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第170章

作者:交出思想

  郑观音左右看了眼,无论是李泰、李恪,还是李丽质,全都理所当然一般,毫不在意的往嘴里塞着饭菜。

  尤其是李恪和李泰,这俩小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今日的菜正好对上胃口,同时又正好饿了。

  竟是直接一手端着碗底,一手用筷子往嘴里扒拉着。

  那模样,简直比郑观音往日里最看不上的平民家的仪态还要不如。

  但……这种一家人随意、松快的感觉,怎么就这么令人觉着放松呢?

  郑观音略有些僵硬的拿起筷子,重新给自己夹了一筷子刚刚她觉着经验的香菇肉片,轻轻的放进嘴里。

  嗯……还是那股子鲜香、软嫩的味道。

  一边吃着菜,一边郑观音竖起了耳朵。

  她还真想听听,自己这位大侄子到底想要说点啥!

  眼见着郑观音终于按照自己所说的拿起筷子了,李承乾莞尔一笑,抄起一旁的小碗,给自己舀了一碗汤,滋溜喝了一口后,这才继续说到。

  “嗯……婶婶,自今日起,你们娘仨便要在东宫住下了。”

  “那么呢,我作为侄儿,也作为两位堂妹的大哥,有些事儿先给你们交个底。”

  “大伯跟我父皇之间的事儿,是非功过不仅已经是过去了,同时也不是我一介小辈能插嘴的。”

  “我不会对婶婶说什么原谅之类的话,因为我知道,有些仇、有些恨,那是一辈子都化解不了的。”

  “只不过,我想劝您一句,你和父皇他们这一辈人的恩怨情仇,还是别延续到我们这一代了!”

  “毕竟,将来两位堂妹也是要嫁人、生儿育女然后过一辈子的!”

  “如今这局势,与其陷入仇恨之中提心吊胆、愁眉苦脸一辈子,还不如敞开心扉,抛开桎梏,平安喜乐的过完这一生!”

  “您觉着呢?”

  郑观音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上的动作再次停了下来。

  她怔怔的看着好像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聊的是多么敏感问题的李承乾,心中却是百转千回。

  她知不知道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当然知道!

  甚至,她觉着对方说得特别有道理。

  没要求自己这个一夜之间丧夫丧子的老妪去忘记仇恨,在李世民面前去卑躬屈膝,只是要让自己的女儿抛下仇恨,放眼未来而已。

  这想法好不好?

  当然好!

  可……

  “承乾,我姑且忝着脸认下这婶婶的称呼,称你一声承乾吧!”

  “你说的都是极有道理的话,婶婶明白!”

  “婶婶也希望婉君、婉顺将来能平安顺遂的过一辈子,忘掉我们这辈人的恩怨情仇。”

  “可……她们已经没家了!”

  “你暂时收留了我们母女是不假,可你总不能收留一辈子吧?”

  “那她们呢?”

  “她们将来怎么办?”

  郑观音的话,非常的现实,而且提出的问题也格外的实在。

  家!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至少在这个时代而言,家便是女子最大的支持。

  娘家若是有实力,那不仅夫家得高看你一眼,将来你的孩子的前程都要比其他人高上不少。

  同时,也会让这女子将来在夫家的生活也多了几分腰杆挺直的底气。

  或者说,这也是女子最终的退路。

  实在过不下去了,和离便是,总有一个家是她的避风港!

  李承乾面对着问题,倒是没觉着意外,同时也放下了手中刚刚还在滋溜的汤碗,拿起一旁的帕子抹了抹嘴,看着郑观音坦然道。

  “婶婶,若是其他问题,我或许力有不逮,可若是这个问题的话,我还真能做主。”

  其实一直竖着小耳朵偷听着的李婉君、李婉顺姐妹,这时候也终于忍不住了。

  同样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直直的看向了李承乾。

  “其一,二位堂妹将来的身份,必然至少是县主!”

  “这是我可以保证的!”

  “会不会有公主封号暂且不知,但一个县主,我还是能做到的。”

  “这是其一,那么其二呢?”

  “自今日起,你们母女三人的家便是东宫了!”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婉君、婉顺二人的,同样也是对婶婶你的!”

  “对于婶婶而言,我这个当侄子的,既然是李家如今的长子嫡孙,那就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婶婶将来孤苦伶仃。”

  “故此,自今日起,我李承乾承诺,一直到婶婶仙去之日,东宫永远有婶婶一座偏殿!”

  “同时,婶婶每月的份例、用度也由我一力承担!”

  “说白了,您以后的养老送终,我李承乾,包了!”

