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9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第一件事,宣府镇和张家口堡的杀戮对事不对人,朝廷杀得那些人都是该死之人,必死之人!他们不但和建奴做生意,而且将朝廷明令禁止的火器,铁器,粮食,甲胄运往辽东,不杀不足以平百姓之愤,天子之怒!”

“经过朝廷调查,你们都是守法的商人。所以本官是想告诉你们,不要惊慌,可以继续经商。”

众商人低着头互相看了看,没有说话。

“这第二件事是那八家商号的牛、马、骆驼等牲口,尤其是骆驼,足有大几千匹。本官想把这些牲口全部低价转卖给你们,不知你们想不想买?”

众商人再次低头互相对视,这次有人忍不住问道:“大...大人,我们能买吗?”ap.

“当然了!朝廷九边需要物资,而民运占据运输总数的六成甚至七成,大明的边军全靠你们养活,本官和朝廷岂能自断臂膀?”

商人们虽然还是有点怀疑,但心中的疑惑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阎应元说的确实是实话,明朝商业发达的原因主要是官府不限制。而且朝中大臣私下里也组建商队进行经商,这在商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见众人还在犹豫,阎应元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们要是不想买,本官就联系湖广,浙江,福建还有山东的商队了,他们巴不得借机做大做强呢!”

此言一出有人忍不住了:“大人,小的愿意买!”

“小人也愿意买!”

“我也愿意,只要阎大人一句话,让我买多少我就买多少!”

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附和表示愿意接受那些牲口。

这些商人都是人精,脑子转的很快。

如果朝廷想对付他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一网打尽,没这么做的原因就是阎应元口中所说的自断臂膀!

再加上之前的生意被那些商号挤兑的很惨,如果不能趁机发展壮大,等南方商人来了他们还是寄人篱下。

这能忍?

“好,明日开始卖牲口,诸位到时候一定要捧场!”

“一定一定!”

“阎大人这话简直折煞小人,不敢当!”

商人们离开后,阎应元再次打开密信扫了一眼,长舒一口气。

......

“皇爷!宣府塘报!宣府塘报!”王承恩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乾清宫。

崇祯此时正在午睡,被王承恩吵醒后有些不悦。

“念。”

“是皇爷,范永斗等卖国商人及其九族、商号马夫,力工等一万余人已全部伏法,抄没家产数量如下。”

“黄金:八十九万两。”

“白银...白银:两千三余百万两,另有家产,田产,商铺,古玩字画等无数。”(我没查到具体数额,只在知乎找到了一些不明确的记录,如有准确数字,请留言评论,我会改过来。)

崇祯直接坐了起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八大“蝗商”终于就此覆灭。

只要能抗住建奴的下一次入关,没了奸商的输血,他们将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历史上明朝末年的辽东,天灾的严重程度不比中原小。

建奴是如何应对的呢?

他们入关劫掠百姓,让这些百姓帮他们种地,渔猎。

等收获粮食后,为了减少粮食支出,便大肆屠戮帮他们种地的大明百姓。

节省下来的粮食不但喂饱了那些八旗兵,还把他们的战马饲养的十分精壮。

这就是极其残酷的人粮!

杀人省粮,亦称之为食人粮。

整个辽东的汉民从天启末年的数百万人,到多尔衮入关后仅存不足三十万人。

简直惨不忍睹。

“皇爷,阎应元在塘报中说他打算留下三百万两白银用于补发军饷,募兵备战,其余银两会让运粮的商人运抵京师,不知陛下是否同意?”

“准了!让他留下五百万两,别怕花钱!”

崇祯立刻答应。

整个大明现在有三条战线。

上单阎应元。

中路是他这位大明皇帝。

下路是秦良玉。

中路有黄得功和吴三桂帮忙,下路秦良玉战力本就不低,如果再加上左良玉十多万兵马,胜算将大大增加。

唯独上路,除了居庸关的唐通能当个眼之外,再无其他帮手。

一旦战事起来,全靠他自己。

想起秦良玉的名字后,崇祯不确定的问:“王承恩,高时明已经走了一个月了吧?他是不是到四川了?”

第147章 合纵连横的真相

在民意的推动下,阎应元吩咐道:“张百户,用刑!”

“遵命!”

“我有功名在身,你们不能对我用刑!”范永斗顿时急了。

张峰被范永斗的话激起了斗志,他抚摸着手中的铁锤,悠悠问道:“功名?范员外的功名比是勋贵高还是比朝中的一品大员高?”

“锦衣卫不打无名之辈,今天先打管家后打你,也算是破例了!”

“堵住嘴,把他的双手按在凳子上!”

