炮,是火炮的铸造成本下降了吗?”

何斌站在旁边翻译。

等何斌翻译完,郑成功笑着回答:“数年前与你交手的是郑家军,而今天和你对战的是明军。至于改变战术以及动用大量火炮的原因也很简单,用《崇祯十七年》邸报上的一句话回答就是:时代变了!”

听完何斌翻译,康纳利斯愣了很久才缓缓问道:“时代变了?何时变的?”

这次轮到郑成功发愣了。

邸报里可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思考了一会后慢慢说道:“时代一直在变,只不过你我都身处其中,当局者迷!”

康纳利斯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时代一直在变...时代一直在变...”

过了一会,康纳利斯忽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他重新露出笑容:“郑将军你说的没错,时代一直在变!多谢你能接受我们的投降,也多谢你能让我们活下来。”

何斌威胁道:“别高兴的太早,郑大人还没答应要饶你们一命。”

“不,”郑成功摆了摆手:“出兵前我曾与定王殿下商议过,只要和兰人投降就饶他们一命。不过前提是交出城池,火炮火器等军用物资,另外商品和白银也要留下。”

“只能携带食物,淡水以及各种生活所需的工具,并乘坐自己的船只离开。”

听完这些条件,康纳利斯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他没得选。

只要能活命,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签字投降后,明军进入热兰遮城接收物资。

康纳利斯带着食物,淡水以及伤员登上战船。

船只启航前,康纳利斯站在船舷上朝郑成功大喊:“郑将军,我虽然战败投降了,但东印度公司不只我一个人,其他人会来这里向你发起进攻。”

“另外英吉利,佛朗察(法国),佛郎机人(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在扩张地盘,你要时刻做好迎接他们挑战的准备。”

郑成功想了想,问道:“这些敌人里面,你觉得哪个敌人最难对付?”

康纳利斯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英吉利!实不相瞒,四年前英吉利颁布了《航海条例》,开始限制我们的贸易。三年前他们的海军在多佛海峡拦截我们的商船,双方正式开战。”

“如果不及时打压英吉利,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强敌!”

郑成功笑着双手抱拳:“多谢告知!不管哪个敌人来,只要有我郑成功在,他们都占不到便宜。”

“哈哈哈,”康纳利斯放声大笑:“好,我很佩服你的胆量!有朝一日希望你也能杨帆出海,和我一起加入征服海洋的队伍。”

郑成功并未放在心上,他玩笑道:“行啊,去哪里找你?”

康纳利斯指着南面的海洋:“我在巴达维亚(印尼雅加达)等你!”

号炮声结束。

和兰人乘坐战船离开港口,驶向海洋。

所有人,包括郑成功都不知道的是。

在争夺海洋霸权的赛道里,即将出现一个久违的旧面孔。

......

海岸边。

吴三桂正在焦急的眺望海面。

李成栋投降后带着明军对他紧追不舍。

好在他提前让尚可喜准备了海船,只要乘船离开东番,就能暂时躲过追击。

至于逃向哪里他已经不在乎了。

只要能活命就行。

等了一会,还是不见尚可喜的踪迹。

吴三桂有些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