  吧嗒……

  此言一出,郑观音手中的筷子直接的掉落在了桌面上!

第229章 她就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场!

  养老送终!

  放在后世的大城市里,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压根没怎么在乎过的一件事。

  可放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件值得人谋划、惦记很久,同时慎之又慎的一件大事。

  这不是玩笑!

  在‘礼教’以及‘传统’的约定下,人们对于老有所养以及入土为安,那是有着深刻的需求的。

  同时,给某人养老送终这种承诺,那可谓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承诺了。

  若是承诺之人的身份还比较高贵的话,那这承诺的含金量就更高了。

  而如今呢?

  答应给郑观音养老送终的,乃是如今储位稳得不行的东宫太子李承乾。

  这个承诺的含金量,怕是整个大唐也难有人能比拟了。

  也正因为如此,郑观音才会如此的吃惊。

  一个未来的帝王承诺养老送终?

  这……简直逆天了啊!

  可李承乾的话,其实还没说完呢。

  “说完婶婶这儿以后,我再来说说对于两位堂妹的安排!”

  “之前我就说了,她们的县主之位,我保了!”

  “那么第二条,便是我这个堂哥对于她们未来的保障。”

  “我李承乾以大唐储君同时也是李氏当代长子嫡孙的身份承诺,婉君、婉顺成年以前的份例、用度、学习我全包了。”

  “不用去其他地方,也不用格外安排,就跟丽质一样便是。”

  “虽然众所周知但却不方便说的原因,婉君和婉顺可能将来只能获封县主,但我可以承诺,你们在东宫享受到的待遇,跟丽质这个公主是一样的!”

  “而等到你们成年需要嫁人之时,我这个当堂哥的,也会尽心给你们挑选个合适的夫家。”

  “而你们的嫁妆,我也包了!”

  “反正一句话,你们的父兄因为我父皇不在了,那我李承乾固然不能指责我父皇,却不妨碍我身为你们的堂哥抚育你们长大,并为你们披上嫁衣!”

  “而且,只要我李承乾还在这世上一日,这东宫便永远都是你们的娘家!”

  “无论何时,但凡你们回来,你们如今住着的偏殿,永远都空置着等着你们!”

  李承乾这番话说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啊。

  同样的,说完之后,效果也是拔群的。

  至少郑观音母女三人,都傻眼了。

  因为她们是真没想到,李承乾居然会给出这样的承诺。

  给自己养老送终,抚育两个堂妹长大并为她们准备嫁妆、披上嫁衣!

  这条件,亲大哥也就如此了啊。

  一时间,无论是郑观音母女还是李泰等人,都傻傻的看向了李承乾。

  显然,都想不明白,为何李承乾要做到这种程度。

  “承乾……你…你能否给我个解释?!”

  “你为何……为何……”

  郑观音这会儿显得有些紧张,又有些无措。

  更多的,则是茫然和患得患失。

  以至于她一个连贯的问题都问不出来了。

  好不容易深吸了口气后,她这才认真的看着李承乾问道。

  “你为何要做到这种程度?”

  “你既然称妾身一声婶婶,那婶婶请问你,你到底图什么?”

  “在婶婶看来,你能把婉君接到宫中,让我们母女相逢,然后把我们母女三人都接到了东宫,让我们能有口饭吃、安稳度日,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德了。”

  “你完全没必要给婶婶养老送终,更没必要抚育婉君姐俩还承诺给她们准备嫁妆!”

  “你这么做……你到底图什么?”

  “你能让婶婶安个心么?”

  “不怕你笑话,婶婶我原本早就心如死水了,这辈子能看到婉君、婉顺穿上嫁衣、生儿育女,我这辈子就算是能闭眼了。”

  “可如今你这么一说,婶婶我反倒是真的想好好多活些年头了!”

  “但婶婶我怕啊,我怕这里头有坑!”

  “所以,你大可直言,有什么需要的,婶婶这儿,都能谈!”

  看着说话间手都在颤抖的郑观音,李承乾心头一酸。

  这就是为了子女而舍弃其他的母亲啊。

  明明跟自家是真正的血海深仇,可如今眼见着自己的女儿能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待遇,什么都能谈了。

  郑观音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李承乾若是真能做到这些,那么哪怕需要她冲着李世民赔笑、服软,她也不是不能考虑。

  但……李承乾真不是冲着这个来的啊。

  李承乾仰头吸了口气,同时也稍稍平复了下情绪。

  而后才冲着郑观音笑了笑道。

  “婶婶,此事确实想多了。”

  “我知道,你以为我会以退为进的先给出这些条件,然后让你冲我父皇服软。”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好法子!”