在锦衣卫的“帮助”下,范永斗双手被绳子绑在凳子上。

就在所有人以为他会被砸手指时,张峰从后面拿出一个狼牙棒。

硕大的棒子,锋利的尖刺,勾人心魄,令人胆寒。

砰!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狼牙棒直接砸在范永斗的左手手背上。

惨叫声响起,鲜血涌现。

张峰这一棒砸的恰到好处,既没有把范永斗手掌砸烂,却又伤及手骨将疼痛最大化。

就在范永斗打算硬挺的时候,张峰接下来的行为直接将他震住了。

只见张峰拿起一块黑布蒙在眼上,随后拿起狼牙棒喊道:“刚才我用了两成力,现在是十成力,范员外自求多福吧!”

砰!

狼牙棒重重的砸在凳子上,造成的震动和声音宛如一门红夷大炮在范永斗脑海里炸裂。

此时的他已经身心俱疲,失去了反抗的意志。

然而张峰没给他投降的机会,手中的狼牙棒挂着风声重重的砸到范永斗受伤的左手上。

摘下黑布,看着疼晕过去的范永斗,张峰吩咐左右:“给他洗洗手。”

在颤抖的惨叫哭泣声中,范永斗彻底投降了。

“我说...别...别打了,我全说!”

为了让范永斗供出其他同伙,阎应元开始忽悠他:“好,每指认一个主谋,本官可以向陛下请旨饶你一个家人性命!”

范永斗听罢灰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他自知无法活命,但家人还有机会。

为了让家人苟活下去,他拼命的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半个时辰后,范永斗在罪状上签字画押。

“将这份名单与吴致远交代的名单对比一番,如果没有出入,立刻告诉本官!”

张峰接过名单认真比对,一刻钟将名单交给阎应元:“回大人,主谋名单全部一致。”

“好!”

阎应元看着罪状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杀心四起。

就是这些投敌卖国的商人,把大明这棵巨树蛀的千疮百孔,把建奴那些蛮夷养的兵精粮足。

他拿起自己的手令吩咐道:“姜应奎,你拿着本官的手令去怀来卫,延庆州,保安州,长安所调三千兵马来,所有人明天日落前必须到达宣府镇,否则以军法处置!”

“遵命。”姜应奎接过手令,飞奔离开。

“锦衣卫张峰,你带上朝廷的圣旨和本官的手令,前去收复完全左卫和万全右卫,收复后整顿两地兵马,后天中午前赶到张家口堡与本官会合。如有延误,以军法处置。”

看着张峰离去的背影,阎应元心中稍安。

这次涉及的人太多了,虽然范永斗只写了主要人犯的名字,但据初步估算约有上万之众!

只有掌握绝对的兵力优势,才能此次行动确保万无一失。

......

一天后。

一万多明军在张家口堡外聚集。

城上的两千多守军直接被吓懵了,愣神过后直接开城投降。

大军进城后立刻封锁城门,然后根据名单四处抓人。

“范永斗通敌卖国,贿赂官员,扰乱朝堂罪不可赦,我等奉命抓捕范氏族人,如有抵抗就地处死!凡包庇者以同罪论处。”

“王登库通敌卖国,贿赂官员,扰乱朝堂罪不可赦,我等奉命抓捕王氏族人,如有抵抗就地处死!凡包庇者以同罪论处。”

“靳良玉...”

“王大宇...”

“梁嘉宾...”

“田生兰...”

“翟堂...”

“黄云发...”

主要犯人落网后,根据他们的交代从上往下张开大网,将与这些商队往来密切的人全部逮捕。

抓捕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整个张家口堡噤若寒蝉。

“阎大人,此次共活捉人犯八千四百二十九人,就地处死一千九百七十六人,尚有百余名马夫、力工在逃,下落不明。”

城门旁的一处小院内,姜应奎,丁义,张峰等一种将领汇总数据后,将最后的总数报给了阎应元。

阎应元点头,随后拿出一份圣旨:“众将接旨!”

众人一愣,立刻下跪领旨。

“宣府乃朝廷重镇边关要地,然此地有范姓等商人假借与蒙古人通关之名,向建奴行走私之实。”(走私一词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

“他们大明朝的火炮,铁器,盔甲,粮食甚至情报送往辽东,吸我大明的血,食我大明的肉,残害我大明的黎民百姓!”

“朕心甚怒!”

“现北有蒙古,东有建奴,西有李自成,南有张献忠之流乱我大明。沉疴施以猛药,乱世当用重典”

“当务之急是以杀伐止损,凡与此事有关者全部处死,抄没家产,以正视听,钦此!”

圣旨念完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一万多人,这就杀了?

虽然他们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但没想到百里之外的皇帝竟然如此杀伐果断。

可是细想之下他们对这位皇帝充满了敬佩之意。

建奴屡次入关劫掠杀害了上百万大明子民,这一万多条人命根本无法抵偿。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